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观电视剧《东方》《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小猜今后十年路线 -- 真理

共:💬11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观电视剧《东方》《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小猜今后十年路线

央视最近播了两部大戏,《东方》和《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似乎是对应十八大后的某些调整来的。我没啥内幕来源,只领教过河里几位大牛的言论。如果这些是真的话,参考那时候的一些历史背景,那么今后十年的中央的路线我猜大概包含以下内容。

1.以上两部电视剧都强调1950-1955的故事。那个时候党虽已然大权独揽,但是还算包容民主党派。可是如果民主党派要求过多,想要轮流坐庄,那么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2.强调群众工作是党的根本,是民主的基石,也就是说民主不一定要通过普选来实现。

3.公私合营。和平赎买资本家的资产。对应现在的国进民退,税收统一。

4.调和阶级矛盾,解决劳资纠纷。

也许吧?我神马也不知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确实值得关注,花!

确实值得关注,花!

家园 对!花一个

最主要的我看还是公私合营这一块,值得关注啊关注!!

家园 公私合营就是抢钱

老毛想把那些厂收编。可是如果硬来肯定不好。所以就温水煮了。

家园 从国家层面恢复太祖的祟高形象和地位。
家园 你这话有证据吗

那些资本家拿股息又不担风险咋就成了老毛抢钱,你倒是讲讲看?

家园 送花,帮忙。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要说“抢”钱,没错,那是资本家“抢”国家的钱

要说“抢”钱,没错,那是资本家“抢”国家的钱

定息付完以后,资本家拿到的钱比他们当初的资本总额还要稍微多一点。

薄一波的回忆录里有相关的资料

家园 不错了。比对地主好多了

不错了。比对地主好多了

家园 大多数资本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且拿多少股息,都是

土共说了算。没几年之后,大多数股息都改成定息了,实际等于增加了点工资,还不多,股息名存实亡。所以说当时公私合营是变相抢钱,不算过分。

当然是不是有必要这样抢,应不应该这样抢,那是另一回事。

家园 【原创】让中央来集中,让地方去民主

Emyn大大回复了我的关于50-55年和80-85年这两个理想主义年代的差别的问题:

80年代初

链接出处

从那些开国大老来讲,有亲身体会,自然认为50年代初才是“最好的时代”,以后影响到了他们的子女;而对平民子弟来说,80年代初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那时候才是“最好的时代”。

另外,社会的思潮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就是在几年前社会还是认为中国必须继续向右走的。现在看来高层中偏向于50年代初,但若干年之后年轻的一代上台,他们可能对80年代初更认同。

值得一观。看了以后我的想法是这两个年代如果政策上落实到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内容。本ID是一个年轻幼稚的理想主义者,因此忍不住往好的方向猜。

首先,50年代初和今天的政策有着类似口号下的微妙类似问题

1. 社会主义国家 vs 五不搞六确保

吴邦国刚刚在大会上重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让以为“中国特色”的含义是打左灯往右拐直达普世的快车死心。

2. 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制?

当年我党执政,多党议政,尽管有中间的各种不愉快,但一直坚持至今。但说是民主,但是实际上集中的时候多。中央大集中,地方党委中集中,单位领导小集中。今天还是这个局面,并且在房地产问题上公然和中央叫板,如葡萄所说

链接出处

在近九成城市实际行为做出抵制国家地产调整政策的回答后。后面,所有问题都必须回到一个40多天前朋友这样的问我的问题中来: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还有没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与意志。

那么解决方案是在重提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同时,做一些修改:让中央来集中,让地方和单位去民主。这样做的前提断了地方的财源,掘了单位里的小金库。所以。。。

3. 社会主义改造 vs 国进民退

当年我国只有少量资本家,于是TG便用赎买的办法把企业接管了过来,大大地扩大了规模,成了改革开放的本钱。

如今地方上的国企由于某场改革都已经歇菜了,地方的经济支柱是官商勾结的房地产和金融机构。怎样搞定?别问我,我神马也不懂。

4. 土改 vs 三农问题

当年先发动农民斗地主,把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后来又搞人民公社收了上去。

如今农民只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另外被户籍锁死了身份。需要的是城乡综合统筹改革。可是农民的权利总是被某些人剥夺,成功的前提是2,让地方上去民主,中央来集中。

总而言之,以上四大问题建国初存在,现在也存在并且有延续性。当局大可以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号,、以“深入并发动群众”为手段,为今日中央削藩、收权的目标服务。

然后,80年代初的政策和十年之后的某些需求有延续性

80年代初由于现实压力,小商品经济被允许,个体经济开始出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等下届中央完成了削藩或“国进民退”,十年之后大概已经熬过了经济危机,新的科技革命(新能源?物联网?)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这难以由国企来完成,私人创业或许会被鼓励,这和当年上街练摊或许可以对应一下?

最后还是得说一下,以上全是本ID瞎猜,事实如何我神马也不知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