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感觉大学里的某些老师对中国和中国普通人太看不起了。 -- slyypp

共:💬90 🌺427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说的是国内的教授。
家园 有钱有权的人需要做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长线投资么

这种中层只有情报价值。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做铁路货运的,有若干同学在铁道部,可是业务上的往来都是跟他同学的上级直接打交道,根本用不到这些毕业已经将近二十年的人。而如果是要搞情报,用得着搞那么长线吗?呵呵。

你去投资一帮小屁孩还不如花点心思怎么把身边用得着的关系打点好比较好。

家园 没有数据,你很难说服学经济的,我表示理解
家园 何止是大学老师?!

最看不起人的, 难道不是有钱人嘛?

家园 也不完全对

七零后的中有你所说的那种现象,但也不都是如此,尤其是七零后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分化,有些人成了新两个“凡是”派(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凡是中国的都是错的),也有一部分人坚守住了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这些人就是现在埋头做事,偶尔抱怨一下的普通大众,这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比如我。

家园 刚被搞下的王某,还有忙总以前说过的广收门客的某大员

http://www.talkcc.com/article/2831382

有个关于王某的段子,某天说他和一帮小本的师弟们出去农家乐,期间有个师弟随口和王益说想去春晚看看,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数月后就接到了春晚的邀请函。此师弟感激涕零。

平民子弟,出身微末,甚至远逊忙总之才,又如何爬到副部级高位?

家园 像他这样有那么多资源的毕竟是少数

一毕业就进中顾委当秘书的,未必会比芒总差太多。而且他的出身比芒总好太多了。

家园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这几个教授幼年期或者青春期受到过来自

家庭或社会的刺激,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家园 长线投资以前是有人做的

长线投资以前是有人做的。大概在十几年前吧,有一些身价中等的商人就愿意出钱帮助在北京的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处级打点关系向上送钱。这些商人那时候大概身家几百万到千万都有,当然后来由于加入世贸之后财富集中,几百万到千万就什么也不算了,但在十几年前,这样的底子还算可以了。他们这样做,也算长线投资了,因为到了正司局级一般手中就有实权了,要送的话,人家可以动用单位的财政,或者自己另有办法,就不会让外人插手了。也只有没有实权的基层处级才有一些愿意这么做。

当然这些长线投资基本上打水漂的多。一来向上送也不是容易的事,没到那个地步,人家也不收的,比如你就算背着几麻袋的上亿现金去找令主任,那他也决不可能帮你安排个北京市的副市长。另外一方面当时这些商人相中的基本是有潜力的年轻处级,本身还没多少权力,等上去也要多少年过去了,那时候要么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商人可能都被时代淘汰出局了;要么人家年轻干部就对你这样的商人看不上眼了。所有人都是趋炎附势眼睛朝上看的,人家真上去之后,你一个小小的中等商人又算得了什么?但那时候身价底子更足的商人,又不需要长线投资。十几年前如果身价过亿,其实要办事可以直接找领导了,那要比长线投资更直接也更方便的。

另外象王益那样八十年代就是薄一波的秘书了,这资源已经是惊人了,而且他本人的才能可是有目共睹的。他对一些下面人比较热心,只不过是懂得为人处世的“举手之劳”而已,是谈不上拉拢的。

家园 E大一点就通啊
家园 还是E大说的明白

其实这也是我想说的。给年轻干部做长线投资风险都那么大,何况像那个老弟说的投给一些年轻学生呢。

我也觉得他太小看王益了,他只是不像忙总这么倾囊相授,不等于他没料。他资源实在太强大,上春晚这种事可能别人觉得很费力,其实对他完全不算什么,别人给他送票肯定是要多送几张的,顶多顶多他多问一句,还有多余的么?就这么简单。只有穷学生才会自作多情地真以为他会为了自己费很大劲搞张票。

家园 再造一个"3亿金卢布"事件
家园 哈哈,我说难怪

国外的教授普遍都同意您的观点的。

家园 总之,美欧是天堂,中国是人间地狱!
家园 想法是从格雷厄姆那看来的

20年的教书生涯最后控制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方式。

不是用钱去买,而是权力和能力的互换,类似邓白氏和穆迪的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