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黄土高坡原来可以这么丰饶 -- 钟山

共:💬57 🌺3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黄土高坡原来可以这么丰饶

下面这个链接是记录片。

刘约翰教授95年的时候开始拍一个联合国的项目,在黄土高坡绿化。当时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到处都是黄土,绿色非常少,羊倌放羊,一下雨全是泥汤。15年后,居然青山绿水了。同一个地方拍摄的前后对比,很震撼。遥想当年,是不是这么富饶的时候才孕育出了古代文明。

记录片还拍了约旦和非洲的类似项目。好像有些黑人也挺勤劳的。锄地什么的很拿手。有个地方也弄了类似梯田的东东,并非全是扔了种子就好,别的啥也不干的懒人。他拍的这个项目似乎是在埃塞俄比亚。

外链出处

我没想到就这十几年,这个项目影响了黄土高原上两百五十万的农民,两千多万人。想起当年温家宝很自豪的说全国所有县他都跑过;看来对农民还是不错的。

家园 黄土高原条件比沙漠好多了

很多沙漠都承包给国企私企绿化,种植沙漠植物和经济作物。我们外人看绿化结果,都会感动的。

去年底我去过黄土高原一个小地方,满山灌木和树木,山清水秀。窑洞倒是大部分都废弃了,人们都搬进了瓦房。

埃塞俄比亚没有被真正殖民过,原来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都在,自然条件在非洲算恶劣的。总体上说,那里的黑人,应该是最勤劳的。

家园 黄土高坡主要是缺水

今年夏天雨水比往年多,前一阵回去一看山都是绿的,这在往年是很少见的。

我觉得只要雨量充沛,不用太多管理也照样绿树成茵。黄土高原贫瘠的原因主要还是气候。

家园 废弃可惜了,其实窑洞是天然的空调啊,冬暖夏凉,

很符合当前提倡的低碳环保的标准啊

家园 我相信,当地农民不会去做浪费的事

只要窑洞有利用价值,就肯定会用上。

如果废弃,那肯定有废弃的原因,这个原因只有原来住窑洞,现在不要住的人最清楚。

家园 这一点其实你不了解啊

我家以前住的就是窑洞,我们那一带以前很多人住窑洞,窑洞由于皮厚,真的是冬暖夏凉啊。有的人家因为窑洞掏的比较深,夏天睡在窑洞最里边还要盖两床被子呢,否则就会冻感冒,冬天风刮不透,所以很暖和。窑洞之所以被很多农民放弃不住的原因是因为太土气,从外观上觉得不好看,不漂亮,当别人都从窑洞里搬出来住到瓦房和平房里的时候,如果你家还住窑洞,大家就会觉得你家很穷,这才是窑洞被很多人废弃不住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那里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又想住进窑洞了,但是窑洞已经没了。窑洞需要经常有人住才能保持“人气”,如果没人住的话,几年时间就倒塌了。

家园 不想说啥

如果你想表达黄土高原环境恶劣,那就秋冬去拍。如果你想表现绿化后环境大幅改善,那就春夏去拍。

通宝推:某人a,
家园 但是水和电气这种, 接入没问题么?

给排水工程, 电线电缆, 接入起来没有特别的麻烦么?

里层开间的通风性好么?

家园 我心里还嘀咕十有八九你没住过窑洞,在这儿想当然呢

没想到是我想当然

这事我是这么看的:

我认为凡是一种观点在社会上被广泛接受,必定是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

比如Iphone成时尚,其基础起码是大多数人认可它的实际价值,它一定有别的手机不具备的优点,所以很多人选择他,进而派生出用Iphone时髦的观念,导致有人为了追求时尚为了面子而买它,甚至有人为此而去卖肾。

那么窑洞土气,有钱人就得住瓦房这个观念在你家乡之所以得到认同,我认为一定是大家认同建立在瓦房的使用优势强于窑洞的基础上,否则有钱人为啥住瓦房不住窑洞?仅仅是有俩钱就放弃窑洞再花钱盖瓦房折腾自己?局部地方盲从这个观念可能,要是全体都这样就不正常了,逻辑上说不通嘛。

面子一定建立在实际价值之上的,否则不能持久。我们可以质疑一个LV包到底值不值八万,但是我们还是得承认至少这个LV包的做工还是优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包。

家园 八卦一则

据说储君以前插队时住的窑洞若干年前被某人以若干百万买下。后来立储之后有人出若干千万收购,不卖。

俺琢磨这窑洞风水得有多好,一万块钱一晚上保证排队来住

家园 从建筑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的话,窑洞的成本是最低的

花高价买窑洞的人肯定是从风水这一角度考虑的,要么是巴结储君,要么就是想搞景点开发,其他的原因我实在想不出了。

家园 你的观点没错,但是用在窑洞这一点上行不通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之所以放弃了窑洞而选择了瓦房或者平房,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窑洞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平坦,生活上颇为不便;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上边说的那个原因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和掏窑洞相比,盖瓦房或者平房的成本并没有高出多少。打个比方,掏窑洞的成本如果是五块钱的话,那么盖瓦房和平房的成本是十块钱,而农民现在口袋里有一百块钱,那么农民肯定会选择在平地上盖瓦房或者平房,毕竟掏窑洞的话不仅地势不平,生活不便,再加上无法对外表进行装修,所以大家自然选择平房和瓦房了,窑洞就被淘汰了,要想冬暖夏凉的话,装上空调就行了。但是空调吹多了是会得空调病的,而窑洞就不存在这一问题,这也是老年人想住窑洞的原因。其实说白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窑洞这一传统的建筑没有与时俱进,满足不了需要了。但是我老家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窑洞改进了,也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了,但是建造窑洞的手艺失传了!很可惜啊!

家园 有宝一枚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谢谢你的认真回复,花。

但我还是觉得我的观点在窑洞一事上也是成立的。

你说的你们家乡农民抛弃窑洞的最大原因,我觉得也应该被认作住房价值的一部分啊,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住房的地理位置,住房的周围环境对住房价值影响多大,相信任何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稍微了解一点楼市的定价规则都会非常清楚,在下身处魔都,其他不解释呵呵。

如果我上面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我认为弃窑洞住瓦房的观念是源于大家都认同住瓦房比住窑洞有价值这一观点还是成立的。

本来说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我爱较真的毛病又犯了,因为我看到你最后一句话:

窑洞改进了,也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了,但是建造窑洞的手艺失传了!

能够改进窑洞达到能够满足大家需要的程度,这是好事,问题是谁干的?不是有能力建窑洞的人吗?如果不是,那是谁有能力改进窑洞但不能掌握建造窑洞手艺?我觉得很奇怪。

虽然我离开陕西很久了,但我还是不太相信现在在陕西建造窑洞的手艺失传了,只要建窑洞,建能满足现在陕西农民需求的窑洞是个赚钱的行当,肯定有人会干,失传的手艺也能捡回来,现在的人又不比以前的人笨多少。

家园 刚才少说了一句,

你的观点用在全国绝大部分的窑洞都能行的通,但是用在我老家行不通,具体原因我会在这两天写一篇帖子来做具体的说明,到时候你看一下就明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