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谈中国为什么没有大师之安全感缺失 -- 酥油茶

共:💬26 🌺29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然而文革中都比现在的人踏实,文革中安全感可是少多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 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说如何如何。

当然,如果将没有钱买房子养活家小都算在里面的话,现在人的安全感跟文革时期比较,也就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

家园 前苏联有很多大师,所以前苏联非常安全
家园 鸭鸭啊,文革中那没有安全感的可不是一小撮啊

还是蛮多的。当然你要说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可能比现在要多。但是要说是社会压力——我只能说应该还是那个时代的多。

别的不说,就单单说:饥饿,和不知道哪天说句话被拎出去。。。对知识分子来说那个时代天天都很紧张。不过那个时代比现在信息量少,便于人集中精力,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原因。

个人觉得,从90年代中期开始,商业化冲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个,有待河里那些老大叔们慢慢探讨。我们只能管窥一斑。

家园 你得考虑你妈妈那个年龄的想法啊

你妈妈那个时候多大啊,我爸爸妈妈那个时候也很小,小孩子当然没有什么压力啦。

可是大人就不一样了啊。

家园 文革时期,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压力,有安全感,这是事实

小学生的压力,不就来自于升学吗?小学生的不安全感,不就是因为没有考好吗?

文革时期,哪有这个.

家园 你这一句话就看出你不熟悉前苏联,

你可以去搜下"别列佐夫斯基".

苏联的大师, 与中国一样, 苏联的大师, 大多数都会成为各级苏维埃代表. 而且有庞大的科研经费支持. 你要是这么定义"养起来"的话, 随便了.

家园 这个反推逻辑不成立

曲解了楼主的意思。

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相比动荡倾轧的环境跟利于某些种类的大师产生。反推不成立。

没劲。

家园 主要还是基础问题

如果是说现代科学,中国人追赶了两百年,如果真出大师,还是要看现在和未来的几十年。

如果是国学,民国很多;即使现在,虽然诋毁甚多,但大师还是有一些的。说实话,余秋雨算不算大师?

家园 文革期间我在学校学的科学知识一点也不少,也没什么压力

我们还经常到农场学学农,那就相当于出去郊游了,大家还是很喜欢的。

我们平时捡到破砖头、废铁、猪粪等都可以送到学校去,学校统一把猪粪等肥料送到农场去,把废铁卖了做班费。。。

我们校园边上的小块地都分配的各个班级,每个班级自己种菜种蓖麻,互相比赛,比现在光种观赏的花花草草有用多了。

文革结束之后就成天死读书了。

家园 余秋雨当然是大师,他的文章在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是必修课

尽管台湾一向认为,他们的国学,比大陆保持得更好.

家园 因为在中国装一下13,分分钟就被扒皮了。

美国的学术界有一套体系支持学霸,且上不封顶。

在美国你得罪学霸,就是你学术生涯的结束。而在中国,依然有出位的机会,前一阵的1000计划就是针对学霸的。

你作为一个低级学术人员,而且成为学霸的机会几乎是零的情况下,居然支持美国的体系,这是没有逻辑的。还是,等到你在顶级学术杂志上发20篇以上的论文,成为很多机构领着钱的董事以后,再支持也不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