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所谓的高铁"音爆" -- 别来无样

共:💬75 🌺125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概,周对“音爆”的定义

就和某些搞房地产的对“拐点”的定义差不多吧。

家园 你不过是再秀了一遍无知而以

你要能把协和客机做成鞭梢那么小,它飞10马赫也没有人嫌它吵。还鞭子音爆,拜托有点尺度量级概念好不好。

高铁进隧道的噪音总比这鞭子的音爆高吧?按你的理论,那么高铁一定是音爆了。很好,很强大。

真的是很好很强大啊。不过不要说这是我的理论,因为这是你发明的理论。

我说过了,超音速音爆的噪声取决于超音速飞行物体的重量和长度。如果高铁也能产生超音速音爆,以它的块头产生的噪声远比协和客机来得大,这个才是大家在乎的。如果噪声太小,谁在乎它是什么形式的音爆?

道理很简单,有人在你家隔壁整天吊嗓子,吵得你休息不好,你会因为他产生的不是超音速音爆而置之不理?

家园 自己说过的话这么快就不承认了??还有,音爆与尺度没有关系

刚刚说过

转头就不承认了,居然说是我的理论,又扯上什么“尺度量级概念”了,真是好笑

你不仅无知,还不好学。我已经给出了关于鞭子的论文,你自己看看就知道鞭头产生音爆与尺度没有什么关系,可惜你完全无视,继续保持你的无知。

In actual whip cracking, additional energy is provid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maneuver by pulling the handl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from the loop. This added tension is the principal cause of loop acceleration in the downward snap and is also used in the forward crack. It corresponds to the choice of boundary conditions w(0,t)=0, F(0,t)=b, G(0,t)=0. To quantify this effect, we measure g for increasing values of b and found that g depends on b almost linearly. For realistic whips (L=2m), values of initial velocity (ci=0.1), tension (7=kN), and tapering (l=0.9) indicate that the tip can reach a velocity 32 times bigger than the initial velocity of the whip, easily reaching supersonic velocities.

你要能把协和客机做成鞭梢那么小,它飞10马赫也没有人嫌它吵
呵呵,看来你真的对音爆是怎么形成的没有概念。鞭头的速度只有2个马赫,要是鞭子能甩到10马赫,这个音爆会大很多很多。至于音爆强度与速度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

再次强调:

1. 鞭子能够产生音爆,说明音爆的产生与噪声多高无关。声音大如协和飞机的雷鸣般的轰响,小如甩鞭子的脆响,都是音爆。

2. 鞭子能够产生音爆,说明音爆的产生与尺度无关。大如协和飞机,小如鞭梢,都可以产生音爆。

3. 甩鞭子产生的音爆声音虽然不大,但是还是有人“在乎它是什么形式的音爆”,愿意研究它的形成的

4. 我们在讨论音爆,跟吊嗓子没有关系,你不用继续转移话题了

家园 准备到科技版写个音爆的帖子,届时请老兄过去拍砖

再等几天看看搞航空空气动力学的大牛们不出面时再动手。

家园 假隧道的效应

高铁在隧道里可以造成超过音速的高压波,需要用假隧道来消除。

台湾南北高铁300公里就造了10处假隧道。

台灣高鐵沿線噪音防制現況介紹

假隧道(hood tunnel)為將隧道的壁面延伸至洞口外之隧道。

當列車以高速度進入隧道時,因高速度撞擊隧道內之空氣,對隧道內之空氣產生擠壓,而容易產生高壓波在隧道內以音速向下游傳遞,推擠隧道內之空氣產生流速,形成隧道內之活塞效應。當此高壓波傳至隧道下游出口並衝出隧道口時,因隧道外之空間突然寬廣,此高壓波變為微壓波。該微壓波可能產生令人非常不愉悅的微壓波噪音。為了減緩列車進入隧道產生高壓波,及減輕下游隧道口之微壓波噪音,科學家發現,將隧道口增加設計一段假隧道,有助於減輕上述之問題。

而為達減輕隧道內之壓力波強度與減輕隧道口微壓波噪音強度,假隧道可以設計在其週遭開孔、或將假隧道之斷面積設計得較隧道斷面積為大,或者將假隧道之入口處設計成傾斜。對於假隧道之設計應考量隧道之斷面積、列車行車速度、列車斷面積及列車車頭形狀等等因素,因此假隧道之設計應經過慎密之研究。

家园 什么是严格定义上的音爆?

请看假隧道定义。

家园 可能是高速流体(气体)对车体造成循环疲劳效应?

日本德国的车体采用不锈钢,皮实,而刘跨越要跑380,电机车轴都要加码,转向架要加重了,为了保持单轴17吨承重,不得不减轻车体重量,就把车体从钢结构改成铝合金结构,结果毛病就出来了。

勤换车体可是高成本了,而不换要出人命的。

当年米格25为了超双三,由于钛合金结构不过关,只好采用不锈钢结构。而老美一直以为毛子已经过了钛合金关,直到别连科叛逃才知道毛子根本没有钛合金技术。

家园 话不要说得太死,毛子的钛合金潜艇不答应的,
家园 PBS你造谣成瘾了啊

高铁在隧道里可以造成超过音速的高压波,需要用假隧道来消除。

當列車以高速度進入隧道時,因高速度撞擊隧道內之空氣,對隧道內之空氣產生擠壓,而容易產生高壓波在隧道內以音速向下游傳遞,推擠隧道內之空氣產生流速,形成隧道內之活塞效應。

人家说高压波以音速传递,经过你的嘴一吹,就超过了音速

高铁为什么不能飞?因为没有PBS在下面吹啊。

家园 既然你不介意一遍一遍秀无知

我也无所谓啊。

现在你居然还在纠结音爆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你指得是超音速音爆,我想不出该有多无知的人会问出这个问题。

我说超音速音爆的强度大,指得是同样的条件下,同一个物体在超音速下产生的噪声比亚音速下大多了。高铁要是像某个神棍说的能产生超音速音爆,是个人都知道噪声该有多大。也只有你这样无知的人才会拿鞭梢和高铁产生噪声的方式来比较,难道你不知道两个东西相比,至少要比同一量纲的数据吗?

1. 鞭子能够产生音爆,说明音爆的产生与噪声多高无关。

因果关系都搞不清,还不够你丢人的吗?

家园 是的

我是100%的外行,仅仅转述自己能勉强理解并相信的部分,大牛勿笑

流体的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机车在高速状态下,会产生不规则的气动拍振力,特别是在侧风的情况下,圆柱体车体侧面会产生不规则的漩涡,反复击打车体,造成车体寿命下降。更要命的是,高铁基本是全程高架,侧风问题十分显著,甚至危险。

地表附近的风向本来就复杂,不比飞机,在平流层中四平八稳。所以在高速状态下遇到的气动问题要大的多。这目前还是世界难题。

就目前来讲,运营里程数只有设计寿命X分之一时,车体就出现了底盘裂纹的现象。

就中国的高速列车的设计水平,目前根本没有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无论河里的人多么赞美,高铁事实上就是赶鸭子上架的产物。

家园 除了无知,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你还在恣意纂改别人说的话

首先,

高铁要是像某个神棍说的能产生超音速音爆
人家从来没有说过是“超音速”音爆。从我举证的论文中,人家铁路行业已经把高速列车进隧道发生的现象称为“音爆”,这不一定就必须是航空专业中说的超音速音爆,但别人就是根据两者的共性借用了“音爆”这个词。有什么不可以吗?难道病毒一定要作用在生物体上吗?

科技术语构成及其翻译

4.跨学科转借

跨学科转借,又称作“内借”,是在同一语种里将术语从一个专业领域借用,并赋予另一学科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这两个领域里构成概念内 语的特征经常是可以类比的,例如“virus”一词在医学中指称“病毒”导致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而在计算机科学中则指称导致计算机功能障碍的可复制传播程序“病毒”。

其次,你居然讽刺我搞不清因果关系

1. 鞭子能够产生音爆,说明音爆的产生与噪声多高无关
哈哈,让我再(咦,为什么我要说再呢?)把你前面说过的话重复一遍
因为大家都知道超音速音爆的强度有多大。定义什么的都是细节,真正的差别是噪声强度
请问,你这是什么因果关系?你这句话又有什么根据?

哦,还有

难道你不知道两个东西相比,至少要比同一量纲的数据吗
我就不清楚了,在分析两个现象是不是属于同一个理论(咱们暂且不管是高铁的音爆和航空器的音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的时候,哪个老师教过你要“至少要比同一量纲的数据”???这么说,苹果砸牛顿脑袋上的时候,牛顿只能得出苹果引力,飞机砸牛顿脑袋上的时候牛顿只能得出飞机引力,只有1万件东西砸牛顿脑袋上,牛顿才能得出万有引力?

就你这样,还好意思自称民科?今天天气真好,哈哈哈

是的
家园 那么风切变对高铁也有影响了?

地表附近的风向本来就复杂

家园 那种潜艇进入作战序列没有?

据说是到处是裂缝。

是的
家园 要是碰上卡门涡街就要出大事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