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工地游乐场----庆祝节日 旧文重发 -- 秋原

共:💬19 🌺2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工地游乐场----庆祝节日 旧文重发

点看全图

有一回俺带俺那美国外甥去欢乐谷。走到东三环路上,他突然问俺:“安扣,你们小时候去过欢乐谷吗?”俺说:“俺象你这么大那会儿北京还没有欢乐谷呢,只有石景山和北京游乐园,还不能常去,俺小学六年里拢共才去了两次,就坐了一次观览车。那象你呀,逛过的游乐场比俺丢过的自行车都多,刚这么大点都快把太平洋两边玩遍了”。他听了以后直咋舌头,又问:“那你平时到哪里去玩?”说话之间,车已经开过呼家楼,俺一指正在紧张修建的央视新址,说:“工地”。

点看全图

和现在那些围墙围起来,门口配保安,挂着“施工重地,闲人免进”大牌子的工地稍有不同,俺小时候见到的工地,无论盖楼是挖管道,都是半开放式的,成为孩子们免费的游乐场。真正的游乐场不仅要票、排队,而且受制于大型游艺设施的功能与规则限制,只有被动选择娱乐方式,与其说是人在寻欢,还不如说是机器玩人。而工地就不同了,在会玩并且敢玩的孩子眼中,无论沙土砖堆预制板还是油毡盘条大钢管,都是绝佳的大型玩具。玩家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大展身手,不同的“玩具”组合在一起,可以变幻出无数种游戏方式。就是一个字:牛。到了工地上,不是趁机点上“冬天里的一把火”就是捣鼓下臭电池吧,你要是就知道在沙土堆上挖陷阱码炮楼,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在N多种游戏方式里,就数战争题材的最受未成年群众欢迎。这种在大人眼中颇具危险性的游戏已经是最受四、五年级的野小子们欢迎的娱乐活动了,以至于放学之后,男生们互相吆喝的不是“快走,到工地玩去”,而是“冲啊,打仗去!”

到了工地,所有参战者都能在十分之一秒内完成从小学生到战士的身份转换。战斗方式可以因地制宜——埋管线的大沟适合坑道战;没盖好的楼房可以打巷战;锅炉房后的大煤堆上展开教科书似的阵地战;要是再有个废弃的防空洞,那就足够让一直嚷嚷探险的野小子们纵欲了。现在小资们流行城市探险,无非也就是趟趟防空洞钻钻下水道罢了,一个个装备到牙齿,还煞有介事的签什么保证书,弄的跟真事似的。再想想俺们小时候,啥都不带,点个蜡烛头就下去了,哪儿黑哪儿脏就专往哪儿钻。跟俺们这帮大无畏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比起来,那些细皮嫩肉的小资产阶级白领真是无地自容啊。

无论哪种战法,都不必再制定作战计划,一切攻防方案都在下午的两节课间和课上以公开讨论和传纸条的形式商议过了。立场的确立和双方阵营的划分也以平时哥们儿关系的亲疏好恶自然形成。尽管作战方式、胜负判定和如何处置俘虏这些问题都是经过事先讨论并以谅解备忘录的方式在双方中都达成共识,但几乎从未忠实彻底地执行过——每一方都会在战斗中和战后以受害者的姿态愤然指责对方毫无人道主义精神,作弊、虐俘,在停火协议生效后继续放黑枪等等;在即没有国际社会关注也缺少一个国际组织监督调停的情况下,甚至还有交战一方单方面强行宣布胜利的事件发生……尽管我们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乱年代和地区冲突,但打仗游戏依然让俺们在身家性命基本无忧的前提下深刻体会到政治权术的虚伪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有战争,就有死亡。当然,在俺们这里,不在乎死的结果,只强调死的过程,通过戏剧化加工后表演出来。死者的敌人不会大涨士气,幸存的战友也没有增加仇恨,大家看到的全是荒诞的行为艺术罢了。俺小学同学中有一名叫晓园的,极有表演天赋,最会装死,以至于以死为荣,死的上瘾了。每次开仗都数他第一个挂掉,此人冲锋时故意跑到两军阵地中间的开阔地带,突然定住,象跳肚皮舞的印度舞娘那样混身乱颤,扭腰甩屁股的同时还不忘大喝:“敌人机枪扫射,同、同志们快、快——隐——蔽——”然后原地转多半个圈倒地,蹬腿挺脖捂伤口、龇牙咧嘴翻白眼,哭爹喊娘吐唾沫,临终遗言喊口号……一切濒死特症都学的惟妙惟肖,有一次在事前确认没有异性观战的情况下,连小便失禁这点都表现出来啦~

但有一回出了点意外。有一年冬天,俺们在锅炉房后面的煤山上打雪仗,晓园喊完“同志们,冲啊!”就从一座煤堆后面跃起来带头冲锋。刚要故伎重演,对方一个拳头大的雪球划过一条抛物线,不偏不倚,正好砸中他的大脑门,在他头顶上炸出一朵华丽的白花。俺们本着惯性思维,以为接下来他要临场发挥,即兴表演呢,没想到这厮一个趔趄,闷声闷响地扑倒,连党费都没缴就歇菜了。俺们跑过去一看,这家伙躺在地上,正咬着牙一个劲倒吸凉气呢,脑门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块酒瓶盖大小的黑痦子。原来敌人为了增大杀伤力,在洁白无暇的雪球里偷偷裹了一颗冻的梆梆硬的煤球,真是黑了心了!这种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并使用大杀器行为遭到俺方的一直声讨和强烈谴责。

这战场也并非只是工地,在城市里可以是工地,可以是烂尾楼,可以是废弃的民房,可以是煤堆;在农村可以是青莎帐,可以是烂鱼塘……总之,在一切能够躲开成年人的地方,俺们雪战于隆冬,水战于酷暑,挑衅过看门的黑狗、笑骂过守夜的老头,清明谷雨垒碉堡,重阳寒露打秋围,即尝过战败的滋味,也目睹胜利者还没来得及庆功就被闻讯赶来的家长“摘耳提归”的一幕……现在再想想,这工地当作游乐场的童趣,俺那洋外甥是体会不到喽。

点看全图

元宝推荐:月色溶溶, 通宝推:天狼星,punishment,喜欢就捧捧场,仙仙,代码ABC,菜菜丛,上古神兵,老引北京,
家园 秋老师写的真好 哈哈

真欢乐

家园 写得好,配图也好

配图是秋老师原创吗

家园 我装死也蛮内行的
家园 图是在今早百度上找到的
家园 小时候也玩儿过这些游戏

穿开裆裤的时候在沙坑里挖陷阱,学习地雷战;

大了点儿在水洼里撑块木板当船学习雁翎队;

再大了扒火车咱是铁道游击队。

那时候还有各种远程打击武器:弹弓、水枪、飞镖

现在想想好像小时候玩儿的都和战争有关,不过还是羡慕河里在美加的筒子,可以真枪实弹去打猎,像东湖珞迦老兄,羡慕嫉妒恨哪!

家园 写的真好,童年之事仿佛历历在目

四十年前,我家住在中关村一带,那时的中关村可不像现在高楼林立,而是到处是果园和农田,还有很多的池塘和小溪,生态环境那叫一个好。只有一个一个大单位的家属院孤零零的竖立在田野中央。

我们儿时的游戏也有楼主说的打仗,在一片田野中双方列阵,分拨一般以楼号为单位,有时也可由两个领头的轮流挑。打仗时手持葵花杆对垒,一声令下,双方逼近互殴,仿佛古代打仗,当然有时也像三国演义中写的似地,双方各出一员大将单挑,败者逃归,胜者率部冲锋。由于经常伤痕累累,我亲戚说每次见我都是身上带着伤疤。

家园 再看到这些真是昨日重现,历历在目啊
家园 写得好。照片也漂亮

我们小时候硬是用工地上的砖头垒出了个2米高的碉堡。里面能装3~4个人呢,那时候胆子大,也不想万一塌了怎么办。哈哈

家园 这事我也干过

不过肯定没有2米高,撑死了也就和当时自己的身高持平就可以,上面再用竹条和油毡搭屋顶

家园 这句有采

打仗游戏依然让俺们在身家性命基本无忧的前提下深刻体会到政治权术的虚伪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家园 哈哈,从小就是建筑师啊。
家园 嗯,感觉就跟搭猪圈差不多

我们还用自己家里的簸箕到工地上偷人家的洋灰和沙子,打算自己合混凝土,就是不懂沙浆比例,弄出来的水泥一点粘性都没有~哈哈哈哈。。。

家园 90年代前,三环外就是农村风光了

我家住东三环.在1991~92年燕莎商业中心建起来之前,亮马河两边全是菜地

家园 您从上古走来,带着烈士的风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