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经济会二次触底吗? -- 晨枫

共:💬53 🌺633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美国经济会二次触底吗?

这两天,除了伦敦暴乱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就是标普把美国政府信用等级降级和随后的股市暴跌。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自然集中到美国是否会经济二次触底,新闻里也充斥了各种评论。有意思的是,新闻评论大多坚信不会,经济学家则没有那么确定。那么美国经济会二次触底吗?

有一种说法,美国经济根本没有走出2008年开始的上一次萧条,所以谈不上二次触底,根本就还没有从“底”走出来,现在的危机只是使美国经济在“底”上多呆一会儿。主流观点当然是美国经济已经在吃力地回升,现在最需要避免的就是二次触底。事实上,是否二次触底并不重要,不管美国经济是根本还没有走出上一次萧条,还是处在勉强回升之中,美国经济还远没有回到健康发展的状态,二次触底只是说法而已,关键在于美国经济何时才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奥巴马被称作“了不起的交流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但奥巴马屡次讲话,试图安抚躁动的股市和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收效甚微,关键在于他没有指出美国经济恢复健康的道路。美国两党在国债违约上的角力也围绕着如何才能使美国经济恢复健康的路线斗争,也就是减支和增税之间的斗争,最后一分钟的妥协是战术性的,因为谁也不敢承担美国国债违约的巨大政治和经济责任。也正因为此,两党的路线斗争将继续下去。但两党的路线斗争实际上只触及战术层面的问题,都不涉及美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问题,谁也没有大家都认帐的把美国从经济泥坑拉出来的锦囊妙计。

在2008年危机过后不久,很多有识之士正确地指出了美国经济结构性缺陷的关键所在:经济空洞化、投机化。药方也很简单:重新工业化。奥巴马曾经把重新工业化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部分,但在经济救场的短期行为中,这一重点逐渐淡出了。更重要的是,美国公众在2008年危机的痛楚中清楚意识到的事情,正在被时间所淡化。美国公众热衷的不是重新工业化,而是恢复2008年之前的老路。老马熟路,easy money,何乐而不为?于是,美国欢快地重新走向又一轮经济危机。都说美国国债即使违约,也只是技术问题,不反映美国经济的基本面。美国经济如果不做结构性的改革的话,更大的危机只是时间问题,眼下的二次触底才真是技术问题。

既然药方很简单,为什么做起来那么难呢?这牵涉到美国经济的空洞化、投机化和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金字塔的顶尖,美国经济享有独特的强势地位,“用钱来赚钱”比用力气赚钱省力,而且来钱更快更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回到用力气赚钱的工业化自然不容易。更大的问题在于全球化。当工业化基地向劳动力和原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后,美国再工业化就面临将劳动力和原料成本向发展中国家看齐的压力,进而导致生活水平的下调,否则很难保持竞争力。在理论上,美国的再工业化可以集中在高科技、高收益领域,避免和发展中国家的正面竞争。但是在实际上,技术不是巫术,很多是一点就穿的一层纸,依靠技术领先保持竞争力是一件很吃力也很不可靠的事情。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屡屡向中国发难,正是因为离开了这样的保护,美国在很多工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将岌岌可危。再工业化必然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劳动相对密集的中低端产业,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劳动力,重建美国的中产阶级。

说到中产阶级,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事实上,中产阶级没有明确的定义,在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都是中产阶级。具体来说,中产阶级在经济上独立(由此带来政治上的独立,既不必从属于雇主或者部族利益),不愁温饱行宿,具有一定的非生活必需的选择性消费能力(discretionary spending power)。长期以来,产业工人而不是专业人士才是中产阶级的主体,福特的流水线革命对此功不可没。具有高度教育、高度技能的人总是少数,依靠他们支撑起知识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这是知识经济的误区,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使最大量的受过基本教育、拥有一般技能的公众进入中产阶级,这才是美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也是死结所在。重新工业化不仅需要决心,还需要投资。政府投资不是解决办法。政府投资重建工业的话,政府就直接进入经济竞争,这不符合美国的经济理念。但私人投资的话,首先要关注的是投资回报,没有多少投资者有救国救民的觉悟,去投资低回报、高风险的中低端劳动密集产业。

在中国崛起之前,世界经济的圈子基本上就在西方或准西方国家中打转转,东边日出西边雨,东方不亮西方亮。金融资本在欧洲玩不转了,可以去美国;在美国手气潮了,可以去日本;日本蔫了,可以找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或者其他人的晦气。可这次不一样了,整个西方和准西方世界的经济都触底,上哪里都一样晦气。说上哪里都晦气也不对,中国就一直独秀。或者说,中国也有问题,但中国的问题不是增长乏力,而是经济过热。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过热是坏事;但对于寻求短期利益的资本来说,经济没有过热,只有更热,即时收割才是正道,可持续发展是别人的事。不过中国扎紧篱笆,不让国际游资随便进出,任意收割,金融大鳄们只有在门外干着急,还是只有回头在西方和准西方寻找已经消失的机会。这种困局加深了西方世界正在走入死胡同的印象,正是整体萧条导致信心丧失,引发了当前的股市危机。

美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启动困难重重,美国经济复苏遥遥无期,标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不是两党为国债违约问题的狗咬狗,才作出了对美国主权债务降级的惊人决定。事实上,这只是皇帝新衣的游戏,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事实,只是出于收割最后一茬羊毛,或者不愿做“坏孩子”,才没人愿意出头挑明,标普只是皇帝新衣故事里的那个愣头青孩子,挑明了这个事实。至于美国债券在降级后反而走热的奇怪现象,这其实很好理解:美国信用等级是从AAA降低到AA+,不是一路降低到垃圾债券。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没有实质性的大幅度下降,但降级对世界金融的影响不仅是实在的,还是眼下的。在股市大幅度缩水的时候,美国债券依然具有相对稳定的回报率,自然成为走投无路的游资的避风港,但这不等于人们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信心和认可。与此相似的例子是美元的汇率。当汇率市场发生动荡的时候,游资通常流向美元,短暂地推高美元,但美元汇率的长期走势还是持续走低,回升乏力。

西方不乏质疑标普降级决定的人,但美联储在8月9日例会后惊人地宣布,两年内不上调利益,这间接地宣告了美联储对未来至少两年内经济的预测:继续走低。这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给出利息调整的时间表。美联储在现在这样脆弱的时机公布这样负面消息,只能说明一个事实:美国经济是否二次触底只是一个技术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美国经济将长期低迷,而美联储已经用完了宏观调整的筹码。

美联储用完了货币政策的筹码,那美国财政部呢?筹码也不多。谈论已久的QE3终于没有成真,有QE1和QE2的前车之鉴,QE3即使实施,也于事无补。QE3将极大地增加美国的债负,而对再工业化没有实际用处。即使QE3的重点从拯救银行和增加流动性转向基础建设,现在和罗斯福或者战后时代有本质的不同。在罗斯福时代,美国还在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大兴土木修建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电力、水利)对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建设有明显的作用。但作为发达国家,美国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就位,没有太多的增建余地。现在要做的不是新建,而是修整,对人们的生活方便有很大用处,但对于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率没有太大的作用。投资教育也是一样。战后时代的GI Bill使大批退伍军人得到教育机会,延伸的教育改革使高等教育平民化,今天美国已经很少有有才有志青少年因为家境贫穷而得不到教育机会的事情,美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教育资源不足,而在于学生乃至社会缺乏对于教育价值的认同。学生不愿努力学习的问题不是增加投资就能解决的,所以QE3对此无能为力。

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对未来几年的美国十分关键。这不仅是谁当总统的问题,还是未来美国的路线斗争问题。标普降级把美国脓包挑破了,人们不再能自欺欺人了,必须正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层问题,但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而且为公众所接受的改革路线图,或者出现一个可以使公众信任到可以仅靠“相信我”就跟着走的领袖人物。

美国的问题没有解决,那中国呢?中国的问题不是增长乏力,而是经济过热,通胀正在成为迅速膨胀的威胁,不仅威胁经济增长,还威胁社会安定。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中国和世界上主要经济大国一样,推出了一台巨额刺激经济增长计划,但这4万亿投资对眼下的通胀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眼下西方媒体又在鼓吹中国应该再次推出巨额刺激计划,以确保经济继续增长,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中国经济正在过热,通胀成为头号问题,这不是秘密。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推出巨额刺激计划只有一个理由:维持出口强势。问题是中国经济如今还是出口主导吗?房价高涨是经济过热和通胀的重要推手,而房市和出口经济没有什么关系,实在要算上间接关系,那也是隔上好几层了。三座大山里的另外两座是医疗和教育,这和出口经济就更不沾边了。另一个重量级因素是汽车。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的汽车出口和汽车总产量不成比例,内销占决定多数。中国的出口依然强劲,但内需至少同样强劲。在经济整体过热和通胀压力下,选择性的基建投资依然必要,比如完成高铁组网的其余部分,形成规模和效益,继续电力建设,缓解电荒,但全面铺开的一揽子刺激没有必要,更可能是有害的。

关键词(Tags): #班门弄斧#指点江山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卷心菜,海外俗人,老广,爱自由,heraclus,ljsqt,忧心,篷舟,pipilu,cnburns,大高个子,狄格瑞兹,子玉,种植园土,
家园 沙发兼回复

1、标普不单纯是说出皇帝未穿衣服的愣头青,严格说来也是动机不纯的。标普代表华尔街利益。华尔街可不管经济好不好,总是要赚钱的。低价打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吃进,下一步再推高价格,出手。

2、联储不宣布QE3是未到时候。股票大幅下跌+欧债危机过程中,国际资金聚集美国,以美国国债作为短期避风港,所以联储短期不须借助QE3。尤其,现在还在砸盘,进货还是刚开始呢,哪能开闸放水。

3、但粗略算算,到2012年底需要增发2.4万亿美元国债,假定中国、日本、中东不抛售持有国债,且每家每年增购1000亿,共增购4500亿,美国投资者每年购买5000亿共购买7500亿(超出美国储蓄额的100%了!),还差1.2万亿没着落呢。联储不去买国债--无论是直接在国债拍卖会上买还是从市场买--国债哪里发行出去哟!但联储去买,不就成了QE3?

4、在金融危机扩展至南美、欧洲之后,看谁先倒下,美国就会收割谁,然后用QE3掀起全球通胀和新的资产泡沫,借机出货。

5、最终,全球手持美国印制的美元和国债,让渡出股权、矿山、码头之类的有实际价值的资产。

家园 昨天传出的法国降级的消息导致美欧股市暴跌,似乎是美国对

欧元最后总攻的开始

意大利一晚跌了6个多点

其他都全线暴跌

真是一派末日景象

美国看来真是使出的七伤拳?

通过降级自己 然后降级法国甚至到德国

然后击垮股市

导致资金不得不聚集到美国国债

这也是目前美国国债收益率不升反降的一个解释

不过看起来似乎很精巧的计谋

终究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欧洲经此重创,如果欧元真的解体

也算盎撒系对欧陆系又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家园 法国评级仍是AAA
家园 美国可以卖国有资产嘛

比如卖耕地,卖铁路,卖矿产。。。不愁资金不来。问题是能收割其他国家,为什么剜自己肉呢,这招是不得已的最后招。

家园 晨大这篇比主流经济学家的言论强上百倍

有理有据有节!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家园 浅说美国两党秀和今后世界通胀形势

两党都是知道一定要宽松的,一定要上调国债上限的。伯南克虽然知道国内通胀已经起来,但为了财政预算,为了国债利率稳定,他还是不断说美国没有通胀,不怕通胀,意思就是为第三次宽松在造势(通胀不只是中国的敌人,也会是欧洲,美国自身的敌人,虽然他们处于传导链的较高层次,但迟早会被吞噬的,就比如美国现在越来越多的群体依靠养老金账户维持一样)。但第三次宽松已经被打折扣了,国债上限上调同时,伴随着的财政赤字削减计划。而这其实是两党斗争的结果,虽然有说法说两党都是财团养的,但财团是有不同派别的,两党也是有不同执政理念和社会理念的,这都将造成两党最终都会出现利益分歧和斗争,时间一长就成为党争了。那现在美国总统大选在即,预算控制,那实在是令共和党开心不已,民主党奥巴马懊恼不已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两党都知道国债上限一定要上调,但最终却还是会出现分歧的原因。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这种两党相斗,客观上也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一种影响,就是美国自身对削减赤字,稳定国债还是有信心的,而不是一味只有宽松一条路,但现在来看,对这相信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现在,美国为了第三次宽松,确实打压了大宗商品,给了美国国民和其他经济体表面一个交待。而且通过第三次宽松的幅度也没有预期这么厉害,那么是否可以说世界性通胀高峰已经过去了呢?我想这有些乐观了。美国两党很快会回过神来,被糟糕的债务重新拉到一起统一意识的,那就是宽松还要继续,不然没法运转,没法稳定国债市场,没法遏制美国国内房地产隐藏债务的发酵。但令人讽刺的是,这些宽松钱最终还是没有进入美国房市进行托市,依旧会冲向投机市场,因为虽然都知道美国国内已经是个窟窿,谁去填谁是傻瓜,美国政府自身都不去填,会有哪个资本家会傻到家去填呢?所以这个钱依旧会重新掀起大宗商品浪潮。最终或许要重新期待世界储备货币格局的再次稳定了,这就看美元和欧元的逐鹿了。至于人民币,还是借机成为区域货币,会比较现实。至少现在,欧盟已经醒悟过来了,美元剑指的就是欧元,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和与中国G2,都是用压力逼迫中国和起一起做空欧元,但中国用南海冲突回答世界,中国没有这个打算。

家园 支持你说的,不支持晨枫观点

美国的问题有千万,只要国债能顺利的以低利率发行,同时美圆地位又能保持,美国就可以过日子.

说一千道一万,怎么攻破这一点.才是关键.美国只要防住这一点,就算成功.

标普降级,实际并没有损失国债的利益(国债利率没有上升),所以,他是小问题.没有伤害美国.

晨枫的说词可以看成"三国里的<公有十胜,绍有十败>这样的说辞",具体怎么开展官渡之战,那还得要曹操这样的大军事家拼命,抓住乌巢这样的空当.如果没有空子可钻或是临场优柔寡断,一样不能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家园 那何不理解成虚拟时代的金融资本更方便游离呢?

标普可以理解成是华尔街的一种态度。那就是对第三次宽松并不怎么认账,因为你花旗前两次宽松并没有使自身债务表修复,使经济指数好转,使失业率和拿救济金的比例减少。所以华尔街这些大佬说,要给我信心。可怜的伯南克却不断呢喃:没有这么糟糕,你看我们还没有通胀。两党却说:第三次宽松,当然要搞,但眼下先看总统竞选先。

华尔街大佬还说,再这么样一副德性,再搞不定欧元,那我虚拟金融资本就归欧盟了。而东方大国则要深刻反思一下,为什么在这样的一种世界转变格局下,自己还不够格?虽然西方国家比我们工业化,后工业化要早不少,但用GDP论,用钢筋水泥的房市是不可能实现货币区域化,既而国际化的。

亲爱的朋友们,在此轮世界性股市下跌过程中,为什么东方大国和日本伴随股市下跌同时,汇率连续三天不断走高?德国,英国等则是汇率走低呢?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世界,真是太沉沦了。那我尝试用一种角度解释一下,或许是德国等欧盟主要国家不希望股市资金被抽走,从而重挫欧盟,为做空欧元提供了素材;日本和东方大国则不希望资金进入,对国际这些蠢蠢欲动唯利是图的游资说不。

家园 中国现在不是过热,而是面临着货币紧缩导致的休克的严重风险

由于周小川的货币紧缩,导致的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导致社会总产出下降,造成供给减少,供不应求,加上资金成本压力,进一步提高工业价格指数PPI,高利贷盛行,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减少工业产出,供给进一步减少,价格进一步上扬.....

因此,自从实行紧缩政策以后,中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已经上涨了很多了

没有出路的资金---由于在实业界的资金成本太高了,辛辛苦苦的做企业赚来的钱不是给银行就是给高利贷者,大量的涌入到房地产行业中。

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怎么调控房市有什么用呢?没有出路的货币都到房地产去了,房地产再怎么样,看起来也比其他行业好一些,至少可以赌一把。

房地产业其实是吸收了中国的原本严重不足的流动性。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您对美国经济的分析不错----不清楚是不是您自己的原创,还是美国经济界人士对美国经济状况的看法

1)美国经济问题的本质是空心化,投机化

2),中产阶级的定义存在模糊性

3)美国高端技术优势并不是牢靠的等等

你的以上三个观点比起国内的所谓的经济学家来,要强了很多,如果以上的观点是您自己的原创观点的话。

但是涉及到中国经济,您犯的错误就和国内的“经济学家”差不多了,其实面对中国经济,西方学者都在装傻。

就好像休克疗法的创立者们他们向俄罗斯推荐休克疗法,但是休克疗法遭遇了严重失败,他们做出大惊的样子----他们真的是吃惊呢,还是暗地里高兴呢

家园 “用钱挣钱”是长久之道吗

美国的问题有千万,只要国债能顺利的以低利率发行,同时美圆地位又能保持,美国就可以过日子.

说一千道一万,怎么攻破这一点.才是关键.美国只要防住这一点,就算成功.

目前美国可以用军力来维持美元地位,达到“用钱挣钱”的目的,长期呢?

反观中国这个阶段正如几十年前的列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内部市场和需求持续强劲,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及山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用力气挣钱”,在对外贸易上已牢牢占据了有利地形,这两点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小气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乐观态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军力则必然会达到迅猛的提高,关于这一点有人总是拿宋、清两代来说事,认为经济强未必军力强,窃以为此一时彼一时,信息化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化,让技术如晨大所言不再是巫术,更重要的是迫使居庙堂者有了宽阔的视野,歼20、航母、北斗等端倪可见。

若在不远的将来,中美在军力上可以一较长短的话,美国人还能“用钱挣钱”吗?

家园 美国的事情简单扼要的说

美国的事情简单扼要的说, 就是长期以来花的比挣的多.

解决的办法简单扼要的说, 就是勒紧裤带过几年"苦"日子.

不太简单的问题是, 勒紧谁的裤带? 谁去过几年"苦"日子? 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 是个政治决定, 市场是解决不了政治/法律问题的. 但激烈的阶级斗争, 可以激化政治/法律问题.

解决好这个问题, 美国才有增长的动力. 解决不好这个问题, 美国离重新增长就远些.

民主党就是一帮散户, 人多钱傻; 共和党是大户, 人少钱精.

假如, 扩张无望, 棋局就是零和游戏, 承平时期, 是大户吃散户. 闹起"革命"来, 就是散户吃大户.

家园 言简意赅!晨大说到点子上了。

比那些满口经济学名词的经济学砖家们强多了!

家园 国内的情况与国外的大不相同

经济真的过热吗?不见得,从高利贷可以看出,大家也都是要赚EASY money。国内的问题如果只从经济层面看,其实好解决:冻结楼市,对内开放金融许可,使国内资金规范有序,破除加息怪圈;从产业层面上看,产业升级从来不是没有代价的,阵痛是难免的,我们有众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不会有太多问题;从地域层面看,发展的不平衡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来逐步解决。但中国的问题最根本的恰恰不是这些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就如高铁,本来是一起技术和管理事故,但其根源是政治因素,其处理也必然演变成政治事件。这才是难题所在,也是真正引人忧虑的地方。

家园 临门一脚,顺便谈谈二次探底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29年10月的大危机,到罗斯福33年3月上台后开始新政才开始缓解,到38年来了一次二次探底,直到二战才彻底走出危机。这次的危机,本身的力度和深度都不亚于29年危机,只是因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和政府及时介入才显得危害小于29年,但同时也造成破坏力没有充分释放。因此二次探底是必然的。如果没有新的战争,三次探底也是正常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