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月出皎皎,汴水秋声——考吃宋代番外篇 -- 坚决要潜下去

共:💬3 🌺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月出皎皎,汴水秋声——考吃宋代番外篇

夕阳拖拽着最后一点残红,渐渐沉下了无比依恋的天际,大宋崇宁二年中秋那轮媚惑的圆月,又悄悄的从云间露出笑靥,把温柔的光芒洒向中原大地,洒向这人世间最繁华的都市—— 汴京。

暄闹的天街上一幢幢林立的酒楼点起了灯火,那结络彩门,那花头画竿,那醉仙锦旆(pèi),那酒旗高悬,明晃晃亮了汴京所有人的眼睛;酒楼里开坛的新酒,刚出的肥蟹,露籽的石榴,鲜灵的孛萄,弄色的枨橘,紧紧抓住了汴京所有人的脾胃。

今夜又是中秋,要团圆,要拜月,更要一夜狂欢!

王孙巨室,登危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富家公子,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

铺席之家,制月台,排家宴,以酬佳节;陋巷贫窭,解衣市酒,长街放歌,那个又肯虚度!

金风荐爽,玉露生凉,月儿更圆更亮,又到了拜月之时。无论贫富,无论长幼,少男少女们都着成人新衣,或登高楼,或在中庭,焚起清香,向着明朗的圆月祝祷:男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共愿国泰民安,盛世太平。

月亮慈爱的看着大地,似承不住这般的重托,沉向了云里。而满城依旧酒楼暄嚣,丝篁鼎沸,笙竽之声,直上天际,又把月儿唤将出来。

“满斟桂酒秋香醉,独舞蟾宫月色寒。”泛舟赏月的士人击打着酒盅,醉声高吟着咏月的佳句。舟向西行,游舫划碎了汴河水面的映月,泛起一河玉梭粼粼的波光。仲秋时节,正至汴水高涨,碧波漾漾。阵阵秋风吹来,洪涌浪卷,两岸芦花似雪,波击风鸣,水声越越。这笼罩在中秋素月清辉下的“汴水秋声”,激起了多少文人骚客咏月的遐思,才能传唱出如此多翫月的绝妙好辞。(翫wán同玩)

再向西去,就能听到金明池畔那顿踏轰鸣的踏歌之声。“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一列列一群群的盛装女子,在月影下放肆的婆娑起舞。敛肩、含颏、掩臂、拧腰、倾胯,这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踏歌充斥着华夏原始的风情,在大宋烟草铺堤的金明池畔疯狂的舞动。汉子加了进去,老者加了进去,一旁嬉闹的儿童也加了进去,这场盛大的欢舞把中秋夜的狂欢燃到了顶。

歌舞仍频,月上中天,金明池上却放起祭神的水灯,一盏,两盏,三盏,百盏千盏万盏,“一点红”羊皮水灯牵成了线,连成了片,烂如繁星的灯火掩映着池中金月,宛若宵汉天河,如梦似幻。这,难道是人间!

此时,天街上依然灯烛华灿,夜市骈阗,游人如织,大宋汴京城在中秋夜的举城狂欢远未结束。这奢华瑰丽的大宋中秋夜呀!月出皎皎,汴水秋声,踏歌而舞,金池飘灯,美哉!

越后九百年,月明依依——景,不复见矣!

======================散文结束的分割线=========================

这篇散文是运用南北两宋笔记中的中秋风俗拼凑而成,东拉西拽,所以文笔不甚通畅,也并非完全汴京实景,下面分段解释一下。

第二段主要来自《东京梦华录》的中秋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也就是说中秋节以前,汴京的酒楼要把门前的彩楼用丝络装饰一新,并在彩楼挂上“新酒”旗,开始出卖当年产的新酒。而汴京市民则在中秋那天争相购饮新酒,到午夜不断,以至于每家酒楼的酒都被喝光,只能拽下望子。(望子即酒旗,比较低档的村店挂的是瓶瓢、扫帚杆,也被称做望子。)中秋正好出蟹和各色秋果,榲勃就是榲桲,别名木梨,蔷薇科,果实黄色,味道类梨,现代一般作为梨树的矮化砧木。弄色枨橘,指用铜绿水浸色保鲜的枨橘。

第四、第五段基本就是改抄自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的原句:“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月台指赏月的露天平台,南朝时即有此物。)从梦华录中全城痛饮的盛景,到南宋“解衣市酒,不肯虚度”的实情,中秋在宋代确是全年中最重要的狂欢节日之一,所以史界一般认为中国人过中秋节发端于魏晋,而兴起于宋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汴京夜景,来自世博CG版《清河上河图》

第六段拜月出自北宋汴京人金盈之撰、罗烨编的《新编醉翁谈录》:“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汴京当时的拜月习俗只限于少男少女,从能走的到十二三岁,都要穿着成人的衣服拜月许愿。男求早得功名,女求如花美貌,说明嫦娥姐姐宋时在天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品一号嫦娥姐姐的真容,大家速度膜拜orz

第八段泛舟赏月源于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是夜城中多赏月排会,天气热,宿湖饮酒,待银蟾出海,到夜深船静,如在广寒宫内。”从北宋四水绕京的情况看,泛舟饮酒赏月的情况虽不似南宋般成俗,但应该会有。“汴水秋声”乃是汴京八景之一,与“州桥明月”一起同是中秋美景,景色主要集中在城西一段汴河。

第九段的踏歌出自北宋人蔡卞的《宣和书谱》:“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为盛集。”但是否在金明池畔未查证到相关资料。踏歌是咱们汉人的传统舞蹈,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又称“踏谣”或“踏曲”。舞蹈形式一直是踏地为节,边歌边舞边走,节奏比较像现代的一些少数民族舞蹈。踏歌是一种标准的民间舞蹈(虽然唐代也进过宫廷),节奏简洁明快,参与性非常强,基本上送个客(汪伦),醉个酒(骆宾王),丰个收,过个节啥的,咱们的先民们都要跳上一回,中秋更是要群歌群舞。资料中蔡卞说的是妇人在歌舞,但从下面同是宋人马远的《踏歌图》来看,这种集体活动肯定少不了男子参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宋马远《踏歌图》局部,表现的是阳春时节一群农夫带醉踏歌的场景。注意看他们的舞姿动作,前面的老人抬左足拧腰倾胯引舞,后面的男子抬右足敛肩掩臂相合,后二人跟随且舞且走。这几个人的舞蹈就动感十足,要是在中秋夜几千个美眉汉子一起又唱又跳,那该是神马场景呀!

第十段的祭神放灯出自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现者。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在北宋并非在金明池放水灯,而是在汴京开宝寺铁塔上遍点灯盏,眺望犹如火龙烛天,灿烂炫目犹如白昼,即东京中秋与上元节的盛景“铁塔燃灯”,上文改在金明池放灯实为兼顾两宋。在节日放灯之俗在中国现在很多地方仍有遗存,附图一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汴水放灯,来自世博CG版《清河上河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宋的中秋节是一场全民的欢庆盛宴,远比后世中秋来得狂野。家人团圆,痛饮新酒,市买鲜蟹,拜月祈愿,泛舟赏月,众人踏歌,燃灯放灯,通宵游乐,一切都比现代要热络狂放……哦,就是吃月饼的没有。虽然在南宋《梦梁录》的美食中出现了月饼,但宋代中秋吃月饼还未成俗,大家一起在中秋夜吃月饼的风俗兴于明代。

最后,祝列位看官中秋合家团圆,太平安康。

关键词(Tags): #考吃#中国古代#番外篇通宝推:小赵,乡谊,威尔谭,
家园 中秋快乐~~~~~~~~~
家园 中秋快乐

原来嫦娥姐姐长这样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