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镜像、道德、信仰 -- 唵啊吽

共:💬81 🌺222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镜像、道德、信仰

最近忙总出走,道德信仰问题有成为河里热议,这其实是文明冲突的难以避免的社会问题。许多人以为,人类有某种普适的价值观,中西文明终究要融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拼杀,而实际上,忙总出走凸显中国接近西方文明导致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分崩离析。关于眉如春的价值观,实际体现的是西方价值观:If I can get away, I am right. 这个现象在范跑跑事件中也是争论不休。范跑跑是中国大力宣扬西方公民社会的教师,他本人也是教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宣扬西方价值观,结果被本土价值击败。同样,忙总出走也是本土价值在河里击败西方价值的案例。

人类不同文明有没有共同点?肯定有。有没有普适价值?肯定有。最普适的价值定律之一大概是相互对等原则,即如果你如此对我是正确的,那么我如此对你也是正确的。在爱情中,诗经有“投桃报李”的对等。在正义中,圣经有“以牙还牙”对等。美军击毙本拉登,就是圣经“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正义,这个正义凌驾于联合国宪章之上,不顾日内瓦战俘协议,也不顾程序正义,到家中在妇孺面前屠杀手无寸铁。

中国儒教文明有一套价值体系:礼、义、仁、智、信。西方现代有一套价值体系:自由、平等、博爱、价值体系是多维的,不自洽的。即同样是价值崇尚的,但是,某种场合下不能面面俱到的时候,必须有鱼与熊掌的舍取,所谓忠孝不能两全之列。每个人道德观不同,舍取就不同。而道德观的支柱,就是信仰。

文明是相似的,但是是不同的。有如左手和右手可以非常相似,但是左手无论如何不是右手,两者是一个镜像。在文化中,镜像是一种固定模式,难以更改,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大陆国家开车靠右行,岛国开车靠左行,相似,但不同,而且,难以改变。要把香港、英国、日本把交通规则改为靠右行的话,其社会成本高得足以阻止这种改变的发生。这在工程设计中叫作双稳态,即系统有两个稳定状态,而且系统只在两个状态中的一个。如交通规则就是一个例子。物理世界也一样,对人体有用的碳水化合物是左旋的,自然界中也有右旋的碳水化合物,就化学结果来说几乎一模一样,就会左右手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左旋和右旋。然而,右旋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体一点用都没有,而左旋的碳水化合物才是人类的生理营养,不能说那个对,那个错,生物进化过程选择了这么一条路,人体就成为今天这样。你今天把右旋的碳水化合物作为粮食强迫给人吃,那么人只能饿死。如果,西方文明就是右旋的人,华夏文明就是左旋的人,那么中西文明碰撞的时候,其社会在道德信仰分崩离析挣扎的程度可想而知。

镜像,相似而不同。世界的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核子和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核子带正电,这就是我们的世界。那么,为什么不是电子带正电,核子带正电呢?没有任何道理解释这个为什么。电子带正电的物质和电子带负电的物质是一样满足我们今天所以物理定律的,即如果我们世界所以电子到改为带正电,所以核子到改为带负电,我们的世界也一样运行,就如交通规则行人靠右和靠左都可以一样,没有丝毫优劣之分,只有先入为主的定势。电子带正电的物质被物理学家称为反物质,有如正常人心脏在左边,而“反人”心脏在右边。个别“反人”在正常人中间生活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枪毙的时候可能会逃生。但正物质和反物质碰撞的时候,就是世界毁灭的时候。是一一毁灭,大世界最终得以存活,小世界最终全被毁灭。人类文明碰撞属于哪一种?

西方把姓放在名后边,中国把姓放在名前边。西方地址由小写到大,中国地址由大写到小。西方婚礼用黑白服装,中国葬礼用黑白素色。西方把常青树种在阳宅,中国把常青树种在阴宅。西方哲学家的辩证法和中国哲学家的辩证法都认同运动是有无相生的过程,但老子是无中生有,黑格尔是有中生无。中国信仰人本主义,西方信仰神本主义。中国儒道释认为人性本善,基督教认为人性本恶。中国信仰支撑了一个两千年古老而人口庞大的文明,西方基督教信仰支撑了现代五百年的文明。

生产力发展了,价值观和道德观也随之变化,但是,千变万化,信仰没有边。价值体系有如一个建筑,信仰就是万有引力这样的定律。价值体系变化了,有如盖不同的建筑,但是,建筑原理是一样的,就要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现代社会观念变化速度很快,但是,信仰有如万有引力定律,是基本稳定不变的。

基督教历史悠久,但成为强势文化是近五百年的事情。美国国会开场,都有牧师祈祷。美国的自由、民主、平等,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Under God。 美国的平等是造物主创造的平等,“created equal”,而不是中国的“生而平等”、“侯王将相宁有种乎”。

天安门广场孔子像树起来又撤了,河里忙总出走了。华夏文明能否复兴,就看人本主义是否战胜神本主义了。人类普世原则是空想,以为可以在信仰自由的条件下有普世原则是本末倒置。原则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不同的信仰,原则最终是有舍取不同的。当西方用“自由”来维持中国贫弱现状的时候,我们更相信平等而不是自由。

经济全球化了。基督教文明一民主自由维护了一个南北接管的国际政治格局。伊斯兰教和儒教在某种意义上是是南方穷苦民众反抗北方基督教强势文化压迫拿去了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Tags): #夹带私货(说了就走)#道德#文明#信仰#价值#数理天下通宝推:Wjwu,褐色的火车,tom,上古神兵,大井故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家园 宝推下这个论点。

中国人目前在意识形态有两个冲突主线。

1.对前30年的认识,关键是对文革意义和太祖的认识。

如果要把这个主线思考清晰了,个人认为从现在开始还得需要30年。因为当年的很多“受害”经历者还健在,还能讲“故事”。我母亲家就是直接受害者,我姥爷文革中上吊自杀。后来母亲去装甲兵司令部告了两年,最后平反。所以她对文革和太祖的认识近乎极端。(对姥爷的故事,我看了详情之后,明白了里面其实就是人整人,跟文革本质沾不上太大边儿)

需要30年,就是要等到“受害”经历者的离开。这样,才能有一个公正的思考讨论氛围。

而这个意识主线上的冲突是导致目前国人思想混乱的主要一个因素。

2.第二个就是你提到的中西文明意识冲突,这应该是一种思维的融合式冲击。也可以看做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陆地文明体系能够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所遇到的传统陆地思维和海洋思维的冲突。(是否可以简单归纳成人性意识与资本本性的一种冲击?)

这个主线是导致国人思想混乱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这种文明意识的冲突到最终的融合,需要多长时间无法知道。谁是这场文明冲突的胜利者现在也无法看清楚。仅凭个人感觉而言,中华文明这次能够胜出。

后面的路呢,肯定要有代表着中西文明其中一方的大国倒下。其实就是中美其中之一。而一方倒下之后这种文明冲突是否会结束呢,我看未必。倒下意味着冲突矛盾开始钝化,但交融冲击不会马上停滞。这个阶段应该有一个胜出一方意识形态的归纳自省过程。至于未来被世界能够接受的综合性意识形态是什么模式,无法判断了。

所以,现在国人思维意识混乱这个症状,应该归纳为世界发展进入特定历史时期后必然发生的一个状态。

既躲不开,又无法短时间改变。

而那些把这个状态特点归结为某某民族性格天生缺陷的言论,是很荒谬的。

家园 其实是很私人的东西

我觉得洋鬼子里头能够整天出来献丑的,也不是多数。。。

家园 对,本质的东西无法改变

不过就个体来说,很可能是混杂,也可能这个时候偏向张扬,另外一个时候偏向隐忍。

家园 虽然最近网络风气扣帽子打棍子多了

但是理想讨论还是有的。但是,有些理想讨论最终走入死胡同,因为崇洋的一方最终把西方的道德优越归之为信奉上帝。讨论到这一点,我只能无语,信仰自由不是?政治上正确的做法是宽容不同信仰不是?所以还是没有理性讨论。理性讨论深入到这层就无法理性了,大家信仰不同而已。

开始,我对美国人对共产主义的深恶痛嫉很不理解,“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物质充分丰富,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这种理想有什么值得深恶痛嫉的呢?尤其是一些拉美的反帝人士,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们强烈反对美国在拉美的霸权主义,同时强烈反对共产主义中国。中国惹了拉美什么了?为什么他们会反对中国,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有点明白了,共产主义不是理想可恶,而是因为共产主义是无神论者,在基督文明中,无神论罪大恶极。

但是,美国大学里边人本主义虽然被主流文化压抑,但还是很盛行。西方现代文明最大的贡献是科技,而西方知识分子精英接受人本主义的多,所以,最终华夏文明战胜西方文明已经没有悬念,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和华夏文明的人本主义息息相通的,科学技术,在圣经里就是建筑巴别塔的人,是挑战上帝的人,是人设计世界,不是上帝设计世界。马克思源于西方,却被毛泽东实践发挥出来,这不奇怪,中国文化底蕴是人本主义的。这和佛教发源于印度,但扎根发展在中国一样。华夏文化是进化的,华夏文化可以不断吸纳融合人类文化精华,但信仰没有变。这和语言有关。中国语言表意,拉丁拼音语言表音,这也是一个镜像。(唵啊吽:【原创】中西宗教差异的语言因素)。海外所谓香蕉人,就是被同化的华人,就是废弃了中国语言,并且入了教。

唵啊吽:人神对决,东方曙光

家园 “我最后就变成了了解东方传统,但认同西方传统的人”

这是小鸭第一次比较明确得表态吧?

家园 这个好象不对吧?

西方价值观也没那么SB吧.

看看911后铺天盖地的宣传纽约消防队就知道了.

更别说那著名的Ask not.....

家园 商讨一下,您的这个观点理解错了吧

忙总出走也是本土价值在河里击败西方价值的案例

在我看来忙总不代表西方价值,相反他是很典型的中国古代士的形象代表。忙总前面维护MRC是为了维护一种人的尊严,是在一种偶然情况形成的答疑解惑中的老师和学生的尊严(虽然只是那一刻是师生)。这前一种情况我很遗憾河里这么多河友包括大牛都没注意到,后来看了葡萄的文章我稍微明白了一点原因。

由于前一种情况被忽视的情况下,忙总后来和河友辩论道德,就被当成了替MRC从前的道德观辩护(其实MRC对她从前的行为已有反省的意思),这其实是个误解。在我看来忙总是人本主义的,而且他是行动的人本主义,所以他卷入了这场论战。

忙总出走不是因为辩论输了走的,我的理解主要两个原因:一本来想休息了,身体吃不消。二理解能力不对称。

家园 或许你需要一次灵魂的碰撞

西方之魂种下的冷血基因可以抵御任何残酷,但它恰恰缓解不了内心渴望的安宁。也许多数时候都不会有问题,可是当这世间还有需要追寻的东西的时候,矛盾就会总爆发。

就目前看,西方思维为本尚无法解决人生完全的自洽,人心毕竟无法永远保证冷酷的极态,它需要懈怠需要休息,用一个虚拟的上帝的确可以躲过这个软弱的时期,只是依然逃不脱那种质疑人生的无力。西方人的一生实在是疲累的一生,纵然能够一辈子无休止的追索,到头来仍然会怀疑自己的意义,只好用临终忏悔作最后的了断。

家园 忙本身是戴不起这顶帽子。

过高,过苛要求了。

但我要献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