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高铁降速的事情 -- 范进中举

共:💬68 🌺328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的原文是人人坐高铁,很明显混淆了被高铁和主动乘高铁

经过南京的特快都不卖票,动车当然要卖站票了

家园 做生意的也要看花自己钱还是公家钱

比如说我这样有空上网的,去北京可以选动车也可以选飞机,当然要选飞机。虽说要多花几百机票再加几百酒店,但那是花公家钱,不花白不花。早到一天可以多拿一天补贴,还可以多休息一晚,傻瓜才坐火车。

做生意的咱也见过。有次坐火车,邻铺的人说他每次去上海都指定坐特快。售票员往往说没票,他就让售票员把电脑查询结果给他看,结果往往发现售票员说谎。他以投诉相威胁,售票员只好卖给他特快的票。

家园 刚刚坐了一次,晕死了

高祖竟然将每八节车两节一等座的编组改成了一节一等座,害我没买到一等,铁道部自愿少赚钱,为嘛呢?

家园 我猜一个高铁降速的原因。

高铁的车更新换代很快。

原来的动车可以在高铁上跑,但是速度达不到380公里/小时。

以前刘跨越的方法是,每开通一段高铁,就把这段里的动车都取消,然后把原来的动车开到别的线路上去。

但是京沪线上的动车很多,别的线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动车,也可能安排不了这么多动车,毕竟客运专线的级别都很高,而客货混线,要保住不多的货车。(回答楼下的帖子Redbee:逗?全国到处都在缺车,东南沿海线严重超员都没有车子加开,不发新帖了,钱要省着用)。于是这些动车就只好闲置了。而大多数动车买来也就3年左右,这样这些动车的购置成本就永远也无法平摊掉了。

所以刘跨越的玩命提速的方法就意味着很多很新的车被大量的闲置。而降速后,估计所有的动车都可以跑高铁了,从而提高了资产利用率。

如果以后tg有意的话,动车一部分可以逐步改造,实在没法改造的话,通过运营收回购置成本,然后逐步报废。

这样铁道部的运营压力会少一些。

而且像那种站站停的车,250的车速足以,搞到380其实没必要。沪宁线就有这种车次,全程比原来动车快10分钟都不到,价格贵1倍,被媒体盯着骂。

家园 逗?全国到处都在缺车,东南沿海线严重超员都没有车子加开

班次

更有太中银这样160的铁路,至今还没开行动车组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美国铁路货运的技术是非常高的
家园 还用问?盛倒退呗
家园 呵呵,你这拍脑袋拍得可够长的

呵呵,你这拍脑袋拍得可够长的

也不嫌累?

家园 因为沪宁,沪杭基本都是一种车。

而京沪调试我突然看到完全不同的两种车。

故有此一拍。

家园 武广高铁也看见新车型,其他不说,京广京沪高铁一定优先保证
家园 高铁降速的原因,应该是现在是寂寞30年的人当权吧

高铁降速的原因,应该是现在是寂寞30年的人当权吧

没脊梁的主

家园 最近经常高铁,确实存在你说的被高铁情况

今天从苏州走。时间多。特意去坐普快。买普快的人确实多。不过普快的车少。另外贵的也不是太厉害,就直接高铁了。

不过,高铁票价在沪宁杭、广深这边还是有大把客源的。最近坐的高铁基本都是满员的。去年那种一车厢3个人的好日子再也找不到了

家园 一等座现在是很难买

我上周从上海去杭州, 自动售票机前排我前面的两个人, 最开始都是选一等座买, 但是没有, 然后买的二等座

家园 一步到位式也不见得都是好事啊

政策决策只要不是半途而废的烂尾楼式发展,其实就谈不上绝对的正确与失误,因为对未知的未来来说,任何一个政策都是一种赌博,越持久的政策赌得越大。既然已经出现各铁道局通宵达旦成为家常便饭,基层员工累死累活咬牙硬挺的局面,那就说明风险累积也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

如果成了,那么收益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也必然催生出一大帮功臣元勋,大可吃上几辈子红利,阻碍并推迟下次革新的时间;如果败了,后果当然是巨大的浪费,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当然不会全部白扔,会给下一次突破留下很多遗产。

因此从这方面说,跨越倒下,高铁降速,也不用过分解读,只是当然还是偏向于这种敢挑担子的领导多一点才好。换句话说,现在高铁降速也不全是坏事,毕竟没成骄兵悍将,也终于可以让疲累的神经缓一缓,只是如果铁道部就此一蹶不振拼劲丧失的话,那就真该好好来搞搞“平反”了。

家园 “铁路货运的技术非常高”恐怕过了

有一些先进的东东,比如电子化信息系统等等,这个没错。但是“非常高”基本上就过了。我们在精细方面、计算机化订单和物流控制方面可能是有不足的地方,但是这一方面是确有不足,但另一方面是国情决定的。总的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差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