西西河

主题:【原创】勤工俭学棉花地 之2 -- 不感冒

共:💬57 🌺27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勤工俭学棉花地 之2

接上文 勤工俭学棉花地 之1

汽车在路上颠簸了一夜,俺们也被颠簸了一夜,黑不隆冬迷迷糊糊,直到天色发白,渐渐的有些人就醒了,开始叽叽喳喳,这是到了哪里?俺前夜站的太久,等俺迷迷糊糊醒来时,好多人已经很清醒了,一直带俺的班主任看到俺醒来,就揶揄说,看还是谁和谁聪明啊,躺在铺盖卷上睡得多香,睡到现在,怎么颠都颠不醒,你看看你们,一个个坐在座位上,蜷缩着多难受啊。。。俺看了看俺旁边的同学健忠,相视笑了一下,俺俩倒霉蛋那是歪打正着,全班里就属俺俩还有一个小宝年龄最小,个头也小,小宝他家近,他老爹一直等到车来帮他弄上车才走,俺俩拖拉着铺盖卷还有吃的东西,行动最慢了,人家争先恐后的俺们只有被挤出来的份儿,要不然也不能最后被分到2班的车上啊,俺们不睡铺盖卷,谁睡啊。。。

天色渐渐亮了,车里醒来的人开始嚷嚷着要站起来活动活动,俺们就把铺盖卷整理整理,重新站着了,快到目的地了,这是哪里?俺是根本不认识啊,过了乌鲁木齐以西,就超出了俺的地图知识储备范围了。“看,那个是不是棉花地?”,车里有同学在呼叫,俺们纷纷凑到车窗侧,睁大眼睛看那一片片的棉花地,黄绿白相间,白的就是绽开的棉花,黄的是干枯的叶子和棉壳,绿的是还未干枯的叶子还有棉桃。原来棉花是这个样子的啊,俺们这些乡村娃还是第一次看到棉花地呢。。。

路渐渐变得越来越难走了,颠簸越来越大,灰土连天,越来越慢,路两边也变得越来越荒凉,两边的棉花地的棉花也越来越矮,俺们也没有了刚开始看到棉花地的那种兴奋劲,又各自蜷缩在座位上,手里捧着饮料,或吃买的面包,饼干,干啃方便面,或吃家里给带的煮鸡蛋,就着车里飘扬的灰尘吃完一顿简简单单的早餐。。。

直到天色大亮,汽车颠来颠去,终于到了,俺们的汽车停到了一排排的平房面前,这里是新湖农场一场7连连部,处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边缘。俺们的汽车颠簸了这么久,颠簸到了天山北坡绿洲与沙漠的交界处,怪不得看起来越来越荒凉。

车一停就开始卸车,三下五除二,行李咣咣咣的就搞定了,然后各班集结,开始分配。俺班是1班,先从俺班开始,女生受照顾统一住在连部,班主任是女老师,和女生住一起。俺们所有男生则被一家大户包了,于是俺们坐上了突突突,一拖拉机拉着大拖斗,俺们则把行李放上去,手帮手拉上拖斗,户主开着拖拉机突突突颠往俺们的驻地。

突突了半个多小时,到了户主家,没有大门,院落,立着几栋房,一栋看起来不错有砖基刷了白石灰的是人住的,紧挨着的矮小的冒着烟的是火房(厨房),还有一栋没刷白石灰原始土色的是仓房,房子前面是一片空地,空地边是则是一口机井,海碗粗的黑橡胶管从机井房伸出来,搭在一个小水泥池子槽边, 吐出白花花的凉水,沿着土渠流向农田,土渠不远处则是一排直挺挺的白杨树。

户主叫俺们下来,但不让俺们动行李,说俺们住的地方不在这。想想也是,就那么一栋人住的土房子,顶多三间,俺们20好几个男生呢,打地铺也不够的啊。

下了拖斗,户主让俺们去机井边洗把脸,准备吃饭,户主说他老婆特意给俺们准备了几个菜,还专门炸了油饼子。一听到吃饭,俺们这群半大小子眼睛顿时一亮,匆忙忙跑到机井边接着冷水抹了几下,有的脸都不擦干,就急忙忙奔向厨房。一到厨房俺们都傻了眼,油炸饼子的确是油炸饼子,但是黑乎乎的,还很厚很厚,和自家做的油炸饼子是天壤之别,菜的确是几个菜,一个素炒包包菜基本上就是水煮包包菜,一个炒土豆片,外加一个咸菜,一看到这些,俺们这群恶狼,顿时没了食欲,扒拉了几口就没再动筷子,俺连一个油饼都没吃完,说是油饼吧,咬着磴硬,水煮包包菜是没有一点味道,土豆片是真大,还半生不熟的,唯有咸菜是真的咸菜,卖盐的被抢了打死那种咸。看着俺们都不咋动筷子,户主老婆一个劲的催俺们多吃点,可咋吃啊,虽说俺们都是乡村娃娃,可是这菜和家里的菜区别也太大了点,油饼子不像油饼子,炒菜不是炒菜,水煮出来的,唯有咸菜是真像可是也不是这个季节常吃的啊,别说见肉了,油水也不多见啊,那时候可是已经快到了90中期了啊。。。。。。

带着一脸对第一顿丰盛饭菜的失望,俺们匆匆扒拉了几口就结束了俺们来到这里的第一顿饭,俺们哪里知道真正的考验其实在后头,对比以后的饭菜,这第一顿饭菜的确是很丰盛啊。。。

见俺们吃过,户主让俺们上拖斗车,要拉俺们去住的地方,上了拖斗沿着土路突突突奔向沙漠,没错,您没看错,的确是奔向沙漠,俺们站在拖斗上就看到了那一望无际的沙漠,开了一会儿拖拉机停到了土路的尽头,停下来俺们就是一脸的纳闷啊,这也没房子啊,不能让俺们住在露天吧,户主让俺们下来,说住的地方到了,俺们更加纳闷了,这到底住到哪里啊,再往前走不到50米就是沙丘啊。

户主不耐烦了,让俺们赶快下来,说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往前一指,俺们顺势望去,前面不远处地面鼓起来一块,突起的前面从地平面开始有一个斜坡沿向地下。这个是地窖?让俺们住地窖?户主没多解释,带着俺们顺着斜坡往下走,就看到了用木头木板木棍拼凑起来的一面墙,上面横立着一头大粗木头,墙留有一个也是拼凑起来的小门,户主打开门,里面黑乎乎一片,啥也看不清,户主进去之后摸索了一阵子亮了,里面有电灯,俺们进去之后才看清这是个啥地方。

在昏暗的灯光下,里面立着两三根柱子,木板,泥胚土块散落在地上,还有杂乱的麦草,天花板就是横竖错落连接的木头木板加麦草之类的东东,头顶上就是地面,上面就是沙子。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地窝子啊,这是第一代兵团人刚入疆时解决住宿问题的地窝子!!!隔了几十年,文物利用又让俺们这些生在文革后长在文革后的70后,80后给住上了。当然,当时俺们是不知道这些历史的,这也是俺去年看到湖南卫视《八千湘女上天山》之后,才发觉那电视里面的地窝子不就是俺们当年住过的那种么。

(写到这里,心里油然升起对那些到新疆开天辟地创出一片新世界的兵团人,知青,移民由衷的敬佩,他们进疆不与本地人争田,在沙漠边缘戈壁滩开天辟地创出一片新绿洲,保卫边疆,发展边疆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和牺牲才有了现在的美丽新疆。向他们致敬!!!)

看着乱糟糟的大地窝子,俺们有点惊讶,竟然住这种地方,但既来之则安之,没有别的选择,俺们失望了一会便开始动手收拾搭铺,把土泥块垒起来,然后把木板搭上去,再把麦草铺上厚厚一层,放上铺盖卷一个大通铺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地窝铺啊,可放铺盖卷的时候,问题来了,大通铺住不下俺们所有人, 比划来比划去多俩人,班主任不在,俺们也没有管事的,刚分在一个班,除了之前就是一个班的之外互相之间不熟悉,于是年纪最大个子最高的人成了默认的权威,个头小年龄小的成了弱势群体,小宝和大个是一个村的,于是俺和健忠又杯具了。分配来分配去俺俩成了多余的了,于是在他们忙着铺铺的时候,俺和健忠不得不再重新垒一个俩人睡的小铺,用剩下的土泥块,残缺的木板勉勉强强俺俩垒了一个小铺,铺上麦草,俺俩把铺盖卷重叠着铺上,呵呵,俺们也有床睡了。。。。。。

图示 新湖农场一场七连所在地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上下一篇链接

勤工俭学棉花地 之3

关键词(Tags): #新疆#揪棉花通宝推:酸菜刚,山远空寒,landlord,左手拈花,njyd,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样的亲身体验一看就是有料!

花之。

请继续。

家园 有缘,新湖农场。。今年9月去过,和你一个。。

新湖农场,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六师师部在五家渠市,距离13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乌鲁木齐和五家渠很近)

农场比老家的农村大多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如果站高点可以看见地平线。

这里号称中国的万分之一,面积大约980平方公里!(另:新疆号称中国的六分之一)

还号称中国五大农场之一!(另四大,两个在新疆,其实就是它邻居:芳草湖农场和石河子总场;还有两个在黑龙江)

农场么,种地为主:据有关报道,今年(2010年)的播种面积为35.5万亩,而可耕地为44万亩。(因为缺水,这个地方本来就是戈壁滩吧)

这35.5万亩种的地里面,20万多是棉花。。。(据说最多的时候种了30万亩棉花),2万番茄,其它10多万亩就是麦子、玉米、洋芋(就是土豆或者马铃薯)和其他粮食作物。

这么多庞大的概念,一时似乎没有具体的感受吧。

那么就说一个道听途说的故事。

那还是2001年7月的时候,在这个农场。

也许在一年前,就是2000大概,农场号称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农场。原因么,无它,就是因为遍地种了棉花。

有了钱,这个农场就开始大兴土木,造了一个现在看都挺漂亮的文化活动中心。。。

现在看还挺新的呢。

但是,前面说了,2001年7月的时候,也就是财富来源——棉花——马上就要结棉桃的时候,天公不作美,突然寒潮来袭,一地棉花全冻没了!

这下可好,非但财发不了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欠债的结果,就是,原设计的文化中心只能缩水了。

原来计划的游泳馆,现在成为了有围墙的篮球场。

半边文化中心大楼租给了农村信用社(估计是农场的最大债主吧)。

真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家园 新湖农场

80年代中吧,一个在新湖农场的表哥调回老家(初中生的时候就来新疆了),老爸去送他,还把他们没有吃完的米给背回来了。

结果就杯具了。那袋米里面霉变的极多,老妈又舍不得扔,结果就是每天放学回家就得挑米:铺在大桌子上,一点点向锅里拨拉,把霉变的都挑掉。

以至于现在每次淘米,有机会挑出一点石子或黑掉的米,我都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甚至有点不想停手的冲动。。。

家园 握个爪,今年他们肯定也发了

芳草湖农场是全国第二大,兵团第一大农场,全国第一大农场是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友谊农场,新湖农场和芳草湖农场是挨着的,呵呵,芳草湖农场俺后来也去揪过棉花。

现在这两个农场在申请建立芳新市呢。

今年棉花的价格到了历史高位了,一公斤12块多了都,说是浙商温州人杀到新疆炒棉花了,呵呵,拾棉花的价格也上升到了一公斤1块1左右了,俺们那时候才5毛钱一公斤,棉花卖价是5块钱一公斤。。。

家园 花一个,80年代兵团还是很苦的

不单是兵团吧,那时候务农的都苦,现在好点了,国家不收税了,也有钱补贴农民了,希望以后越来越好。。。

家园 多谢

呵呵,且容俺慢慢写。

家园 确实苦

一个兵团的同学高中毕业在乌鲁木齐读中专,90年代初都饿得吃不饱饭,我们其他几个同学还凑饭票和钱支持他。

去同学家玩,招待吃饭,吃的是包菜/白菜炒肉,那肉都是肥肉为主,基本看不到瘦肉。那时兵团的人住的都还是平房,油田唯一的平房。希望现在都好一点了。

家园 不止啊。。。

拾棉花的价格也上升到了一公斤1块1左右了

9月中旬都听说一块五了,后来两块了吧,还招不到人!要不是今年棉花价格好,农户都请不起了。

兵团的籽棉收购价应该没有地方的高。有新闻说,有的兵团的农户想法子把棉花卖给地方的收购商。呵呵。

记得9月中旬的时候,新湖的籽棉收购价在8块左右,几个关心棉花的人都吃了一惊。哪知道后来更是一路走高了。

兵团棉花收获方面,机械化搞得比地方好。八师石河子据说是机械化最好的,所以请拾花工相对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家园 现在打农工价格确实很高啊

听俺还在农村种地的亲戚讲,现在给别人家打短工,一天必须是100块钱,不然请不到人呢。

今年拾棉花工钱那么高啊,俺看新闻说是1块1多,没想到那么高了。

不过拾棉花确实很辛苦,要想拾得快,就得长期弯着腰。。。

俺没见过机械拾花是怎么个拾法,估计只能收割一次,那样的话必须得等到所有棉桃差不多都开了才能收割吧,或者喷催花剂之类的东东,俺们那时候拾花的时候,都是一茬地拾完之后过段时间再去拾一遍,有些地要拾几遍呢。

石河子文化科技水平最高啊,有个石河子大学做后盾呢。希望明年的棉花价格不要大起大落,不然那些棉农可就惨了。。。

家园 想起来08年奥运时报道兵团

说兵团是限制兵团棉农往外卖棉花的,兵团收购棉花的价格往往比地方低,所以不少兵团棉农不愿卖给兵团,都偷偷往地方卖。。。

家园 那时候俺们去住的农户家

有的感觉生活条件要比地方上差一些,有的是挺有钱但不露富的,院落屋子都是将就住,孩子都不在家,在外面读书,将来准备要搬走的。

俺后面会写到一些。

家园 河里肯定有棉花方面懂行的

下面说的,看到了别笑话我外行,呵呵。

机械化采棉,听说是要先洒一遍落叶剂,等棉花的叶子落完了,才开始采。

采的时候,先人工在棉花地边上开一条路,好让采棉机(非常大,象采矿用的那种卡车)开进去。然后就是一行一行采了。

采完了,好象还要人工补一次?

在一师看到的采棉机都是美国进口的,说国产的还不行。

家园 俺还以为是像康班因那样

直接拦腰齐刷刷砍断,然后在机器里面通过颜色识别来把仔棉和壳,还有枝叶分开,不用的壳和枝叶就吐出来直接洒在地里,仔棉直接压缩成包了呢。

如果是机器手来摘的话,就太复杂了,那得多复杂的识别系统和机械系统啊,感觉有点像《骇客帝国》那种专门抓人的机械手,呵呵,俺也不懂,瞎说的。

不过俺知道现在挖削甜菜有那种连挖带处理的收割机,俺大姨家从去年开始用机器収了,前提是播种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间距,有专门的播种机,不然到时候收的时候浪费很大。

现在人工费越来越高,不得不被机械化啊,也算是为以后的老龄化做准备吧,呵呵。

家园 送个宝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技术发达了,现在好象什么都能机械化收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