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运轶事(30)千里追击 -- 忘情

共:💬24 🌺34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这种,我见过是在支线上。

  我当年在的铁路工程队在海勃湾,现在的乌海站。那里有一趟这样的车,跑四五十公里长的海老线,与货车混编某,同时也作为这条线的客车。

  当年呼和浩特铁路局正线上只有一趟忘情说的这种通勤车,车次305/306,我们的宿营在两站中间时也停。这趟车严格地说应该归在慢车里,铁路职工在小站和没站的地方只能坐这趟车,所以都把它看作通勤车。

  大部分要早出晚归的职工坐这趟车是不行的,只有在呼局两头的才能凑得上时间。以前听说南京有一趟按上下班点安排的通勤车,不知现在有没有。

  另外还有两种只有工务和工程部门才有的车,一是象汽车一样的轨道车,上路要临时要点;二是四个人就能抬动的小车,有动力没棚子,任何时候只要线路上没车就可抬上去开,见到车来了就抬下来,现在的高速线路上大概就不能用了。

家园 是瑞士的, 具体原因还没见报,还在查
家园 安全是一种习惯
家园 很多文件上天花乱坠的东西,往往经不住实际情况的考验,

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情况,那些能总结会提高的家伙们,听都没听说过。为什么到处大喊狠抓落实啊?就因为文件与实践脱节严重。

我总想对那些见到的,口吐莲花般的精英们发出诚挚的邀请——你们下到一线来,自己把自己说的那些落实一遍我看看。

家园 特别早以前,我坐过一次“通勤车”

南口—西直门,一共就三四节车厢,外观看着和绿皮车一样,里边只有两侧沿着车厢各有一排长条椅,木制的。车门也是像邮政车那样横着拉开的,我坐的那节车压根没有门,就在门口拉了根铁链。从倒数第三四站开始,就有胆子大的小伙儿站在门梯上手把扶栏,到让我们这些坐车的替他捏把冷汗。蒸汽机车牵引,脑袋伸出窗外马上就是一脸的煤末子,一趟车坐下来头发里都是。

那该是八十年代初期,后来想想,南口有机车车辆厂,这就是对内兼对外的“通勤车”了吧?

家园 中国的发车程序,

在给出绿灯出站信号后,还得有车站值班员在站台上给绿旗(灯)才能发车,车站值班员有责任察看站台这一侧是否安全,这时副司机也要回头看值班员的信号,有什么问题也能看见。

  这是七十年代我在铁路上工作时的做法,那时车尾还有位运转车长观察两侧,要运转车长给绿旗后值班员才能给绿旗。现在运转车长没有了,有的车还没有副司机,不知程序改成什么样了。

  不过那时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问题,有一次我们工地的临时停车点,工人还在上车车就开了。后来我们分析是那里没车站,自然就没值班员,我们的工人上车时有一位拿着一只带绿圈的手电乱晃,司机以为是运转车长给了信号。

家园 瑞士的大部分车站是无人值守的,

瑞士的大部分车站是无人值守的,而且绝大部分客车是没有检票员的, 整个火车里只有司机一个工作人员。

有列车员的列车简单, 和国内的基本一样,到站后检票员下车, 等乘客上下完毕, 就向车头发信号, 可以发车。

其他客车到站后,打开车门,司机的观后镜弹出, 等到发车时间, 信号灯变绿, 司机通过观后镜, 发现旅客已上下完毕,关上车门, 收观后镜, 发车。

家园 其实色目人比较好认而已

他们到汉族地区行窃,被发现的概率比汉族小偷大很多。

我单位一个女同事家门口的市场是个新疆团伙的势力范围

另一个女同事家门口的市场是汉族团伙的势力范围

一样的猖獗

家园 每次停车的时候,为什么检票员要拨下站台上一个柜式设备上的

某个东东?我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按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