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军笑话之水下逃生训练 -- 潮起潮落

共:💬121 🌺4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海军笑话之水下逃生训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的潜水训练塔

各位也知道,潜艇是个危险行当。万一出事了,能不当烈士就别当烈士。在水下浮不起来了,那就得逃生了。说句大白话吧:都是人生父母养,长这么大不容易:)

潜艇都咋逃生呢?大致有这么两类:救援型与自救型。

所谓救援型是指潜艇救生舰把艇员捞出水面,要用到深潜救生艇、救生器与救生钟。

深潜救生艇就是一个小潜艇,救援时开到失事潜艇上方,下面有舱口与潜艇升降口对接,艇员可以爬到深潜救生艇,然后返回位于水面的潜艇救生舰。遇险艇员该进高压舱的,该干啥的干啥。

救生器与救生艇差不多,但有个脐带似的东西与救生舰相连,脐带里气、电、通讯电缆之类的,也用推进器航行和姿态调整(比如失事潜艇在海底是歪着的,救生艇、救生器也得歪着,舱口才能对接)。同比深潜救生艇,它的活动范围较小。

我估摸着,深潜救生器有可能是今后潜艇救援的主流器材,因为美国、俄罗斯之类的大国已经不造深潜救生艇了。瞎猜一下:可能是深潜救生器相对便宜,重量轻,对运输条件与部署的要求相对简单、维护费用也较低,同时也便于迅速开展救援吧。深潜救生艇太大(比如美国的DSRV),以前得用C-141、C-5(当然,现在得动用C-17了)之类的大型运输机先运到离失事海域近的国家或地区,然后再用水面救援舰只(或潜艇)拉到失事海域救援。而救生器用小点的飞机就能运载。

救援型还一种,是用救生钟。这救生钟状似一个烧开水的锅炉。救生钟是没动力的,放到水下与失事潜艇升降口对接,剩下的,与上面说的没啥区别了。历史上最成功的潜艇救生,就是救生钟把艇员救出来的:1939年,美国“角鲨”号潜艇在试航时因柴油机水下进排气系统故障致使机舱进水、导致沉没,随后美国展开了救援,并第一次将救生钟投入使用,幸存的艇员全部获救,共救出了33人(32名艇员、1名参加试航的船厂工程师)。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水下救援,并且空前绝后。说句那啥的话哈,潜艇一旦失事沉下去了,能救上来的可能性并不高。

自救型的手段大致有潜艇逃生舱与个人救生装具。苏联核潜艇普遍装备潜艇逃生舱,当然,那逃生舱位于舰桥,因而体积有限,所以装不下全艇的人,大约是能逃出去多少是多少的意思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式水下救生装具

个人救生装具是艇上普遍装备的,除了人人一套外,还有几套多余的,以供备用。万一出海人员超编,给他们用的。不过这玩意你要是没经过水下逃生训练,穿上它能不能捡条命,那就全凭天保佑了。按一个美国海军将军的说法:潜艇一旦失事,寻找失事潜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们知道该把花圈投到哪里。心寒啊!

艇员经常要搞水下逃生训练,有潜水塔,水深10米左右吧。美国、英国这类采用英制的国家潜水塔一般是水深100英尺。现在咱水下逃生的基础训练也与国际接轨了,折合多少米,你知道的。

潜艇水下逃生的出口是鱼雷发射管与升降口。除了在潜水塔训练外,有时也在码头上搞出管逃生训练,爬鱼雷发射管。

一说钻鱼雷发射管,恐怕还是绕不开幽闭恐惧症这个话题。

有次全员部署,在码头搞发射管逃生训练,4名艇员身着沉重的救生装具依次爬进黑暗、狭窄的发射管。发射管后盖随即“咣!”地一声在他们身后关闭,舱外的艇员开始向管里注海水,冰凉的海水在他们身下一点点漫了上来,即使隔着橡胶潜水服和保暖衣物,也能感受到那海水的凉意。

稍解释一下:由于水压作用到发射管前盖的力量很大,打开前盖要有个向管里注水、供气均衡压力,前盖才能打开。注水是为了减少供气量(艇上贮存的高压气可事关潜艇的存亡,得省着用),再个呢,也可以减缓打开前盖后的水流冲击力度。否则管里的人被冲成一团,很容易发生危险。

回到刚才。

在水快没顶时,一个艇员在发射管里精神崩溃,猛敲发射管管壁。这是规定的出现意外的敲击信号,我们连给发射管排水都来不及了,便直接打开后盖。天!跟决堤似的,大半管水狂泻而出!钻在发射管后边的人直接就冲进了舱里,舱底全是水!艇首的锚机电机差点淹了,但救人要紧啊!谁知道管里出啥事了?

回过神的鱼雷兵赶紧呼叫机电长赶紧排水,还好,锚机保住了,要不然该有人吃不了兜着走了。

等惊魂稍定后一问,妈的,那家伙特不好意思、没辙找辙地说耳朵疼,其实啥事没有!潜水训练耳朵疼那算个屁事啊?!鱼雷班长(老兵)气得暴跳如雷,一脚就把那刚上艇不久的新兵蛋子直接踹地上了,“操你妈的!”都上了:)

可不是么?锚机淹了那可是等级事故!还想不想进步了?:)

通宝推:喜欢就捧捧场,njyd,廖石,渡泸,菜菜丛,大地窝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们没用过快漂自救器材?

那玩意不需要钻鱼雷发射管,而且也不需要上浮过程中作漫长的减压,“哗”一下,几十秒钟就上来了,救生原理来源于自由潜水、而非饱和潜水。

家园 有快漂

但人在高压环境下时间长了,体内存留着高压气体的情况下,还是不能用快漂法。

家园 一个小问题

据说在鱼雷发射管里被从海底打出去的时候,艇员要把肺部的空气全部吐出去。

平时憋气的话都是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这种使劲深呼一口气,能憋多长时间呢?到达海面的时间够吗?

关键词(Tags): #深呼吸 吐气
家园 对,潜水上浮时不能憋气

憋气很危险,人也受不了。

大深度逃生,得爬浮标绳,每2-3米得停留几分钟,浮标绳有绳结当标记。减压过程累计起来得需要好几个小时(视逃生深度而定),一口气憋下来肯定不成。

家园 一般情况下应该都是可以用的吧?

当潜艇刚刚失事没多久,艇内气压还不会升高太多,这个时候用快漂器材逃生是最佳选择。

钻鱼雷发射管逃生那可是高难度高风险的方式,毕竟艇员不是专业的饱和潜水员,在心理、体能和技能三方面,都和潜水员没法比。更别说当失事水深较大的时候(比如说超过80米),就是普通水准的饱和潜水员也适应不了这样的水深。而在这个深度,快漂逃生依然成功率很高。

家园 钻鱼雷发射管那就得采用饱和潜水的办法逃生了

必须穿潜水装具,慢慢上浮、慢慢减压,这是个难度非常高的技术活。

我潜过水,水深不足20米、就必须至少三次减压,要不然耳膜受不了,而且好多人才到五米就扛不住了,严重的甚至全身痉挛、呕吐。

家园 想起来《硬汉》和《硬汉2》这个电影了
家园 也分情况

潜艇一失事,比如某舱进水了,潜艇掉到海底了(水别太深哈),通常要邻舱供气,免得被水压压毁灾难蔓延全艇。这时艇员就处在高压环境下了。潜艇失事一般要先抢险,不会立即组织脱险,抢险时间多长就不好说了。脱险是最后手段,属于没招儿的事。

当然,若失事潜艇不是这个情况,艇员没长期处在高压之下,可以用快漂法。

家园 老哥很有黑色幽默天赋啊:-)

潜艇一失事,比如某舱进水了,潜艇掉到海底了(水别太深哈),通常要邻舱供气,免得被水压压毁灾难蔓延全艇。

水深如果太大,比如像“长尾鲨”号那样一头扎到几千米深的海床上,别说艇员逃生、就是耐压壳都会被压碎啊:-)

家园 多理解吧~~~

在西西河码字儿行文严谨是美德,一圈放大镜盯着呢,不这么着还能咋着?:)

家园 记得有次海军演习潜艇失事,只有一个人从发射管中逃出
家园 基本正确

逃出来5个,活下来一个:王发全,轮机军士长。其余4位因减压病遇难。

1959,418。

家园 418艇事故大概经过

《舰船知识》80年代有一期详细介绍这次事故的经历,凭记忆回忆一下。418艇是在与水面舰艇配合做反潜训练,训练结束,水面舰艇扔手榴弹通知418艇上浮,但418艇正好在水面舰艇正下方,上浮后与水面舰艇相撞而沉没。

王全发等人在后舱,在长时间等不到艇长消息后,而且看见仪表显示深度为十米,(实际为40米)决定自行逃生。

王全发是最后一个,而且为了出来后能自卫或处理意外情况,特意在背了一些扳手钳子等工具。可能就是这些重物减轻了王的上升速度,救了他一命。

开始上级准备空运他到苏联抢救,医生说他如果坐飞机就必死无疑了,最后是在国内治好了。他也是唯一在事故中活下来的英雄。

418艇打捞上来后,放在潜艇学院做永久纪念。

以上内容都是根据20多年前看《舰艇知识》文章的回忆写成,如有错漏,请海涵。

家园 是《兵器知识》

再补充一个那篇文章没有的细节吧:

王发全浮出水面后,救援舰发现了他,慢速接近并把撇揽绳抛给他。

天很冷,海水温度很低,王发全俩手已冻僵了,抓不住缆绳,他用牙齿紧紧咬住缆绳,导致几颗门牙脱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