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能量看世界(1)-从能量的角度探讨价值和剩余价值 -- 海峰

共:💬34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没有理解我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历史的角度来谈,经济发展和能量的关系的。我的目的其实是,不要只把眼光局限在民族竞争的角度,还要有更为宏观的角度。

不过您的主题不是我这个话题,您先继续。

家园 经济学观点太形而上学了

我只是观察经济现象,利用常识和逻辑,推导我的结论。

现在的经济学,无论西方还是马教的,都太形而上学了,绕来绕去的,我很不喜欢。

这篇文章,算是抛砖引玉吧。因为缺乏经济学训练,表达不是很严谨。你要是觉得常识和逻辑推理还是严谨,就凑合看下去。不足之处欢迎指出。

使用价值是人不同的需求追求,成本是以能量为基础的,我只能解释到这一步了。

家园 个人自由阐述观点是很好的

我只是觉得, 既然你不熟悉某些理论,不要在提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随便批判为好

家园 用神学来比较不妥

应该说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不是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家园 好文,挑个小错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应该是:不是所有劳动都是有价值的,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才有价值。相同劳动时间的不同劳动,价值相同。劳动的差异体现在使用价值上。

家园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家园 Bingo!就是这本书了!
家园 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一点

神学不是宗教。

所以对神学一词的误用大量出现。

家园 欧美的老喜欢搞极端

熵这玩意儿就和石油似的。你觉得快没有的时候吧,向下挖一层就出来一大堆。主要就看人类技术能不能及时更新。

真的到宏观到宇宙,围观到所谓最小粒子,这些东西都被人类彻底利用完了,那么人类也没什么新东西可认知了,人类独立存在的意义似乎也就没了。到时候人就是宇宙。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就我看,人类完全没必要在这些人类根源性问题上花大部分时间。因为答案是会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而一步步修订。适当的探索,保证能给其他研究活动以合适的指引就够。

动不动就想一次性搞明白世界本源,我看就是西方不成熟的表现。他们老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想一次性摆平各类高深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不太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摆的平,因此才会要结合实践一步步探索。

话题再扯开一点,老毛最后也有点被西方这套思想给整糊涂了,最后想一次性摆平历史兴衰定律。结果栽了个大跟头。现在回头再看,路还是要一步步走,走越快就越容易摔跤。这个世界上,高人永远比别人走快半步,走快一步的那就容易被看成疯子。

家园 能量看世界(4)--达尔文主义和生产关系

能量看世界(4)--达尔文主义和生产关系

我不太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天堂说。物质都是依靠能量进行转换的,不要说房子汽车,就是最简简单单的一杯自来水,都需要依靠大量能量来净化及驱动其流动。所谓物质极大丰富,前提就是存在有取之不尽的廉价能源,这种想法,根本就不现实。

不过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的论述,还是很有道理的。结合达尔文主义,人类社会,就是人们以各种形式组织起来,以获取维持生存和发展的能量和资源。其实能量和资源是一体的,所谓资源,就是能以更少的能量消耗而获得的物质。

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有打猎、耕种、抢劫、掠夺、商业、科技、开发新能源等等。

人类社会,为了竞争资源,从最初单人匹马的采集和狩猎(独狼模式),逐步进化出越来越复杂的组织方式(狼群模式),最后进化成国家和相应的政治经济制度。这种政治经济制度,就是所谓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竞争和进化的结果。

比方原始社会,为了更好的狩获猎物,保卫自己的狩猎成果,人们组织起来,形成了部落,淘汰掉了那些单枪匹马的猎人。

又比如农业发明以后,因为农业种植需要长期的精心培育才能收获,因此土地私有制获得了发展,以奖励农民能够更精心的培育土地上的植物。为了保护粮食,不会被敌对部落掠夺,农民通过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建立起专业的暴力机器,形成了复杂的国家形式。

国家内部,也存在有偷盗和掠夺,妨碍农业的发展。如果完全依靠国家暴力机器,成本必然变得难以承受。这就需要人民能够有一定的自觉性。这就要靠宗教和道德的作用。在中国,主要靠教化民众;在国外,靠宗教天堂和地狱的恐吓,让民众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因此,可以说,宗教和道德都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

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历史传承,有不同的规模,有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其竞争模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并不能仅仅用所谓的资本主义,就抹杀其中的区别。

比方英美集团,历史上因为是海盗出身,在地球上占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北美、澳洲、部分非洲国家),虽然有过工业革命的发展,但艰苦的劳动,毕竟比不过海盗行为来钱容易,最终又再次走上了掠夺资源的老路。你可以把航空母舰,不过就是全球顶级的海盗船;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不过是穿西装的海盗。

德国日本,历史上也想走掠夺的捷径。但是因为战败,不得不走另外的竞争手段—通过生产工业产品,提高技术门槛和资本门槛,来获取竞争的优势。

中国的竞争策略,与德国日本的很相似。但是德国日本都是排外狭隘的小国,中国这种以文化为纽带的开放的大国,有规模上的优势。中国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不断侵蚀德国日本的技术门槛。

认识到发展规律,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改善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便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获取资源,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繁衍下去。失败国家及其人民,能获取的资源和能量越来越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最终从地球上消亡。

我很不喜欢所谓的“公平和效率”的争论。效率和公平都不是目的,资源竞争、生存和繁衍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而所谓的公平,所谓的效率,都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我本人还是支持人性自私说的。一个人如果从小一直非常刻苦,工作有非常刻苦,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组织管理的经验,与一个庸庸碌碌的人相比,难道不应该获得更多的报酬?

我并不反对市场经济鼓吹者,他们要是能够自主创业,白手起家,建立起中国的微软、谷歌或苹果公司,并且因此而成为世界首富,我们鼓励都来不及,怎么会去反对。

我反对的是效率说的鼓吹者,以效率的名义,对自然垄断型企业和大型骨干型企业的私有化主张。大型及垄断型企业,是全国人民60多年的积累,是属于13亿中国人的共同财产。

全世界的大型公司,大多为上市公司,股权可能为1万人所有,10万人所有,跟中国国有企业,股权13亿人所有,并无本质区别。中国国企有管理层侵占的现象,西方上市公司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管理上的问题,想办法解决就是了。唯一的区别就是,10万人所有的上市公司,可能只能请律师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13亿人所有的国有企业,拥有者可以直接制定法律,惩罚管理处的侵占现象。

你不能因为有这种情况,你一个经理人,就可以跑到证交所里,跟股东们说,你看,为了避免管理层的侵占,你们把股票都给我吧。变成了私人公司,我作为管理层,自然就不会侵吞公司财产了。这种十三点的语言,就是过去十多年,主流经济学家一直还忽悠我们的东西。

另一方面,那些大型垄断型企业,如国家电网,电信公司;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重要到不能倒的企业,如战斗机公司等等,如果变成了私人所有,父传子,子传孙,这跟朝鲜金家王朝有什么区别?难道实行朝鲜这样的世袭制度,这些公司就会变得特别有竞争力?

这是我跟市场经济右派的区别。

跟左派的区别:公平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没有公平,社会内耗增加,社会资源因为内耗而流失,最终会导致失去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我支持不养懒人的进步的社会福利。

当然,生产关系的竞争,不能脱离资源的支持。比方新疆的楼兰,绿洲突然变荒漠,在先进的生产关系,到时候都没有用处。

家园 俺喜欢达尔文主义

俺喜欢达尔文主义,不喜欢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那里,借点有用的东西而已。

家园 商榷,历史不是这样的,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

社会主义的建立是从未有过的事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给TG很大的信心;如果当时老毛的文革路子走通了,现在就没有人会说是走快了一步。正是没有走通,我们才明白是步子大了,不能那样走。所以后来的试点的方式的正确的方式。对于新问题,反反复复都是正常的。

家园 也是,很多东西是先行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再说那时候是全球性的情绪高亢。如果不考虑时代背景,站在现在这种相对平和的时代,对那个时代很多做法必然是想不明白。

我也非常赞同现在这种试点的方式。我认为,通过不断的改革,我们以后的社会制度会越来越贴近社会必然法则。而且我们不是被动的改,是主动的做实验,做大规模社会实验,然后将成功的结果普及全国。从这个角度上看,现在中国的治理方式已经超越了全球。

家园 达尔文主义适用于生物界,不适用人类

如果喜欢达尔文主义,就不必讨论文明了。

达尔文主义是个开环系统,文明是个反馈闭环系统。

达尔文系统里没有学习和通信的过程,而文明系统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家园 何不食肉糜?何不吃人肉?

PBS是对的,人是动物的一种,但人类社会不是动物社会。

达尔文主义和人类社会没有关系。

我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基本假设是不对的,应该有更好的理论。

但显然不是达尔文主义,或任何类似达尔文主义的思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