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楼下的释迦门人 -- 华虎

共:💬2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文化还是经书本身。

一本圣经,引出基督天主东正耶和华见证等教,可以理解。读者对圣经的理解不是同一的,读者对圣经的引伸和发展不是同向的,分歧的存在是必然的。

俺读过圣经(为了免费英语教学,教者也都知道),没读过佛经,但俺听说佛教也有很多不同教派,各个教派的戒律和教义很不相同,和圣经下的教派一样。

上面这些是从“是不是佛家的原意”这句话,发散思维了片刻,赶紧打住。谁知佛的原意,谁懂基督的原意,这个争论恐怕又要进行几千年吧?

家园 呵呵,很抱歉,您听到的可能不实。

佛家的不同派别分歧是有,但是没有基督教那么大。因为基督教的教派基本上涉及到了立教之本,只是勉强因为承认一个上帝而统一在一起。而且不同教派的圣经都是不同的。

释迦牟尼临终时有弟子问:您老人家去世以后我们没有了老师没有了人回答问题,怎么办?他回答:“以经为师”。佛经有很多,佛的原意虽然不能说一定是那样,但是基本上至少可以知道佛是原意不是什么样了。不过您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所以就有了禅宗,不论辩论,现在只是应景说说,离真正的佛家辩论,差的远了:)

所以是有标准的: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佛家不同宗派里,戒律都是差不多的。教义也是基本相同,除了密宗稍微有些自己的讲究,别的都是有标准的。

家园 这句话,俺是理解不了,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希望您有时间另开新贴,多写点,宣传佛经,普及佛经,光大佛经,为众生在互联网络上种福田,铁手想必不会阻拦。

家园 谢谢。

佛经是释迦牟尼的讲课记录,我想您能明白,对不同的人讲课时,内容深浅和方向都不同,所以有的时候,对同样一个问题,说法也有所不同。“不了义”就是说只说到半截,听众能理解的程度,还不是“究竟”的解释。

您说的对,下段时间如果事情顺利,我会抽时间写个佛经简介系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本人才疏学浅,修为也不足,如果有什么不到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家园 善哉善哉! 随喜功德, 顶礼赞叹!
家园 华虎兄弟,麻烦改改说法

把河友说成和尚尼姑未免不合适了。而且,对别人的信仰无论怎样不赞同,也还是要尊重。只要合乎河规,大家都可以讨论的。

家园 前些天我读了一阵《法华经》,觉得很有意思,麻烦讲一讲
家园 呵呵好啊,不过过段时间好吗:)

说经书不敢出错,和平时调侃不同,所以还要好好看看再写。这段时间没那么空闲静心读经,写随笔无所谓,写经书就要老实了:)

家园 翠花,上凉茶。。。

就依兄台上面四行话,还不至于到“疾恶如仇”的程度吧?上火了,还是另有隐情啊?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佛教的种子不会在这里发芽。来西西河的都不是白丁,咱不用担心弟兄们被“消极”思想给毒害了。

烧香拜佛好像是净土宗的事儿,禅宗好像也不化缘的(至少最初是这样的)。是不是这样,微风同志?

家园 呵呵。。。

呵呵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如果明白人都不说话,也就麻烦了,是不是?

呵呵,和他较真儿,是想点化他一下,敲了几个钉子,可惜没什么效果,看以后的机缘吧。有时候你要把别人的路都堵死了,他才能想到转身。希望他能咽不下那口气,自己就去用功了:)

烧香拜佛其实每个宗派都有,但是不象净土那么讲究罢了。

其实佛教到了中国基本上都变了,原始佛教是只能化缘,不能自己想办法种田啊什么的。中国到了百丈怀海师徒,才改了制度,算是救了禅宗,不然可能也早被灭的差不多了。不过当时也被骂成了“破戒比丘”――改革在哪里都不容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