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新山鹰看忘情和hansens对L-15的建议 -- TopGun

共:💬78 🌺3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花道一个问题。

国家为何不给派点老师?怎么会教育如此之差?

家园 有好有坏 国情复杂

相对于地方县城中学 子弟学校也许师资力量很强

相对与省城1中 子弟学校也许很差。

关键看工厂领导放不放 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的正经本科生来学校任教,

还有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升学率等等。

当年知识青年回上海,很多小学的老师都空了。

中国的乡下很复杂,甚至同样是贵州一个县,有的山寨 有的宗族就很重视教育,50年代 60年代就出大学生,隔一个山

旁边的山寨就不喜欢读书 就喜欢唱歌,出不出大学生 人家无鸭梨。

中国不是日本,很多政策到了下面 由于国情的关系,就产生了变化,也许是好的变化 也许是坏的变化。

指望国家是靠不住的,任何时候都要自强不息。

其实 关键是学校领导要认真对学生负责 对学生要有爱。

说个简单的例子:

当年我们高考,准考证都不是学生自己拿,

要坐半小时山路 赶汽车去县城考试,带队老师在门口把准考证给学生进考场,出考场了立刻把准考证收回来,防止考生遗忘准考证,

出现高考事故。

细节出魔鬼,优秀的升学率背后是一群认真负责的老师。

通宝推:slyypp,
家园 哈哈 看来 来了个知情的

8爷 啊 8爷

家园 逃兵+雪山草地减员+后来的战争减员

贵州的两次扩红,数量很大,但是活到建国后的老红军不多。红二、六军团在我们县扩红数百,建国后只剩下几个人。

家园 我LP单位里有个女生就是三线后代

回上海高考,大学读完在外企做

没钱没房没男友,住亲戚家

在魔都看不到希望

后来考了个贵阳的公务员,又回去了

家园 我觉得主要是基础太小

米格21内油才2600升,比短腿的F104 还少1000多升

(印象中)

机翼变了,机翼油箱恐怕还要减小吧。

忘情想的是我喷14吧,13不是没变吗?

改了机翼会有好转,起降速度下降,但是

上舰的结构重量增加....

家园 教练机不能个头大,新山鹰这个身板都算大的。

教练机如果个头大,训练费用就会高居不下。

至于新山鹰的留空时间是否足够训练,至少从目前军方对新山鹰的支持说明军方认可其留空时间够用。

至于如果上航母需要增加结构重量,新山鹰又不是战斗机,增加重量导致一些性能的下降并不是严重的问题。

忘情的建议说得太早,具体是WP13还是WP14我记不清了。不过这两种发动机在重量尺寸等方面很类似。

家园 重量

AI-222-25的重量只有350kg,两台加起来也只有700kg。而涡扇9有1.8吨重。

重量
家园 您提供的重量是不可能的,这会使二毛发动机推比世界第一:

如果二毛发动机重量0点35吨,可推力4点2吨,就是说发动机推重比高达12,这是全人类科技水平还没有到达的高峰。

家园 新山鹰单座战斗型

这个新山鹰整个单座型出来,发动机换成泰山或者国产涡扇中推等成熟不贵的,雷达,航电,武器系统等按客户要求灵活配置,可以作为国际市场上新一代最低档战斗机,去争取那些现在还在用歼7当主力战机的国家的更新市场,如孟,斯,一票黑蜀黍等。

这个市场一向是成飞的天下,但现在人家今非昔比,眼里只有猛禽,只怕是没心情也没精力来抢这条蚊子腿了。也许是贵飞的一个机会?

如果这样的话,土鳖就能同时提供歼7G,新战斗鹰,枭龙,歼10 还有将来的四代供不同的顾客选择购买,构成一个完整覆盖从最低端到最高端的出口战斗机家族! 这无论如何也是世上独一无二了。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你的思路极好。中国航空有很多机会。

我以前认为贵州应该把枭龙从成都接过来,开发双座、装贵州的中推以及进一步装贵州的9500级新中推,甚至开发隐身改型。

现在看来贵州不必接手枭龙,直接在新山鹰上作类似的事情。

从技术上看,新山鹰还有很多改进的前景。

成都那边实在是太忙,我现在觉得南飞可以把枭龙接受过来——如果南飞有魄力的话。枭龙有换发动机(贵州9500新中推)、双座改型、隐身改型等极多机会,又有巴基斯坦这个现成的和作伙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平台。

不过南飞自己的L-15也不是没有机会。L-15如果既有现在的双发型,再加上一个这里讨论的单发型,并且进一步开发诸如单座之类的型号,也是一条路。

不过这条路很不好走,因为目前尚无象新山鹰的解放军客户、枭龙的巴基斯坦合作伙伴加客户之类的客户保证。

另外,L-15飞机本身的设计有些落后之处。这个我先卖个关子,有机会再说。实际上,坦率地讲,我并不打算说。然而,这也正是南飞完善L-15的机会,这也正是南飞开发单发L-15的机会。

总而言之,中国航空有很多机会、、、、、、

家园 你的设想太理想化了

一、成飞怎么可能把“枭龙”这个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拱手送人?卖一架飞机,成飞刨掉所有成本还有杂七杂八的费用,怎么着也能落下几千万人民币的净利润,净利润啊同志哥,一年不要多卖、只要出手一个中队,将近十亿的利润就到手了,谁和钱有仇?

二、巴基斯坦怎么可能同意更换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和成飞自打80年代的歼七项目开始就是合作伙伴,20多年的老关系,相互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互信基础……这种互信到了什么程度?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仅仅是雷强出面向巴基斯坦空军高层作了点简单的游说工作,对方就同意向“枭龙”项目追加数亿美元的投资:-)

所以,你的设想太理想化了。现在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也不再是航空工业部统掌全局的时代,成都、沈阳、西安、南昌等各飞机研发集团,早就分家各过各的日子,互相之间那可是刺刀见红的竞争对手。有的时候,因为非市场竞争因素、还会积累下很深的怨气,互相下绊子、捅刀子的事情做得多了去,真要摊开来写、足够出本书了——只可惜知道内情的人不敢写,写了也没有书商敢出版。

家园 当然是理想化,但没有理想怎么改变僵化?

中国航空有可能有这么一个方向,我只说有可能,这是事在人为的事情:

一些有活力的企业,比如成都、西安、贵州的一些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这种深入的合作具体形式很难讲,毕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但是有些例子可以借鉴:

1,F-16从一开始就非常成功,但是F-16开始是GD公司做,然后被LM公司买下。因为GD要专心做另外一些军品,而LM要专心做战斗机;

2,F/A-18本来是来自Northrop的YF-17,但是MD拿来做成了如今非常大的F/A-18家族;

3,现在F/A-18家族是波音的,因为MD被波音吞并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大家不要僵化地认为中国航空工业各种条条框框都是不能改变的。话说中国航空工业过去还和航天一起叫航空航天工业部呢,还被分成不同的集团即所谓一集团二集团呢。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要靠人去创造,而创造是不能一成不变地僵守旧路的。

家园 错,你对航空发动机的了解不够深入

同等技术下,发动机推力越大推比越低

L15空重4.5吨,发动机重量大约是0.9-1.1吨,双发推力8.4吨的话,推比就是8-9.这个数字对大推力发动机来说很高了,但是小推力发动机很容易达到

家园 你先看一看我说了什么再发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