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关于中国“士”的介绍。 -- slyypp

共:💬5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关于中国“士”的介绍。

前一段时间CCTV1播了《知青》,虽然这个片子胡掰成分极大,但还是引起了社会上的不少关注,尤其是他勾起了现在40后、50后外加少数60后这一批人的回忆。

我要说的不是这些。我的好奇点在于“士”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含义。我之所以说“士”,而不是用“知识分子”这个词语,是因为我曾经看过一期有“文痞”王朔参加的《锵锵三人行》,王朔作为北京的一个军区大院子弟,而且曾经是文革主力,我觉得他的观点,应该是代表了当时北京一大批体制内人的想法。王朔提到,‘你今天不管说文化大革命怎么怎么坏,但是毛泽东把中国历史上这个“士”阶级,给彻底消灭了,你凭什么瞧不起人啊你,太讨厌了’。因此,我今天就来说说“士”。

家里有一套《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0卷,1981年版的。这一版,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是邓小平钦定的中美合作版。我说中美合作,是因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很早就从英国人把版权转让给了美国,所以,看官们现在读到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都是美国佬写的。

邓小平当年的建议(实际就是命令)是,凡是涉及到跟中国政治或部分文化等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那么中方就不再是个翻译方,而是要参与编订修订的,举个例子,“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条目,就得由中方定调子,而不是由美方按照己方认知来编纂。

至于其他的,都是美方来写。

这套书的来历,不是买来的,但他被放到我家书架上的时候,却是全新的,似乎从来没人翻阅过,里面夹着已经风化的肉虫干尸。当然,究竟我是怎么得到的,在这里不赘述。

言归正传。我还是来用通俗语言介绍一下这本书上关于“士”的解释。

这本书一开始,就没把“士”当成是一个特殊。他把“士”分成了四类:

1.学士:这一类人,主要是指传统的儒、道、墨、法……这一个群体的人,通过比较正统的著书讲学传道,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以达到参与国事的目的,学士们其实是比较正规的,后期中国用科举来公开选拔这一批人;

2.策士:其实这一部分人,有点类似于古希腊历史上的雄辩士们,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特别能说,嘴上功夫了得,也就是说,他们主要是靠游说、公开讲演、制造舆论、出谋划策等等方式,达到和第一类学士相同的政治目的;

我的PS:学士和策士干的活,实际上,有可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比如清末的康梁组合,一方面,他们修习儒家传统经典,参加科举,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组织“公车上书”,试图影响政局走势。

3.方士:这实际上就是现代版的理工科知识分子,他们主要从事诸如历法、算学、农学、天文、地理、水利等等,还包括一些民间的技艺人士。早期,他们身上的大仙色彩也是比较浓厚的,像炼丹之类的事也是经常干的,但随着古中国的发展,他们渐渐独立出来,更为专业,像历法这项工作,就不是跳大神的能干得了的。按照李约瑟的说法,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只有技艺,那么,大家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身怀技艺(广义)的人。

4.术士:基本上属于神棍一类的人,特别擅长占卜、星象、阴阳五行等方面的人。这一部分人虽然不登大雅之堂,但在中国却是普遍存在的,时至今日,在某些偏远地区,他们仍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前些年我豫的某大仙,天天用芒硝给村里人看病。实际上,大陆由于毛泽东的政策,术士们的生存空间其实不多了,但在香港台湾,那还是比较吃香的,影响较大,看看人家电视台上公然播什么运程运势节目,就知道了。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并没有把意识形态作为解释“士”这个词语的准则。近代中国,说到“士”,人们脑子里就只限定在做官的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上,总体印象较坏,大抵上认为他们蔑视劳动、眼里只有权钱,只想做官,热衷装逼、喜好互相指责、文人相轻,会说不会做,等等,80年代以来,还带上了“公知”的帽子。

在毛泽东时代,“士”的概念扭曲更为严重,社会上形成一种在教室里看书学习考试不正确,只有跟着工人农民受他们言传身教才能成长的风气。因此,教授教师挨骂挨揍,学生们远离学校成了显而易见的事情。

今天,“士”的火苗已经复燃,君不见,从中国老百姓到公知,都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从批判政府腐败无能到指挥TG策马扬帆踏平南海,中国人的参与程度之高,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再看看公务员热,就知道“士”已从40年前臭大街的的玩意儿,转变成一个香饽饽了。

总体上看,今日中国的“士”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的“士”相比,高度狭义。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果历史上中国能注重方士、术士甚于学士、策士,那么中国的文化氛围,是不是会改变很多呢?

家园 花!

觉得不能把过去封建社会(指现行教科书那个解释)的士和现在的某种人群混淆,当时存在的是由当时的理由和范畴,与现在的人群都完全不同。

家园 这两天恰好看cntv的中国公开课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里面恰好也谈到了士~

家园 以前对那种树立正面典型的宣传很反感

一个个完美形象跟自己身边现实不断打架。现在看原来这个都是有历史传统的,宣扬 士,学子,读书人,知识分子的时候,一个个都脸上贴金,仿佛永远正确,永远在跟邪恶势力斗争。名声臭的,自然要驱逐出队伍,或者翻案再请回来。

理工科不吃香啊,一项手艺、工程得实打实的干,干的好干的差工作可量化,自然比耍嘴皮斗心眼的待遇差,风险还大。

家园 老毛似乎并不认为“士”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吧

从他的言行上看,似乎他更认为“士”和别的社会阶级是毛和皮的关系,封建社会,“士”多依附于上层统治者,到了社会主义中国,老毛认为,当然可以有“人民的知识分子”。文革时候针对知识分子的摧残窃以为很大程度是下面的人的反攻倒算,不能全算在老毛身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