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影视作品战争场面的问题 -- 沉睡的天空

共:💬56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中国导演,求你拍个好一点点的战争历史片子(和菜头)

想起了以前看的《敦煌》。李元昊站在城墙上,目光绝对冷酷而傲慢,手拿马鞭遥指叛

军的首领,轻蔑地道∶“我相信,留在史书上的绝对不会是你!”当时我在上初中,为李

先生的风采所折服,专门拿了历史课本出来温习了关于他的那一小段。却觉得历史教材编

得奇烂无比,李元昊是男是女不讲,善使什么兵器不讲,怎么追到他老婆的不讲,他最厉

害的战役也不讲,这么一个全然陌生的人,要我背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首都在什么地方

,无聊透顶!因此立志不学历史,改看电影,那是後话。

    

    令我惊奇的是,那么多年过去了,一提起敦煌,李元昊的故事和形象依然是那么

鲜明。仔细考虑,我觉得那是电影《敦煌》的魅力使然。

    

    我更遗憾的是,回想起这片子,是中日合拍的,而并非是中国人拍出来的。回顾

中国长得数据溢出的历史,英雄人物不可胜计,根据这些人所拍摄的影视剧多如恒河沙数

,为什么我只记得一个李元昊?一个外国人?有没有什么中国艺术家成功塑造的古典英雄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我难以忘怀?

    

    对了!小马哥!周润发嘛!对兄弟手足情深,对女友海枯石烂,对恶势力如同秋

风扫落叶一样无情。而且为人撒脱幽默,抽烟微笑时的眼神潇洒到情圣境界!更不说他穿

着黑风衣,戴着黑墨镜,手持双枪,!呃!对不起,提起枪我才想起来,原来马哥是现代

人。要是把马哥算进古典英雄人物,那他应该是演未来战士一角的。

    

    那么我们国产影视作品里有什么成功的古典人物呢?姜文的秦始皇?李雪健的宋

江?张艺谋的蒙天放?周星驰的苏察哈灿?我个人觉得,可能苏乞儿应该算一个,可惜不

是正剧。本来我对《三国演义》还是存有一丝幻想的,结果当那些战将骑着两头驴生下来

的瘦马,脑袋象个棒槌一样在宽阔无比的纸头盔里摇晃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是中了历史书

的枪。想一想看,《三国演义》里,武将单挑有多少时候用的都是仰拍?为什么?因为演

员骑的是驴,仰拍让驴子看起来高大些。如果是正常机位的话,两个人就象是骑在狗身上

对打。而演员永远都给的是特写,面部表情如何的狰狞,一般不敢放具体的打斗场面。为

什么?後期配音把他们的呐喊声、兵器交击声放得山响,但是你定睛一看,却发现两位英

雄是在用慢动作打斗,那姿势看上去象是两个庄稼汉在用门闩决斗。

    

    这样的片子对于我这种没有一点历史素养的人来说,造成了极大伤害。看完了以

後,我觉得自己骄傲得不行。幻想着回到古代的话,我也能七进七出,我怕谁啊?关羽不

过是个脸上擦了红鞋油,骑一赤兔驴,手拿铁片刀的庄稼汉。我拿根烧火棍就能把他收拾

了,要我在三国,还能轮得到他当五虎上将?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我的民族虚无主义。我

老在琢磨,要是赵云遇见了《角斗士》里的麦克西墨斯,以人家在马上的身手,赵将军怕

走不到一个回合。更令我心酸的就是《勇敢的心》了,人家苏格兰人吃的是燕麦糊糊,穿

的是自己老婆的裙子,连裤子都买不起,怎么那么一帮子乌合之众看起来就那么有精神呢

?怎么人家冲锋的时候,我的腿老在抖呢?要是华莱士带他那几千人来,就是我们全骑驴

,估计也得被人给灭了。

    

    我想这问题想得脑仁都疼了,最後终于明白,我们现在的技术手段对于表现东方

英雄很不利。我们的盔甲,我们的兵器,我们的阵法,根本不可能用现有的技术表现出来

。本来,我抱着这一答案可以安然入睡了。但是,不知道什么鸟人,从家里拿了一片日本

电影《天与地》来,强拉着我看,结果我就又完了。

    

    《天与地》讲的是日本十六世纪战国时代的故事。主人公武田信玄,是甲州的大

名。他根据《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思想,创

立了“风林火山”的战法,一时间威震天下。後来进攻朝鲜的丰臣秀吉,建立德川幕府的

德川家康,在武田在世的时候,连屁都不敢大声放。影片表现的是日本历史上着名的“川

中岛之役”,武田信玄和他的对手上杉谦信,在川中岛进行了五次大型战役,号称是日本

古代史上最大最残烈的战役。

    

    我一听是这种内容,我的鼻子都气歪了。日本人真是好意思,川中岛之役双方最

大的一战,双方共投入兵力不过三万多人,在中国,那是一支前锋部队的人数。在以前看

过的日本片子,还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对白“敌军逼近,给你十五个人,你给我守住XX城。

”我当时就吐血倒地。但是,下面的对白居然还有“主公!我们守住了XX城!”我简直暴

毙身亡。

    

    等片子开始了,我才知道我错了。影片中,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士兵。哪里

象国产片,十块钱一天请来的群众演员,看上去没精打采的。片子里每一个士兵都有非常

漂亮的盔甲,胸甲腹甲分开,而且有明亮的漆光。连他们的小腿上也有护甲,看起来比国

产片里穿喇叭裤的士兵不知精神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一直怀疑他们的兵器都是真的,因为

很有质感,刀把上有仔细缠绕的细绳,目的是防止沾上血手滑。

    

    看着这么一只军队,你根本不会怀疑这是演员,而根本就是一只古代军队。

    

    然後就是马,片子里的马身材高大,神采奕奕。当斥侯(侦察兵)回主营的时候

,马一路疾奔,能明显感觉到速度。斥侯身上的小旗在风中烈烈做响,一进门就腾身而下

,动作干净利落。整齐的骑兵队伍一起前进的时候,虽然人很少,但是旌旗飞扬,刀枪如

林,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当然,日本人也过分了些,因为根据我分析,日本就没有影片

上的这马。

    

    等到两军对垒的时候,武田军在一个缓坡上列阵。全片都是日文的,我全靠蒙。

但是,在摆阵的时候,有日文注释。看见第一个阵的名称时,我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屏

幕上显示的汉字是---鱼鳞之阵。传令兵在我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小旗一挥。士兵立

变阵,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方块,字幕又显示---襄玄之阵。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中

见中国的古阵法!第一看见变阵!在很多古典文学中,都谈到了中国古代的兵阵,而当我

第一次看见,其震撼力可想而知。

    

    《天与地》看完了,我後来又看了《影子武士》,《乱》,《风林火山》等片。

每一部片子都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弓兵、步兵、骑兵、枪兵终于在我脑子里分清楚。通过

电影的表现,我才知道他们是如何作战的,战局因为什么而变化。我更因此知道,原来这

些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的确是可以表现出来的,而且能被表现得那么好。

    

    所以,要想看中国古典英雄片吗?请看日本电影。他们的演员穿真的盔甲,他们

的马可以飞快地跑,他们的军阵整齐优美。他们的英雄人物剽悍凶猛,如风一般掠过战场

,给予你古典英雄力量和速度的美感。如果你一定坚持要我看《三国演义》的话,我也坚

持请你先看看《天与地》。不错,日本人是学生,是非常出色的学生,出色到让人黯然失

色。

家园 的确那段不错,

据说当时有几个进影院想怀旧的美国二战老兵,被过于真实的场面一下给带回了当时的时代,一激动差点出人命。

家园 看法很一致

指的是<南征北战>和<上甘岭>。

家园 嘿嘿,这还是那问题,没钱啊

有钱日本人可以把自己的历史变得宏大,没钱中国人就不能体现自己的历史,历史再现是要花钱的,

家园 其实苏联人拍的一些战争片很不错,宏大啊,不惜血本

欧洲片子确实有文化些,不过太有文化偏向小众不好,美国电影就大众化,也适合政治宣传,美国片其实政治宣传的气味很重,不过大场面大制作把这个宣传淡化了,你接受了美国片的同时不知不觉接受了政治观念,这点比共产主义的宣传片高明了,嘿嘿

虎口脱险那小老头是我最喜欢的法国演员,可惜网络上收集不到他的太多片子

家园 表现中国古代战争题材的也就是个敦煌拍得还不错

国内胡编乱造,胡说八道,把观众当傻瓜,纯粹是抢钱啊!对了,秦甬里头的服装道具还有点水平。这个还是要肯定的。

我就希望这棒子什么都不懂地少糟蹋我们的期待了。

张,何还不是最烂央视那个张大胡子还在那里垫底呢!这些从烂的角度说都是人才阿

家园 这篇文章也是流毒很广了.

不知道作者是没看过"敦煌", 还是看得太久不记得了, 我的印象中, 李元昊在里面跟SB没两样, 酷的不是他, 而是那个叛军队长, 也就是先前的那个西夏军中的那个汉军旗的旗队长. 叛军队长有能力, 有野心, 差点就在敦煌城内把李元昊给击杀.

李元昊赶紧仓皇逃出城去, 会合了大部队, 再赶过来杀进敦煌, 灭了叛军, (之前他根本没有发觉汉军旗要叛变, 带了一支小部队入城), 这整个过程中, 李元昊可从没站在敦煌的城头上. 那个叛军队长死得很壮烈.(感觉很有点日本人的性格 - 残忍, 果决)

早先一次, 李元昊差点被那个亡国的公主刺杀, 自己怕得要死, 全靠左右护卫才得以脱险. 全然没有一点镇定自若的大将之风, 就是一好色的糟老头子.

这部片子, 就是借那个赵姓汉人的眼睛去描述这个判军队长的风云际会.

我可是从头到尾也没看出男一号是李元昊.

不过话说回来, 日本人拍片子, 尤其是战争片, 确实真实感很强, 这部电影里面一个很震慑人的镜头就是影片开始不久, 汉军旗也一次作战中失利, 就要撤退到别处, 队里的伤兵拼命恳求同伴补自己一刀, 以免落在敌人手里, 令人对战争的残酷不寒而栗.

说到日本的战争片, 不能不提到我初中时看过的一部日本的二战片 - 啊, 海军.

还是很不错的.

中国的战争片, 确实不能看.

家园 这也是中日合拍的.

中国导演自己拍的, 我看除了上甘岭, 英雄儿女, 地雷战, 地道战, 狼牙山五壮士等老片子外, 就数个高山下的花环了.

家园 张已经成央视公害之一了,哈哈
家园 水浒拍的好

那是因为袁和平担当武术指导。

你说的几部都可以说是现在拍的。象《斯巴达三百壮士》,《虎虎虎》,甚至《雪岭雄鹰》这种早期拍摄的片子现在仍然值得一看。

记得前几年,是庆祝世界电影100周年、中国电影90周年。100-90=10。但是中国电影离世界水准只差10年吗?

家园 我相信,留在史书上的绝对不会是你

说得好啊!这是我有深刻印象的电影台词。

我看《敦煌》是中央台放的。而且还没有从头开始看,就是听到这句台词,让我疑心顿起,因为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中国人拍的。这句台词,完全不是中国电影的风格,看到最后出职员表,才知道是中日合拍。

看公主跳城楼而死,我还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

附:我怎么记得这句台词是:“哼,不管你怎么拼命,能在历史上留名的绝对不会是你!”

家园 这句话单看是不错,只可惜。。。

如果知道片中是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恐怕就不会有人觉得好了。估计大家都是看过太久,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片子快结束的时候,汉人叛军队长在率队经过3次冲锋、身边只剩下几十骑人马之下,仍然义无返顾的对李元昊的大队人马做了最后一次的冲锋,这可以说完全是一次自杀性的攻击。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元昊躲在西夏大部队的后面说了这番话。

老实说,在片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能让人感到英雄运蹙、造化弄人。李元昊在片中,正如johny兄所说的那样,完全是一个傲慢、无谋而又好色的形象。片子的主角是那位汉人叛军队长,能忍,有决断,勇而有谋,可惜擒杀李元昊的计划由于敦煌太守的胆怯露出了马脚,让李元昊侥幸逃出了城,功亏一篑,实在是可惜。

片中汉人队长及其部下塑造的很成功。最后他们明知寡不敌众,但为了避免给敦煌民众带来损失,仍然主动出城向李元昊占绝对优势的部队发起了冲锋,让人肃然起敬。

这部片子的战争场面确实拍的不错,BT上应该有下载,有兴趣的同好可以下一个重温一下。

家园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日本人的做法

比如日本人拍的 葵 德川三代

最爱用的就是

1.镜头一亮

宽永xx年 大坂城 西之丸

下一步就到了屋里了 然后就是 人物对话了 连个远景都没有

我怀疑他们 根本就是连大阪城都没去 直接拿了一段旅游宣传片的片段就完了

根本不象我们那样 拍末代皇帝就非得找紫禁城才行

2.严格的说 德川家康 一生打的仗也多了

但是 电视剧里面着力描写的就是一个关原会战

而且拍得非常的详细 非常的气势宏伟 完全可与电影相比

这就叫做保证重点 所以 大坂冬之阵夏之阵就排的非常简略了

但是总体的形象已经立起来了

实际上依我看 这个电视剧虽然看起来非常有气势 但是制作费用绝对不会太多的

因为百分之九十的故事情节都是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 不到三五个人的情况下发生的(韩国的明成皇后也是一样的手法)

3.战争场面不见得就非得需要多少投资

新龙门客栈相信大家都看过

那里面骑兵围着客栈转圈的镜头最多不会超过三五十人 但是气势绝对要比三国演义里面的长坂坡强得太多

气氛的烘托 是个学问阿

家园 你说得对

说那句话的情节,我还记得住。

我能记住这句话,就是源于那位汉人头目的不顾一切的冲锋。

李元昊躲在千军万马后面,说这句话,显示出当时他藐视一切的心态。

还有,关键一点,这句台词有点欧化的风格。这让当时的我有所怀疑。

其实说起台词,我又想起一句,片名不记得,主角有纳粹德国的舒伦堡,当时有个美国(肯定不是德国)女人,之前只和他见过一面,和他一起坐在火车的硬座上坐了一夜,女人靠在他的肩膀上睡着啦,等到天亮,女人醒来发现自己靠在男人的肩膀上,就说:“哦,你应该把我叫醒的。”舒伦堡回答一句,至今仍令我感动不已,感觉真是只有欧洲贵族才说得出来。他说:“这没什么,我有教养,而且,我也愿意。”

还有,欧洲哪个国家(太久记不清拉)拍的儿童片,主角是大概七、八上十岁的男孩女孩,小男孩喜欢小女孩,总想找机会帮小女孩做事。有一天终于找到这个机会。女孩就跟男孩说谢谢,男孩说:“应该是我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来帮助你”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未听过那部中国电影有超过这两句的台词。

就是李元昊的那句欧化台词,令我怀疑电影不是中国人拍的。也正是这个怀疑,我记住这句台词。

家园 战争戏难拍啊

也不懂装懂说两句,实际上战争戏分古战场和现代战场

实际个人觉得现代战场要好拍多了,毕竟现代战争场面里武器威力大,即使是进攻也不可能在单位密度上有太多人,主要是一些技术兵器,大决战里的人就偏多,怪不得人看了以后,觉得是人海战术.真要这样几挺机枪就解决问题了.

至于古战场实际上大家都只是根据想象来判断好坏.勇敢的心大家觉得好,实际和史实差了十万八千里,只不过大家不熟而已,其实为什么叫斯特林桥战役,跟桥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在当时英国长弓手作用是至关重要,影片根本没有体现.不过大家也就看个热闹罢了,没人细究.

老实话,古代真正战争场面肯定不好看,特别是所谓十几万人的会战,跟群乞丐群殴差不多.拍电影只好什么好看拍什么,否则怎么可能个个盔甲跟刚发的似的,个个精神饱满.

中央台的历史电视剧看了真是要吐,既然是历史剧,就是两种,要么就是象莎士比亚那样乱来,要么就象大河剧那样,在细节上对历史进行发挥.卫青与单于会战给弄成演义小说了.改了就改了,还说尊重历史.其实我真看不出来改过的东西,能比历史更好.我一向认为历史本身就是很戏剧性了,就是一个个精彩故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