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货币发行的行为学研究 -- SkyWalkerJ

共:💬28 🌺1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谁还能少赔本跑出来?跑不出来光叫唤就不挨刀了

现在谁还能少赔本跑出来?

跑不出来光叫唤就不挨刀了?

据我所知,准备好试点的不止公布这些

家园 少赔本?

现在手里有多套房怎么可能会有赔本一说,大家手里的房子都是单位分的,或者06年就买的吧。有多少手里多套房的人的房子全都是10年以后买的。

除去炒房的,大部分多套房群众的房子一般是如下流程,单位好的分了1到2套,然后为了孩子上学之流又投资1套,好的单位每年还有单位集资房或者是团购房。

而炒房的呢,只要是06年之前开炒的,贷款的杠杆作用那基本就是负成本了,有多少职业炒房的11年后还加码的。

这些人的房子成本能亏本?

家园 是吗?出售兑现后再说赚和赔

出售兑现后再说赚和赔

去掉税费(营业税、中介费、个税),落到手里的钱起码要高于本金+同期贷款利息,不说投资

还有装修、维修、银行利息……租金才收回多少?

公房还有产权问题等

家园 别忘了,那个时候的高级点心可不能贷款买。
家园 是我笔误了。卖房收房产税的问题是大众普遍受影响

而高级点心其实只局限于比较少的有钱阶层里面。也就是从1%,顶多10%的人的口袋里掏钱。

可是卖房收房产税,则是从大众,不说80%,差不多也50%的人手里收钱。就是没房的人,租房子住,那租金里面也包含房产税的部分了。当然如果能够想出办法只对10%高级住房的人收房产税,还差不多,可是这条线实在不好划。而高级点心的线非常好划,因为只有买还是不买两种选择。而房地产,你房子盖多大开始收房地产税呢?地段怎么考虑?房子的朝向用料等等影响价格的因素,可变因素太多,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最后说不定又变成美国的税务和法律系统那样,富人可以想尽办法钻漏洞,而穷人只能老老实实交钱。

家园 对呀,这个很关键。否则就不是回收货币,反而是放出货币了
家园 咱们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前面已经说了大多数多套房的业主都是06年前买的或者是单位分配以及动迁的。

06年前30到40万的房子都涨到100到150万了,还算什么银行利息的。即使考虑到提前还贷银行收取的补偿20万15年贷款提前还款10年,总还款不过25万,加上10万首付成本就是35万。

除去自主的房子,装修能占成本多大比例。至于卖房的税收最大的营业税5年后减免。

这还说的是贷款买房,单位分房的呢?

单位分房不是叫公房,房改的时候都变成私产了,按照工龄折算的,最多职工就出了1到几万元不等就买成私产了。少数没有买断的,现在的公产房价格只比私产房低10%,而且可以花钱变私产。

你要一定说多套房的业主的主要房产都是10年后买的,那你的说法有些道理。

家园 别忘了我党的土改政策

人均多余面积梯级累进,70%肯定不受影响

20%有影响也不大

10%就是宰杀对象了

别忘了我党的土改政策

家园 就是不知道执行起来怎么样。现在的廉租房都能租给有钱人

关键是这房产税很容易藏猫腻。而高级点心,就算有少数内部能吃掉一些,但是大多数,买就是买,不买就是不买,干脆利索,不容易弄虚作假。

家园 多余房产梯级累进,猫腻就是一生的“原罪”
家园 06年前买公房以后不炒房的赚钱也应该

06年前买公房以后不炒房的赚钱也应该,有几个?

家园 标题应该叫金融易容术

中国花了三十年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把自己打扮成为一个有银行、有保险公司、有各种证券信托基金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卸完妆还是社会主义的老德性。

家园 我觉得没说到点子上

还是在试图用货币经济学的东西在解释一切。

有个本质的区别需要注意,改开前乃至90年代前中国的经济体制还是全国有计划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货币和西方自由市场条件下的货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最典型的就是改开初期,中国的货币存量只相当于总GDP的1/3。

前三十年整个经济是在全面计划和配给制下运行的,货币的功能受到极大制约,国家不存在多少靠滥发货币获得额外收益的空间——它是最大甚至某种意义上唯一的雇主,经济自我半封闭运行,大部分经济活动都是通过无偿划拨。因此当计划经济出现过热(投资、储蓄比例失调)时,只会以配给制下的物资紧缺来表现(黑市以及高级点心并不能理解为货币主义下的通胀,因为他们不是绝大多数人的主要物资来源,他们的高价体现的还是物资短缺),这是直接跳过货币层面来体现的。

此外在80年代的前后三大件热潮的背景也与现在有不同。当时的高通胀虽然是有货币过多的问题——平反补发工资,知青回城就业,以及市场化终结配给制的过程中,原本的储蓄被释放出来(储蓄本身其实就可以理解为延迟的消费)。但真正的原因并非像现在是因为担心通胀而抛弃货币涌向资产楼市,而是因为当时体制下收入财产上的贫富差距很小,因此消费往往是以井喷的形式出现——要么大家都买的起,要么大家都买不起。这在整体上还是健康的(80年代上半期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还是好的),情况与美国在战后结束配给制时差不多,当时的情况也是战时繁荣与配给制双重作用下积累的大量储蓄让美国经济一步进入到消费主义时代,并持续到50年代末。

至于现在的情况并非简单因为私人资本规模过大——这只能解释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但解释不了时时刻刻如影随形的产能过剩。根本问题是在于贫富差距过大。一方面使得产能得不到足量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使得资本缺乏加大投资的意愿,而本来财富多的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很低,这就让这些资本更多的选择投机,从而推高通胀。企图靠回笼民间货币来解决通胀,只能暂时治标,因为老百姓终究还是要有人养,国家不能光回笼货币不管人死活。而且把民间没钱了,消费不足带来的产能过剩不就更厉害了,就业、维稳压力也会重新抬头,到时候又要出来搞刺激撒钱,而这种撒法又会快速推高通胀。

中国经济的问题,虽然有不少政治性因素带来的特点,但对根本问题的把握上还是资本论更为契合。这就是在固有技术和模式下发展到极限后,又没刚好等到新工业革命的降临,也没有因为对外军事胜利获得额外市场以供倾销。那么在这样的低速增长的冬天里,发展经济就要逐步让位于经济的稳定——因为显然目前阶段鼓励竞争是缺乏效率的。这个稳定并非单纯的通胀,核心应该是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消费水平的方式来保护好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具有的规模优势。

通宝推:明心灵竹,netsouth,李寒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