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建筑业的人均效率看保障房政策 -- 陈经

共:💬176 🌺855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的观点不在点子上, 还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路子

地皮至少是中国的地皮,和女人一样, 是稀缺资源, 必须用计划经济的方法保障供给, 否则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安定,进而降低社会效率。

对于女人,政府严格实施了一夫一妻制, 至少表面上扼杀了囤积女人的歪风。

对于地皮上的房子, 政府企图不管,甚至还愿意借此机会捞一票, 彻底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政委不过从效率的角度, 撤掉了政府的遮羞布,原来房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无关效率、无关经济条件。

家园 降低空置率?

动某些人现有的奶酪是十分困难的,不夸张的说,真的一个一个房子的解决,会闹出无数麻烦事情来。建新房就是釜底抽薪的绝佳办法了,还能拉动产业需求。再说了,中国有这方面的产业优势为什么不发挥这个优势?

家园 赞同

去HK的尖沙咀,普通的茶餐厅的快餐价格就是30HKD左右,深圳的一些写字楼聚集的快餐价格也是15-20RMB左右了。10元多一点的,绝对是地沟油造。最近几年的餐饮业,人员工资、房租成本上升的很厉害,而服务业的售卖价格又不能大幅提升。

家园 呵呵,在我们河南这个人力成本全国最低,我家洛阳市这个人均

月收入2000都不到的地方,建安成本2000,你觉得可能么?里面不含装修,毛坯房

家园 每个村都不太一样,基本上都是每人免费30平,家里本来的

房子按1000/平的水平补偿,新盖的楼房除了免费的部分,多出来的每平米800的价格,本村人基本想买多少都可以。至于今后的地租收入,那就不知道了,得看被占的地盖成工厂人家能赚多少钱了,和本村怎么个分法了

家园 我不认为地皮是天然稀缺资源

以前或许是,现在不是了。

几十层的高楼一建好,建筑面积就增加了几十倍。。。。

政府的企图是通过卖地增加财政收入,所以控制卖地的数量。问题是,如果不这么做,除了加税之外,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增加财政收入?

换另一个角度看,改革开放前,政府管着所有人的住房吧?那时候的质量怎样?你如果很年轻的话,不妨问问你父母。

家园 建新房需要新地皮

推出的地皮多了,就不值钱了,这个是政府不愿意见到的。。。

家园 就让那群死多头去死好了,还真以为中国特色就能对抗

经济规律呢,我非常清晰地记得在我小学到高中那段天朝时期,那个上一轮通货膨胀已经结束但紧缩大规模展开的时期内,我们市当时唯一的一个在建五星级酒店在市区非常好的一个位置烂尾了十年,在当今这个房价飞升到一定程度后的几年前终于有人出钱给盖完了。那一轮房地产大潮在我们市区的洛河边留下了一堆两三千/平的独栋别墅,十几年中就看见过其中的一个有装修的痕迹,几年前终于全部拆除为本轮房地产大潮盖楼房让路。那么多人喜欢站在6000点的高岗上高喊向着10000点进军,那就去进好了,反正一万点肯定跟这些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家园 是搬搬抬抬的活

我看到的是用扁担挑两个小箩筐的石块,老婆看了挺吃惊,认为对女人来说,是重体力劳动,所以印象挺深刻了。

这个是在深圳,那条高速路叫丹平高速。

家园 小弟省会城市设计院的至今没碰到过保障房项目~

说实话 房地产业旺 我们设计院才能跟着吃点肉~

家园 说地皮不稀缺,你不知道容积率这个概念吧

城市容积率就是一个小区的建筑面积除以地皮面积。一个住宅小区现在一般在2.5~3之间,好一点的1.5~2之间。算上医院、学校, 商业区,道路, 整个城市的容积率大概在2左右, 不是你想象的几十倍。

除了容积率, 你应该还知道地段。没人能够接受一天在路上上下班2~3个小时,或者10%以上的收入花在上下班的路上。很不幸, 我的不少同事不得不住在距离公司上下班35公里以外的地方, 一天来回70公里,光油钱一天50块, 还是1.6升的小车。不是他们不想近一点, 而是他们买不起更近的房子。

假如他们只接受更近一点的房子,那么, 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距离变成17.5公里的时候,能供他们挑选的房子就只有四分之一了。

所以, 城市炒房者早就知道地皮是稀缺资源,他们大举借债买入, 甚至高呼, “贷道就是赚到”, 无非他们相信在通胀阶段, 只有稀缺资源才是保值的。

家园 这个几十倍的推算是这么来的

原本一块地皮,假设只能建平房的话,可以住若干人,现在可以建30-40层楼,我的的推算是住的人就多了几十倍了。

这个推算不一定准确,但料想不至于仅住多两倍的人吧?别忘了,即使是平房,也是要道路,小区等配套的。

说完这个,不得不谈一个分配的问题了,你也承认,好地段是稀缺资源,那么,应该怎样决定谁可以分得好地段,谁必须住得远一点呢?

家园 赞同

关键是一切的配套设施、周边环境、基础交通等等都是要有很大的投入才能实现的。这个钱从何而来呢?没有这些,再好的楼也卖不了多少钱。这也是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发达国家的小城市甚者乡镇的基础设施也已经有很高水平。工作机会和生活的便利程度并不比大城市逊色太多。

家园 平房的容积率一般在0.6~0.7之间

可见, 即使把平房推倒再建高楼,得到的建筑面积不过增到3倍。

但中国城市极少见到平房, 基本都是2~3层以上的, 5~7层无电梯的早期公房。推倒这类住房,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过1~1.5倍, 不会更多。

由此可见,中国的地皮紧张程度。

至于好地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在张江上班,他喜欢浦东的房子; 有的人在漕河泾上班,他喜欢闵行的房子。 在这方面新加坡人在祖屋销售上有了很好的实践。 把自行申购, 面积差,价格差和抽签结合在一起。

家园 这个说不太清

我们这边女性有上工地担两撮箕砖石的。不过这些女人一般都是和自己丈夫在一个工地干活。大致是丈夫有点技术(如泥水匠)就让老婆来干打下手的“轻活”(相对而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