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蓑翁原创】邓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很长慢慢看 -- 【蓑笠翁】

共:💬38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蓑翁原创】邓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很长慢慢看

【原创-版权所有】邓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之一-历史渊源

2005-01-10 21:41:52

转自蓑翁网谈

老邓主政后,最主要有三个事情没有彻底平反或纠错,最早的当属高饶事件,其二是粟裕被批,再次就是林彪事件。其中有两个事情同林彪的干系很大。那么老邓和林彪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两个人从合作到彻底的决裂,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这其中的原委,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1931年夏未,邓小平是从上海来到当时的中央根据地,并且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此时正是“富田事件” 发生后不久。 邓小平的官方传记说,邓立即着手“为前一时期蒙受

过免屈的干部和群众平反” [1《邓小平传略》第9页],但并未说明这些人以前是如何被冤屈的。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邓帮助的是受到指控为“AB团成员” 的人,而不是罪名已经是“AB团成员” 的人。因为邓小平是作为党内一个较为低级的干部(他当时仍未进中央委员会),而且刚刚到达根据地,是不可能给老毛本人亲自整肃的人平反。而插手帮助他们是因为党中央在邓小平离开上海前指示他这祥做的。这种解释与当时江西的各种情况都吻合,现在也有材料表明当时在上海对清洗运动的过份严厉发生了争执[2《邓小平传》原著:前英国驻中国大使 理查德?伊文斯 Richard Evans 原名:Deng Xiao Ping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 。

1932年下半年,他出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但是在1933年1月,博古和洛甫从上海来到中央根据地,马上开始排挤和惩罚反对他们路线的所有地方领导人。实际上就是反毛的政策主张。但博古和洛甫没有指名批判毛泽东,因为他在当地很有威望,也许还因为共产国际要求博古和洛甫要避免公开与他作对。这就是1933年的“邓、毛、谢、古”事件。老毛的态度比较谨慎。1933年7月,老毛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春季反蒋介石第四次军事围剿的胜利应归功于党的正确的进攻路线,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坚决地“反对低估革命形势,反对那些要在敌人的(下一次)……围剿之前惊慌逃跑的机会主义分子”[3 肖祚良:《权力关系》,第242页]。邓小平则成为这一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但是在这政治生涯关口,邓小平也不屑于掩饰他对重大政策问题的看法,仍然认为老毛的路线是对的,为此而获得了老毛的认可,后来的历史表明,邓小平的这一选择而使其受益终生。

邓小平的枪支被解除,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职务被撤销,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被派到根据地北边的一个县担任一名“区巡视员”[4《邓小平传略》,第10页] 。 据一位中国史专家的说法,当时党的领导可能是害怕邓小平在那个偏远的县城“会出事”[5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第166页]。在王稼洋,罗荣桓和贺昌的帮助下,只过了几个星期,他就被凋到红军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1933年夏天,邓小平被凋到政治部宣传处担任新创建的周刊《红星》报的主编,直到长征开始时,邓小平仍是《红星》报的编辑。1934年年底,邓再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6月,邓小平离开党中央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由于该部队在长征中一直由林彪领导故开始了两个人合作关系。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邓小平改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6年红军东征回师后,邓小平接替罗荣桓,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1月,接替朱瑞,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6邓小平年谱]。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此时的林彪对邓小平有过任何的排挤和打击,相反却是合作愉快的。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建国初期。有一件事更能表明两个人的关系。

邓小平于1949年9月10日起草了一份联名电报, 电报在通报了二野三五两兵团的行进时间、路线后,请第四野战军林彪等依据华中作战情况,通告4个两大野战军相互配合问题,以便通知三、五两兵团注意。为了防止开进中"发生拥挤和交叉运动",达成作战配合的"要求",电报建议:"二野在通过华中地区时的作战事宜,统归四野首长指挥,以求一致。"当然,此点请军委决定。这是关于二野向西南开进过程中与四野的密切配合,实际上也是一份军事上的战略部署,从此也可以看出老邓的军事才华。老毛准邓所请,这样才有四野南下的大张旗鼓,二野西进的偃旗息鼓;然后就有了进军大西南的顺利。 就是这段经历,使得林彪很服气邓的才干[7 纪念邓小平文选-解读《邓小平等关于进军西南的十八份电报》]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开国后不久发生的高饶事件,让林彪看清了老邓的本质。

家园 搬个小凳子坐前排慢慢看咯!来河里看大虾就是爽、过瘾!

献花一朵~

家园 期待中,这是偶的第一贴。
家园 【原创-版权所有】邓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之二-高饶事件的发酵

【原创-版权所有】邓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之二-高饶事件的发酵

2005-01-11 20:16:30

林彪和高岗的合作和相知是从东北开始的。高岗实际上自己偷偷溜到东北去的,但是事后老毛并没有说什么。 高岗在东北的地位,开始并不太高,先是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但到一九四六年六月,就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一跃而位居第三,仅在林彪、罗荣桓之下了(排名虽然在彭真之后,但是彭真在与林彪争斗中失势已经受到排挤了)。最关键的就是高本人确实工作能力很出众[1 详见 张明远《我的回忆》]。

七大时,高岗已经是政治局委员, 而且是最年轻,虽然开始的职务不高,但是在林彪的帐下升的很快。另一方面,虽然林只是中央委,但高岗很支持林彪的工作,从来都很尊重林。在东北局会议上,高岗提出了后方一切为了前线胜利。要求后方所有部门和地区,要坚决以前线需要为已任。当时,林只提要求,所有的作战物资和保证,都由高岗负责,林非常满意。林在东北时,与高岗、陈云、罗荣桓、李富春、李维汉5个副书记,从来没有红过脸。 当时高岗有句话很风趣,说,我们都不会打仗,只有林 总会打仗,他在保护我们啊,我们能不多给点好吃的吗?在东北的日子,可以说是高岗和林彪合作愉快。最为重要的是,在林彪在东北最受排挤和打击的时候,高站在了林彪的这一边。

林彪和彭真在东北闹矛盾,后来林挤走了彭真。在整个过程中,高岗积极靠拢林彪,两人关系搞得非常密切。 高岗看中了林彪能打仗,是统一东北党、政、军的核心人物,并深得老毛的信任。林彪也看中了高岗办事果断、干练,搞地方工作和党务工作有经验。林彪想,我在前面打仗,还得有高岗这样的人在后方给我支援。这种关系真实的体现在两个人的分工合作上。

一九四六年六月十日中共为东北局官员的分工,专门发来指示,里面说:目前东北形势严重,为了统一领导,决定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此前为彭真)、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四同志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常委。到了一九四七年五月下旬,东北局再次进行了调整,林彪为书记,罗荣桓、高岗、陈云为副书记,高岗兼秘书长。由于书记林彪忙于打仗,秘书长负责处理党务,这样高岗就党权在握了。直到后来,一九四八年九月,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分开了,各司其职,高岗就完全开始在东北独当一面了。分开后的东北野战军就是后来的四野,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全境肃清,林彪、罗荣桓率四野挥师入关。关外,高岗留在了中国最大、最完整的中共「解放区」,成了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党、政、军大权独揽。而造成这种局面,与林彪对高岗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2 程远 高岗成为东北王的过程]。

建国后,老毛动起了心思,想敲打下日行渐远的刘周等人。同时的高岗又表现出了对于权力的贪婪,于是乎,高饶事件由此而出。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林彪是陷在其中。特别是高岗利用安子文的政治局名单一事,成功地说动了林彪。林彪气得大骂:“坏蛋 !混蛋!王八蛋!” [3少华中共著名搭档大结局作者-29]。鉴于林彪在东北与高岗相处数年,关系本来就十分亲密,加上高岗除对毛泽东绝对服从外,对林彪也是敬畏有加。可以说此事让林彪相当受用。有三件事可以证明林彪在高饶事件中的作用。老毛曾派陈云到杭州专门做林彪的工作,说林彪最好与高岗划清界限[4张聿温 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而林彪在七届四中全会前夕,曾遭受党的审查。后来林彪揭发有功,时隔一年召开的党代会上,林又官复原职,参加了清算高饶联盟的这一会议[5王若望 高岗、饶漱石、刘志丹之死――揭开"政治谋杀"之谜 ]。而在1955年中央召开全会代表会议时,有人提出要追究林彪的责任时,老毛以团结大多数为由,保林彪过关。虽然林彪表面上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却由此而认清了老邓。

邓小平在一九八零谈到"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时说: "这个事情,我知道得很清楚。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三年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援,才敢于放手这么搞。那时东北是他自己的,中南是林彪,华东是饶漱石。对西南,他用拉拢的办法,正式和我谈判,说刘少奇同志不成熟,要争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刘少奇同志。我明确表示态度,说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总的方面讲,刘少奇同志是好的,改变这样一种历史形成的地位不适当。高岗也找陈云同志谈判,他说: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这样一来,陈云同志和我才觉得问题严重,立即向毛泽东同志反映,引起他的注意。高岗想把刘少奇同志推倒,采取搞交易、搞阴谋诡计的办法,是很不正常的。所以反对高岗的斗争还要肯定。"[6 引自《邓小平文选》257页]。

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陈云是告密者角色,其次,老邓认定林彪是最早支援高岗的。而林彪所遭受到的审查,林彪不会不明白是来自于何方的力量。因为老毛是向高饶发起攻击的幕后总指挥,而老邓则是充当了老毛的打手,并取得了老毛的信任。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高岗曾经找过邓小平,企图挑拨邓小平与中央其他负责人的关系,以高官厚禄相利诱,取得他的支持。老邓在事后把这件事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并形成了材料。  邓小平和陈云的行动,成了整个反对高、饶斗争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中央虽然发现了高、饶的一些不正常的活动,但并未把它看得很严重。老毛在听了邓小平和陈云的汇报后,发现高饶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

事情是这样结束的。 1954年2月6日至10日,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3月1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向党中央作了关于饶漱石问题座谈会的报告。“由于在反对高、饶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中,邓小平对党高度忠诚、负责的革命品德和出色的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1954年4月邓小平担任了党中央秘书长,并接替饶漱石,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主管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和组织事务。” 从此,邓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圈。

虽然,林邓没有直接的交锋,但是林彪却看清了老邓,那就是老邓是极具才华的,其心计其功夫也许不比老毛差。假若时日,二者正面交锋,定不可掉一轻心和让步。历史就是这么巧合,真的就有了这么一幕。

家园 做的位置先
家园 煮酒谈史, 忙里偷闲, 胜似神仙。
家园 好看,献花。

据说,但不知道是否正确:

1)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央政府中曾有大批来自东北地区的文职干部,这些人当然曾为“高主席”工作过,并忠于“高主席”。

2)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东北地区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得到了最优惠待遇,“高主席”也因此和苏共走得很近。

3)日本侵占东北地区时,曾在东北搞过一些“工业建设”,目的是搞资源掠夺和为其侵略军的提供补给。

由于种种原因,东北地区好象曾属新中国的发达地区,并为新中国最初的建设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提供了很重要的支持。也正是因为这些很重要的支持,“高主席”翘尾巴了,成了出头鸟,又没有长征的经历,其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俺曾在东北待过一阵子。老头老太太们似乎没觉得“高主席”有多坏。

家园 这段话很有意思。

邓小平在一九八零谈到"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时说: "这个事情,我知道得很清楚。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三年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援,才敢于放手这么搞。那时东北是他自己的,中南是林彪,华东是饶漱石。对西南,他用拉拢的办法,正式和我谈判,说刘少奇同志不成熟,要争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刘少奇同志。我明确表示态度,说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总的方面讲,刘少奇同志是好的,改变这样一种历史形成的地位不适当。高岗也找陈云同志谈判,他说: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这样一来,陈云同志和我才觉得问题严重,立即向毛泽东同志反映,引起他的注意。高岗想把刘少奇同志推倒,采取搞交易、搞阴谋诡计的办法,是很不正常的。所以反对高岗的斗争还要肯定。"[6 引自《邓小平文选》257页]。[

1). 东北是他自己的,中南是林彪,华东是饶漱石。---- 西南是我的?

2). 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总的方面讲,刘少奇同志是好的

3). 陈云同志和我才觉得问题严重,立即向毛泽东同志反映,引起他的注意

家园 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是

谁都想当老毛的接班人。高岗之后,也就是他们俩了。

家园 这样的告密者?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高岗曾经找过邓小平,企图挑拨邓小平与中央其他负责人的关系,以高官厚禄相利诱,取得他的支持。老邓在事后把这件事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并形成了材料。

难道老邓只能跟高岗走才不是“告密者”?

家园 还没有续完, 呵呵
家园 说的不错。
家园 呵呵, 邓说这话的时候都成了核心了。
家园 高在东北狠得人心的。
家园 【原创-版权所有】邓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之三-接班人的选择上

【原创-版权所有】邓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之三-接班人的选择上

2005-01-14 23:07:48

追溯林彪和老毛的关系,最为有代表性的除了那大家都知道的九次分歧之外,还有四次具有很大特点的充满个人感情的交往。

最早的当属于林彪对于患难中的毛的安慰和支持。在1929年春,老毛与朱德之间展开了一场权力的争斗。这场争斗涉及了整个红四军高级干部和全军。 红四军准备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召开前,林彪派人给老毛送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现在四军里实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他们利用各种封建形式结成一无形的结合派,专门吹牛皮攻击别的同志。这种现象是破坏党的团结一致的,是不利于革命的。” 会议开始时,老毛公开了林彪的信,一下子将林彪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林彪也不含糊,他毫不隐讳地声明,自己这封信是专为军委问题而写的。 这种林彪特色的性格伴随了林彪的一生,直到大漠沉戟[1《林彪的这一生》少华]。6月14日老毛则写了《复林彪的信》,老毛认为,前委与军委并存,一是分权,不能集权;二是重复;叁是危及党领导一切的原则;四是动摇了前委在组织指导上的指导和威信。而所有的一切更是建立在林彪是来自于朱德的部队,更显得此时的林彪的立场-是看事而不是投机。

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后,老毛被当时的“左”倾中央剥夺了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此后大约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老毛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和排挤,曾经非常孤立,很少有人敢与老毛来往。老毛后来回忆起这段艰难处境时曾说:那时候他曾被“搞得臭得很”,“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2 毛泽东接见一个外国共产党代表团的谈话记录,1965年8月5日。]。 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分别担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政委的林彪和聂荣臻在1934年10月18日来到瑞金城外沙洲坝老毛的住处,看望了“门可罗雀”的老毛[3林彪年谱] 。一方面,林聂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对于一个深陷困境的人来讲又是一个不小的安慰。

而对于另外两件时则分别来自于叶子龙和师哲的回忆。 老毛机要秘书叶子龙的回忆录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 1937年春的一天中午,红大校长林彪急匆匆地来到老毛住的李家窑院,我正准备出院门,与他撞个满怀。他劈头对我说:“×××(指许世友)要杀害毛主席。快让警卫把门看紧,我马上派人来!我去向主席报告!” 正在这时,门帘一挑,老毛走出房间:“什么事啊,这么急?” 林彪回答:“主席,我得到可靠情报,张国焘指使一批红大学员要在今天搞武装暴动,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杀你!” 老毛用挟着香烟的手指着林彪:“消息可靠吗?哪一个有这么大的胆量!” 老毛接着说:“既然这样,你就处理吧,先把带头的抓起来,再做计议!” 林彪走后,来了一个连的红军战士,把李家窑院严严实实警戒起来[4叶子龙回忆录] 。

抗战时期曾在老毛身边工作过的师哲的一段回忆更是见其一斑。

1943年7月16日,林彪从重庆回到延安。这天一早我从窑洞出来,和主席不期而遇。他正向山下走,边走边说:“林彪回来了,我去接他。”

我听后心中一震,心想朱总司令从前线回来,恩来、弼时从苏联回来,主席都没有这样迎接。……而今天他竟亲自迎接比朱总、恩来、弼时地位低得多的青年林彪。

我们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大卡车才到。林彪一下车,主席迎上去和他握手。……主席握着林的手回到窑洞去,这等于斯大林拉着一位将军的手一样了不起。主席亲自吩咐伙房为林彪搞饭吃,让林住在杨家岭,靠近他。[5 师哲回忆录]

所以,除了林彪的个人能力和战功以外,林彪对于老毛的私人感情也是很重要的一笔,反过来,老毛对于林彪也是始终加以爱护,有人说后来的黄彭是父子关系,其实而毛林更是这样一种关系的。 林彪对老毛的支持和拥护,再加上私人感情,叫老毛不赏识他都难。有一个学者曾指出:“经常接触老毛的人都知道,毛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凡是对他有过帮助的,他总是不会忘记,总要在行动上表示感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