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债降级的连锁反应 -- 我爱莫扎特

共:💬27 🌺1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国债降级的连锁反应

股市暴跌,黄金暴涨,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了新低。这些就是标普给美国降级的第一天的市场反应。

降级这件事到底改变了什么?

我前两天写了几句,后面厚坤先生的回复更好。

我爱莫扎特:意义在于

厚坤:补充几点

不过,这些还不足够解释市场的表现。

从技术上来说,降级的直接影响并不大。确切的来说,S&P只是告诉了人们一个人们早就知道的事实。

FT的社论这样说:

标准普尔(Standard and Poor's)调降美国国债评级,本来不足为奇;此举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直接影响也应该是有限的。标普先前已发出过正式警告,将美国债务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此次降级所提供的、关于美国破产的财政机器的信息,都是投资者已经掌握的;到目前为止,其它评级机构仍维持着它们原先对美国国债的评级。

遗憾的是,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被人大声的喊了出来,结果可能非常有戏剧性。

我爱莫扎特:大女子主义村的惨案------一个金融危机的模型

抛开这个故事不论,可以确定的是,S&P的降级风暴只会越刮越烈。首先,持有美国国债的大型机构都会被降级(S&P已经这样做了)。然后,与这些大型机构有关的公司,尤其是银行都会受到牵连。由于美国国债是世界上几乎所有银行与保险公司都持有的资产,那么这次谁都跑不了。要是把欧洲债务一起考虑的话,那银行们的状况就更有趣了。

接下来,也许不用很久,就会出现银行准备金不足的情况,小银行会发生挤兑,大银行会上市融资,但很遗憾,已经低迷的股市很难让银行顺利融资。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很不太平。由于银行的评级下调,大量CDS与CDO价格大幅波动,进一步影响各大投行的资产负债表。接下来就是原子弹式的连锁反应。还记得08年的衍生产品风暴么?

顺理成章的,银行们终于支持不住,向政府求援,政府再次出手救银行。遗憾的是,金融市场就像圣斗士,第二次出招就没用了。政府自己的信用已经受到了怀疑,凭什么救银行?

这段时间里,股市一定跌跌不休。毕竟银行股在哪个国家都是大盘指标股,而银行出问题,整个经济还会好?别的上市公司当然好不了。(至少投资者相信它们会出问题,而抛售股票,于是让它们真的出问题)

来看债券市场,虽然标普调的是国债,但很可能最先崩盘的是公司债,毕竟公司们比较脆弱嘛。然后,国债们会逐渐出问题,最终出现债券市场抛售潮。美国国债当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金融产品,但一旦发生集中抛售,(甚至只要中国表露出要抛售的意愿),一样会崩溃。

这个逻辑链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政府强力干预。

各国政府会如何应对呢?这真的需要一些想象力。就已有的手段来看,恐怕不足以阻止崩盘。

美国会放QE3,短期能暂时维稳,但在市场圣斗士面前最终会失效。美国还承诺财政紧缩,且不说真的紧缩了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仅仅为了让它应付眼前的局面,美国政府恐怕又要增加数万亿的开销。至少,指望美国大手笔的再来一把凯恩斯主义恐怕很难。

欧洲已经铁索连舟了,火烧赤壁还远么?

中国政府手里的牌比较多,但会非常郁闷。美国国债的贬值问题就无比头痛,解决不好的话直接影响人民币的信用。而美国的QE3也很麻烦。央行最近一直在加息,之后是不是要降息呢?不降息的话,经济二次探底绝非不可能。降息的话,通胀怎么办?22年前的那一幕难道要重演?

总之,降级事件虽然表面看来在意料之中,但实实在在的打击的金融市场的信心,而必将摧毁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支柱。就如同一则谣言可以摧毁一个银行(挤兑),一则小小的降级声明或许会成为当今金融体系瓦解的催化剂。

家园 结合标普做空中国概念股就清楚了。

华尔街想的是做空美债,间接做空全球各大股市,最后再用0成本的美元兼并。

这就是美元身为储备货币的最后优势。

家园 国债收益率下跌对应的应该是国债价格上升吧

降级的情况下(之前是预期,现在是现实)

为什么国债价格会涨?

家园 国债降级的多重挤压效果。

1。对欧洲债券市场的挤压。

连美国的国债都被降级了,情况不如美国的欧洲各国国债会怎样?难怪ECB今天急忙跳出来要为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担保。效果怎样就不好说了。

2。对中国紧缩政策的挤压。

中国进行紧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出口厂家。人民币和美元挂钩,间接会把美元通膨回流到美国。这对于现在失业率高居不下的美国来说是滞胀的局面。因此如果可能最好打断中国的紧缩政策,让中国继续为美国提供廉价的商品,以及随之而来因购买美国国债而形成的对美国的廉价贷款。难怪新华社严厉批评美国的不负责任。

3。对国会解决债务危机进行挤压。

逼迫国会必须达成协议来解决债务问题。

4。对奥巴马的连任进行挤压。

质疑奥巴马的执政能力,增加其连任的困难。

5。对全球的金融市场进行挤压。

制造恐慌,引起资金回流。

家园 因为美债还是避风港

大家纷纷抛股票,买国债。

有人开玩笑说,既然如此(美债上涨),标普应该经常给降降级。

家园 虽然可以这么解释

但从形式上来说,美债这种在可预见的未来都需要隔一段时间看一次国会投票才能判断是否会违约的票据。就算降一级,也依然是评级太高了。

在这个时候,就算美元依然是风险底线,但美债风险已经不能视同美元了。

说实在的,我怀疑现在弄一篮子美国企业债比国债还安全。

家园 看你怎么理解美国国债了

美国国债反映的政府能力还是国力?

标普的降级显然是基于前者。前两天还有人指出苹果公司的现金流超过美国政府。但市场更认同美国的国力,也就是军事,金融和科技能力。所有3A国家加起来也比不上美国,所以奥巴马说美国是3A国家并非没有道理。

换个角度看,美国国债是现在的国际金融体系的一块基石,一根桩。人们其实没有选择。市场里的很多大玩家面临着如下的选择题:

A,现有体系能维持,那投资美债还是安全的。

B,现有体系会崩溃。。。

问题是B根本不是一个可选的选项。如果B发生了,所有投资基本都没有意义。(不要说什么投资黄金,黄金储量很小,而且大部分都在纽约地窖里放着)那时候说不定很多玩家自己已经先死了。

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唯一的选择是维护现有的体系。所以现在很多人强烈批评标普,也批评之后通过新华社发声的中国政府。(见正文里提到的FT社论)

家园 为啥不是最后标普挺不住了?

像狂人日记的狂人一样后来被大家联手干掉了

家园 标普多半会被搞死

参议院已经在讨论开听证会了。感觉美老大有点像慈禧老佛爷:“我就爱个脸面,谁让我没脸面,我就让谁没命”

不过标普也是系统的一部分,虽然没美国国债那么举足轻重,也是挺重要的一环。把标普搞死,系统也会出现裂缝。

现在裂缝已经出现,看怎么补吧。

家园 冒昧问句,美老大为何没能看住自己的家奴呢

外面降级还好,为何是自己的三大之一呢??

家园 老美应该不是铁板一块吧

看上周国债上限闹得那么凶,内部一定有很多分歧。标普的背后或许是共和党,或许是茶党,或者就是华尔街(做空,逼宽松政策,然后剪羊毛)。

还有不那么阴谋的解释,就是标普是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出于职业道德,坚持评级行业的专业性,而做出的痛苦的决定。你信么?我反正不信。

家园 阴谋阳谋都为各自的利益

用葡萄以前说过的话,雷曼倒闭是美老大的主动割腕,这次难得不是雷曼的继续。这么大的事,老美应该厉害权衡过了吧

家园 黄金不会一直涨吧
家园 第一个链条开始松动

今天法国的3A评级遭到市场质疑,法国三大银行BNP,SOCIETE GENERALE, CREDIT AGRIGOLE的股票暴跌,尤其是SG的股票一度跌幅20%.

美国的金融股也暴跌.

而根据WSJ的某篇文章,美国很多货币市场基金(MMF,Money Market Fund)放了很多贷款给欧洲大银行,而MMF恰恰是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的流动性提供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接着看下一步怎么走吧。

家园 中国出招

经此美债3A一役,高层对于美欧的货币更加失去信心,人民币国际化重新加速。

1,人民币加速升值。

除了减少外汇占款,降低通胀压力外,也是希望尽可能减少手里的外汇定时炸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四个交易日创新高

2,加快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给国际投资者多一个选择。

财政部称在港发行200亿人民币国债用于保障房等

中国财政部近日将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财政部副部长李勇15日透露,中央政府国债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农业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这是财政部在香港第三次发行人民币国债,规模远超前两次。2009年和2010年,财政部分别在港发行了60亿元和80亿元人民币国债。

  李勇在此间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称,将人民币国债的发行规模提高至200亿元,充分考虑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需求。财政部并着眼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采用了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五种期限组合。其中,7年期人民币国债是首次发行,他表示,这是为了“适应机构投资者的期限偏好”。

  此次人民币国债发行中,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部分大幅增长,总额为150亿元。上两次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发行规模分别为10亿元和50亿元。

  李勇表示,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债规模大幅提高,一方面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怀和支持,一方面是适应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一系列政策的试点和推广,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迅速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已经达到5536亿元,主要是机构人民币存款的增长。

  境内外机构近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显著增加。对此,李勇认为有四大原因:其一是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健,在国际贸易中作为结算货币的吸引力增加,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进,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

  其二是近年来,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从发行主体条件、债券发行监管、募集资金回流到投资所得汇出,以及债券本息兑付等各环节的监管框架初步形成。

  其三是香港人民币投资品种相对较少,债券市场需求相对旺盛,吸引了众多发行主体,尤其是内地发行人参与。

  其四是在境内有业务的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