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农村杂记之我们那荒凉的新农村 -- 武陵老农

共:💬63 🌺18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光叔的话 中

爱听!

家园 不要什么都往政府身上想,应该依赖市场

要是赚钱,自然有人去做。不赚钱,自然没有人做。

你见过小摊小贩卖什么东西,需要政府指挥么?

政府只要保证基础建设没问题就可以了。

家园 吃几次亏,就没人跟风了。

市场就是这样的。

什么叫民主,什么叫自由? 自由就是自作自受,自己承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以婚丧嫁娶为例吧?一次失败的婚姻可能意味着一辈子的不幸福。所以选择婚姻是需要经验的,看来应该是有父母操办更为稳妥。

但是..............

大家还是选择婚姻自由,自己做主,不是么?!

家园 中国人脑筋太灵活,

要不这样硬性规定,不知道会玩出什么花头经来。

家园 也是这道理!俗语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八十年代初,有人咕咙:北京城里下大雨,到了省里变中雨,下到地区成小雨,落到田里几点雨!!!

家园 问题在于:基层组织往往按照上面意志,向群众宣传……

种这种那,那时候,群众依然相信政府,相信领导,认为政府提倡的不会错哦!于是花钱买树种,栽种下来,像这无核橘,当年便是政府号召下栽种的,待果树长大后,挂了果,却又不值钱啦!农民辛辛苦苦,耽误下好几年时间,却盼来这么个结果,找谁负责去?谁又负得起这责任???归根结底,还是农民自个吃亏!管着几亩土地的小农户经济,有多大能力,能承受下这样的风险!长时间下来,政府的公信力也跟着下降!说政府得想个办法,也就是你说的那意思:把有前途的种殖业,养殖业等等的基础设施弄好,这东西投入得大本钱才行滴,农民从土地上刨食,能糊住嘴巴算是相当的不错了!自己办这样大的事,只能想,没力办,也奈不何,政府不插手,便永远是句空话!!!

家园 这是一个过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过程

正常社会,老百姓就应该不信任政府,把政府的权利约束在一个角落里,即所谓的“守夜人”。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政府不断地失去公信力过程建立起来的。只有大家不相信政府,才会设法监督它,控制它,真正的民主社会才建成。

底层的事情,还是由底层老百姓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的组织来做好。而不是由政府强行安排一个“公社”,而是老百姓自行组织起来的“公社”完成。

中国老百姓目前还没有这种团队精神,需要长期培养,培养的过程就是各种社会矛盾体现的过程。

通宝推:我看看,
家园 说的简单, 这个过程是个U形陷阱

首先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不是一句守夜人就能定义完了. 民主的正面是多样化, 反面就是五心不定. 五心不定又要干事, 一种是邪道, 利益优先, 坏事先干, 再忏悔. 一种是伪道, 讨价还价, 利益挂钩, 你干得初一, 我做得十五. 传说中有正道, 只是和武侠小说里不同, 正道和邪道的区别不大, 个人问心无愧,勇于牺牲的精神不比蜜蜂,蝼蚁的牺牲精神更高一级. 不断要求自己人牺牲的正道和要求别人牺牲邪道差别真得很大? 意识形态,普世价值就是让别人的别人怀着崇高的献身精神变成自己牺牲的高级手段. 一神教磨炼千年的大杀器.

中华文明破关的秘诀早就说了, 就四个字"相信群众".不是相信三少爷,相信王立军,相信九长老,董事会, 相信制度,普世.

家园 我老家倒是没荒地,因为会被人鄙视

要么是转租给村里其他还有能力有心思种地的,租金是很少的,有人租就不错了;这些能租出去的地一般被改种葡萄,我老家是山东有名的葡萄生产基地

剩下的地力比较差的,主人实在没能力照管的都是种树,家里老人照看着点,几年都没人管

PS:我们村里已经10几年没动过地(就是随村里人口变化调整耕地),大家都不靠地吃饭,村里才没人管这种得罪90%同村乡亲的烂事,所以我伯父去世10年了还有份子地,我堂弟小学快毕业了还只有户口

家园 不是没人管。

一开始承包土地时没有规定时限,经常变动,农民一般不愿出力保持地力。

  好像是八十年代后期还是九十年代初,为安承包者的心,国家规定承包土地三十年不变,即使是有人口变动也基本不变,到现在三十年还未到。

  俺女婿上大学离开农村已经超过十五年了,家里还有他名下的承包地。

家园 关键是不能跟风,不管是种还是砍。

如果不砍,熬过几年也许就翻身了。

家园 钱能不能被用完,我认为完全可以用完的

广州有一道地铁线就很说明问题。那个老总(已经调任)说为国家省了好多个亿的钱完成了这道线,可是没几年后果就显露出来了。

这道线人满为患而无法加乘足够的车厢,站台比别的站小,乘客能休息的椅子也少。

之所以说绞尽脑汁,可能是施工人员太围着水库本身着想了。能不能给水库修个凉亭啊,加多几张石椅啊,能不能在水库里面建几条石阶,让人们在枯水期的时候可以走得离水近一点啊等等。

钱还有花不完的?我是不信的。随便上街抓个女人抓个母亲来问,她们都会告诉你,永远不够钱花。

钱之所以花不完,可能一是把要花钱的地方想得太简单。二是没有让需要这座水库的人参与设计这个钱应该怎么花。

家园 以前我们那里五年一动地

我小时候还在农村的时候我们村土地调整过好几次,大概最后一次是98年左右

主要是今年我们村村长支书来我家拜年,我爸爸提起来,问最近几年还会不会调整,结果答案是,谁管啊,白得罪人,啥时候村里人都说要调整的时候再说

家园 不是熬的问题,是这‘无核柑橘’过了时啊!……

现今的人,生活水平往上升了,一张嘴巴也吃刁了!再加上品种改良和国外进口水果往市场上一涌,本地产的东西便无人问津呵呵!

家园 呵呵

前面已经说了,其实水库整治中最需要的库底清除淤泥大多数都没做,或没做到位。这个方面,是花再多的钱也不冒泡的。所谓的花不完,不是绝对的。

至于你所列举的广州某条地铁线的问题,应当不是为了节约这几个亿,而造成站台缩水。而是在其它方面,如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于中长期客流预估(也就是设计最大客流量)等方面出了问题,虽说老总能有一定影响,但他作不了主。至于休息的椅子少,其实,在公共交通设施方面,坐椅主要是为“老、孕、残”等特殊人群准备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