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要改名之 金钗紫裙记 -- 玉垒关2

共:💬7 🌺8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要改名之 金钗紫裙记

我们的博克叫“金钗紫裙”。我们是三个小女子。

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文字,梳理我们的走路读书,相逢和擦肩而过。所谓身而为人,那些具体而微的幸福;

以及坐看桃花取次开,付嘱东邻女伴少待莫相催,着得凤头鞋子即当来。所谓身为女子的几处闲愁。

我们处于这个大时代,我们的国族在这风云中的叱诧。作为中国的读书人,我们又怎能置身事外?诸如战争,宗教,政治,我们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欲望和男人们在这些领域一决高下。而做一个女政客所付的代价之高,绝不是我们所愿意承受的。那么,至少可以评论吧。我们无法求深刻。只是以小小的个人视角尽力去体会历史的脉搏。

我们绝不会 刻意去显示或者遮盖所谓“女性”的角度。只是,谈战争的时候,谈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的时候,我们大概会比那些男人们更多看到,那些倒下去的鲜血淋漓的躯体,会更加忍不住“感同身受”。

我们相信,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必将在重整后重建,而那些浮华焦躁必定尘埃落定,如同在我们人生的过程里。

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然而因我们些许读过圣贤书,因我们南来北往走西东,更因我们或为人母,而责无旁贷。我们的文字将各自梳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小小的心得。不求精深,求戒克戒巧,唯宽唯厚。

三个小女子者,真真国女儿,玉垒关,出喝酒。金钗紫裙, 取 自“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特此为记。

说明:真真国女儿,和出喝酒是我喜欢的两位写手。我拉她们下河,共同组建这个新的id。我正在申请改名,以后,只有“金钗紫裙”,而再没有单独的“玉垒关”。

玉垒关:【原创】开宗明义之二 传统的价值观必将重建

通宝推:牛铃,
家园 【原创】开宗明义之二 传统的价值观必将重建

人的成长常常也会经历人类社会成长那样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相信山里面住着神仙.我们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会围绕着我们转。

然而长大了,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能决定的其实极其有限,我们所拥有的极其有限。我们还会遇到别人的欺骗,我们会伤心,我们给与他们信任,他们却视我们仅仅为工具。我们也曾疑惑,我们防备,我们吝啬给出。

我们受挫了,我们叛逆了.

有时候我们用自大,吹牛来掩饰挫折和不自信;有时候我们因自卑,而自贬,我们甚至以贬低父母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然而我们跌跌撞撞,却也在接受失望中渐渐成长。

在路上,我们也会遇到自己的同伴,结伴同行。

等我们再回首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理解父母了。

就在那一刻,我们已经开始成熟了,以后的道路中,我们将接受自己处境,并发现自己的位置,逐渐自信,宽厚,对自己也对别人。

这一些经历,多么像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所走过的。

我们也曾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接着我们就被打得满地找牙。

我们曾难以置信,激烈对抗---义和团;我们也曾自我封闭,掩耳盗铃---遗老遗少们的国学;我们自卑自贱过---比如“全盘西化”,再比如那个时期成就了那些名导的国际大奖的影片。

再回想起来,那些政治运动,都是多么必然的悲剧。酝酿了百年的自卑,自尊,屈辱,荣耀,借助政治的工具,就这样变成一场场灾难。

我们分成各派,我们彼此极力否认,也极力否认曾经发生的这些。

然而现在,当我再回想起来,突然发现,那是成长的一部分。这过程漫长,孤独,极尽痛苦。然而现在,在我心里剩下来的,只有深深的理解。而那些在我们成长探索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甚至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人,要向他们献上深深的敬意。即便,他们的道路是错误的。

终于,重重障暮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因自知而自信,因博大而谦逊,因遍尝了艰辛而无所畏惧的身影缓慢,却不迟疑地,重新站起来。

通宝推:飞马萧,牛铃,大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一个xyz博客

凤凰网上的,还比较有名,后来这个博客只有一个人主要在写,另一个人偶尔写,而第三个人几乎没有更新了。

如果金钗紫裙是三个人写,最好标明每次主笔是谁,不然别人看了摸不到头脑,就像笑话里说:“现在我们已经康复了”。

家园 单独申请一个“金钗紫裙”的ID,

为啥要改呢?这前面的帖子不都是你一个人写的?留个纪念吧,万一以后想继续写了,还有个可以用的。

家园 以前的,都是我一个人写的。

现在要把名字换成三个人的,然后加入三个人的文字。

家园 妹妹的帖子宝可真多啊!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你是女的啊?一直以为你是帅果果的!

惭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