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战争评论】从刘邓到祁山 -- 纵谈攻势防御 -- 萨苏

共:💬49 🌺1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战争评论】从刘邓到祁山 -- 纵谈攻势防御

也算是给温相谈刘邓挺进中原助兴吧。

三年内战中,最出色的积极防御战例,某以为是刘邓挺进大别山的中原突破作战。它也可以算作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但是从进攻角度,它没有三大战役起到的作用大,它的作用表现在对于根据地的攻势屏蔽。

刘邓所部,原控制晋冀鲁豫根据地,中原突破作战之前,这一带的战争,主要在共 产党控制区进行,其结果就是造成晋冀鲁豫根据地日趋残破,当时共 产党军数量少于国民党军,在内线作战颇为艰难。南线国民党军不断进入根据地作战,虽然每次军事上都被击败,但是根据地也成为战场,无法休养生息。北线,国民党名将傅作义创造性的使用“穿梭”战术,以鄂友三等十数个骑兵旅,不定期的发动对共产党根据地的旅规模穿越作战,其动作迅捷,打击凶狠,每次作战都给根据地造成相当大破坏,而由于傅作义使用机动灵活的骑兵部队,穿越后就又进入国民党统治区,不用返回, 共产党军很难捕捉这些“梭子”。据说傅的骑兵曾经给毛泽东“留刀寄简”,把共军将领们气的半死,以至于解放以后还衔恨崩了鄂友三。

根据当时的统计,到大别山作战前夕,晋冀鲁豫根据地的经济生产总值,已经下降到日本投降时期的31%,不足三分之一,人心浮动,自身难保。 (参见陈云《解放战争三年经济状况回顾》)

这个时候实施的中原突破作战,其意义就非常深远了。那就是把战火烧到国民党统治区去,它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正面的国民党军队并非主力,没有做好进行大规模战斗的准备;第二,大别山地区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刘邓能够一举突破成功,进入大别山。

此战之后,国民党在其南翼的统治向南退却,傅作义的穿梭战术少了依托再不敢深入腹地,晋冀鲁豫顿失绑缚,很快生产恢复,成为三年战争后期共产党军重要后勤基地 -- 另外两个可以相比的是山东和东北。而国民党原来的三省产粮区,却不断遭到刘邓的袭击,后方变成了前方。刘邓不断截断长江,使国民党的经济崩溃越发严重。

从战术角度看,挺进大别山并不十分成功。刘邓损失惨重,人员锐减,战斗力也大大下降,东北野战军取代华中野战军成为共产党军中的头牌。国民党军的整11师等部队作战相当成功,以至于刘邓部纵队级部队都不敢璎其锋。但是从战略上看,这个积极防御真的是摧残了敌人,保护了自己。十分成功。

关于攻势防御,又成功的例子,就有失败的例子。

关于红军反围剿,作为积极防御的反例,则可看出当时的指挥存在几个问题,第一,红军在江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的军事压力,不是根据地建设,好像心脏病急性发作,用慢慢调理的办法治不了病。这个时候用本来就不足的军事力量的牺牲换取根据地安全没有意义;第二,当时国民党军在北线是主力,战斗准备充分,好比一条养精蓄锐的猛虎,应该避开它的爪牙,此时以劣势力量对它进行外线作战没有胜算的机会;第三,当时共产党的理论尚未被全国所接受,应该考虑到它在国统区作战的“不得人心”问题。

所以李德难免兵败广昌。

而古代军事史上,三国中诸葛亮的积极防御 ?C 六出祁山,某以为是比较出色的,它显然符合“在我选择的时间,在我选择的地点,以我选择的方式”和对手战斗(参见马汉《海权论》)。孔明的军事进攻,迫使魏国不得不按照孔明制定的时间,地点迎战,也就是说,魏国假如是老虎,孔明就是要它正要吃饭,或者正要睡觉的时候来打仗,这头烦恼的老虎一定胃口大败,脑袋发昏,战斗力大打折扣。在孔明的攻击下,魏国在雍凉始终处于残破不稳定状况,看看地图,他的作战是稳定的推进战线,而不是姜维的军事冒险,且军政双管齐下。

这样,陇西凉州终孔明一世,也无法成为魏国进攻蜀国的稳定基地,魏国的军事后勤,要从关中开始,其进攻发起点,比从阴平远了一千多公里 -- 一个蜀国很好的军事缓冲区。另外,蜀国在关陇的影响不小,比较有民心,不然也就不会有三郡响震,竞相归附的局面了。

乱谈攻势防御也。

[完]

关键词(Tags): #萨苏(龙驹坝)#三国(龙驹坝)#解放战争(龙驹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回复萨苏:

我觉得你说的关于诸葛亮和姜维的军事思想的异同是比较有道理的。武侯的军事防御的理论体系是震古烁今的完品。而姜维则带有很大的机会性。

千里跃进大别山之时,我以为解放军当时对黄埔系的底牌恐怕已然不是那样的心中无数了。

羊山集一战虽然还有当年孟良崮的影子,但是,号称嫡系的国民党军在我党的眼中也不过尔尔了。

欢迎你的文章!

家园 丞相高见,羊山集的陈瑞珂当年也是宋希濂部下一员名将

将非不勇,无奈非其时也。

家园 是宋瑞珂吧,总算抓到了一个老萨的错别字了!
家园 是啊,包括宋希濂在内号称鹰犬将军,其实也是一员虎将:

还挺仁义的,就是后来四川那把大火烧得不好,一下子把我们的刘邓首长都得罪了。

家园 好文,以前在和平看到说反围剿时期,若红军向宁沪杭地区突袭

能否解江西之围,看来是否定的回答了

家园 好文!
家园 刘邓的挺进中原

现在有人对刘邓挺进中原有很详细的反对分析,而且还居然以粟裕的经历说事。

我不说大的,仅以挺进中原对粟裕的帮助,解除了粟裕根基部队被消灭的厄运,说明挺进中原这一攻势防御的决策之正确。绝非宵小类的批评那么浅视。粟裕对出击作战历来有顾虑,是他的局限,但他的经历绝非是对挺进中原的否定。从新四军一师的发展过程看,打出去是极正确的。否则留在江南能有什么作为?

家园 嗯,是宋瑞珂。
家园 WG遗风要不得

对于反对质疑的意见,动不动就是用“宵小”之类的刻薄词句进行人身打击,并不是理性讨论的方法。

“刘邓千里大跃进”,在军内、党内、军事院校战略讨论中一直都存在很多质疑和大争论,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变成决策永远正确、反对者都是宵小了?GCD和PLA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式方法就彻底的被你忽视、丢弃了!

家园 补充

1 鄂友三死是自找的,私自和kmt那边沟通,容纳军统组织,抗拒对部队的改造,当时抓了几个高级将领,枪毙了最严重三个

2 刘邓在大别山的损失没有多大,刘邓到达大别山的时候大约是10万出头,出山的时候那个人数不是全部,还有三分之一的主力留在大别山,是三万人,这部分大部分在淮海战役后整编的时候归建,中间补充过一次新兵,刘邓的消耗是3万人左右,不是损耗大,是没有补充,所以显得很严重

3 kmt的战史中对于刘邓进入大别山,评价非常严厉,因为河南和四川是当时最大的兵源和粮源基地,长江是主要的军事运输航线

家园 今天说的东西很可疑

文革的人说实话,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诚信,别否认,好么!

我都懒得评论今天的事,恶心。

家园 几个Bug

老傅的冀中穿心战,也就1948年4月搞了那么一次,这个时候刘邓已经都打进大别山又打出来了;出动的主力就鄂友三一个骑兵旅;一谈不上十几个骑兵旅出击,二谈不上不定期出击----就搞了那么一次,为“一战定河北”(拱手,伯玉大师语)的“涞水大捷”找回场子,以后就再也不敢玩了,更谈不上老傅蹂躏华北经济迫使刘邓出击----刘邓出击的时候,老傅还没接掌北平哪!

至于什么“东北野战军取代华中野战军成为共产党军中的头牌。”----Wel,刘邓的部队番号名字是晋冀鲁豫野战军 -> 中原野战军 -> 二野,和华中野战军有虾米关系?

通宝推:秋末冬初,
家园 【原创】几点不同意见

一、受红军失败的影响,大别山的群众基础已经丧失得差不多了,群众多数噤若寒蝉,反倒是“小保队”非常猖獗。后来打下小保队云集的县城,16-50的男人都杀了才缓解。

二、傅作义手下鄂友三部奇袭大城-河间-献县是1948年,刘邓挺进大别山已经近1年。傅作义在大同集宁战役1945后给毛写的信当时影响最大。

三、没见过刘邓部截断长江水运的资料。另,国军并不缺兵源,土改受害者、原有民团成员有的是,缺的是有效的组织训练。47年从四川征兵训练-运输还不如在解放区及周边召集。抗战结束,杂牌军、游击队精锐遣散是最大的败笔。

铁路破坏后,怎么把兵运到前线才是最大问题,长江以南百万大军,内战中基本是摆设。

挺进大别山是好棋,不过也是冒险实施。大兵团作战不是游击队,弹药、粮秣、服装等缺一不可,外线作战指望缴获很难。国军进攻同样受制约,而且对后方依赖更严重。共军打过去,大批国军精锐跟进才是致命的,不但解放区压力顿失,和桂系矛盾导致关键时刻很难同心协力。当时交通条件,大别山区兵力优势很难施展,反而加剧了己方补给负担,缺粮少弹的共军正好拖下去.如果留给白崇禧,不敢决战,大别山共军也不会好过到哪去,别的地方就难了。

补充
家园 鄂友三民愤也太大了

纵容部下强奸妇女,在傅部中也是少见,民众恨之尤甚日寇,不学吴吕布夹起尾巴做人,当然是自寻死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