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五百年来谁著史》了解如下真实的历史 -- 俺老孫

共:💬47 🌺21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献花,做个记号。回头 来拜读。
家园

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第一次看时有如醍醐灌顶

家园 是的,事实上林则徐最早认识到差距的

后来大家一厢情愿的认为林则徐能扭转败局,实际上,林很早就看出了中英的差距,好像还组织过对西洋文献的翻译,从这一点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很多官员应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为啥洋务没有马上开始,值得在挖掘。

家园 如果英国人能够干掉林则徐

中国也许就有救了。如果英国人不是北上寻求与朝廷对话,而是提前正面攻击广州,把林则徐击败杀死,中国也许就能早点觉醒了,至少不会输给日本那么多。

实际上一鸦战败以后,很多人还是沉醉于《说岳》式的历史幻想中。认为如果不是道光帝听信谗言,用一帮投降派替换林则徐这样的忠勇之臣的话,咱们大清朝一定不会割地赔款,屈辱求和,而一定是一鼓作气,直捣黄龙了。但是实际上林则徐当时的江防措施,除了厚集兵力勤加训练,比琦善的解散兵勇稍好以外,其他的拦江锁、死炮台、舢板火攻舰队等等,和琦善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如果英军正面全力进攻的话,林则徐除了城陷殉国,也没有别的出路。

即使到了湘军早期,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对洋务、对洋人,也仍是这种《说岳》式的认识水平。直到后来进军长江中下游以后,尝到了洋务的厉害(胡林翼吐血而卒)和甜头(曾左借师助剿),才开始真正思考体制问题。而这时,中国从一鸦战败算起,已经浪费了20年时间了。

当然,这么说,不是要埋汰林则徐。林毕竟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很多事情,他已经看到了,或者隐约感觉到了,但是却没法说服那些未见过洋人的“忠臣义士”么。等到他死了,那历史就更是只能任由人家打扮了。

相比之下,日本有萨英战争之败,让那些唱高调的“忠臣派”早吃点苦头,能彻底洗心革面而又不伤筋骨,真是历史的幸运。

家园 当时确实是落后

具体的细节可以看看《《天朝的崩溃》》,当时清廷的技术是严重落后的,比如:看到英军的汽船(steam ship),大清认为肯定有水牛在河里驱动!还有地理知识非常原始:大清当时有奏折讲:今日谎称英格兰,明日谎称美利坚,怀疑他们是一群人(记不清具体的语句了),整个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印象中英军只有10几个伤亡,而且大部分由于疾病。

虽然不至于像西班牙几百个士兵击溃几万印加士兵,但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这里又回到鸦片贸易:为了对抗季风,英国商人投资研究新的造船技术,这样每年就可以来往广州,印度三次(具体记不清了),后来鸦片商人就开始用steam ship了,这些投资的基础是鸦片的暴利,如果你确定只要船能安全到达广州,鸦片能保证畅销,谁都会投资,还有就是为了对抗海盗,汽船上都配备精良的火炮,水手也是经验丰富,勇敢善战的。

这些技术革新打鸦片战争时都用得到。

家园 看《五百年来谁著史》了解真实的历史(续二)如果打会如何?

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都在说是因为落后,而且特别是因为制度落后所以鸦片战争才打败了。西西河里居然也不少。

似乎满清王朝不是腐败无能到不敢战,而是面对强敌不能战,战必亡国(当然如果说亡的是满清王朝那么也还说的过去)。

看看比满清早三百年的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吧:

《五百年来谁著史》

第94页

葡萄牙人托梅皮里(TomePires)1511年来到印度,第二年便来到离新加坡不远的马六甲,在当地的葡萄牙商馆办事。随后,他作为葡萄牙大使(葡属满剌加总督大使)被派往中国,1520年到达广州,准备前往北京。但当时明朝皇帝没有接见葡萄牙使节一行,因为就在托梅皮里一行来到北京时,马六甲王国的使节正在向明朝皇帝控告葡萄牙的入侵。御史邱道隆、何鳌先后上书,其中邱主张严厉声讨葡萄牙占领满剌加的罪行,命其立即归还满剌加国王领土,而何鳌则主张中国为了维护朝贡国利益,必须对葡萄牙进行经济制裁,“驱逐在澳番舶及番人潜居者,禁私通,严守备”,结果自然是:托梅皮里满腔热情而来,却受到了明王朝“礼部”下层官员的一顿申饬,满怀失望地回到广州。1523年,葡萄牙人入寇广东新会,被中国水师击败,托梅皮里被俘获,1524年在中国被处死。

家园 要么作食草动物, 要么作食肉动物

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

作食草动物的民族, 可以把诗词歌赋变得绚烂,

食物搞得精美, 衣服变得华丽,

但是不会研究武器和进攻技巧

我始终在想, 为什么西人吃饭如此简单,

面包夹肉而已, 华夏子民都难以下咽。

他们的心思都用来算计怎么做食肉动物了。

家园 1523年的葡萄牙和1840年的英吉利比?

这个比关公战秦琼还给力啊!

16-17世纪的天朝和泰西,军事技术上本来就没有代差。而且那个时候,东亚诸势力,无论是日本,明朝、清朝还是郑氏海盗,都是在积极地吸收以葡萄牙、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

1840年,英吉利已经是蒸汽驱动的文明了。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讲,这个和清朝的人/畜力文明相比,是有代差的。更不要说后膛炮、线膛步枪等具体的军事技术优势了。

家园 这个韩毓海的简历本身就成疑

韩毓海

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为山东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方向研究生,导师孙昌熙,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谢冕,1991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著有《新文学的本体与形式》、《锁链上的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摩登者说》、《红玫瑰到红旗:变迁的中国现代观》、《知识的战术研究—当代社会关键词 》、《星火》、《天下—江山走笔》、《五百年来谁著史》。

从他的学术背景和发表著作来看,这个韩某人谈论近代史,也就是个易中天品三国的档次。

要对明清史某一领域有一定创见,不下20年的苦功在实录、会典、起居注、宫廷档案批折、时人笔记等死材料上,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更逞论提出什么革命性的见解了。无论是黄仁宇于明朝财政史,还是茅海建于鸦片战争,都是如此。想拍拍脑门就臆造一些“真实的历史”出来,这是违背历史学的客观规律的。

家园 独木难支

简而言之,西欧当时处于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起,进行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大清则是承平日久,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

我们虽然非常希望洋务运到能够提前,抵御日本,但,曾国藩这种精英人物都不敢出头,毕竟是满人的朝廷,比日本多了个种族问题。

大家有时候把改革开放比作第二次洋务运动,我觉得这是误读,实际上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除了义和团短暂以民族情绪为主的反弹外,太平天国是以基督教为精神指导,戊戌变法是效仿西方的体制,五四运到要抄袭西方的思想(德先生,赛先生),到北洋的宪政,最后中共的马克思主义,都可谓洋气扑鼻。

现在的第二次洋务运到是从思想到技术的全面的改革。

家园 全方位的不同啊~

就是两个不同游戏规则下的玩家,碰巧开始玩一种游戏。不幸的是,按谁的规则来玩,是靠谁拳头大决定的。

其实清朝那个财政和动员能力,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要他自个儿活着,也活得还行,老百姓也能过。碰上了要打军事硬战,悲摧了。

看茅海建的书里面说外交的,更是看得瞠目。后人广为诟病的外交领事权,不是外国人打压下被迫交出的,反而是从道光帝到各个基层官员都汲汲不可耐要伸手送上的。外族红毛还是由外族红毛自己管,不要生事啊~天朝一向这个政策啊~~

家园 前后矛盾呀?

既然“林毕竟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怎么还能指望林公殉国后,同时代的庸碌之徒能开始真正思考体制问题。

家园 再瞎扯一个最具娱乐色彩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官方思想,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以捍卫正统中华思想批驳太平天国,康有为也只是躲在孔子后面搞政改,到五四运动时,已经是德先生,赛先生了,打倒孔家店了,再加上鲁迅的批评,孔子的儒家轰然倒塌。

中共的破四旧,批林批孔,孔子视乎要永久的退出历史舞台了,可是最近的泛滥全世界的孔子学堂,孔老夫子又是一个华丽归来,于丹的论语又成为流行,孔子的命运这1,2百年可谓跌宕起伏。

孔子是大清式微的原因?现在中国傲世全球,孔子于此有助益否?

个人感觉,国家富强,文化往往被定义为优越,比如什么狗屁新教伦理,国家衰落,文化亦受鄙视,比如现在的伊斯兰。

国家的兴衰无常,文化也跟着遭殃。

家园 个人的林则徐和历史的林则徐

是不一样的。

个人的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一个对西洋政治、军事有浓厚好奇心的人,甚至是一个不排斥亲身尝试西洋医术的人。

历史的林则徐,则是一个被套到中国传统的“说岳”史观中的符号而已,是一个被昏君、奸臣所排斥的忠贞之士。如果林这样的忠臣得行其道,天朝必不至于割地赔款、屈辱求和。

家园 你说的很对

中国的转身慢也要考虑到2000多年中国主流文化的强势。

没错,是强势。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不是没有面临过军事强权,五胡乱华就不说了。典型的有蒙古和满清。但蒙古和满清给汉文化政权的是政治危机,国家政权没了,但满清和蒙古都要向汉文化投降。

也就是说自春秋战国中国文化大爆炸创立的诸子百家的基础之后,中国没有面临文化危机,蒙古和满清征服中国后,知识分子没有信仰危机。

唯一的文化冲击可能是佛教的入侵,佛教义理精湛,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老百姓都非常喜欢,中国知识分子先是用汉语完整的翻译了梵文经典,然后本土化,消化了佛教。

但佛教的入侵只是文化入侵,没有军事的配合。

鸦片战争是,中国面临的不单是军事优势的西方,同时是文化优势的入侵,不但是政权危机,同样是文化和信仰的危机,中国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同时陷入危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