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云南之旅之哈尼梯田 -- 大西洋14

共:💬9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云南之旅之哈尼梯田

这两天有点焦头烂额,因photobucket流量超,很多照片被封了,只好一一的补起,昨晚终于全部补上了。但愿现在这个panoramio没有超量这个问题。

回过头来填个坑――哈尼梯田。

有关哈尼梯田的文章、照片林林总总太多了,这里再唠叨两句:哈尼族梯田依山而造,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主要分布在红河州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以元阳县境内梯田最为壮观。

这些梯田的主要特点(在我看来),主要是坡度和级数。以一座山坡而论,据说最高级数有3000級,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多梯级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覆盖下,构成神奇壮丽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上个世界八十年代,一个日本人曾拍过一张哈尼梯田的照片,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获得当年摄影作品最高奖(未考证)。从此,云南省红河州的哀牢山(山脉的名字)走向了世界。还听说,日本某县亦有同样的梯田,当地人纷纷来红河寻根。又听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看过后激动不已,赞道“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地方志说,哈尼族先民自隋唐时期即来到此地区开垦梯田种植水稻,至今已有1200多年。在此1200多年的时间里,哈尼族人民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毅力才创造了如此的人文景观。

哈尼族梯田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像长城、故宫、金字塔那样已经失去实用功能的古迹,也不是泰山、黄山那样单纯的自然景观,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大自然相融相谐、互助互辅,天人合一的创造。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是元阳梯田,实际上,在红河,有山的地方就有哈尼人;有哈尼人的山就有哈尼梯田。

还需要说的是,观赏哈尼梯田最好的时间是春耕前和稻米成熟时。

春耕时,梯田灌满了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水面如镜,而曲线不规则,勾画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大自然的美和人类的创造力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稻米成熟时,因成熟期不同,黄、绿相间,有如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油画。

我来的不是时候,稻子高度半尺多,恰恰盖住了水面,满山绿色,没有层次感,但也是另一种风光。

此次在金平拍了些,也去了元阳,有几张是在车上拍的,夯不啷传上,分地点,不分时间。

金平的

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拦腰截断的山是在修建蛮耗至金平的二级公路。

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阳。元阳当天天气太糟糕,雾气很大,梯田基本上就是一片绿,拍出来的效果实在不好,勉强看看了。

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

[IMGA]http://mw2.google.com/mw-

panoramio/photos/medium/56102236.jpg[/IMGA]

元阳梯田之所以闻名遐迩,一是集中,气势宏伟,规模大,交通方便;二是先声夺人,一举夺得了哈尼梯田的冠名权。但被开辟为旅游区后,总让人感到有点别扭。

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建立了售票处,每位游客30元,失去了路边停车就看的乐趣。且旅游旺季,人满为患,山路塞满了各种车辆,拥堵不堪,实不知是看人还是看景了。

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建立了围栏,自然景观中加入了人造工程,让人兴趣索然。

更让人担忧的是,当地的人吃上了旅游饭,还有人去维护、营造梯田吗?

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甬道上看到一只蝴蝶,顺手拍了下来。

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一直搞不懂这种梯田的一个技术问题

水稻需要水,这个水是哪里来的?靠天下雨?不太可靠吧.

家园 在那种湿润的地区,山体有断层的地方会有很多细流,

水是从山上自然流下来的,一层一层地顺梯田而下。南方的一些梯田多是这样的。

家园 元阳潮湿,雾气大

元阳潮湿,雾气大,一年二百多天都是雾或雨。在那里看梯田和雾,十分壮观。

家园 2-3月份元阳梯田最壮观

呵呵,去的时间不对,2-3月份没插秧时才是漂亮的时候

元阳梯田之所以闻名遐迩,一是集中,气势宏伟,规模大,交通方便;二是先声夺人,一举夺得了哈尼梯田的冠名权。但被开辟为旅游区后,总让人感到有点别扭。

元阳哈尼梯田哈尼族所建,因在元阳县,一般称元阳梯田。

当地的人吃上了旅游饭,还有人去维护、营造梯田吗?

嗯,还有分配不均,元阳县分配门票收入很少部分给农民,农民认为自己利益受损,已经不愿意经营梯田了,很多已经荒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山上的泉水,往上还有很多高山。
家园 确实是靠天下雨,

红河南部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高达2000多毫米,是全国降雨量最大的地区。譔地区江河多,气候炎热,水气很大,降雨多。这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也有喀斯特地貌的缺水,当然也就没有这样的梯田了。

家园 梯田看着漂亮,可知背后农民的艰辛?

看着很漂亮,是吗? 但相对平原的农田来说,农民要多付出多少的努力? 引水/抢水,运输,田埂的除草,收割,翻田......全都是人工完成.在付出这么多努力后,收成可能只有平原的八成,有其他出路的话谁还会去经营这种梯田? 我们老家的梯田都没有人种了.

所以希望看客在看着农民的"痛苦"时, 为农民多想一下,谢谢.

家园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上植被

印象中哈尼梯田山谷下面是红河,水蒸气向上遇冷成云下雨。所以该地区常常云雾缭绕,经常下雨,形成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加之山顶种植保留了独特的阔叶树林,持水能力强大; 加上无数的大小水坑,下雨时留住大量的雨水; 慢慢持续释放出来。所以山上流水不断,梯田得以灌溉。去年(?)西南大旱,哈尼梯田也只是稍受影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