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臧霸何功―兼谈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 -- 海天

共:💬11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臧霸何功―兼谈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

推荐:联想到后来的“淮南三叛”,看来魏国虽然资源远比吴蜀来的雄厚,但是大也有大的难处。

========================================

臧霸何功―兼谈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

作者:江上苇

两年前,在故乡和巴西马忠同学讨论汉魏之间的侯爵制度,顺手把汉魏交替之间曹魏的功臣名将所受爵赏列了个清单,按食邑数排了个序,大家猜猜看,排在前面的都应该是谁?

  自建安年间起,截止到文帝末年的部分名将:

  夏侯渊 八百户

  夏侯?? 二千五百户。

  张辽 二千六百户

  徐晃 二千九百户

  乐进 一千二百户

  于禁 一千二百户

  曹洪 二千一百户

  曹仁 三千五百户

  张嗔 三千三百户

  臧霸 三千户

  李典 三百户

  李通 四百户

  文聘 一千九百户

  庞德 三百户

  许褚 要到明帝时才七百户

  吕虔 要到明帝时才六百户

  曹休 要到明帝时代才有二千五百户

  这里列举了曹魏的主要将领的食邑数情况。

  如果排前三名的话,是曹仁、张嗔、臧霸。

  曹仁的三千五,是文帝即王位后一下子加封了两千户,情况很特殊――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数目。

  曹丕篡汉登基,确给功臣都有所加封,但最多也就是加了一千户,而且是即“帝”位之后。曹仁一下子加了两千户,而且是曹丕刚即“王”位,曹仁这个“首富”来得突兀,属于暴发户性质,隐情后述,此不赘言。

  然后是张嗔,虽然他在文帝朝可以排到老二,但他在曹操时代的功绩怎么也不见得能超越张辽、夏侯这帮人物,在曹丕篡汉前后他的食邑很难超越张辽的二千六百户(即便是张辽,其中一千户还是曹丕称帝后才加上去的)。不过从历史资料来看,此人此后确有战功,虽无明文记载,增邑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两人,尽管有些问题,但排在前几位,倒也不让人奇怪。

  臧霸就奇怪了。

  论战功、资历,亲疏,怎么轮不到他排第三。

   读史当处处存疑。

   仔细考究之下,竟牵出了三国之间一段公案。

  

  

  曹操去世后,前三国的制衡局面被打破。刘备趁曹丕忙于整理内部之机,东征孙权,于公元222年夏,与东吴会战于夷陵,蜀军大败,刘备帅残部退守三峡白帝城。吴将徐盛、潘璋、宋谦等纷纷要求一鼓作气攻蜀,被陆逊断然否决,理由是,曹丕即将攻吴。而后果如其然,然而曹丕临江,不战而退,又让人大跌眼镜。

  这段历史,曹丕的行为显得有点莫名其妙。妨碍曹魏统一天下的,就是孙刘联盟,现在孙刘交恶,刘备被大大削弱了,且孙权至少在名义上是服从于曹魏的,无论从道义还是从实利上,曹魏都不该舍刘而击孙――曹丕难道真的是疯了?

  如果仅仅从表面来看,是很难理解曹丕的行为的,可当我们把历史串通了来看,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一、曹操死后的洛阳动乱

  就当时形势而言,吴、蜀虽然实力较小,但已经过多年整合,内部不存在问题。而曹魏不同,曹魏本来内部矛盾就比较深,曹操一死,许多矛盾立刻表面化了,如《晋书*宣帝纪》说:“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

  首先是青州兵。曹操起家,主要依赖的,就是被他收编的青州黄巾余部,但是这帮人到底是强盗出身,虽随曹操多年转战,仍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曹操也不见得完全信任他们――以上所列曹魏主要将领中,居然没有一个是出身于青州黄巾!这和曹军的兵力构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曹操在洛阳去世后,青州兵引发了一场骚动,其中又涉及到了臧霸。

  《魏书*臧霸传》注引《魏略》云:“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霸遣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臧霸所部是青徐人,也多是收编的黄巾余部,曹操收编青州黄巾时,臧霸也同时收编了徐州黄巾,《臧霸传》云:“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於徐州……”这和曹操的情况是一样的。由于这两支军队本是同源,所以洛阳的青州兵逃走的时候,臧霸所部的徐州兵,也一起逃走了。

  对于曹丕来说,这是形同叛乱的行为。但此时他一方面要应对鄢陵侯曹璋对他继统合法性的挑战(《贾逵传》云:“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另一方面,他又要稳定天下人心,还要准备篡汉,对此只好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

  《贾逵传》注所引用的《魏略》很能说明问题,“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

  《徐宣传》则云:“或言易诸城守,用谯沛人。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谯沛而沮宿卫者心?’文帝闻曰:‘所谓社稷之臣也。’”曹丕说徐宣是“社稷之臣”,不是说这话的本意对,而是说徐宣明白必须安抚人心的现实。

  话虽如此,但这样的情况下,曹魏政权不能不重用谯沛人,前述曹仁同志一下子增加了两千户食邑,接掌南线全军指挥权(《曹仁传》:“拜仁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三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但一时的权宜之计,不等于曹丕对该行为的认同――请同学们记住,古往今来,任何对最高权力的挑战,都是会得到最激烈的反馈的。

  

  二、臧霸的地位和态度

  臧霸,泰山华县人,十八岁起就亡命做强盗,后投靠陶谦,击败徐州黄巾军,并收编其余部。

  此人孝顺忠勇,很讲义气。曾帮助吕布和曹操作战,吕布败亡后,他又归降了曹操。在曹、袁官渡决战前,曹操统治区人心惶惶,到处发生叛乱,臧霸多次袭击袁绍控制的青州,为曹操消除了侧翼袁军的威胁。曹操一度将青、徐两州至海间的广大区域,在名义上交由臧霸管辖。

  臧霸以及情况相同的孙观、孙康、吴敦等人,尽管支持曹操,也没有政治野心,但割据色彩很重,在群雄混战的时代,曹操对此无暇顾及,只能要求形式上的统一,尽力拉拢他们为己所用,但当群雄被翦灭殆尽后,曹丕已经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统一,而开始追求事实上的统一了,这时候,曹丕和臧霸的矛盾,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尖锐起来。

  这就相当于近代史上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关系。

  谈到臧霸的部队,还必须指出的是,青徐水军,是曹魏水军的主力,是曹魏对抗东吴必须仰仗的重要力量。

  从曹操时代以来,曹魏对事实上割据青徐的臧霸势力,一直是优容的,一方面,固然是要借用臧霸的威望和实力,另一方面,臧霸自身对曹魏是忠诚的,为人也低调。因此曹魏对臧霸的态度是厚宠其爵位,渐夺其实权,使用的完全是怀柔手段。

  如果不是曹操死后发生的青徐兵“鸣鼓擅去”事件,对臧霸这样老实人,曹丕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下手。

  但这一事件,将原本缓和的矛盾突然激化了。

  臧霸自建安十一年为徐州刺史后,史料未见有升迁之记载,而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臧霸立刻“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后,都督青州诸军事”――同学们请注意了,突如其来的升迁,往往不是好兆头。

  关于这个“都督青州诸军事”,问题很严重。臧霸本是徐州刺史,都督青州就应该移节――把你从你的根据地调出去,是政治斗争中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杀头甚至是灭族的信号――但直到本年十月的《魏公卿上尊号奏》里,臧霸的头衔仍然是“使持节行都督督军徐州刺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这个“都督青州诸军事”到底是史书写错了,还是被臧霸赖掉了,谁也说不清楚。

  前面已经谈过,此时“用谯沛人”成了曹丕新政心照不宣的主题,曹仁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而曹休则一年之内迁官四次,其中三次和臧霸有关。第一次是中领军转领军将军,为青徐兵“鸣鼓擅去”事件善后;第三次是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在臧霸和东吴之间打进一个锲子,一方面防止东吴的异动,另一方面也提防臧霸出问题;第四次是“都督青徐”,赋予曹休在青徐两州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而臧霸呢?他显然也察觉到了曹魏对自己的不信任,换个人恐怕就真的反了――但是臧霸真的是个老实人。他首先和曹休搞好关系,非常坦诚,另一方面,积极主张对东吴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并主动请缨为前锋。

  臧霸老实,但老实人不等于是傻子。

  他表明忠于曹魏的立场,但仍然希望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保持青徐现状――实在不能保留现状,退而为富家翁也可以。总之一句话,在与曹魏妥协的前提下,尽量多争取自我利益。

  

  三、对三国格局的深远影响

  汉献帝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六月,魏王曹丕亲自南征,但这次南征并未和东吴发生军事冲突,前锋满宠的部队也只到达了今江苏高邮境内――如果这真是针对东吴的军事行动,方向就不太对。长期以来,曹魏和东吴交手,一是在荆州的江陵沿江段,如赤壁之战;一是在合肥的巢湖一带,如逍遥津之战。

  因此,从表面来看,这是曹魏针对东吴的防御性演练,但从其实质上讲,固然也有为以后的军事行动进行演习的目的,但一次军事演习有必要让刚即位的魏王曹丕亲征?

  因此,可以认为,这是曹魏因年前“鸣鼓擅去”事件,而对青徐地方势力采取的一次试探性行动。一则炫耀军威,施行吓阻,二则检验地方势力的态度,为当年十月份曹休“都督青徐”在实力上作铺垫。

  公元222年,即曹丕篡汉后的魏黄初三年九、十月间,西线吴蜀夷陵之战刚刚结束,正如陆逊所预料的那样,曹魏三路大军攻吴。

  《吴主传二》云:“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嗔、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仇桓以濡须督拒仁。”

  魏军西线、中线的进军路线一如既往,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东线魏军,则对东吴造成了较大威胁,以至于孙权卑辞上书曹丕请和,但因曹丕坚持要求孙权送其长子孙登为人质,谈判破裂。

  臧传引《魏略》云:“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霸谓休曰:‘国家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此战中,和臧霸关系良好的曹休果然依照臧霸的方案而行,《吴主传二》云“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臧霸确实是想做出点成绩,让曹丕不再猜忌他。

  曹休一面批准臧霸的作战计划,一面向曹丕汇报,这边取得了作战胜利,那边曹丕却在犯嘀咕,臧传引《魏略》云“休言之於帝,帝疑霸军前擅去,今意壮乃尔!遂东巡,因霸来朝而夺其兵。”(《魏略》不能成为正史,恐怕也和它这种直来直去的笔法不无干系,同样一件事,《三国志》就说得委婉的多)

  关于曹丕犯嘀咕,也有史料可资,《董昭传》云:“三年,征东大将军曹休临江在洞浦口,自表:‘原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帝恐休便渡江,驿马诏止。时昭侍侧,因曰:‘窃见陛下有忧色,独以休济江故乎?今者渡江,人情所难,就休有此志,势不独行,当须诸将。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苟霸等不进,休意自沮。臣恐陛下虽有敕渡之诏,犹必沉吟,未便从命也。’是后无几,暴风吹贼船,悉诣休等营下,斩首获生,贼遂迸散。”

  可见曹丕此次南征,其目的不在于深入吴会,平灭孙吴,而是在于根本解决臧霸的军事实力。所以董昭的话说得非常聪明,轻轻点明了臧霸的心态不过是“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话虽不明说,但说出来,大家都明白。董传这一段的后半部分,完全抹煞了臧霸渡江作战的胜利――而承认这一胜利的,居然是来自敌方资料的《吴书》。

  (写到这里,俺不得不承认,能作为史家典范之一的陈寿《三国志》,确实在资料和着笔上,有其过人之长,其立传都能从当事人本身的角度去叙述,委婉而不曲笔,可能让你看不懂,但一定不会看错――如果你认真看了的话。)

  此次南征,中路曹仁几乎没动静,西路夏侯尚年轻气盛,小打了一下,胜负不大,只有东路,在臧霸的策划和实施下,对东吴形成了威胁性攻势。而同在东路的名将张辽,带病出征,死于江都,此战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唉,可怜的臧霸!

  曹丕此次攻吴是假,借机抚平青徐二州是真――内部尚未平定,他哪有能力去窥视江左?所以说,曹丕并不是疯子,虽然比不上他爸爸,但他也算是够狡猾的了。

  曹丕夺取臧霸兵权这一节,《三国志*臧霸传》写得很委婉:“与曹休讨吴贼,破吕范於洞浦,徵为执金吾,位特进。”

  此后,臧霸就老老实实地呆在洛阳备位充数,当曹丕的军事顾问,“每有军事,帝常咨访焉。”大概曹丕自己也觉得对不起老实人,对臧霸相当优厚,到曹丕末年,臧霸食邑竟达到三千户,比张辽、徐晃都高。明帝即位,又增邑五百户,共三千五百户。臧霸在明帝年间去世,谥号是“威”,与于禁的“厉”比起来,算是很不错了。

  

  在用人不疑上,曹丕不及乃父多矣。但他完成了北中国从形式上到实质上的统一,给司马氏重新建立大一的统中华帝国奠定了基础,在推动历史的前行上,还是做出了贡献的。

  历史的前行,常常是要践踏一些花花草草的,就花草本身而言,固然是悲哀,但这却是历史前进中必不可少的代价。

  如果我们不能免于付出,为什么我们不能正视这一切呢?

  

  对于曹魏的内部问题,孙刘心里当然都很明白。刘备敢于倾国而出攻击东吴,就是料到了曹操死后曹丕还很要花些时间来处理这些事务,无暇打击蜀国;而陆逊当然也明白,曹丕肯定会以攻击东吴为借口进行佯动――若他手里的东吴主力陷到三峡里去了,曹丕在东线的佯动也完全可能变成真正的攻势。事实上,当曹丕接到臧霸渡江取胜的捷报后,确实也一度由“驿马诏止”变为了“诏敕诸军促渡”,所幸陆逊及时回防,曹丕看占不到便宜,才真正撤军。而刘备也能看到这一点,《陆逊传》引《吴录》云:“刘备闻魏军大出,书与逊云:‘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馀,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而曹丕的佯动,也令吴、蜀两国清醒过来,迅速调整心态,重新结成了联盟。

  正因为三国的智者都能比较清楚地预测明天,所以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这才刚刚开始。

  所以,诸葛亮、陆逊、司马懿们才能够在历史的星光下,上演那伟大的篇章。

  当最明亮的星陨落的时候,不要为他叹息,正是这往来代谢,才成就了古今。当你讴歌那璀璨夺目的光芒时,也请不要忘记了茫茫天幕上那些不显眼的小角色,每一颗划过黑暗的流星,都在述说着故事。

  能读出来什么,就看你自己了。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黄初三年的南征不是夺臧霸兵的幌子

因为曹丕当时压根就没去东边,而是往荆州方向的宛去了,看样子是要监督在江陵的曹真夏侯尚

江上苇说解释说可能曹丕的原意是要去东边的,只是因为瘟疫所以停在宛了,但要知道宛是在许昌的西南,跟去东边的扬州完全是两个方向。我觉得这个解释很牵强。

更关键的是,曹丕留在宛没去东边,和东边隔了几千里的样子,哪有机会如魏略所说夺了臧霸的兵,这话我重复了很多次,不知道为什么江上苇始终避而不答。

我的看法是夺兵的事应该发生在黄初三年后,比如黄初四年,黄初五年的东巡

家园 不错,曹魏东征的第一站一向是谯,南征才去宛.
家园 又看了看臧霸传,

臧霸宇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

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

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

黄巾起义于184年,那时候臧霸至少18岁.推算下来,到222-223年曹丕攻打东吴臧霸已经56岁.真要解除这样的老将的兵权,给个高官养老就是足够的理由了,何必这么大动干戈.

遂收兵于徐州,

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

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人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又与于禁讨昌冂,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武将军,假节。后权乞降,太祖还。留霸与夏侯??等屯居巢。

曹操时代就有假节的殊荣,单凭这个已经能够和张辽徐晃等并列了.加上吕布以后一直为曹操镇守青徐两州,下面的升迁应该算水到渠成.何况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文帝即王位,迁镇东将军,近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及践阼,进封开阳侯,徙封良成侯。与曹休讨吴贼,破吕范于洞浦,征为执金吾,位特进。每有军事,帝常咨访焉。明帝即位,增邑五百,并前三千五百户,薨,谥曰威候。子艾嗣。艾官至青州刺史、少府。艾薨,谥曰恭侯。子权嗣。霸前后有功,封子三人列侯,赐一人爵关内侯。而孙观亦至青州刺史,假节,从太祖讨孙权,战被创,薨。子毓嗣,亦至青州刺史。

整篇看下来,臧霸的升迁还是很合理的.说曹丕对他的升迁"突然"恐怕没有说服力.说曹丕为了解除他的兵权而南征,不如说曹丕南征后发现他快六十岁的人确实没有当年的锐气了才解除兵权比较合适.

家园 赵将军说得不错
家园 谢谢下面的赵兄和曹兄了

看来光看一面之词就是不行的,长见识了。

家园 关于臧霸的官职问题,多说几句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后国家残破,户数人数大量减少,税收成了国家很大的问题.为此曹操大规模改变了爵位制度.杜佑在通典中提及关内侯虚化,大概是说关内侯不再有俸禄,就是一例.臧霸在曹操时代官职低微,不过是个杂号将军,但是却假节,说明曹操对他是相当器重的.但是不升他的官,因为升个镇东将军要连带一大堆的问题.征东是次于三公的官职,镇东略低,领兵时同,俸禄随从都要连带往上涨.战乱后的曹操是不是能拿得出这笔钱都要考虑考虑,毕竟当时还要负担一个做摆设的东汉朝廷.曹操后期致力于经济恢复,在淮南兴修水利,并且事实上征服了长安地区;曹丕登基前后东汉遗老遗少普遍降格,汉献帝也变成了山阳公,应该能为曹魏"开源节流",增加相当的收入.这样的情况下曹魏手下才有了升官晋爵的物质基础.文中所说夏侯??前将军变大将军,曹仁由征南将军变车骑将军等等,普遍升官,就是这一背景下发生的.说突然或许有点,说奇怪就很难令人信服了.

老实说,类似的文章看多了,不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把帝王的各种行为单纯归结于个人品质,只能说作者太想当然.

家园 我觉得臧霸所部主要是泰山人

原因有三:

(一)臧霸本人是泰山郡豪族,因犯罪亡命徐州东海郡,后随陶谦讨黄破巾。而当时人募兵往往出自本郡乡党,比如河内太守王匡的泰山兵,徐州刺史陶谦的丹阳兵,都不是出自辖地,而是募自乡党的心腹子弟兵。从陶谦以丹阳兵为心腹讨破黄巾而推,臧霸等人讨破黄巾的军队也当出自泰山

(二)臧霸等人在徐州时依然被称为泰山贼,泰山诸将。而当时军队往往以出兵地命名,如青州兵,泰山兵,丹阳兵,白波贼,黑山贼等等。

(三)跟臧霸一起随陶谦讨破黄巾,一起依附吕布,一起投降曹操的孙观等人也都是泰山人

家园 我还正想说说这个问题!呵呵!

前段时间和女朋友一起去书市买书,看到一本田余庆写的《秦汉魏晋史探微》,其中写了很多的问题,而关于臧霸他写了一大篇幅,尤其是对于这次的“曹丕削职事件”,把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写得非常生动、详细,看后让人不得不佩服。不光这个事件,他还详细阐述了其他一些对于三国有重大影响而又并不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比如东三郡(指的是上庸、西城、房陵郡)对于魏蜀吴三国的巨大影响、蜀汉新旧势力的明争暗斗的过程(旧人以董和、黄权、李严为代表;新人以诸葛亮为代表);孙吴政权建立之初的极大危险以及后来的巩固;《隆中对》的书生气以及再认识(尤其对比了以下刘备和两百年前的公孙述的情况,指出诸葛亮的《隆中对》实际出自他对公孙述当年的情况的认识);暨艳案始末及孙权政权的江东化;曹操及曹魏政权的几个问题等等。另外也谈了谈张楚政权、晋朝的北府兵、南北朝时期的彭城从亭里刘氏等等。其中《曹魏时期的青徐豪霸》作为"曹操及曹魏政权的几个问题"写得很长很细致,大抵意思和海天兄所引的文章的意思一样,都是指出曹丕政治手腕不逊乃父,不漏生涩的消灭了一个割据势力。

这本书我看了几遍,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田余庆说的一句话,他说刘备白帝托孤也许并不像以后历代所传唱的那样,而其实只是为了防止新生的蜀汉政权被当初的刘璋势力(也就是蜀汉的旧人)和平演变才让孔明不行的话就自己称帝。作者田余庆给出的最有力的一个对比就是几十年前孙策孙伯符临死前对张昭说的一句话:“若仲谋不任事君,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所无虑。(《三国志 吴书 张昭传》注引《吴历》)从此时孙吴政权在江东的极其困难的状况可以类比刘备白帝托孤的情况,田余庆指出其实作为客居的刘备政权,真正害怕的敌人恰恰是刘璋的旧势力。

有时间的话我看看把田余庆的这几篇文章都抄到西西河来,不过谁知道有没有时间呢!唉!最近谈恋爱好像处于热恋时期吧,呵呵,甭说上西西河了,连开电脑都没有几次,几乎每天下了班连我妈都找不到我,呵呵,看看吧!可能得真正关系稳定了以后再重新上西西河了!望各位包涵呦!

家园 好久不见了,送朵花吧!

在温柔乡里好好玩吧!

家园 田余庆的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问题

google 出来的

原来的连接在这儿http://www.blogchinese.com/user1/360/archives/2005/21768.shtml

东汉初平、兴平年间,北方各地地主武装纺起。掌握这种武装的人,有的是世家大族,有的是大小豪霸;有的自号将军牧守争夺地盘,有的依违于两大之间以观形势。

  

    以臧霸为代表的青徐地区的豪霸势力,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这支势力在汉魏之际的历史中若隐若现,二十余年里不肘地起着作用,影响当时的政局。曹操死驻屯洛阳的鸣鼓擅去;这是青徐势力可能乘时而动的一个信号。曹丕代汉,不动声色地调遣力量,采取措施,以图谨慎而又果断地解决这一向题。黄初年间,魏国发动了两次攻吴的广陵之役。在广陵之役的掩护下,曹丕终于以武力彻底消灭了这支魏国东部的地方势力。

  

    青徐豪霸,史无明文。本文缀合零散资料,效演成篇,意在探索青徐整霸势力的始终,曹丕与他们之间矛盾的演变,以及与之相关的广陵之役的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客观作用等问题,为研究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形势提供参考。

  

  一 建安年间青徐豪霸的活动

  

    据《三因志·魏志·武帝纪》和同书陶谦、臧霸等传资料,我们知道初平、兴平车间以至建安初年,青州和徐州一带本来有两种地方势力,一为举行起义的青徐黄巾,一为以减霸为代表的镇历黄巾的青徐豪霸。关于青州黄巾,其活动情况和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之末曹操收其众三十万为青州兵的氏都是大家历熟知的,本文不多论述。关于徐州黄巾, 《陶谦传》注引《吴书》说:“妖寇类众,残不畏死,父兄歼蹬,子弟群起,治屯连兵,至今为患。”这就是此徐州黄巾同青州黄巾一样,人数众多,作战勇敢,举家相随,所在屯聚。徐州黄内后来下落如何呢? 《臧霸传》论“[徐州]黄巾起,霸从[徐州刺史]陶谦击破之,……选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朴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据《武帝纪》,这批豪霸之中还有昌稀。臧霸等人所收之兵,所聚之众,以时间、地域和共它情况而言,应当就是被击破的徐州黄巾,其事同曹操击破青州黄巾并收以为兵相类似。这个阶段,各地黄巾起义几乎都是忽然而起,忽然而落。当他们被击败离散后,归田者固然有之;由于兵荒马乱而归田不成者,数量更多。这些人往往被迫接受收编,青州且是一例,徐州兵也是一例。离散和接受收编是违背起义农民意愿的,他们力图避免。 《陶谦传》注引《吴书》载记曰:徐州百姓,“兵连众结,锋铺布野,恐一朝解散,少见系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当时阶级力量的对比,使他们无法避免被击败和被收编的命运。魏晋士家之多,与这种情况当有关系。

  

    臧霸等人出身于较低的社会阶居⑦,与其时的世家大族不同。他们活动不窝乡土,同曹操一类志在天下者也不一样。陶谦死后臧霸等人无力独树旗帜,只有依附较大的势力以图生存。他们先助吕布,后降曹操。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康为城阳太守。其中孙现、孙康兄弟所处的北海、城阳二郡属青州,余属徐州。《武帝纪》建安三久 “分琅邪、东诲、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那”以处降将。东莞郡盖亦此时分置⑥。

  

    臧霸在青徐豪霸中地位比较特殊。他既同诸豪霸一样为青徐守相之一,又居诸豪霸之上总揽青徐。《臧霸传》谓曹操“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武帝纪》亦谓“遂割青徐二州附于海以委焉。’所谓割青徐二州委霸,语意含混,只朗理解为一种权宜处置。这种权益处置,从臧霸说来,表明他在此二州具有强大的潜在影响,不这样就不足以安定地方;从曹换说来,则表明他故作姿态,以求在扰攘之际暂时维持现状,稳定东方。这并非曹操真正授臧霸以二州的军事政治实权,与黄初以后魏国委署都督诸州军事领刺史者的正式职任是大不相同的。

  

    青徐豪霸名义上是奉职天子,实际上则处于半独立状态,其中的昌豨(昌霸)或降或叛,反复无常,曹操屡加讨伐,这就是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小所谓“五攻昌霸不下”的事。其余诸人,包括臧霸、孙观,虽然未脱地方色彩,但毕竟与昌豨不同。他们服从曹操指挥,清定海岱,建有军功。建安五年(公元二OO年)曹操与袁绍相拒官渡之时,曹操处境困难,臧霸没有因时取利以图曹操,而是继续支持曹操, “数以精兵人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官渡战后,臧霸、孙观及其他将领还纷纷遣子弟家属诣邺,表示向曹操效忠。

  

    青徐豪霸的地方色彩,首先表现于在曹操营垒中自成系统;他们原来为守相都不离青徐,厉来迁官仍多带青徐州郡。臧霸建安十一年为徐州刺史,孙观建安十四年为青州刺史,甚至臧子艾,观子朗,也俱至青州刺史。他们行军作战,往往限于青徐及相邻地区;昌稀叛变,也局促在东海郡内。所以青徐豪霸尽管得以战功封侯,但由于自成派系,地位特殊,与其它诸将相比,显然是曹操的一种异己势力。

  

    由青州黄巾改编的青州兵,虽然随曹操转战四方,仍始终保持着原来的建制和名号,处于相对独立状态。《魏志‘于禁传》载,曹操征张绣失败,于禁乱中寻觅曹操“道见十余人被创***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除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日:‘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选走,说太祖自诉……。”这时,青州兵降曹已四五年,而他们仍然保持独特的地位。

  

    由被征服的黄巾组成的青州兵,与其主要成分为被征服的徐州黄巾的臧霸等军,性质和地位都很相似。不同的是青州兵已离青州地面,在曹操的直接控制下四出作风独立活动的可能性较少;而臧霜等军则仍旧盘踞徐州,并部分地兼有青州,不受曹操的随意调遣,更有独立活动的余地。曹操生前,这两部分军队尚能接受驾驭,未出大的向题;曹操死,矛盾使立即爆发了。

  

  

  二 曹操死后的洛阳骚动

     

    《魏志·臧霸传》注引《魏略》:“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三一九年),霸遗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按即徐州兵)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鸣鼓之事,注家无解释。 《汉书·周亚夫传》,亚夫受命平吴楚七国之乱,赵涉于灞上遮说亚夫曰:“将军何不从此右友走兰田,出武关,抵能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谙侯闻之,以为将军白天而下也。”周亚夫在洛阳鸣鼓,意在昭告诸侯,扩大影响,青徐兵在洛阳鸣鼓,当亦同此。青徐兵共起骚乱,历代注家皆以偶然事件视之,未详其历史原委。其实这两支军队同为地方势力,都渊源于黄巾,境况相似,在时局变化时也就采取共同进退的态度并企图影响其它军队。所以,这件事不同于一般的军中鼓噪,而是青徐势力在汉魏易代之际的一次重大干扰,造成了严重的政治混乱。曹丕应变是否得体,对局势将有重大影响。

  

    《魏志·贾逵传》,“太祖崩洛阳,逵典决职”;注引〈魏略》:“时太子(曹王)在邺,那陵侯曹彰未到,士民颇苦劳役,又有疾病,;于是军中骚动。群寮恐天下有变,欲不发丧。逵建议如不可秘,乃发丧,今内外皆人临,临讫各安叙不得动。而青州军校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 又同书《徐宣传》::太祖崩洛阳,群臣入殿中发哀。或言易诸城守,用谯沛人。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谯沛而沮宿卫者心?’文帝闻曰:‘所谓社稷之臣也。’”显然,曹丕的应变方略,是抚而不讨,以候异日。

  

    根据这些资科,我们对于当时的形势,可以作出如下的大体估计:曹操晚年,当已有建都洛阳的设想。帝都许昌在洛阳之南,魏国王都邺城在洛阳之北。洛阳居中策皮,是联系的枢纽,配备有相当的文武官员。洛阳驻军有青州兵,有臧霸别军即徐州兵,都具有地区色彩。除此以外,很可能还有具有其它州郡背景的军队。军中苦于劳役和疾病,本来不很稳定。曹换死,洛阳感到极大的震动,人们耽心出现不测的事变,害怕天下再乱起来。 《晋书·宣帝纪》所说“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即是指此。正在这时,青徐兵公然鸣鼓告众,擅离洛阳。这是形同叛逆的大事.它触发了紧张的形执,使分崩的危险骤然出现。怎么办呢?朝臣有两种主张。一部分人主张秘不发丧,讨伐擅去的青徐军队,并用主要是曹姓诸将的谯沛人以替换某些不可取的城守。另一部分人,包括贾逵和徐宣,则比较持重,主张安抚,反对讨仇。徐宣是广陵海西人,地处淮北,本人又曾“避乱江东”,明了周围形势。他知道突出的问题在于青徐。既然擅去的军队是青徐兵,那末改易城守用谯沛人,首先就意味着撤换青徐州郡的军政官员,剥夺青徐豪霸的兵权;而讨伐乱军,更无异于直接向青徐豪霸挑战。这样,除了可能扩大事态,导致青徐地区以及其它地区的激烈冲突以外,还有可能在洛阳驻军中引起连锁反应,酿成中枢的更大动乱。这就是徐宜所耽心的“沮宿卫者的含义所在。这种情况,曹丕当然是心中有数的。他此时的对策,是先继承王位,掌握要害,安定局面,然后再从长计议,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曹还褒奖徐宣为持重“社稷之臣”,并不意味他相信徐宣所说“远近一统,人怀效节”的话是真实的;也不是说对洛阳骚乱可以不予处置。他只是格于形势,不得不镇之以静,暂时抚而不讨,以屈求伸。洛阳骚乱才没有酿成重大的暴动,局面终于被曹丕控制住了。

  

三 臧霸夺兵事件

  

  

    宋元之际的郝经据陈寿《三国志》撰《续后汉书》,其卷三五《臧照传》于臧霸所部与青州兵“鸣鼓擅去”之下,有“丕外虽尊宠霸,而心常疑之”之语。此语不见于今本陈寿书,或郝经录自陈寿书旧本①,或郝经所下己见。其中所说曹丕怀疑臧霸,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出于这种怀疑,曹丕在公元二二O年廷康、黄初之际的几个月中,于积极筹备登基的同时,也积极为剥夺臧霸的兵权而进行部署。

  

    臧霸于建安十一年为徐州刺史,其后十余年中,本传不载迁官。曹丕即魏王位在延康元年一月,《臧霸传》谓其时,霸“迁爵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这或许是曹丕企图利用臧霸的名望,去缓和由于青、徐兵擅归在青州造成的影响,本意并非正式赋臧霸以青州兵权。是年夏,曹植上《求祭先王表》,谓“先王喜食鳆鱼(按即鲍鱼),前已表徐州臧霸送鳆鱼二百,足自供事。”①可见臧霸此时还在徐州并末移驻青州。是年十月《魏公卿上尊号安》,臧霸仍以“使持节行都督督军徐州刺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列名其中②,而没有“都督青州诸军事”的职衍。臧霸“都督青州”之授,看来并未成为事实。或许《传》中“都督青州”是“都督徐州”之误,即臧霸以徐州刺史加带本州都督亦末可知。看来,在曹丕继统、百宫晋位之时,列名劝进的臧霸并末得到好处,实际上是受冷落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曹休军职的调动。其时,曹休是曹氏宗亲中最有权势的入物之一。《曹休传》:休为中领军,“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四月,夏侯惇死),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魏公卿上尊号奏》,曹休以“使持节行都督督军领扬州刺史征东将军安阳乡侯”列名,时在是年十月。 《臧霸传》注引《魏略》:“文帝即位(按此指即帝位),以曹休都督青徐”,时在十月或稍后,曹休一年之中四次迁官。第一次,由中领军转领军将军,当务之急是整顿宿卫,以图尽快消除青徐兵鸣鼓擅去所引起的政治混乱。第二众迁镇南将军,当是代夏侯惇处理前一年襄樊之战的善后问题。第三次,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自是料理东南方面对吴国的军务。曹休先后所任,都是当时有军国大事亟待处理的关键位置。当曹丕着手排斥减霸在青徐地区的军事势力的时候,又一次起用拥有权威的曹休“都督青徐”,曹休因而得以把臧霸及其它青徐豪霸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并进一步把臧霸从青徐挤走。这样,曹丕未折一兵,就在青徐地区初步实现了“易诸城守,用谯沛人”这样—个重大措施在同青徐豪霸势力的斗争中,赢得了重要的一步。

  

    下一步的措施是正式剥夺臧霸兵权。

  

    《魏志·文帝纪》延康元年“六月庚午,遂南征。”同书《满宠传》,文帝即魏王位后, “大军南征,到精湖(按即津湖),宠率诸军在前,与贼(指孙吴军)隔水相对……。”津湖在中渎水域,今江苏高邮境。达是曹丕时期军进人中渎水域的首见记载。

  

    曹丕对孙吴用兵,可以理解为易代之际为了预防外部干扰而采取的警戒指施。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警戒孙吴主要应当在巢湖方面和江汉方面,而不应当在中滨水域。此次南征循中渎水,并不当孙吴军锋,其实际目的疑在探测青徐虚实。是年十月,乃曹丕以曹休为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以及稍后“都督青徐”之命。

  

    黄初三年(公元二二二年),吴、蜀夷陵之战结束不久,曹丕以孙权不遣质子为殊三路攻吴。西路曹真军远临江汉,目的是隔断吴、蜀之间可能出现的新的结盟,并威胁吴国新都武昌。中路酋仁军出濡须,即诸葛亮《后出师表》所谓曹操“四越巢湖不成”之处。西路军和中路军所临之地,都是魏、吴军队长期胶着的战场,这次魏国进军,都无战果。

  

    值得注意的是东路魏军。曹休、张辽、臧霸率领的东路军,在历阳江边的洞浦破吴水师。曹休使臧霸以轻舟五百,敢死万人,袭击长江南岸的徐陵①。曹休、张辽则循江而下,径至海陵、江都。这是魏、吴之间的新战场。是役,曹休以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那二十余军。据《宋书·百官志》,“假黄钺则专戮节将,非人臣常器。”⑧从曹休权位之重,可以看出他对部将臧霸等的控制力之强。

  

    黄初三年之役,东路魏军对吴有一定的威胁。吴国山越不宁,江边守兵多撤向内幼,下游江防空虚。而曹休、臧霸等人也确有渡江作战的态图。《魏志 董昭传》:曹休临江在洞浦口,自表:“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若其无臣,不须为念”。帝恐休便度江,驿马诏止。时昭侍侧,因曰:“窃见陛下有忧色,独以休济江故乎?今者渡江,人情所难,就休有此志,势不独行,当须诸将。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侥幸?苟霸等不进,休意自沮。臣恐陛下虽有敕渡之诏,犹必沉吟,未便从命也。”

  

    按曹休祖父曾为吴郡太守,休十亲岁时拿母至吴避难,于吴地有历史关系,这或许是他们自愿渡江的一个原因。但是据《魏志·臧霸传》柱引《魏略》,曹休渡江之请实际上创议于臧霸。 《魏略》曰:“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霸谓休曰:‘国家(按,犹言天下,指曹丕)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休言之于帝,云云。显然,《董昭传》所说曹休表请渡江之事,正是循臧霸的要求而提出的;曹休上表所言,当即援用臧霸之意。未几,曹休、臧霸在洞浦口破吴水军,曹丕认为吴国有隙可乘,欲求侥幸,才由“驿马诏止”改为“诏敕诸军促渡”④。东路军中张辽在病,别无大将,渡江之任,自然落到首创其议的臧霸身上。臧霸也就在此时以轻舟袭击徐陵,其所领敢死,正好是他最初所请万人之数。曹休等也在这时乘流急进迎,到了海陵、江部。魏军过江既起于臧霸临时之议和曹丕侥幸之诏,并非既定的作战方略,也无充分的过江作战淮各,所以浅尝辄止,没有深人吴境。曹休、臧霸大军北归 (时张辽已病死江都),当是自江都沿中渎运行,而这恰论就是两年以前延康元年六月曹丕南征所采取的路线(至津湖而止),也就是两年以后曹丕广陵之役的行军路线。

  

    臧霸的动向更是值得注意。以“无复它望”的臧霸,在不被曹丕信任并被挤出青徐的情况,贸然提出“人情所难”的南渡请求,这当如何解释?周寿昌读书得间,从“若其无臣,不须为念”二句文字,揣度曹休此言“尚有曲折”①,但未深究曲折是什么。在我看来,曲折确实存在,不过不在曹休本人而在臧霸,在臧霸与曹休之间。 “无臣”二句,或许就是曹休转述臧霸的原话。臧霸所说曹丕“未肯听霸”一语,更透露出城霸与曹丕之间确有曲折的消息。这是矛盾发展的新的一步。

  

    臧霸虽然离开了青徐,但手中还有军队,所以问题尚未解决。臧霸渡江之事发生以后,据《臧霸传》注引《魏略》:“帝疑霸军前擅去(按指青徐军在洛阳鸣鼓擅去之事),今意壮乃尔,遂东巡,固霸来朝而夺其兵。”臧霸被剥夺兵权,本传隐晦其词,谓“征为执金吾,位特进”②。 《文帝纪》:黄初四年八月“辛末,校猎于荣阳,远东巡,论征孙权功,诸将以下进爵增户各有差。”夺兵之事,当发生于此时。从此以后,臧霸栖身洛阳,备位充数而已,再没有别的作为了。

  

    臧霸兵权披剥存,曹丕取得了进一步的胜利。但是青徐诸将还没有悉数离开旧地,也没有悉数夺兵,因此还有矛盾,还有斗争。与广陵之役相始终的青徐动乱就是这一斗争的表现。

  

     至于臧霸个人对曹氏政权的态度前引董昭评论他“既富且贵,无复它望”,是合乎实际的。臧霸降曹后数十年中,未见恃兵专恣或其它过误。鸣鼓擅去者为霸所遣别军,非必臧霸授意。渡江之请,也不见有非分迹象。曹丕以其“意壮”而夺其兵,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还是如郝经《续后汉书》所说,曹丕本来怀疑臧霸有拥兵自重的可能,而洛阳骚乱更使曹丕看到隐患,所以对臧霸更不信任。这就是臧霸所说“国家未肯听霸”—语的实际内容。臧霸入朝后历文帝、明帝两代虽无权柄而礼遇有加。 《宋书·礼志》三,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二三O年)八月,“东巡,过繁昌,使执金吾臧霸行太尉事,以特牛祠受禅坛”,以纪念文帝“受禅”,并表彰臧霸等群臣拥戴文帝的功绩。臧霸死后,于正始四年(公元二四三年)八月享受殊礼,受祀于太祖曹操庙庭。

  

    但是,斗争并不完全取决于臧霸个人效忠与否,青徐势力也不只是臧霸一个人的问题。青徐豪霸这样一个集团的存在,既然影响魏国政权的稳定和北方统一的巩固,那末斗争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将继续进行下去,问题只是在什么时候和用什么方式进行就是了。

  

四 利城兵变与广陵之役

  

    黄初五年、六年(公无二二四、二二五年),曹丕亲自督师远征,连续两次发动广陵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没有与吴军交锋。但是在战役过程中,据《魏志 文帝纪》记载,有一些异常事态值得注意。

  

    黄初五年, "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官。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颖浮淮,幸寿春。·…"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诸将守。……十月,……行还许昌宫。"按,这里提到的广陵,据《魏志·刘哗传》,是指徐州所属的广陵泗口邻近魏广陵郡城淮阴。曹丕于此时此地颁布赦青徐二州以及改易青徐二州将守之令,史载未若其原委。曹丕办完这些事情以后,始由泗口至广陵故城,临江⑦。

  

    黄初六年,"三月,……帝为舟师东征。五月,……幸谯沛。……六月,利城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其见胁略及亡命害皆赦其罪。……八月,帝逐以舟师自,从陆道幸徐。……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十二月,行自谯过梁。……七年,春正月,……行还洛阳官。"②据此可知,曹丕此次东证,至谯,延迟近半年,当是由于利城兵变的缘故。在循涡入淮的途中,曹丕离船,由陆道至徐(县治今江苏泗洪境),驻留一二月,也当与徐州兵变之事有关。《水经·泗水注》在叙述泗水流经魏阳时说:"陆机《行思赋》曰:‘行魏阳之枉渚。‘故无魏阳,疑即泗阳县故城也。……盖魏文帝幸广陵所由,或因变之,未详也。"从行军路线考察,曹丕此行当是从淮上"陆道幸徐"后,继续深入徐州郡县,进入泗水流域,在那里有所活动.然后乘泗南行,经魏阳入淮,再至广陵故城。清人焦循《刊记》卷二论及"陆道幸徐"事,谓"徐地在泗州、临淮之间,盖由泗州航行至广陵。"焦循所云广陵,当指魏广陵郡城淮阴。由此继续前行至长江北岸的广陵故城,舰队必循中渎。

  

    两次广陵之役,与曹丕用兵相始终,《魏志·文帝纪》参差地记载着青徐地区动乱和曹丕处理动乱事宜的资料。这些资料文字简略,不详首尾,裴松之漏注,《通鉴》不录,后代史家无解,卢弼亦无所发明。但是联系到青徐地区的历史状况和臧霸夺兵事件,我认为广陵之役并非单纯的攻吴军事行动,它和青徐动乱问题必有密切关系。

  

    事情应当是这样的:黄初四年曹丕剥夺臧霸兵权后,臧霸故土青徐地区出现不宁,而且规模不小。所以曹丕于翌年东征途次,在徐州所属广陵泗口颁令赦青徐参与动乱的人,以图平息事端。与此同时,曹丕乘机改易青徐将守,亦即正式解除吴敦、尹礼、孙康或他们的后任、部属的兵权(此的孙观确知已在濡须战死),以期彻底解决青徐豪霸问题。这就是五年前洛阳骚乱时有人提及的"易诸城守、用谯沛人"的方略。这样,矛盾未得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以至发生了有更大的声势和规模的利城兵变。利城兵变可以说是洛阳骚乱的继续和扩大。曹丕以屯骑、步兵两校尉的宿卫兵和青州刺史兵平叛,又在青、徐地区亲自处理平叛事宜,并赦免所谓"其见胁略及亡命者"。从曹丕的一系列处置看来,利城兵变的确不是一件可以等闲视之的草窃行动。兵变既经削平,历时二十余年的有复杂历史背景的青徐豪霸控制一方的问题,也就最后解决了。

  

    利城兵变是地方事件,持续时间不长,所以不为史家注意。有的著作顺便提及,认为是农民起义性质。近时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科汇编》,认为利城兵变反映了阶级斗争而没有直按说它是农民起义。从本文所引资科看来,它不是阶级矛盾;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直接产物。兵变中的士卒自然是受曹魏政权剥削压迫的,但是不能以此作为考察利城兵变性质的根据。

  

    宿卫兵和青州刺史兵镇压利城兵变的具体格况,史籍无征。可稽考的是徐州刺史吕虔的活动。 《魏志·吕虔传》:虔"讨利城叛贼,斩获有功。"《晋书 王祥传》:详,琅邪人,"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委以州事。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样;邦图不空,别驾之功。"钱大所《二十二史考异》卷三一谓, 《王样传》所指的"寇盗",即吕虔传》的"利城叛贼",是正确的。吕虔主要是利用琅邪大族王氏的家族势力和社会影响,来对抗青徐豪霸势力;王样则利用这次军事活动,以提高自己家族的声望。《北党书钞》卷七三引王隐《晋书》,谓王祥"以州之股脓,纠合义众",可证王祥有宗族乡党势力可以凭借。在这次军事行动之后,王详的地位逐渐上升。这是琅邪王氏家族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青州的平定,则有赖于王凌和王基。《魏志·王凌传》:凌为青州刺史,"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同书《王基传》,基,东莱人, "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凌流称青土,益亦由基协和之辅也。"青州动乱规模似乎比徐州小,其起始和饵平也较徐州为早,所以曹丕得以用青州刺史兵平利城之叛,而王凌也得以随从曹丕参加广陵之役。王凌用王基,同吕虔用王祥一样,也是以本地大族来"协和"地方豪霸,克服他们的影响。

  

    同蔡方一起组织利城兵变的,还有唐咨。《魏志·诸葛诞传》,"唐咨,本利城人,黄初中,利城郡反,杀太守徐箕(按《文帝纪》作徐质),推唐咨为主。文帝遣诣军讨破之,咨走入海,遂亡至吴,官至左将军。"唐咨在吴,一直带兵作战,其事迹屡见于《吴志》诸传中。按照当时的士家制度和吴国世袭领兵制,唐咨所领可能多是徐州旧兵。魏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诸葛诞在淮西叛败前夕,唐咨受吴国派遣,助诞守寿春,被魏俘获,时距唐咨降吴已三十三年。魏国以唐咨为安远将军,用以招徕降将。 《魏志·钟会传》载《移蜀将吏士民檄》,还以唐咨为例,引诱蜀将投降。

  

  

    唐咨入吴,与当时徐淮地区的军事情况和地理条件很有关系。徐淮于魏为边荒弃地,于吴则是江防前沿。据《吴志 孙韶传》,韶自孙权之初,数十年为边将镇守京口"常以警疆场,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久……青徐汝沛,颇来归附。[魏]淮南滨江屯候,皆撤兵远徒,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孙韶镇京口,以扼守瓜洲津渡为目的,并对徐泗江淮魏军进行警戒和策反。魏国"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众寡,魏将帅姓名;[孙韶]尽具识之。。广陵之役,孙韶隔岸静现,于曹丕北撤之时谴兵过江夜袭。利城兵起,青徐动荡,孙韶边候间谍,自然是南北往还,紧张活动,促成唐咨入吴,利城在今江苏赣榆县境,近海,这也是唐咨便于从海上南逃的有利条件。所以唐咨南奔吴国,并非偶然。

  

    从后果看来,广陵之役确非单纯的的攻吴军事行动。从动机看来,曹丕连续发动广陵之役也是值得研究的。《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谓,曹丕著《太宗论》,慕汉文帝为政‘有大人之量",并谓"三年之中(按当指黄初三年)以孙权不服,复班《太宗论》于天下,明示不愿征伐。。《魏志‘王朗传》注引《魏书》载曹丕诏三公曰:"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诏中还有"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等语。此诏颁行年月,由于史料抵牾,尚难确定,但无疑是针对广陵诸役而言,其内容和语气都是罪已。诏谓"退不和民",暗示国人有反抗之举。而广陵诸役,正是曹丕表示自己意在"和民","不愿征伐",并谴责穷兵黩武的同时连续发动的,这种情况令人费解。

  

    曹丕既然锐意攻吴,而在黄初五、六年之役中却又不寻求战机,以决胜负。《魏志·文帝纪》达引《魏略》载六年出师前夕之诏曰:"吾今当征贼,欲守之积年……。吾欲去江数里,筑官室,往来其中,见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末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这样的军事行动非常奇特,不象赴敌,不象屯驻,也不象狩猎 。它势必旷日持久,劳而无功。实际上,曹丕在广陵锗役中并没有"筑官室""守之积年",只是率领游军,迢迢千里,络绎道途,俊巡高岸而已。他未作任何渡江或溯流的尝试,未对孙吴有什么触动。这种情况也是令人费解的。

  

    如果把广陵之役同青徐豪霸问题联系起来考察,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些眉目。广陵耀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于江淮地区来而复往,这十分可能是对青徐豪霸势力的强力警戒行动。广陵耀兵不足以威慑孙吴,而足以威慑青徐豪霸。广陵诸役掩蔽着青徐地区的斗争,居主要地位的不是军事战斗而是政治混略,所以从征广陵者多谋臣,如陈群、贾逵、董昭、蒋济等是。我推测,黄初五、六年曹丕发动广陵诸役,至少是以解决青徐问题为目的之一。如果此说能够成立,那末延康元年魏军南征到达津湖地区,黄初三年曹休统率魏国东路军到达广陵并循中渎水北归,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与解决青徐地区问题有关的先期部署。在这一部署中不能让臧霸率兵参与,这又促成黄初四年剥夺臧霸兵权之事发生。至于前引"和民"之诏,则可以理解为曹丕发兵之前瓦解青徐叛兵的一种策略手段。这样,费解的问题似乎都可以说清楚了。

  

    利城兵变的平息,标志着青徐问题的最终解决,利城郡名也从此不见于历史。《读史方舆纪要》和《补三国疆域志》均谓此郡废于曹魏时,当是曹丕趁平乱之机,撤消了此郡建制。从此以后,终三国之世,曹魏就不再有进军广陵的活动了。

  

五 广陵之役与中读水道问题

  

  

    广陵之役得以进行,有赖于中渎水道的修治。所以本文还要就中渎水道问题,也就是广陵之役的地理背景问题,进行探索。

  

    魏军从中原出发进攻孙吴江南地区,一般说来,或由颖水入淮,顺流至寿春;或由涡水入淮,溯流至寿春。寿春以南,则傍芍陂,沿肥水,转入巢湖,以求越湖入江,进逼建康。这是曹操时魏、吴主要战场所在,也是整个魏、吴相持阶段的主要战场所在。

  

    黄初五年、六年的两次广陵之役,魏国的进军路线,则是由颖水或涡水入淮后,顺流东下,过泗口(泗水入淮处),至淮阴,然后循中渎水南行,至长江北岸的广陵故城。广陵故城是西汉广陵国以及建安以前东汉广陵郡治所在(建安初年广陵郡一度移治射阳),淮阴则是魏广陵郡治所在。中渎水流经这两地之间,沟通淮水与长江。

  

    中渎水古名邗沟。《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谓“通粮道也”。《水经·淮水注》;“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按指广陵故城)东南筑邗城,放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这说明江淮之间的水道早已沟通,而广陵为吴会经江淮与中原交通所经之地。此后,邗沟之名演变为沟通江淮的大水道的名称,相当于以后的中渎水,不仅指广陵城下一段人工河道。《汉书·洫志》所谓“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⑦,即是指此。西汉吴王濞据广陵,筑有吴城。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吴王濞于此处发难北进。周亚夫在平乱战争中不救梁国之危,而用轻骑奔袭泗口(西汉时的泗口在今江苏洪泽县境)以断吴王濞粮道②。吴王濞失败后,又于此处渡江南奔,被东越人斩于广陵对岸的丹徒。这种种情况,说明西汉时由吴入中原仍旧取道广陵,也说明其时中渎水道仍旧可通。据杜预《左传》哀公九年注及郦道元《水经·淮水注》之说,中渎水道并非径直南北行,而是自高邮以北折向东北,穿过博芝湖、射阳湖,然后又折向西北,于淮阴以东的末口入淮。这一水道南高北下,两侧区域地势低洼,遍布湖泊沼泽。两岸不设堤防,水盛时所在漫溢,水枯时以至干涸。水道及其穿行的湖泊一般都很浅,不能常年顺利通航。七国之乱以后到东汉时期,中渎水道情况不见于历史记载,大概是淤塞不通了。

  

    黄初六年之役,据《魏志·蒋济传》,济上表谓广陵“水道难通,又上《三州论》以讽帝,帝不从。’《水经·淮水注》:“永和中,患湖道多风,陈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迳渡,渡十二里方达北口,直至夹邪。兴宁中,复以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故蒋济《三州论》曰:‘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①不通,陈敏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者也。”所谓“水陆异路。”,是指陆路可径直南北行,行程较近,而水路则须绕道东面诸湖,故云“纡远”④。

  

    陈敏穿沟和开凿马濑(即白马湖)以来,中渎水运不再绕行博芝湖、射阳湖,而是从广陵经高邮迳北,穿樊梁湖:津湖、白马湖入淮,这样就使水道直行,接近陆道,“水陆异路”的情况得以改变,大大缩短了航程。蒋济是平阿人,平阿在今安徽怀远境,濒临淮河。他久仕扬州,“常有超越江湖,吞吴会之志。”他熟悉这里的地理和交通,所说淮湖一带情况,当是比较准确可信的。

  

    蒋济《三州论》,何焯、赵一清等人询认为当作《三洲论》,是。《诗“小雅·鼓钟》“淮有三洲”。《传》:“三洲,淮上也”。《初学记》卷六“三洲”,正是引《诗》、《传》为,注。郝经《续后汉书》所据陈《志》旧本,其中的《蒋济传》,《三州论》即作《三洲论》,可知陈《志》宋元之间旧本不误,误在元明以后。《三洲论》的主旨,是论证淮上至广陵水道不易通行。《水经注》今本错误待多,其所征引的《三洲论》文字,除年号讹误①外,还提出西晋来年陈铁之名。严可均辑《全魏文》,于《三洲论》只辑得“淮湖纡远,水陆异路”二句八字,以下四句十六宇舍去不录,当亦以魏入蒋济之论中出现晋人陈敏之名为不可通。

  

    清人刘文洪《扬州水道记》卷一引《水经·淮水注》,“陈敏穿沟”作“陈登穿沟”,自注谓“此幅《水经注?旧本”。杨守敬《水经注疏》亦引据刘说。刘文洪所据“旧本”.情况不明.但考之史实,作陈敏不对,作陈登则近情理②。

  

    据《魏志 陈登传》及注引《先贤行状》,陈登,徐州下邵人,建安初年,“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杭稻丰积。奉使到许,太祖以登为广陵太守。”《太平寰宇记》卷广二三,谓陈登于江都县西开陂,百姓敬而爱之,因名爱敬陂.亦号陈登塘。《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三谓,陈公塘(当即陈登塘)周回九十里,为利甚博。同书卷二二还说淮安有陈登筑堰防淮遗迹。陈登于水利事业建树甚多,遍及中渎水域的南段和北段,因此说他主持穿沟开凿马獭以通中渎水,是合理的推测。据《吴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其时广陵太守驻射阳,即今淮安,接近中渎水入淮之处,为江淮之间的交通要冲。由射阳南北行,都须循中渎水。而且陈登“在广陵有威名”,“甚得江淮间欢心,于是有吞灭江南之志”,曾以印绥招诱江南乌程山越严白虎余党,并曾于建安五年与孙策军在射阳附近的匡琦城作战。陈登的志向和经历,说明他穿沟以改变“淮湖纡远”状况是可能的,而且对于他的政治、军事活动说来也是必要的。他一改小渎水道为正北方向的。“津湖迳渡”,再改为傍湖穿渠而行,并凿通白马湖的水道,直达当时的广陵郡治射阳,即后来的山阳,现在的淮安。至于这两次改道全是陈登所为呢,还是另有别人继续完成,这个问题靠现有史料可能是无法判定了。

  

    《陈登传》注引《先贤行状》称陈登迁东城太守后,“孙权遂跨有江外。太祖每临大江而叹,恨不早用陈元龙(元龙,登字)计,而令封养其爪牙。”曹操思念陈登之切,益见陈登筹划灭兵之功,而穿沟以通中渎水道,正是出广陵故城渡江攻吴的必要准备。这样,二十多年之后,曹丕才有了这条可供利用的改吴道路,比旧有的纡远湖道方便得多。满宠南临津湖,当是企图循改道后的中渎水进攻吴军,而曹体、臧霸从广陵北归,更为尔后广陵之役沿中渎水的行军路线,作了实地探测。

  

    改道后的中渎水,在三国两晋时期发挥了颇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效用。吴太平元年(公元二五六年),吕据、唐咨等军自江都人淮泗以伐魏,曾利用过这条水道。西晋来年陈敏出为广陵度支及广陵相,漕运江南米谷以济中州,也利用了这条水道。或许是陈敏在利用中有所修治,才造成了《水势·淮水注》中的混乱。晋代祖逖、桓温、刘裕等人从江南经赂中原,都曾由此道北出。谢灵运《撰征赋》:“发律潭(津湖)而洄迈,逗白马以憩憨,贯射阳而望鄂构②,济通淮而薄甬城②”。这里说的,就是义熙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他自己受命劳刘浴北伐军时循中渎水入淮的经过。

  

    但是,新的中渎水以及与之相连的淮水、泗水,作为水道都是不稳定的。它们受季节和雨水等条件的限制,水量有盈有缩,航行时通时阻,所以蒋济说广陵“水道难通”。《水经‘泗水注》:“泗水冬春浅涩,常排沙通道,是以行者多从此溪(按指丁溪水),即陆机《行思赋》所云‘乘丁水之捷岸,排泗川之积沙’者也。”曹丕沿泗水经魏阳至广陵,当亦循此而行。

  

    在盈缩不定的中渎水道中,大规模的舰队通行更为困难。《魏志·蒋济传》,黄初六年冬“车驾幸广陵,……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战船滞留之处在津湖附近。当时有人建议留兵屯田。蒋济认为其地东近大湖,北近淮水,水盛时易受吴军袭击,水枯时又难通航,不是安屯之所。曹丕先拟烧船退兵,后来决定以船付蒋济处置。蒋济凿地引水聚船,才使散在数百里中的船舰得以节次入淮。

  

  曹丕广陵之役,如果其战略日的是大规模渡江攻吴的话,那末这一目的是无法实现的。由广陵渡江,平时就不容易,军事强渡更加困难。那时,长江口以北的海岸线在今海岸线内侧数十公里处,约当今如皋、东台、盐城、阜宁一线。广陵故城及其对岸的丹徒,都濒临喇叭状的海口,海潮澎湃,足以骇人。枚乘《七发》:“八月之望,……观涛乎广陵之曲江。”⑤所描叙的,就是这种情况。瓜洲津渡,是有名的畏途。《元和郡县图志》(阙卷)淮南道扬州:“大江西北自六合县界流入,……南对丹徒之京口,旧阔四十余里,今阔十八里。”《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三:“初,自广陵扬子镇济江,江面阔,相距四十余里。唐立伊娄隶,江阔犹二十余里。宋时瓜洲渡口犹十八里。今(明末清初)瓜洲渡至京口不过七八里。”曹丕面对这四十里的浩浩长江,望而生畏,才有“天隔南北”的慨叹①。环纪《吴纪》、张勃《吴录》均载有步骘表陈魏人欲于荆州以布囊盛土塞江之说。《吴纪》载孙权云:“每读《步鹫》此表,令人连日失笑。此江自天地以来、宁有可塞者乎!”步骘上表略晚,但所反映长江难渡情形,以时间言,黄初年间不会有什么不同;以地域言,瓜洲渡当甚于荆州诸渡。所以曹丕以后,魏军南侵,再也不出广陵。后数十年西晋灭吴之役,没有以主力出广陵、京口。何攀向羊祜建议进军,本有由海道至京口一路②,后来也未见施行。这个阶段,广陵渡江和海道攻吴,风险大,意义小,最多只能起牵制作用,灭吴主要还得依靠上游水师。

  

    瓜洲如此难渡,曹丕从这里大规模攻吴是不可能的。但是青徐问题终于在此役中解决了。所以中渎族水域的几次行军有它的历史作用,并不完全是徒劳的。

  

    隋文帝开皇七年开通中渎水旧道,名曰山阳渎,《隋书·文帝纪》谓“以通漕运”,《通鉴》胡注谓“开而深广之,将以伐陈也。”开皇九年灭陈之役,隋军一支出东海以攻南沙(今江苏常熟境);贺若弼所统重兵则自广陵强渡,一举成功,成为灭陈的主力之一。贺若弼成功,除了说明北强南强的军事力量对比外,还说明由于地理的变迁和技术的改进,瓜洲渡江的困难程度已同昔日有所不同。不过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南北作战经由瓜洲渡江者始终不多。《该史方舆纪要》卷一九引南宋陆游之言曰:“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渡者十之九,从京口渡者十之一,盖以江面狭于瓜洲也。”

六 余论

  

  http://forum.dragon-sky.net/forum/viewforum.php?f=5

  

    历代评论曹丕,都是重其文学而轻其政治作用。这样评论是对的。在政治方面,曹丕作为魏国第一代皇帝,可得而言的,除了捉弄旧君,刻薄骨肉以及设立九品官人法以外,就只有几次战役了。而这几次战役,史籍均语焉不详。所以史臣如陈寿之褒扬,郝经之贬抑,对曹丕说来都是不得要领的浮泛之词。 究竟这个开国皇帝,在政治上还有不有什么可以称说的事情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认我们稍作追叙。

  

    董卓之乱以后,曹操在战胜世家大族,逐步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多次碰到过地方豪霸造成的障碍,有时情况非常严重。官渡之战时,曹操后方功乱,特别是豫州郡县豪霸作梗,几乎使曹操陷于失败。其时在徐州滋扰掣肘的,就是昌霸、臧霸采取了不同于昌霸的立场,不但不背离曹操,而且还替曹操看守青徐,牵制袁绍。所以当别处的豪霸武装陆续被消灭时,臧霸却保住了青徐地盘。

  

    以臧霸为代表的青徐豪霸,对曹操说来,既是一个助力,又是一个隐患。曹操在世时没有机会顾及东方,只有把这个隐患作为遗产,留结曹丕处理。恰好在曹操去世、曹丕将要继承王位时,臧霸别军和青州兵发生骚乱,使曹丕强烈地意识到存在于他和青徐豪霸之间的矛盾的尖锐性,并且使他回忆起官渡之战时风风雨雨的各种情形。曹丕汲取历史教训,力求在汉魏易代之际不致于再出现官渡之战时那种分崩离析的危险,因而不得不小心谨慎而又坚决果断地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曹丕即帝位前后的几次记令,使我们得以隐约窥见他在这方面的一些心机。《魏志·李通传》裁延康元年记曰:“昔袁织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为了酬答李通在那一段困难时期的功勋,曹巫为通子基、绪迁授官位。《魏志 文帝纪》注引《魏书》载黄初二年识曰:“颖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因此,诏免颖川郡田租一年。曹丕一方面褒奖和优抚抗拒豫州豪霸势力有功的臣民,一方面则步步为营地着手处置尚存的青徐豪霸势力。从这个对比中,我们不难了解曹丕连颁这种诏今的实际意义。

  

    曹丕在广陵之役中最终解决了青徐豪霸控制一方的问题,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可以说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称说而又被人们忽略了的大事。

  

    刘知几在《史通·探颐》篇中,评沦曹丕“临戎不武”。这当然是指广陵之役中曹丕的表现而言,这个评论是对的。《魏志·文帝纪·评》引曹丕《典论》,说他自己“生于中平之际,长于戎旅之间”,从小好弓马,习武事。他在数十年中随曹操四出作战,见多识广。他即位后,按理说应当在军事上有所表现。可是事实却不然。他在广陵诸役实贻人以“临戎不武”之讥,这跟他的戎旅经历完全不相称。这一点也有助于说明,广陵诸役从军事上是说不通的,只有从当时政治形势着眼,才能得到解释。

  

    广陵之役解决了青徐问题,使东方归于一统,魏国国势更加强大起来。青龙二年(公元二三四年),吴将孙韶等率卒万人,由广陵循中渎水至淮阴。其时孙权攻合肥,陆逊入沔水,有全面进攻魏国之势。但是魏国青徐地方安堵如常,未受孙韶牵动。孙韶旋即退走。《宋书 乐志》三,裁魏明帝曹叡 《善哉行》曰:“ 我徂我征,伐彼蛮虏。练师简卒,爰正其旅。……游弗淹旬,遂届扬土。奔寇震惧,莫敢当御。……虎臣列将,怫郁充怒。淮泗肃清,奋扬微所。运德耀威,惟镇惟抚。反旆言归,告入皇祖。”

  

    曹叡东巡扬土,只有青龙二年一次,最远到达寿春,《善哉行》当即咏赞此事。其中“淮泗肃清”等语,正是孙韶滋扰而青徐不动这种情况的说明,而这种情况又只有在青徐豪霸势力被消灭以后才能出现。

  

  

              一九八O年十二月稿,一九八一年八月改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