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谈满汉不通婚(或旗民不结亲) -- 秦大路

共:💬25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也谈满汉不通婚(或旗民不结亲)

也谈满汉不通婚(或旗民不结亲)

文/秦大路

看了谭伯牛兄写的甲编系列和numzero兄的关于满汉不通婚的帖子,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里也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指正。

满汉不通婚,或严格来说是旗民不结亲,是满族的旗制,祖制或祖训,后来渐渐成了全族人的定规,而并非象下面王予马朋友所说的是大清律的一条。尽管没有律令方面的严格规定,但满族人几百年来基本遵守这条定规。自女真建国以来,历史记载的满汉通婚的例子很少。

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里讲到,帝师伍次友和满族姑娘苏麻喇姑长久相处,情愫暗生。但由于满汉不通婚,两人最终还是鹊桥难架,鸳鸯两散。面对这个难题,康熙当时也没有解决办法。这是小说家杜撰的情节,但在满汉不能通婚的问题上,基本上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有人说了,康熙不是有满、汉血统么?康熙的母亲佟佳氏也是汉人啊?实际上佟佳氏一半血统是汉,另一半是满。佟佳氏的父亲佟图赖是清朝元勋,汉军旗人,授太师、一等公。其父佟养真本是明将,早年随明将李永芳一同降清,后在明总兵毛文龙进攻镇江之役中被杀。佟氏一家很早就入了旗籍,佟图赖自己的老婆也是满族人。后来佟图赖干脆叫做图赖,连自己的汉族姓氏也不怎么用了。因而佟氏一族,可以说是高度满化的汉人,满人不再把他们看作汉人,他们自己也不会把自己看作汉人。他们的后人与满族之间不断通婚,几代下来,汉人的血统只会是越来越少。

有清一代,满与汉之间,或是旗与民之间,通婚非常之少。

谭兄的文章里谈到顺治年间曾允许满汉通婚。这个是事实,不过情况要来得复杂一些。顺治五年(1648 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世祖实录》第四十卷)。可是,几天之后,多尔衮对于满汉通婚作了进一步规定:凡希望嫁给汉人的满族官员之女需呈明户部,登记户口;希望嫁给满人的汉族官员之女也需报户部登记;非官员家妇女许配满人听其自便,无须报部。并告诫满人务必合法结婚,除了正式的妻子,不许另占汉族妇女。

看来这个通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官家子女要通婚必须要申报,并非自由通婚。民间虽开了绿灯,但真正照此执行的人很少。那么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满汉通婚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满族八旗,而非汉人。基本同意王予马兄所说的,大规模的满汉通婚有可能会导致八旗制度的崩溃,会导致八旗旗民特权的最终丧失。看来,祖训、旗制也总是和全族利益挂钩的。

经常有人说顺治的贵妃董鄂氏是汉族名妓董小宛,此乃民间传言,不足为信,早已为史学界所否定。董鄂氏是满族大臣鄂硕的女儿,一家上下是地地道道的满族人,与董小宛没有半点瓜葛。除康熙生母佟佳氏外,历史上的顺治帝没有娶过其他汉族嫔妃,至于他有没有那个心思,就不得而知了。

满汉通婚的倡议在多尔衮生前很难推广开来,基本上名存实亡。两年后,多尔衮出猎时死于途中。多尔衮死后受到清算,他被追夺了生前的名誉和爵位。当年满汉通婚的倡议也随之成为多尔衮的大逆罪状之一。至于后来鳌拜等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期间,政治上更加趋向保守,朝野刮起一股恢复八旗祖宗旧制的风气。已趋缓和的满汉关系再度紧张,满汉不得通婚更是成为天条,满人汉人都不得违反,违者严惩。

乾隆年间有一个“曲线通婚”的故事,这就是乾隆嫁女的故事。乾隆把自己的女儿过继给大臣于敏中,于是公主就变成了汉家女。然后乾隆把女儿嫁给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这样就没有违反“满汉不通婚”的祖制。不过兄弟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清史稿》里只有一句提到孔宪培:“宪培,字养元。乾隆五十九年,卒。子庆槠袭。”欢迎方家指出乾隆嫁女的史料出处。有的文章根据这段故事推断清朝废除“满汉不通婚”祖制的是乾隆,其实是错误的。正如有人指出的,最终废除“满汉不通婚”祖制的,是慈溪太后。

看来,历史上如若真有满汉痴情男女两情相悦,他们也只能远隔银河两岸,虽“迢迢暗度”,却无法终老厮守。这对当事人来说,可谓人生大憾。不过这个遗憾已经被大量现代小说及影视节目解决。管你是满也罢,汉也罢,先将爱情进行到底再说。这个且撇到一边不提。

当今世界大同,婚姻自由,满汉不通婚虽然也有人提,但似乎越来越不成为现代人的障碍。兄弟九十年代在北京混“飘一族”时,有段时间曾租住在前门外大栅(读shi)栏的一家四合院里。房东老大爷姓关,是位旗人,关家原本有满族姓名的,在民国时全部改为关姓。据说关大爷祖上也曾威风过。不过我倒觉得关大爷祖上一定不是绝顶威风,顶多混到牛录的位置,也就相当于县团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门第的人家没有住北京南城的,特别是前门、天桥一带,向来是鱼龙混杂,穷人扎堆儿的地方。

关大爷每天抽水烟,听戏,练拳,生活倒也滋润。关大爷架势一向摆的很足,也喜欢和我唠嗑。关大爷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模糊记得这些子女里有那么一两家是满汉婚姻。当时我还特意问过他满汉通婚的问题。关大爷说,现在的年轻人哪,把祖宗家法早给丢了。继而慢悠悠地,拖着练过京剧唱腔的嗓音,京韵十足的道:

“唉,这帮不肖子孙!”

元宝推荐:沉睡的天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哈哈,老兄最后一段很有趣儿。

有没有抬入旗籍的说法?

比如说,满族小伙儿喜欢一位汉族姑娘,可以把她抬旗吧?

家园 那会关大爷已经家道中落

哪里还有能耐抬旗啊。

不过旧时抬旗,好像程序也满复杂,要部长以上批文的。

家园 去查查看是不是大清律里的
家园 顺治娶过地地道道的汉女

石氏,称为恪妃的便是,户部侍郎石申的女儿。王士肚在《池北偶谈》里说到民间传说石申在明时曾经为人平冤,所以得到好报,女儿当了皇妃。石氏非旗人,是地地道道的汉女,而且清廷特许她在宫内作汉家打扮。

此外,顺治的庶妃当中有许多看姓氏,也应该是汉人如杨氏、陈氏等,但记不清楚是否旗人。

家园 这是特殊时期的个别情况

清廷入主北京之初是严禁取汉女的,史载“顺治元年孝庄皇后有谕,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此旨旧悬神武门内”,但是,顺治二年以后,由于清廷推行“留发不留头”的政策造成汉族强烈反弹,原本在李自成和弘光政权相继败亡后指日可期的平定天下,可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换来的只是抗清烽火四起,汉民族持续不断的抗清浪潮迫使清廷不得不适当调整其民族政策,而清廷内部,实际上也有主张加强民族融合与主张严格民族界限的不同势力存在,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之一,就是顺治五年顺治下诏说“不禁”满汉通婚,并且本人诏选汉官之女备充六宫,还特准著汉装,这就是恪妃的来历。但是,这只是类似于“和亲”性质的权益之举,仅仅七年以后,顺治皇帝就再次在敕谕中强调恪守祖宗成法,宫中严禁蓄养汉籍女子,顺治帝自己的出尔反尔和重新抬出“家法”也标志着所谓的“满汉通婚”政策至此终结,或者也可以说是企图推动满族进一步和汉族融合的势力的努力告于失败。---- 由于顺治年间清廷始终处于各种内外矛盾中,斗争十分激烈,所以政策的起伏也很大,顺治死后孝庄太后以“罪己诏”的方式对顺治帝几乎做了全面的否定就是这种矛盾和斗争的结果。康熙被尊为“圣祖”,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清朝的国策法令的全面确立和稳定是康熙年间的事。所以,即使在顺治一朝中也推行了一小段时间的政策,是不能代表清廷的基本政策的。

家园 呵呵,送花送花:)

秦兄说的“后来佟图赖干脆叫做图赖,连自己的汉族姓氏也不怎么用了”,这个有点冤枉图赖了,这是旗人习俗,称呼只称名不道姓,即使是清史中的传记也大都不写姓氏,只写名,然后在事迹里点一笔此人的姓。

家园 石氏入宫的确是为笼络汉人,不过

不过顺治五年允许满汉通婚的主持人是多尔衮,不是顺治。

关于满汉通婚问题,郑天挺先生曾经考证,以下大致来自其书《清史探微》。

皇太极时并没有满汉不通婚的禁令,只不过因为明清之间份属敌国,通婚必由君上主持。入关之后,最初也没有禁止,但满人挟战胜之威,对汉人多有骚扰,有强逼婚嫁的情况,考虑到这样无益地方尤其是京师稳定,所以多尔衮在顺治五年八月谕礼部,说“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八天以后又加上一条,即满人如要娶汉女,必须保证是娶来作正妻,才可准许他娶,也就是不准娶汉女作妾或甚至更卑贱的地位,其用意也是减少骚扰,促进和睦。康熙四年定例中有“宁古塔流徙民人有嫁女旗下者听”,民人即指非旗下的汉人,所以郑先生认为,流徙民人尚且允许嫁入旗下,良家女自然更不禁止。

《户部则例》卷一《旗人嫁娶门》有“在京旗人之女不准嫁与民人为妻”的规定,但其下有更详细的规定已许字者仍准婚配,惟须将此出嫁旗女开除户册,至民人之女嫁与旗下为妻者概无所禁。可以看出,其着眼点主要是为选秀女,限制旗女嫁汉人,但不限汉女嫁旗人。

郑先生最后总结说,光绪以后谈国是者每以化除汉满界限为言,皆首举通婚,然稽之典制实无禁止明文,故光绪二十七年饬通婚之旨也含糊其辞。

至于楼上提到的顺治十二年的谕旨,是否指七月回复季开生谏言的那道上谕呢?如果是的话,倒是另外一回事。顺治十二年七月,兵科右给事中季开生的家人从通州进京,遇到回籍途中的吏部郎中张九?眨?闻道张的船差点被朝廷使者封去,听使者说是要到扬州去买女子。于是季开生就上奏劝福临收回成命,不要兴师动众去民间买女子。福临闻奏恼羞成怒,强词夺理说派遣使者原是去南省采买宫内陈设器皿,并非采买女子,而且宫中向来禁止蓄养汉女自己恪遵祖训自然不会违反等等等等。。。

家园 但我记得

好像后来都被抬旗了,这样还是没有违反“旗民不结亲”,呵呵

家园 没有找到
家园 谢谢花儿,呵呵

汗青兄说的有理。但我觉得这个倒也没有冤枉他。只有满化的汉人,或者入旗的汉人才被如此“优待”。其他,比如吴三桂、洪承畴之辈,还不照样有名有姓?

家园 石氏应该没有抬旗

不过我也不能完全肯定,至少到她死没有抬旗的说法,也许后代有抬旗?

即使这样她的情况仍然和佟氏不同,佟氏是作为汉军旗人入的宫(后来抬入满洲旗),而石氏是作为汉官之女入的宫。相信当时顺治所娶汉女不只她一个,只是其他的都只是庶妃。

家园 “上谕”代表的是当权者的意志和政策

究竟出自谁的主导并不影响这一性质。就如光绪的上谕无论是光绪本人本人发的还是慈禧主导的都代表清廷的最高决策一样。

顺治十二年的上谕正是指那一道,顺治拿出“宫中一向不蓄汉女”的话作为借口,正说明满汉通婚那道诏书并未发挥实质效力,包括皇帝本人在内遵从的仍然是“祖宗成法”而不以诏书为意。

至于郑先生说“然稽之典制实无禁止明文”,我在“旗民不结亲,汉不招驸马”中已经说了,这是八旗的家法而不是国法,当然不能到大清律里去找。

所谓的民族政策,窃以为是指清廷在实施切实统治的范围内推行的政策----起码在户籍,税收,征役等方面可以有效管理的才算。就象你不能用西藏的政策去作为清廷民政的考察依据一样。

宁古塔地处黑龙江,清初主要为鄂温克、鄂伦春、达呼尔等诸部散居。康熙二十二年为对俄战争的需要始设“黑龙江将军”,职权以军务为主,真正设官治理名政是雍正以后的事了。康熙年间,尤其是康熙初年,宁古塔不过是中俄边境一块化外之地,清廷也不过对其实行形式上的统治罢了,怎么能用这个政策来考察清廷在关内推行的政策呢?与其说是“允许”黑龙江一带满汉通婚,不如说是无力管理,只能任听其便罢了。更何况,康熙四年谕中说得明白,“流徙民人”,众所周知,宁古塔是清廷流放罪人家属为“奴”的地方,所谓“流徙民人”,形同奴隶,就象北宋灭亡后金兵掳掠大量妇女为奴一样。康熙只是为了笼络当地部落,允许他们把被流放者占为己有,供其淫乐而已(因为正常情况下,她们作为服刑中的犯人,行动自由是受限制的,而且有奴役在身。康熙的意思不过是说,要是当地部落的旗人喜欢,可以解除她们的奴役和人身限制,放她们到部落里去)。郑先生似乎忽略了“流徙”二字---- 如果真是允许旗民结亲,只须说“宁古塔民人有嫁女旗下者听”即可,何必限定在“流徙民人”范围内?这不恰恰说明非流徙民人就不行吗?

郑先生从康熙的诏谕中读出不限旗汉结亲的意思来,而我读出的意思刚好相反:

1 如果一向没有旗汉结亲的限制,就没有必要特地对宁古塔一带的情况特别规定,这一诏书只能说明宁古塔以外地区旗民结亲“不可听之”。

2 特意强调了“流徙民人”可以与旗人结亲,恰恰说明非流徙民人与旗人结亲是不可“听之”的。

3 只强调允许“流徙民人”嫁女旗人,而不是说允许“流徙民人”与“旗人”通婚,表示“民人”只许嫁,不准娶。而且,只许嫁与旗人,不许嫁与民人,这正说明这到旨意不是什么民族融合的政策,恰恰相反,表示康熙把被流徙的汉人女子当成当笼络当地旗人的工具,允许他们任意霸占凌辱而不加过问。

家园 这个我当然同意

我强调主持者是多尔衮而非顺治的原因是说在这个问题上,顺治个人的问题不是出尔反尔,而是口不对心,明明宫里就有汉妃,还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挺好玩的。

其实郑先生的意思是在清代满汉不通婚主要是一种习俗,并没有法律明文禁止,《大清律》里没有,户部的则例里面也没有,而且实际上民间通婚的情况也存在,否则就不会有康熙四年的定例,《户部则例》里也不会有相关的详细规定,还有同治四年规定“旗人告假外出已在该地方落业,编入该省旗籍者,准与该地方民人互相嫁娶”,显然京师以外民间早有通婚,而且从京师移籍到地方的旗人也已经开始与当地民人通婚,这个规定是事后确认的意思,至于京师旗人之不准通婚正如前引户部则例说明的,一并非完全禁止,二主要为保证参选秀女为旗籍,如已许民人,准婚,但要除旗籍贯。

其实这种事情怎么禁得住。连皇帝本人都要援引古制,挑选汉女入宫,顺治算是明着干,后来的皇帝娶个汉女,然后抬个旗就不算汉女了,自欺欺人得好笑。

不过满汉之间确因隔阂使得通婚情况比较少,原因不是法律禁止,而是习俗形成之藩篱。其中固然有满人不愿汉化的因素,但汉人之对满人的隔膜也不可忽视。

家园 又查了一下顺治回复季开生的原话

《清世祖实录》载(季开生)疏入得旨:“......太祖太宗制度,宫中从无汉女,且朕素奉皇太后慈训,岂敢妄行......”

我的理解,这段话是说爷爷、老爸的老章程是宫里没有汉女,我妈又管教甚严,不让我开这个例,所以......

其实,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人的时代,满汉并不禁止通婚,见诸记载的也不少,如明将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娶了努尔哈赤的侄女,皇太极时,岳乐管笼络汉人的事务,当时的规定是明朝的一品官投降,妻以诸贝勒之女。

可见所谓“太祖太宗制度”是说他们的后宫中没有汉妃而已。实际上,努尔哈赤、特别是皇太极的后宫蒙古势力占绝对优势,这是出于政治考虑。在他们那个年代,辽东汉女大多出身不高,没有资格作为后妃入选,而一般民间汉人早就成了包衣,宫里当然没有所谓的“汉女”,但有的是包衣之女。

至于孝庄禁止顺治娶汉女,那是老太太不赞成顺治的汉化倾向,怕他更加疏远蒙古后妃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