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说水利和农业 -- szbd

共:💬76 🌺51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再说水利和农业

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农业问题,今年是水利,我前几天介绍了一下。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265042

水利当然不完全是农业问题,不过农业是其最主要的因素,反过来,水利也是农业决定性的因素。

关于建国以来农业和水利的发展的讨论,很容易牵扯到集体好还是单干好的问题,进而牵涉到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吵得一塌糊涂。

我个人觉得,农业发展,从以粮为纲的角度,集体单干还不好说哪个一定好,关键因素还是要补。国家补农村,粮食产量立刻增加,然后粮价下跌,粮食产量立刻减少。改革开放后一直这样波动,直到胡温上台,踏踏实实补。粮食多了,国家收购,国家收购价还年年涨。所以粮食年年增产。调动积极性的,不是单干,是国家出的钱。

比如说,改革开放后为什么粮食能增产?因为1979年国家收购价提高20%,收购定量减少,超额收购部分在收购价提高20%基础上再提高50%。而且当时鼓励超额收购,农民卖超收粮不光多赚钱,还能拿到平价化肥和农用柴油之类指标。也就是说,比如过去的收购价1毛,现在是1毛2,超收部分1毛8。这积极性当然高,我相信就算还是集体,积极性一样高。粮食产量毕竟放在那里,79年比78年增产也就是几个百分点。就算单干了,你花力气了,农民也都清楚这地往死里刨能种出多少粮食来,单干最多也就是比在集体增加个百分之几。地还是那么多,集体也是按工分分的,所以单干收入也就比集体多百分之几。而提高收购价的综合效果是提高了50%左右的收入,这才是真正的刺激。

到85年,改为合同定购。价格是收购价x30%+超收价x70%。也就是1毛6分2一斤,合同外的保底价是收购价,也就是1毛2。等于1毛2+1毛8变成1毛2+1毛6了。加上粮食年年增产,84年达到顶峰,合同定购量小,等于1毛2多了,1毛6少了。当然,收购价也在涨,1毛2就是个比方,但没有通货膨胀快,于是粮食又减产了。

当时粮食有自由流通部分,也就有市场价,这时候其实单干的弱点就出来了。小农是没有议价能力的,市场价高于国家合同收购价,小农也很难卖到那个价。当时的运输,资本等都比现在差的远。之后出现了粮食大幅度减产,粮价大涨的情况。

再后来中央开始不管粮食产量多少,都进行大范围的收购,而且90年代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不过,由于农村负担加重,卖粮难,打工收入大大高于种粮收入,靠这种手段已经不足以产生刺激了。粮食收购价没有持续提高时,粮食产量就连年下跌,2003年还不如1990年。

然后中央开始踏踏实实补农业,收购价稳定增长,补贴增长很快,加上免除了农民的主要负担。所以粮食产量连续回升,2008年突破了1998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此时,中央决定不再重复粮食过剩,产量下跌的循环,提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http://www.gov.cn/gzdt/2009-11/03/content_1455493.htm

这个规划写得非常详尽具体,没有什么八股,可读性很强。规划的目标是2020年形成年产5.5亿吨粮食的能力。刚出来的2010年粮食产量,已经差点达到了(10928亿斤)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1208/19589076935.shtml

这样的条件下,土共还是提出了10年4万亿的水利建设规划。这4万亿与08年那4万亿大有不同,08年那4万亿投资大多不是中央投的,中央投的可能还没有这些工程产生的国税多。水利则历来中央投资占很大部分。

现在按官方说法,水利建设已经完成了“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还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就快要解决了。新的规划主要是解决农村末端的灌溉排涝,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水源,和环保问题。

这个农村末端的灌溉排涝设施也是集体和单干论争论的焦点之一。这一点上应该说单干论没什么道理了,因为农村基层水利建设单干后与激励论是相反的。过去集体时修水利有工分,也就是有激励。单干后变成积累工和义务工,就是义务劳动了,又没有集体组织,那是没激励了。如今农村税费改革,积累工和义务工也取消了,改成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而且就前30年建水利那个效率,至少在这个项目上,显然集体有极大优势。那年月几乎全靠人力,建成10万立方米库容以上水库8.6万座,人工河渠300多万公里,机井220万眼等,有效灌溉面积从2亿多亩增加到7亿多亩。至少前30年,没有集体就解决不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了,1978年的粮食产量比1965年也多了50%多。另外新疆兵团现在还是集体,农业也搞得不错。

当然现在是新形势,可以不靠或少靠人力了。即便村里挖个塘,估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也是机械化了。

中央去年进行了粮食库存普查,今年在进行水利普查。按现在的实力,只要盯得紧,把全国农村的基层水利和中小河流中小水库重整一遍应该没有问题。腐败肯定会有,但活也都会干成。

水源是现在比较大的问题。近年来洪灾是不大有了,有的都是南方中小河流。旱灾比较多了,这反映的就是水源问题。有篇文章认为单干后抛弃了传统的深耕,导致农田保墒能力急剧下降,才产生的水源问题。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8/49262.html

这个我也说不好对不对,不过这次水利的规划里面也提到了

积极发展旱作农业,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这个就得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了。根据

http://www.ce.cn/cysc/agriculture/gdxw/201101/30/t20110130_20781635.shtml

2010年中央用于“三农”的预算开支是8183亿元,实际执行情况,为了应对灾害,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实际支出要比8183亿元要大不少。

这似乎是中央财政支出单项的最大头。2003年是2000多亿,一直在高速而且加速增长。所以我一直是这个观点,改革开放后粮食增产就是拿钱砸出来的。前30年还是农业补工业,农村补城市,增产速度也不低,所以集体还是很有作用的。

让农民自愿“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不知道要用什么样激励机制。靠小农搞自己那一点地,如今我看很难了,因为同样的劳动时间,出去打工比刨地强多了。所以只能是大片机械化进行,或者是土地集约,或者就是农业服务公司之类的。

水源方面主要提到的还是工程,除了调水以外,环保方面实际也是解决水源的问题。水源也是目前中国水利方面最大的问题。一旦解决,可以说解除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但是看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希望不要象90年代的铁路建设一样,新线根过去比,工程是挺大,但是开通即饱和。铁路现在已经有了以强大的高标准的工程和装备彻底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时间问题了。不知道水源方面会不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总的来说,中国各大类基础设施,基本都有了具备还贷能力自行滚动发展,而且技术水平相当高,建设速度相当快的水平。目前看就水利还相对薄弱一些(除了水电)。按这个规划,中央也是决定主要由政府出钱。个人觉得现在大举投资水利是很正常也很必要的决策。

元宝推荐:月色溶溶, 通宝推:米宝,acxp,ATP,桥上,本嘉明,青颍路,廖石,woshimajia,横断山,SleepingBeauty,赫然,
家园 真是好,钱投对了地方.
家园 水源也是目前中国水利方面最大的问题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水源没有就没有水利

北方很多河流在汛期水量都不足甚至是断流。中央的一号文件关注水利很好。但是如果只理解成水利与农业有关就片面了。水利应该通盘考虑,结合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人口流动。

现在北京,天津等超大型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水资源成为第一限制因素。中央和地方政府依旧只从经济考虑,没有采取措施调整城市发展方向。只是从周边地区调水,破坏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下去,环境恢复极难,将给整个民族带来灾难。

现有农业格局也有问题,北方穷,水资源少,但却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与河南。南方经济发达,水资源丰富,由于工业化程度高,种地人少,粮食自给自足都困难。推导下来就是用北方的水养活南方人。

水利是千秋万代的大事,逢盛世必修水利。希望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能继续生活在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年代。

家园 这其实是不对的

城市越大越省水,用水多的是农村。浇地用的水比城市和工业多多了,而且关键是城市没有裸土,蒸发小。城市单位面积用水都要比农村少的多,更别说人均了。北京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的1/8。从节水的角度来看,反而城市越大越好。

北方粮食多是因为耕地多,南方多山。如果不利用好北方的耕地,粮食就不够了。这没办法。

家园 受教了,原来真不知道
家园 缺水主要是两条:1)水多的时候存不下,以后要用时又不够。

大到修水库,小到西北地区修“母亲水窖”,都是从存水角度着手解决。

近年欧美有发展地质构造蓄水的方向。如瑞士有在坡地下方建地下拦水坝蓄水的。

由于多年大规模抽用地下水,华北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应该考虑汛期地下水回灌的可能性(也可能已经在搞了?)。

大城市地面硬质化,蒸发量小,但也造成雨季地面径流量大,地下水无法回补。而且城市越大,防洪压力也越大。

北京已有试点收集雨水,再使用。更简单,更低价,更容易大面积推广的是设法将雨水回补地下,存的水可以更多。

2)水用过后脏了,清水不够。

这里,加强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是一个方面,降低单位耗水量(节水)是另一个方面。看看那些缺水的城市附近有多少造纸厂,若用水量从每吨60-100立方米(不含制浆)降到10立方米,可以省出多少水。

造纸、钢铁、石化这些用水大户在设备更新换代过程中单位耗水量会有显著的降低。这些行业的节水技术在欧洲已经成熟,引进也没有大的障碍。只要投入资金,应该会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节水通常伴随着节能。

从这个角度讲,产业升级也是必须的。

家园 城市化耗水增加

北京原来住胡同的时候是人

均8方,一进楼房就是40多方。

现在人天天洗澡,想想这项每天耗水多少?

家园 住胡同的时候是人 均8方,一进楼房就是40多方?
家园 是的,北京市的数据。
家园 估计是生活条件好了导致的

但是生活用水应该不是大头。

家园 的确是水多时放不下

华北地区降水量400-600mm之间,本来不错,但是降水集中在夏季6-10个星期之内,这就造成大旱大涝。

家园 北京用的水不是本地资源

北京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1/8,这是说北京的降水和地区内的地表水。但北京消耗的水远远超过这个。整个河北省,乃至内蒙,山西的水库和河流,都禁止沿岸取水灌溉,专供北京。天津都无法依靠附近水库供水,必须要引滦河水入津,取水地方已经快到辽宁了。很多河北省地区都是守着河流和水库而吃水困难。当然每年北京天津要拿出些钱来补助这些地区。

家园 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是不可能的

很多河北省地区都是守着河流和水库而吃水困难。

家园 人均用水量北京也还是少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zwgk/kaifaliyong/200804/t20080417_193008.html

可以看到,北京人均用水量是232立方米,2005年,全国是427立方米。看看这个图,注意一下农业灌溉用水和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的差别。很容易看出城市和工业比农业用水少的多。注意这是海河流域的,有的省数字小是因为还用其他流域的水。主要比北京,天津,河北就行。流域合计也是农业灌溉用了2/3的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也能看出北京和天津总用水并不太多,都低于全流域人均。如果用南水北调来补,北京和天津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本来大部分也要分给其他省。

而且关键城市的蒸发量小。洗澡的水绝大多数排到下水道里了,还是水。灌溉的水蒸发占大部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