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棠淮安行】(一)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 海棠盈香

共:💬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海棠淮安行】(一)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05年3月4日下午1点多时,我与朋友进入了淮安地界。昨夜无眠,在火车上聊的很兴奋。上午在汽车便晕晕欲睡了,但下午一看到淮安的水、淮安的树,淮安的麦田,淮安的民居,便困意全无,眼睛不眨的看着窗外,想把这南方的风土人情全部印在大脑里。天蓝蓝的,朵朵的白云悠闲的飘着。树很多,虽然还是初春,没有绿,但看那枝干,便觉透着南方的秀气。地里一片片的绿,南方春来早啊!

  快到淮安市区了,我们都很激动。此时收到永恒之爱的短信:“我12点到淮安,淮安在下雪!”是吗?是吗?我们齐看窗外?D?D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看着?D?D从徐州倒汽车过来,虽然风很大很冷,一直都是晴空万里。还有一刻钟左右我们就到淮安了,我们一致认为永恒之爱一人先到了淮安,大概孤独的脑子出了问题,或者他到了什么异度空间……

  进了市区坐落的淮阴区,天依然是晴晴朗朗的,我们仔细的看着路的两侧,努力的寻找总理故乡的感觉。鸾飞说,在市政府对面刻有江在纪念总理诞辰100年时的几句讲话……话刚说完,我们的车已到了市政府,那讲话一晃而过,也没看清楚。但此时,我们都呆呆的吃惊的看着窗外?D?D窗外的确飘着大片大片的雪花!!淮安居然真的在下雪?!

  我发短信给寒夜姐姐,告诉她我们已经到了淮安,淮安在飘雪。她回:“看来是盛装迎亲人啊!昔他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啊!虽然在这里小恩来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他还是日夜思念与惦记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但他从12岁离开便再也没有回来过!他的思乡之情深深的刺痛我心,多希望他有机会驻足凝望一眼他日思夜想的故乡!多希望他能乘着这圣洁的飘飞的雪重回人间!

  下了车,雪还在下,在出站口等李春波,不一会儿,他就赶到了。他曾经在读书处工作过,他带着我们和我们的大包小包的很多行李去了读书处。

  还未到,便看到路上很多学生打着旗子排着队向读书处走。到了读书处外面的小广场,看到已经有来自很多学校的学生在这里列队纪念总理了。

  此时风很大,雪也很大。各种旗子迎风招展,孩子们举着冻的红彤彤的小手,大声的念着纪念总理的诗。我们顾不得行李,赶紧进去拍照。也就是淮安啊,才会记得他。

  李春波帮我们找了存放行李的地方,我们便与熙攘的人群一起进了读书处。

  1904年秋,6岁的恩来随父母、嗣母移居清江浦(就是现在的淮阴)外祖父的万公馆--周恩来嗣母陈氏祖辈的府邸--并在万府家塾馆继续读书。后因生母与继母相继病逝,生父又不在身边,1908年同其弟返回淮安。

  周恩来在这里生活了四年。

  这四年里,小恩来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经历了周氏家族从一种虚盛到完全衰败的过程,1964年8月2日他在京与亲友聚会时说的一段话是他这四年生活的写照:“我母亲要在淮阴娘家去住。父母、十一婶和我们兄弟共6人搬走了,先住在外祖父家,但人家人多,我们又刚发了财,常住人家也不好,就搬到西头住了一年多,这所房子14间,父亲在外做事,一月才16元,那笔钱很快就花完了,家里就借钱过日子,母亲又劳累、又愁闷,半年就死了,父亲没有来得及见到她。不久十一婶也死了。这一年由于死了两个母亲,给我印象很深。”

  实际上,他在这里的生活比他这段叙述还要惨。1907年,生母万氏、过继母陈氏相继生病,恩来每天都要为母亲抓药、熬药、喂药。这时,周家已经靠借债度日,家境十分困难。在湖北做事的父亲已经无钱寄回,9岁的恩来不得不典当衣物为母亲看病,他几乎每天要到当铺典当,然后到药店买药,当铺高高的柜台与当铺老板的冷言冷语让他过早的尝尽人情冷暖,懂得世事艰辛。

  但是,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并没有让他悲观沉沦,在这四年里,他一直没有中断学习,比较系统的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遗留下丰富的藏书,这成为童年的小恩来获取知识的宝库。在这里,他先后读了《四书》、《五经》、《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说岳全传》、《镜花缘》等许多部古籍名著。万青选书法造诣很深,这为小恩来练习书法提供了优越条件,他从颜体入手,又习魏碑,苦练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书法风格。

  学习之余,他喜欢玩拼字块的益智游戏,喜欢放风筝,喜欢帮家人做事。他还喜欢梅花,在书房前,他辛勤培育了一株腊梅,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这些陶冶了他的性情,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雪更大了,人更多了,我们随着人潮进了大门。进门左转是私塾馆?D?D当年小恩来读书的学堂。东边的桌子是私塾先生用的,紧挨着的便是小恩来的学桌。我们看到这两张桌子挨那么近,都不由得吐吐舌头,哇,这不就在先生眼皮底下吗?做什么小动作先生都一目了然啊!?D?D也就是我才会有这样龃龉的想法,当年小恩来在这里用功读书,是个刻苦学习的乖孩子,想想他小小年纪,在文学上的造诣比现在的我都强之百倍,他儿时通读的书,我到现在也读不懂,……真是汗颜!

  私塾旁边有一棵含苞欲放的腊梅,尚未走近,已有阵阵清香飘来,把我们吸引了过去。此时虽然雪还在飘,阳光也很好,也许南方就是这样子吧,太阳雪。一阵猛拍之后,李春波告诉我们,这棵并不是周恩来儿时浇灌的那棵,他带着我们穿过前厅,便看到一棵虬曲挺拔的腊梅,开的非常漂亮。青砖砌就的花坛,上写三个大字“一品梅”,意为周公官至一品,德至一品。

  这便是他时时念起的那棵腊梅了,他曾亲手浇水培土,看它慢慢长大,看它花开花落。此时,花又盛开,香气袭人,笑迎八方来客。他最喜欢热闹了,倘若他在,看到我们来,也会笑得灿烂的似这花一样吧。

  这是一个相当小的院落,也就十几米见方。东西两厢分别为书房和奶妈蒋妈的居室。书房有两间,晚上读书在里间,外面用于玩耍?D?D他经常与小朋友在这外间的小桌上玩拼字块的游戏,最常拼的是一些古诗,每次都是他拼的最快。中间是恩来亲生父母的居室,再往东是恩来与嗣母居室。

  当年,小恩来就是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读书、玩耍、劳动,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里徜徉,也体验着当时的人情冷暖,世情淡泊。

  我们在这里转了又转,拍了又拍,拍下恩来当年打水的水井,拍下田中角荣送来带着友谊的樱树,拍下恩来童年的生活,拍下人们心中永恒的怀念。

家园 【贴图】读书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是鸾飞照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