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继续搅混水,跳动群众斗群众:Nikon好还是Canon好? -- 晨枫

共:💬52 🌺3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继续搅混水,跳动群众斗群众:Nikon好还是Canon好?

Canon党西西河党委灌水处布告:

轧主席教导我们,晨枫是个好同志,帮助是必须滴,批斗就不必了。

(什么?轧主席没有说过?啊,他心里是这么想滴。

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心里是这么想的?嗯,你怎么知道他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呢?

什么?轧主席说了,他没有怎么想?唉,你们连统战也不懂,他这是要团结河里的一小撮。

谁在丢砖?哼哼,丢砖也不怕,干革命死都不怕,还怕丢砖吗?

嗳,还是蛮痛的喔。)

==================================

争论Nikon好还是Canon好就像争论Toyota好还是Honda好一样,永远争不出结果来。更有甚者,有些铁杆Nikon或Canon党徒把他们钟爱的牌子当成宗教信阳(或者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样来维护,吵得伤了和气,这就没有必要了。在能人的手里,无论Nikon还是Canon,都可以拍出普利茨奖的得奖级作品,两者的能力都远远超过一般使用者的需要。即使在最专业的人士手里,两者性能之间的差别可能还不如两者的使用习惯之间的差别大。但是,两者毕竟是有差别的。

Nikon在50年代就领军日本相机业进军世界专业和高档相机市场,在60年代又一马当先开创了单反市场。50年代时,单反还在雏形,旁轴对焦(rangefinder)的Leica M3风靡世界,在专业和高档市场一统天下,Contax等只有敲敲边鼓,直到Nikon推出S系列,成为摄影记者和专业摄影师的最爱。今天,一台状态良好的Nikon S2比同样状态的Leica M3要值钱,而且根本是千金难求。Nikon前几年还特意推出新生产的纪念版,价格超过同时期的Leica M6。假古董毕竟是假古董,但这是题外话了。进入60年代,Nikon的F系列高级单反成为专业和高级市场的标准装备。Nikon F2是和Hasselblad一同随阿波罗飞船进入太空的最早的相机,这很可以说明Nikon F系列在当时摄影界的地位了。据说一次阿波罗宇航员太空漫游时不慎失手,丢失了一台F2,为Nikon免费放了一颗货真价实的卫星。70年代单反在专业和高档市场里大面积取代旁轴,随着Canon、Minolta、Pentax、Olympus等其他日本厂家全面跟进,尤其在Canon A1、AE1等自动曝光的单反上市后,单反在普及市场也形成了主导地位,但Nikon的领导地位还是毋容置疑的。除优越的基本质量外,Nikon的镜头和配件系列最为完整,这对专业人士尤为重要,也是当时其他厂家无法比拟的。经典的Nikon FM2和FM10至今仍以不同面目在生产,这是以追逐时尚为风气的相机界的奇迹。

80年代中,Minolta首先推出自动对焦的Minolta 7000,对所有别的厂家,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对焦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个是移动镜头内的镜片组,另一个是移动焦平面。后者只有Contax AX用,目的是为了与以前的手动对焦镜头相容,但机械结构复杂沉重,机身厚大无比,现在也放弃了。对焦一般都是通过移动镜片组来完成,于是对于自动对焦而言,就有将驱动马达置于机身内和置于镜头内的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自动对焦的基本技术路线,和不同相机厂商以后二十年的命运。

机内马达成本低,风险小,镜头轻小简单,镜头从手动对焦改过来也容易,兼容原有的手动镜头也容易,但机内马达的功率、扭力、转速只能对某一基准镜头优化,对别的镜头只能靠调整齿轮减速比来匹配负载。镜内马达自然使每一个镜头的尺寸、重量、成本增加,但镜内马达可以根据每一个镜头的大小和负载来设计,对焦速度不因镜头大小而损失。

Nikon为了和当时已有的庞大手动对焦镜头系列兼容,降低新的自动对焦镜头的成本和降低技术风险,决定将驱动马达置于机内,通过镜头接口处一个小螺杆驱动对焦。Minolta、Pentax也是这样的,Olympus则放弃了单反市场(手动对焦的OM4还苟延残喘了几年)。

Canon的历史包袱相对较小,但不是没有。但Canon敢于壮士断腕,走了镜内马达的道路。与此同时,新的Canon镜头接口也比常规的大,超过35毫米的要求(有说法Canon EOS的镜头的image circle之大,用在中幅的645上都不会发生遮挡,不过没有见到有人真的试过),没有机械连接,全部为电子连接,故称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EOS。新镜头与原有的FD系列不兼容。

Nikon的策略开始时很成功,老鸟可以在享用新的自动对焦功能的同时,继续兼容原有的手动镜头(回到手动对焦,自动曝光)。新镜头相对便宜,新鸟也上手快。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随着自动对焦渐成主流,与陈年旧货兼容对新上手的人已经无所谓优点。新相机除自动对焦以外,陆续引进了其他自动功能,如将测距信息与闪光灯控制联动,图像稳定或手振补偿(image stabilization或vibration reduction)等,这些是手动镜头不可能做到的。继续使用手动镜头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但问题最大的,还是长焦距镜头自动对焦太慢,这是增大减速比以便用小马达驱动大镜头的必然结果。在新的AF-S镜头出现之前,Nikon的80-200毫米f2.8的变焦镜头,从最近到无穷远对焦需要4秒钟!这还是一次锁定,没有来回搜索的情况。这是绝对不可忍受的。任何傻瓜相机都要快上100倍。另外一个问题是自动对焦时,一定要拨回手动对焦,才能用手动对焦修正,否则会损坏驱动马达。这在情急之中,比如自动对焦无法锁定,但摄影机会稍纵即逝时,或者在黑暗中摸不到手自动对焦开关时,是十分恼人的。一个稍小的问题是机械噪声,这是机械连接无法回避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越往后才越大的:镜头接口较小使电子接触点数目受限,增加新的功能只能引入新的镜头系列,造成Nikon自动对焦镜头系列繁多,所有Nikon相机可以和以前的镜头兼容(新Nikon好象开始放弃这种兼容性了,细节不太清楚),但不一定和以后的镜头兼容的奇怪情况。不过Nikon的自动闪光控制还是无人能出其右,自动曝光控制也是可圈可点。

与此同时,Canon“背着石头上山”,在Canon的小世界里怨声载道,甚至“叛逃”四起,但最后终于点石成金,走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初换型和镜头不兼容的苦痛终于过去,镜内马达的速度成了Canon的杀手锏,超声波马达(USM)不光快捷安静,而且可以在任何时候直接手动修正,无需来回拨动自动/手动对焦开关(开关还在那儿,但是用途变了,只有在自动对焦老是锁不住,或需要预设对焦点时才用)。快捷的对焦不光大大方便了使用,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对焦精度,因为用不着“锻炼”耐心,减少了发急出错的机会。很快,Canon从Nikon手里攻城略地,迅速在新闻、体育、时装、自然摄影里取代了Nikon的地位,只要到奥运会或白宫南草坪的记者堆里数一数“大白炮”(Canon的长焦镜头是白的,Nikon的还是黑的,Minolta和Pentax也是白的或灰的,但在专业市场里的占有率微乎其微)就知道了。最厉害的是,Canon把USM做进廉价的普及镜头里,使一般人也能领略USM的好处,对Canon把Nikon挤下王座功不可没。

EOS的大镜圈的好处也逐渐体现。镜片玻璃的中间部分是光学质量最好的,边缘部分由于镜片边缘不可避免的折射、绕射、衍射、反射和别的什么“射”,加上镜桶内部的些微反射,总是比中间要差,这也是图像中间部分的分辨率、色彩总是比边上好的道理。EOS的image circle大,边缘设计要求就没那么高,在相同的光学设计、玻璃质量和加工水平时,成像质量容易做得好;或者说相同成像质量时,工艺要求简单一点,而玻璃尺寸稍大的缺点可以抵消。如果说30年前Nikon镜头光学质量领先的话,那么现在Canon的至少是不分伯仲。大镜圈的另一个好处是允许预留众多的电子接触点。EOS至今还有一些接触点没有动用,但预留的新功能只有Canon自己知道,像Tokina、Tamron和Sigma这样的第三厂商在反向设计时无从知晓,早期的Sigma镜头就和EOS 3/5/55/7匹配有问题,这可能也是Canon的一个小圈套?Image circle大的另一个好处是允许tilt and shift lens。这是一种特殊的镜头,允许镜片组像大型座机(如Linhopf,Toyo,Calmut,Sinar等)那样平移和偏转,可以纠正广角镜头仰拍高楼时上小下大,也可以在成一定角度拍摄时使一列物体全部清晰(和用光圈控制景深不一样,容以后有机会慢慢道来),对建筑和广告摄影裨益极大。Nikon的镜头不能tilt,只有shift,因为image circle不够大。Canon首先引进图像稳定(镜头上标以IS),在普及型和专业型镜头上同时采用,现在已经形成系列。据说USM最初是Nikon的专利,但被Nikon抛在一边,墙里开花墙外香,不知道Nikon里面有没有人为此悔青了脸。Nikon现在也有全电子连接的USM(称为AF-S系列)和图像稳定(标以VR),但只限于最高级的专业镜头,都是天价,一般人无缘得用,也和老机身(如F801、F90?)不匹配。

除镜头外,Canon EOS的机身设计也既前卫又合用,符合高科技时代的使用习惯。新的Nikon机身的样子和人机接口也越来越像Canon。不过机身材料就是另一回事了。EOS使用聚碳酸脂机身和金属镜匣(mirror box)、胶片压板(film plate)和镜头接口(入门级的Rebel/Kiss/88之类为全聚碳酸脂构造),为的是结合聚合物重量轻、抗冲击(不会摔出凹坑)和金属刚度高、保证光路精度的优点。但专业人士一直对聚合物机身颇有微词,觉得不如全金属机身结实,所以最新的EOS 1V/1D/1Ds也是全金属机身了。

我当年倒是没有这先见之明,只是贪图Canon比Nikon便宜一点,在超级市场里(不是胡说,在Superstore,Ontario叫Loblaw?)买的第一代EOS,EOS650,再过几年兴许成了collectable了,哈哈。“这山望着那山高”的那山就是Nikon F4。本来想买Canon T90(现在真成collectable了,二手价比新的时候还贵),但太贵,LP也不会对焦,怎么教都不行,只好买自动对焦了,结果歪打正着。

顶级的专业市场是一个风向标。Nikon的F,F2,F3,F4一直是无可争辩的市场领头羊。Canon倒也推出了第一代的EOS 1,但Canon自己都对它没有信心,同时销售的手动对焦的新F1是作为Canon的“正式”专业级产品。EOS 1n出现时,情况有点不一样了。这个时候,EOS的EF镜头系列逐渐完整,USM的优越性开始体现,大批体育和新闻记者开始倒向Canon。使用半透明的pelicle mirror而不再需要翻镜子的EOS 1n RS以其惊人的连拍速度,和没有“失明期”(单反都必须把镜子翻起,才能曝光,所以都有一个短暂的“失明期”,black out,摄影者不可能实际观察快门开启时刻的真实情景),赢得了使用者的赞赏和慕名者的倾心,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怀念这个早已停产而且销量并不很大的型号。到EOS 1V面世时,已经没有人怀疑Canon是否是顶级专业单反市场的领头羊了。与此同期的Nikon F5,尽管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顶级专业单反,但拘泥在功效至今仍有争议的1003点彩色测光,而不能在对焦速度、精度、防振等更重要的方面有所突破,终于反主为客,成了顶级单反市场的竞争者而不是主导者。到新近Nikon F6面世时,人们的反应更多的是惊讶(“怎么现在还在搞这个名堂?”)而不是欣喜(“啊,终于等到了”)。

数字时代的Nikon也没有见好。Canon在数字单反领域里现在领先,上有1Ds Mk2撑天,下有350D垫底,中有1D Mk2和20D冲锋陷阵,在普及市场里有G系列和PowerShot系列打天下,戏比Nikon唱得热闹,看看dpreview.com里点击Canon各型的多少就知道了。Nikon终于奋起直追,推出D2X到D50的一系列优秀产品。但是Nikon有一个硬伤:CCD芯片是Sony的。这就像汽车一样,要是宝马和法拉利用的是福特和三菱的发动机,那还是宝马和法拉利吗?除去感情因素不谈, CCD和CMOS的技术路线之争至今没有结论,但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向Canon首创的CMOS道路“转进”,或许说明一点问题。但悲惨的是,Nikon对此没有发言权,因为Nikon根本不在这竞赛圈里。同样,Sony至今没有表现出对全福CCD的兴趣,Nikon就不可能在全幅上和Canon竞争,而Canon的全幅CMOS已经是第二代了。如果Nikon不行动起来,Canon的全幅就会像波音747一样,独霸顶端市场若干年。那么全幅到底有多重要呢?减幅的数字单反的成本肯定要比全幅低,同样的镜头等效焦距长,但减幅有几个问题:

1、在同样技术条件下,CMOS/CCD上的photo sites(点素尺寸)越大,图像噪音越低。

2、像阵上的点素前是有一个“微镜头”的,在同样技术条件下,点素尺寸越大,微镜头的光学设计越容易保证,画质也就越好。

3、减幅的镜头等效焦距变长,普通镜头变长焦镜头,但广角镜头也不再广角了。长焦镜头可以通过teleconverter来加长焦距,最不济,可以剪裁照片来获得大特写的效果。但广角没有办法,收不进来的就是收不进来,除非你用几张照片拼接。从镜头技术上讲,长焦的难度比广角低,前者的挑战在于尺寸、重量和价格,后者受镜片组和焦平面的物理距离的限制,rectilinear(先长焦再短焦,把焦平面推后,所谓进三步退两步)也有限制,镜片多了,校正也多,画质迅速下降,出大价钱都没有人做。

4、等效焦距长了,有效景深就大,给人像或风景摄影需要虚化背景时带来困难。

5、减幅在机身尺寸、重量上没有明显的优越性。

Nikon的等效因子是1.5倍(?),Canon是1.3倍(1D Mk2)和1.6倍(20D和350D),两家都信誓旦旦要“永远”保留这等效因子,并推出相应的专用镜头,都不能和全幅或胶卷单反相容的。但是在专业级镜头上,两家都按兵不动,至今没有专为1.5倍或1.6倍设计的300/2.8或70-200/2.8等价的镜头出现,这就使人们对他们的允诺心存怀疑,是不是两家也在等全幅减价到“平民”级,而减幅也只是过渡呢?然而,在全幅之战中,Nikon明显处于被动地位,至今连上场竞赛的选手都没有。

我觉得现在的Nikon对Canon有点像八九十年代美国汽车对日本汽车一样,自己其实实力不差,但有点lost,跟潮流跟得不情愿,也跟得糊里糊涂。Nikon要奋起直追才好。Nikon要拿出当年把Leica打下擂台的干劲,和Canon争夺上甘岭,而不是争夺一江山。Nikon的强有力的反击,对Canon党也是福音,没有有力的竞争,哪有优秀的产品?Canon要不是当年处心积虑要把Nikon打下王座,也不会有90年代的生气勃勃。现在的Canon已经有一点老神在在的意思,没有十年前的生气了。

那么到底是Nikon好还是Canon好?20年前是Nikon好,现在Canon有所领先。但是对于老鸟来说,重要的是系统而不是单一的机身或镜头,已经积累起来的镜头和配件系列至少和机身一样重要,使用经验也不允许用户轻易变更系统,在Nikon和Canon之间跳来跳去不是一件轻易的事,除了靠摄影吃饭的,或者可以报销或作为investment write off的,一般都是“一条道走到黑”。新鸟的自由度就大了。我用Canon用久了,自然偏向Canon,但实际上Nikon、Canon(和Minolta、Pentax、Contax及其他)都可以拍出优秀的照片,没有绝对的优劣。Minolta的人机设计一向为人称道,Pentax的hypermanual模式也为所有人所羡慕。但是这些“小”厂家的售后服务不比Nikon和Canon。一个同事10年前买了Minolta 9000(当时的顶级,口碑相当不错)和一些镜头,现在需要一些清洁和小修,Minolta Canada居然告诉他don’t bother,因为已经没有部件。这种事在Nikon和Canon就比较少见。

后来可以居上,咸鱼也可以翻身,如常言所道,好戏还在后头呢!

关键词(Tags): #摄影小札元宝推荐:ArKrXe,Highway,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顶一下,不过c/n大战还是别打了,已经干的让人头痛了

用最差的相机也能拍最好的片子,用最好的相机一样出废片,只能这样说了^_^

另,我也喜欢拍片子,用的是佳能eos30,镜头是28-125is/100-3004.5 5.6/sp90 2.8

没钱只能上这些了,毒已经消的差不多了

家园 呵呵,写完数字单反的贴子,才发现您竟然在这儿扇风点火

唯恐天下不乱.

本人只文斗不武斗,我们尼康阵线的群众从来是站在技术历史正确的一边的.

还是停火,听俺老乡的话,'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还有,'不争论.' 姓社姓资的问题就不用吵了.

家园 才知道信息技术版里还可以讨论这个

大叔在色影无忌里怎么称呼?

家园 要打仗了,要打仗啊,赶快收衣服啊~

晨枫兄好文,咱先花再看~

家园 我们这些只用傻瓜相机的就不用跟着搅和了吧
家园 献个花,然后拍块砖

等效焦距长了,有效景深就大,给人像或风景摄影需要虚化背景时带来困难。

这个有些问题,其实50mmF1.4的虚化程度在所有相机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这Aps幅面数码单反“底片”面积小,就裁成了80mm的视角,自然虚化程度不能跟80mmF1.4相比了。

Nikon的等效因子是1.5倍(?)------这个是一定的,当年D2X的可变2X不在此范围内

但是在专业级镜头上,两家都按兵不动,至今没有专为1.5倍或1.6倍设计的300/2.8或70-200/2.8等价的镜头出现,这就使人们对他们的允诺心存怀疑,是不是两家也在等全幅减价到“平民”级,而减幅也只是过渡呢?然而,在全幅之战中,Nikon明显处于被动地位,至今连上场竞赛的选手都没有。

canon的专业级L镜头确实还没有EF-S卡口镜头,但是Nikon已经有两只恒定光圈DX镜头了:AF-S 12-24F4G DX跟AF-S 17-55 F2.8 G DX。不过像70-200F2.8DX这种类型的镜头的确还没有出,不过个人认为也没有必要出,毕竟APS幅面DSLR是有利于长焦的,虽然是个被裁了幅面的伪“长焦”,但好歹看着舒服不是

另外全副之战中,谁说nikon没有全幅DSLR?Kodak出品的DSC PRO 14n 和KODAK DSC PRO SLR/n就是货真价实的全幅DSLR,用的是Nikon F80的机身,且价格比Canon的EOS 1Ds MarkII便宜不少。只不过其性能更适合作为影棚机,估计是kodak瞄准影楼市场用来代替120的作品。

btw:虽然扔了这么多砖头,但是俺是C家,旗下两机(10D和5)3镜(17-40L,50F1.4,XB--〉XBis),嘿嘿

元宝推荐:Highway,
家园 宠挹DX??不如宠挹3/4……

PMA上不是出了14-35/2.0和35-100/2.0麽……

家园 其实也用不着炮轰,都是拍照的工具

奥林巴斯造4/3肯定有他的初衷,他们家的OM当年也是很牛的,可惜到了AF时代似乎有些玩不转了。

4/3毕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等于是另起炉灶重新设计,没有那么多包袱应该发展得会比较快,但目前看来也仅仅是“应该”而已。

至于DX幅面等APS幅面,这个确实是早就有,APS全称是Advanced Photo System,即“先进摄影系统”。它的主要特点为:以发展使用简便的小型化IX240型胶卷为前提,实现APS照相机的小型化;提高了摄影操作的可靠性,令摄影者能更加从容地操作照相机;采用磁性IX信息功能,APS照相机自动将各种IX信息以磁性号的形式纪录在胶片的透明磁性涂层上,这些信息将被指定冲洗店的APS扩印机读取,从而实现对照片画面进行忠实的还原、对照片画幅的自动设定以及各种资料的自动打印等;可以在电子媒体上实现图像输出。

当时各家都在拼命开发这类产品,现在在市面上还能看到,至少俺所在的城市,冲印店还有APS一栏随知道数码大潮一起,APS相机乖乖让位给普通DC,于是就没有火起来。但是当时大尺寸CCD/CMOS实在是太大太贵,结合了这成本上的考量跟APS方面的技术储备,就搞出来DX或者APS-C这种样子的DSLR。Aps也就有当红小生成了奠基基石,别提多郁闷了

家园 还是蚊子厉害

全幅之战中,Kodak是一个异类。刚宣布时,人们的期望非常高,更希望就此把Canon的全幅的价格压下去,把Nikon的全幅压出来,结果两件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因为Kodak的全幅实在名不副实,恶评如潮,连它很吸引人的价格也没有帮上忙。

Kodak(和Fuji)早就看到胶片的灭亡之日已近,早就开始在CCD上动脑筋。在Canon和Nikon都还没有涉足数字单反的10年前,Kodak早已推出Nikon机身的DCS系列数字单反,这应该是最早的数字单反了。Kodak还有过一个专拍黑白的数字单反。但是Kodak的死穴在于它没有自己的相机,没有自己的电子曝光know-how,没有自己的图像处理know-how,空有优秀的CCD,好比造汽车只有汽缸体和活塞的关键技术,但没有发动机的整机技术,更没有汽车的整车技术,戏唱着唱着就唱不下去了。Fuji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它毕竟做自己的傻瓜和中幅,但在关键的单反上的缺门,最终可能也会带来问题。

家园 本想搞破坏,点一把火就溜,结果还是烧到脚后跟了
家园 谢谢, 可否再具体推荐几款单反优缺点
家园 不知道定远侯的具体兴趣所在是什么?

我对老佳家的型号比较熟悉,老尼家的就只能蒙混过关啦。

Canon的胶卷单反系列为EOS 1V、EOS 3、EOS Elan 7N/7NE、EOS Rebel T2、EOS Rebel K2。

说道胶卷单反,机器对照片的质量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镜头和胶片,机器只是帮助你捕捉美景,所以,在镜头上多花点钱是聪明的,机器只要够用就行了。

1V:专业级,全金属机身,特别坚固;100%的取景器,也就是说,取景器里看到的就是底片上照下来的,没有任何“掐边”;防水防尘密封,适用于最严酷、最大强度的专业使用。

3:准专业级,金属机盖、机背、镜圈、镜匣,聚碳酸酯机身;97%的取景器,也就是说,和底片上所照到的相比,取景器掐掉一点点边;无防水防尘密封,可以适应相当严酷、相当大强度的使用,但在“耐造”程度上比1V稍差一点点,只要不是天天在伊拉克的沙尘暴或亚马逊的雨季里拍野外,一般没有问题;取消“创意模式”,像人物、风景什么的,到这个级别了,再放这些入门级的功能有点瞧不起人了;有45点眼控对焦,有人热爱,有人仇恨。

7N/7NE:高级业余级,也是3一样的混合构造,虽然不及3坚固,但对一般家庭和旅游足够用了,只要有所遮挡,室外偶尔淋一点小雨也没有问题;92%的取景器;机背上有一个控制转盘,用大拇指可以控制很多功能,使用非常方便,这以上的级别都有这个功能;7NE有7点眼控对焦;有机内闪光灯,再以上的级别就都没有了,既然到这个级别了,用外接的专职闪光灯吧。

Rebel T2和K2:入门级,两者之间的差别还真不是太清楚,就知道是全聚碳酸酯构造,轻巧,但要是镜头经常换上换下,镜圈会磨损,用太重的大炮级镜头会有下垂;90%的取景器,由于是pentamirror而不是pentaprisom,轻小,便宜,但稍微暗一点。除此之外,一般需要的功能都全了。风和日丽的情况下使用没有问题,雨雪风沙最好避而远之。

数字单反本身就包括“胶片”,所以对成像有决定性的作用。Canon的数字单反系列为1Ds Mk2、1D Mk2N、5D、20D、350D/Digital Rebel XT。

1Ds Mk2:专业级,全幅,16.7MP,坚固性相当1V,又大又重,像一块大石头,但这是现在数字单反的最高境界了。

1D Mk2N:专业级,1.3x等效焦距,8.2MP,坚固性和1Ds Mk2一样,适用于高速连拍,是新闻、体育、时装摄影的好帮手,同样是一块大石头。

5D:准专业级,全幅,12.8MP,坚固性相当于3,比1Ds/D系列稍微轻巧一点点,除了高速连拍外,适用于“一切”摄影需要。

20D:高级业余级,1.6x等效焦距,8.2MP,坚固性相当于7N,除了1.6x等效是一个美中不足外,居家、旅游摄影也想不出“需要”更多的什么了。

350D/DR XT:入门级,8.0MP,1.6x等效焦距,坚固性相当于Rebel,但是金属镜圈,比Rebel进了一步,比20D在性能和构造上全面“单薄”一点,但风和日丽的居家、旅游使用没有问题。

Nikon也有一个完整的系列,但我对具体型号的具体特色不熟悉,还要请别的大侠来补充了。

家园 唉,都不用争啊,车,肯定是丰田强于本田了。相机也一样

车子路上抛锚的本田绝对多过丰田,年初的时候经常在零下20度的时候跑高速,看到很新的(3年)的accord,罢工的很多。比其他牌子还多,丰田就基本没有。

佳能?

功能多,-多得你几乎都不用,几乎都学不会,

塑料多,-多得你用手捏都能嘎吱响。用塑料还不用好塑料,看看我室友的德国造气手枪,压杆的,那塑料怎么掰都纹丝不动。

别跟我说,佳能得专业头好,L头?好是好,就是比一般的头贵得多的多,没银子别耍专业啊。

尼康的贫富差距没那么大,感觉厚道多了。

机器也厚重得多。

可是偏偏很多人就喜欢功能,咱怎么说都没有用,谁让佳能市场做得好呢。

同样档次的机器,尼康就是比佳能好。

我在虎王坦克里,让转头来吧。

家园 牛!怎么尼康就俺一人啊。

孤独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