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外公参与的嘉善抗战 -- 小愚

共:💬1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外公参与的嘉善抗战

军事

抗日七昼夜阻击战

预备十一师北旺泾前哨战 11月7日,刚从奉贤撤下来的陆军预备十一师(胡达师),奉命固守嘉善的门户枫泾镇。同一天,第十集团军命令原来的沪西嘉定县之陆军一○九师(赵毅师)转赴嘉善。11月8日,命令经由上饶抵达玉山的陆军暂编第十三旅第一团(欧阳烈团)直开嘉兴。同一天,命令原来在浙东奉化、鄞县、宁波、象山、镇海、定海等县守备的陆军一二八师(顾家齐师),集中宁波,车运嘉善,相机策应胡达师驱逐当面之敌。其时嘉善地方党政当局都已撤离,城乡居民十室九空。8日下午,日军2000余人,配有重炮骑兵,由金山经新埭镇向枫泾入侵。下午5时左右,在枫泾东南约2华里的北旺泾,遭到胡达师警戒连的抵抗。警戒连凭借匆促构筑的单人掩体与敌激战,击毙敌军30余名、战马4匹;终因三面受敌,弹药耗尽,后援未至,而全部牺牲。

【一○九师陈登桥苦战】11月9日,上海守军放弃苏州河南岸除南市以外的阵地,一路沿京沪线转移,一路向青浦、白鹤港之线撤退。最高统帅部命令越级下达,张发奎所指挥的部队,早于张接获命令并开始行动,撤退秩序混乱。

原先守备新埭方面的陆军七九师二三七旅(叶旅)未能完成任务,胡达师奉令接替叶旅防务,大部已经转进到新埭镇一线,留下四十一团(张团)在枫泾等待接防。11月8日夜,日军在北旺泾得手以后,紧接着以优势兵力进攻张团。团长张纬负伤,接替团长指挥战斗的团附方学苏阵亡,坚持到9日拂晓,全团伤亡大半,已渐渐不支。

由嘉定急调来的一○九师,前在沧州东西花园之役已遭到重大损失,未能及时补充,此次参战兵力,仅有3个团;还由于敌机轰炸扫射,车行受阻,只能分3批到达。9日凌晨3时30分,师长赵毅率领六五四团(黎荫棠团)先到嘉善,即奉命去枫泾镇接防。上午6时左右,跑步前进的黎团官兵,刚刚抵达枫泾镇北端,就与步骑联合的数百名敌人遭遇,苦撑待援的张团部也协同作战。战斗至下午五时左右,黎团第三营正面受数百敌人猛攻。左侧背又受三四百名敌骑兵之压迫;同一时间,右翼之第二营,在枫泾镇以西、铁路以南地区与数百名敌人激战。入夜,形势更加严峻。团长黎荫棠中弹负伤,团附王达之代理团长继续指挥战斗。敌人企图包围两翼,黎团朝西南方向且战且退,敌军紧紧尾追,遂在左沿枫泾镇铁路、右至陈登桥(今名仁登桥、许家浜)侧面一带,双方展开一场犬牙交错之恶斗。

此时配置张泾汇一线的教导总队第二团第一营(邹营),未曾取得联络,始终没有前来增援。张团已所剩无几,由胡达统一指挥的黎团陷入孤军苦斗。

【一二八师南星桥歼敌】陆军一二八师的官兵大多是来自于湖南省凤凰县苗族、土家族同胞,全师编为2个旅、4个团和师部直属队,有官兵5800人,战斗力极强。原先驻扎在象山、镇海、奉化一带,嘉善阻击战打响后,于11月8日凌晨1时,奉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命令,匆促从宁波赶来。11月9日晚,其三八二旅七六三团的两个营首先到达。11月10日凌晨4时,师司令部到达嘉善,驻城北汽车站。上午7时左右,遵照赵毅意见,顾师三八二旅七六四团(沈荃团),配置左至何家浜、盈字圩,跨公路、铁路,经施家浜至西油车浜,凭河固守第一线国防工事左段。上午10时,根据顾家齐命令,沈荃团到达西油车浜、陆浜、包家浜一带第一线国防工事右段。

赵师黎团继续竭全力与敌拼杀,代理团长王达之负伤,营长刘仙坡阵亡,营长高世文两次负伤,连以下官兵伤亡过半。顾师沈团本想上前增援,无奈敌机低空飞行轰炸扫射,完全封锁了4华里多的开阔地带,使沈团无法运动。上午11时,黎团残部撤过沈团防线,敌人衔尾追击,沈团当即拦截。敌机依仗其完全掌握制空权,以约100米的高度,轮番狂轰滥炸,至下午3时,已共投弹900余枚。在飞机轰炸、大炮轰击以后,敌步骑联合冲锋。

一二八师每连配备武术教官,平时注重武术训练,虽然装备窳劣,连机枪也不多,主要武器就是步枪,而且弹药不足。面对两个联队的强敌,沈团镇定沉着,端枪上刀,屏息以待,当敌200余人沿公路向沈团左翼张健营强攻时,官兵突然跃起,用近战以避开敌人飞机、大炮的优势,用血肉之躯作悲壮的拼搏。经猛烈回击,敌向后撤。陈绍武营勇敢迎战中路正面敌人。右翼张靖华营突出在国防工事前面,敌以主力七八百人冲击,张靖华营长率全体官兵奋勇冲锋,与敌白刃肉搏。最后营长负伤,两连长阵亡,全营仅剩下营附1员、连长1员、士兵20余名。在现场指挥的三八二旅谭文烈旅长,立调二线梯队七六三团(舒安卿团)上前接替沈团。激战到下午6时,第一线国防工事阵地依旧岿然屹立。敌人伤亡惨重,攻势受挫。

【欧阳烈团驰援,陆家浜敌军受阻】11月11日凌晨3时,陆军暂编十三旅一团(欧阳烈团)奉命从江西上饶赶来嘉善增援,归顾家齐指挥。由于敌机活动频繁,全团700多人,白天潜伏于县城西南福德桥、大水桥之间;装备极差,大多数步枪没有刺刀,每连轻机枪仅有3挺,且粮食补给不足。

上午5时半顾师后续部队七六八团(刘耀卿团)抵达七星桥,也是由于敌人的飞机,只得先在附近一带疏散隐蔽,等待黄昏时再向前运动。6时,赵师六五三团(高睦姻团)到达嘉善,由于有敌人的飞机骚扰,白天无法活动,只能在嘉善以西地区集结待命。

在铁路和公路正面,这一天拂晓前就开始激战。凌晨4时左右,敌突破舒团防线,沿铁路攻击前进到达陆家浜。据守陆家浜亘南桥(今属里泽)一线国防工事的顾师七六七团(陈范团)顽强反击,并策应后撤的舒团努力恢复原有阵地。敌以飞机轰炸,重武器轰击,简陋工事大部分被毁坏,一少校团附被烧死在工事内。暴露在平坦田野上的陈团官兵,寸土必争,往复冲锋,多次肉搏。鏖战至下午3时,敌机尖啸俯冲,步兵施放烟幕,增援强攻,陈团阵线几乎动摇,师长顾家齐下令师直属连排立即全部投入战斗。下午4时,又抽调欧阳烈团第二营增援,和陈团一起,往返拉锯冲杀,战至黄昏后稳住阵脚,将敌人驱逐于陆家浜以东地区。

在陆家浜受挫之敌,入夜后分兵向南窜犯,在顾师左翼日晖桥、孙家浜方面,遭到赵师高团阻击,双方激战终夜,高团官兵伤亡惨重,但阵地巩固如初。

这一天下午和晚上,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连下几道调兵遣将的命令,其目的都是加强顾师的右翼。但以后事态的发展,却是左翼被突破。

日军迂回南祥符荡 连日来日军正面进攻受阻,11月11日上午,小股敌人向顾师阵地左翼西塘方向迂回,作侦察性进攻,当即被击退。晚上,顾师命令欧阳烈团派出一连进驻西塘镇,向祥符荡、元西浜方面警戒,防止敌人偷渡。

11月12日上午5时40分,细雨蒙蒙,敌先以海军轰炸机6架,投弹扫射,紧接着以2000余人,用汽艇附帆船数十条,向顾师左翼南祥符荡入侵,从西塘镇以南地区偷渡河港,午后窜犯嘉善西北长生塘、中欢圩一带。当由赵师高团从中欢圩、三店向干窑镇、西塘镇迎击。入夜,敌继续逐步向左翼延伸,赵师姜团迅即转进三店和大小厍浜、蔡家港之线协同高团抗击敌人。

陆家浜正面之敌,在11月11日夜继续向顾师舒团和沈团猛攻以后,于11月12日增加援兵,使用重兵器,一方面以冒用中国国徽的飞机侦察轰炸,并施放催泪瓦斯弹;另一方面向左翼延伸迂回。顾家齐当即调欧阳烈团加强左翼兵力。敌继续展开,向左侧后延伸。上午9时,楔入顾师三八四旅(刘文华旅)防线。上午10时,侵入县城北门外。情况危急,顾师乃动用最后之预备队刘团,奋力迎击。上午5时到达嘉善的赵师六五○团(姜奎举团),在接到顾师通报以后,立即上前协同作战。顾师师部直属之工兵连、特务连、辎重连,也紧急奉命全部投入战斗。至日暮,终于将敌人击退至公路以北1公里的朱家厍附近。经过这一番喋血恶斗,挽回了全线颓势,但军队已牺牲过半。

由于敌人以优势兵力向左翼迂回包抄,原来面朝东构成的纵深防线变成向东向北两面。防守面更广,兵力更加单薄。战局面临被动。

【钟筱松团阵地被突破】11月13日凌晨4时左右,敌猛攻城北顾师司令部。由欧阳烈指挥该团第二营余部及顾师工兵连、特务连、军官队进行反击;赵师工兵营也投入战斗。经2小时血战,将敌人击退。

上午11时左右,县城东北敌突破顾师舒团阵地,并分兵追击。顾师沈团陈营被围,张营数次援救失利。继而另一股敌军从对河强渡,张营也腹背受敌,伤亡十分之七八,余部从面北防守转而向面东的陈团靠拢。而陈团与千余敌人多次肉搏,兵员已尽,从火车站至北门外3华里,已无一人防守。

县城西北方向,赵师两个团曾将敌人驱赶到干窑附近。敌疯狂反扑,入夜,在朱家厍附近的唐桥坝地区,展开一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唐桥坝几次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两个团军官,多数牺牲。

晚上11时,钟筱松团增援到达嘉善城西,归顾家齐指挥。

14日凌晨3时30分,敌向东北顾师沈团张健营及八连之守备区偷渡,双方激战。继而敌以飞机助战,步炮联合,全线猛攻。

上午5时40分,位于北面顾师与赵师结合部的欧阳烈团,奉命将防务交给钟筱松团。敌机盘旋侦察,钟团士兵用步枪对空射击,暴露目标。不到2小时,防线即被敌人突破,钟团官兵纷纷沿公路溃退,团长负伤。欧阳团立即回援,刺杀拼搏,血战多时,原阵地夺回又被夺走。终因敌以陆空联合并占数量、武器优势,欧阳团渐渐招架不住。

援军滞后,血战官兵撤离嘉善,欧阳烈团没有挽回危局。顾师挣扎待援。敌打开缺口,迅速展开。11月14日上午10时,长生塘附近的赵师两个团陷于重围,短兵相接,勉力拼搏,伤亡殆尽,不少人投水殉国。电话、电报不通,上下左右联络中断。顾家齐和赵毅联名写信给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请速派大军以挽危局,职等身边仅余卫士数人。”

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随即派遣暂编第十三旅一团张是祥营长为督战官,命令“即率该部占领嘉兴县城以东陈家堰、月露圩之线,凡有在前方作战部队擅自撤退,格杀勿论”。随后又命令广西援军一七○师李本一团,于当晚由嘉兴城沿杭善公路向嘉善城搜索前进。

但是前方势如燃眉,援军李团滞后。

下午5时,一○九师后撤至七星桥。晚上7时,一二八师后撤至七星桥。

两个师加上欧阳团、钟团集结残余二三百人,请示下一步的行动。不久,总司令部下令一二八师(包括暂编十三旅欧阳烈团、六十二师钟筱松团)、一○九师转移到新阵地。

晚上,一七○师李本一团到达嘉兴东栅口。晚上九时,李团派人到七星桥与顾、赵取得联系,其时嘉善城已落入日军之手。

粗略的统计,嘉善血战双方投入兵力,日军共约1万多人,中方为155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人员统计如下。

嘉善阻击战参战人员伤亡情况:(民国26年11月8日~11月14日)

预备十一师四十一团。参战人员:军官66人,士兵1356人;阵亡人员:军官6人,士兵241人;负伤人员:军官18人,士兵103人;生死不明:军官24人,士兵548人。

一??九师。参战人员:军官408人,士兵5385人;阵亡人员:军官80人,士兵1481人;负伤人员:军官60人,士兵1244人;生死不明:军官2人。

一二八师。参战人员:军官528人,士兵5271人;阵亡人员:军官76人,士兵1519人;负伤人员:军官77人,士兵745人;生死不明:军官1人,士兵145人。

暂编十三旅第一团。参战人员:军官51人,士兵757人;阵亡人员:军官22人,士兵152人;负伤人员:军官19人,士兵293人。

六十二师三六八团。参战人员:军官64人,士兵1687人;阵亡人员:军官3人,士兵184人;负伤人员:军官5人,士兵259人;生死不明:军官2人,士兵8人。

上列阵亡人员中,姓名可考的有一二八师695人、六十一师2人,分属10个省108个县,湖南省凤凰县籍居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土家族、苗族同胞。

其中预备十一师于同年12月变更番号为一九二师,所以在现存档案中,其四十一团上报在枫泾作战人马伤亡数字的表格,署名为一九二师五五九旅一一一七团。

至于日军方面,据参战单位当时估算,其伤亡数字大致与中方相当。另据中央社引路透社转引日本陆军省公报,日陆军少将手冢正三于11月8日在嘉善附近受伤。

综观这一战斗,规模巨大,战况激烈,伤亡惨重,意义未可低估。中国军队顽强阻击,使敌人在7昼夜中,付出沉重的代价,仅从枫泾到嘉善县城前进11公里;牵制了对上海进行追击的日军兵力;迟滞了敌军进攻南京的时间。此战,从往若干重要历史著作都未予记载。偶尔有少数史籍涉及,也是语焉不详,或者以讹传讹。现经多方发掘资料,爬梳剔理,秉笔直书,补写了嘉善抗战史上被遗漏的光荣一页,以告慰众多洒热血、抛头颅、流芳千古的爱国英雄。

家园 半个凤凰人。

我是半个凤凰人。从未见过的外公当时应为128师副师长。不过在所有搜到的关于这段嘉善抗战的纪录里都没找到他的名字。只在湖南

名人录他老人家的简历里提到,他确实是在的。

在一个大家庭里,外婆很早病逝,妈妈也很少知道外公的事情。多亏

互联网的发达,让我能找到一些点滴的材料。试着拼凑起血液里流动的抗日好汉的形象。

家园 陆军128师抗击日军血战嘉善记实

陆军128师抗击日军血战嘉善记实

张在扬整理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在沪发动的“8.13”侵略战爆发,由于遭我坚决抵抗,遂于11月初,以两个师团的兵力,改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即向金山、青浦进逼,企图配合上海日军主力将我淞沪抗战部队包围。11月8日以来,日约一混成旅团之敌,附炮10余门,并飞机20余架,频繁地向我枫泾镇防区陆军预备11师张团和109师李团猛烈进攻,似有强占枫泾镇,进迥嘉善,切断我苏嘉路的企图,形势万分紧急,为争取时间,确保向后方转移和淞沪战场上的部队安全撤退,11月8日陆军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急令驻守在宁波一带的128师,日夜兼程,奔赴嘉善阻击进犯之敌,具体战斗任务是“占领国防工事,阻止敌人前进,相机策应友军驱逐当面侵敌”。

陆军128师,以湘西绿营为基干,官佐士兵大部分为苗族子弟,1935年当局鉴于局势,决定将全国军队统一整编,改番号为128师,下辖382、389两个旅,每旅辖两团,全师兵员7000多人受第十集团军指挥。该师并非嫡系中央军,装备落后,但师长顾家齐治军严明,战士勇敢善战,聚合力强,在抗战前夕,辗转开赴浙江海防前哨宁波、定海、象山一带。

 11月8日师部遵令将部队于当天启程。时限紧迫,但车运不济,为避免敌机轰炸,车行迟缓。先头部队382旅的763团、767团到达嘉善,师部顾师长在嘉兴受领第十集团军总战斗任务,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健绪命令128师固守嘉善4天,并适时派出一部,占领枫泾镇阻敌西犯。师部于10日到达嘉善城北汽车站。

此时嘉善县城几天前已被敌机炸成一片废墟,机关及城内外居民和近郊农民早已逃离一空。进犯枫泾镇之敌约2000余人,及炮骑兵各一部,战况异常剧烈,我预备11师伤亡过大,因后续部队未到,后方空虚,第一、第二、两线国防工事,无人据守,诚恐前沿阵地失利,敌长驱嘉兴,师部即令部队进入国防工事。

  据情报员报告,日军约600人已于10日夜窜入枫泾镇。顾师长根据分析,决心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于11日午夜3时,夜袭枫泾镇。在382旅谭文烈旅长指挥下,分两路向枫泾镇日军发起猛攻,日军仓促应战,战斗两小时,日军不支,即向东南退去。382旅收复枫泾镇后,赶修简易工事,以防反扑。顾师长鉴于384旅行军在途,382旅远悬枫泾,孤军深入,唯恐有失,按照固守嘉善的要求,即令382旅在当日傍晚放弃枫泾,转移到嘉善以东第一线阵地。

枫泾镇战斗中,日军死伤甚重,382旅伤亡官兵140余人。

枫泾镇再陷敌手,嘉善城正面临敌,顾师长根据任务和敌情作了防御部署,师的战斗地境从张泾汇经南桥至斜港一线,右与预备11师联络,左与109师联络。至此嘉善防御战拉开序幕。

    嘉善县一片平原,多种水稻有少量桑地,港汊纵横,以之防守毫无凭依。嘉善附近的半永久国防工事,系两年前由专家设计、工兵部队兴建,全为钢筋水泥,质地较好;但轻重机枪射孔稍小,视野受限,既不便于观察敌情,又难以发扬火力;同时工事与工事之间交通壕不足,人员出入工事,容易暴露目标。

  师指挥所命令各团利用夜间改修完善,以求实用。

  敌以主力向我右翼铁路线及正面公路线频繁发动攻击,对左翼亦行冲击,每次攻击前,先以敌机多架低空在阵地周围进行轰炸扫射,同时地面炮火也向阵地集中炮击,然后掩护步兵冲锋前进,这是敌侵华战争中惯用的陆空协同战术。面对装备精良,数倍于我的优势敌人,除了凭坚固工事抗击外,在日军进入我阵地前100米左右,日寇失去敌机支援之际,我军三湘战士靠白刃近战一次次的把敌人压了回去。如此鬼哭神号的血战,每天要反复多次。敌人未能得逞,阵地上血肉横飞,尸体遍地,南星桥河水变红,我师战士伤亡很重,日军也因伤亡过重,迫使敌人改变战略。

日军在未能突破我方防线后,一面采取出动大批飞机把嘉善铁路沿线的大小桥梁和后撤退道炸毁,断我后路;一面把主力绕过正面阵地转移到左翼,向北进攻迂回包围,从我师后方它抄过来。当时,来势之猛,火力之密都超过前几天,曾―度使该师与预备11师的结合部被突破。此时顾师长亲临前线督战,指挥预备队及师部直属的3个连部一齐投入战斗,将突入之敌击退,阵地转危为安。此战役使日军遗弃在我阵地前的尸体达500具以上。

鉴于当时我师所处位置已腹背受敌,日军妄图陷我师于全军覆没之地,果断地决定,放弃里泽南星桥一线,退守嘉善火车站二线,同时命令767团移到西侧,扼守嘉善西门外的67号铁路桥,确保我军归路。

保卫火车站战斗也是一场恶战。我师在凌晨刚修好火车站一带阵地工事,早晨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又向我发动猛烈攻势,炸弹片、炮弹片、机枪子弹象雨点飞向我阵地,我师官兵无不同仇敌忾,置生死于度外,奋起回击,死守阵地。在相持血战中,我师付出很大代价,764团团长沈荃、营长张健负伤,763团少校团副糜大昌阵亡,各团班、排、连长伤亡达数十人。激战到下午进攻更猛烈,进攻重点指向右翼阵地382旅,旅长谭文烈与官兵下定了与阵地共存亡,为国捐躯的决心,组织强大火力全力抵御。日军兵力增加到两个联队,兵员火力数倍于我,一度阵地被隔,情况危急。顾师长一面命令767团派兵一营增援,一面亲自率领师部卫队连、工兵连、军官队一起参加战斗。

正在这个激战时刻,传来了最高统帅部明令嘉奖和颁发奖金4万银元的消息,士气大振,士兵们看到这位爱兵如子的顾师长亲临前线,冒枪林弹雨指挥作战,更加精神百倍,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终于又一次将来势凶猛的日军压了下去。

翌晨,日军又集中更大兵力向我方发动总攻,我师官兵殊死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浴血拼搏,阵地上一片喊杀之声、枪炮之声交炽一起,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经过数小时的鏖战,763团团长舒安卿负伤。团副杨正银,营长罗安业等阵亡,764团团副杨飞腾阵亡,营长张靖华负伤……全师班排以上军官大部伤亡。顾师长在向第十集团军司令部报告战况的同时,又广次亲率直属连队和767团的一、二两个营共500余人,在火车站指挥所附近集结火力,掩护―线部队撤退到有利阵地。当敌人发觉我方后撤的意图,就集中兵力抢攻车站以西的67号铁路桥,妄图切断我军归路。这时,67号桥虽仍在我军控制下,但已被敌机炸得只剩下几根桥梁,部队要通过此桥,还需重新铺架。为了保证我师安全撤退,顾师长命令已经归还建制的767团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敌人,展开一场更加壮烈的桥头血战,直战到黄昏,激战中双方伤亡惨重,横尸遍地,不少战士牺牲在铁路北侧坡地上,犹紧握钢枪,怒目前方。我师利用日军害怕夜战,通过67号铁路桥。至此,全师伤亡已达四分之三,连长以上军官伤亡过半,各级指挥机构遭到严重破坏,已无战斗能力,遂奉10集团军命令在62师一个团的掩护下,于15日下午6时撤离嘉善,开往临平集中整理。

    128师在嘉善昼夜喋血苦战,超期完成战斗任务,湘西健儿在保卫中华民族生存的神圣战斗中,同仇敌忾,不惜牺牲,终于以劣势装备抗击优势敌人,尽到了军人天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家园 花花花

如有你亲属的回忆,就更好了.

家园 多谢

从妈妈那里能知道的多半是抗战后的事情了。后来在湖南起义时起了些作用。。

多谢
家园 河里的兄弟姐妹就喜欢真实的回忆

欢迎

家园 问问是不是

"三八二旅七六四团沈荃团"--- 这个沈荃好像是沈从文的亲弟弟,他们家世代从军,是杆军的世家。

家园 应该是的。在沈文中用的是沈岳荃
家园 xu

外公少丧父,家境贫寒。 1913年入湘西军官速成班,后转云南讲武堂。有说为14期工科,待考。

回湘西后历任巡防军排连营长。至1930年已是国民革命军新编十七师陈渠珍部的警卫团长。帅所部驻扎在津市,而与当时的红二军打过,略居下风。后来贺胡子又打回来时,两方互不侵犯。据说还有卖枪支弹药给红军。

妈妈的回忆里,人说外公是个老好人式的人物。这从他的履历里也能看出一些端弥。30年剿共后,回沅陵任副旅长,招抚麻阳,桑植等地地方武装;49年3。2事变湘西动乱,主政的程潜派省保安二旅进剿,打不下来,只好请已弃军从政,时任省府委员的外公和省保安副司令一起去招安,将叛乱部队编为保安五旅;后来共产党军打到湖南,程潜起义前,他也一起到黄丝桥去劝陈渠珍起义。

家园 【文摘】云雾边城-

比起他们只有匹夫之勇的前辈,凤凰人总算有了些进步,开始谈论“不战而屈人之兵”、“怒而师兴兵之大忌”一类兵法,认为“兵事为儒学之至精,非寻常士流所能几及”。作个有勇有识的儒将,上马能提刀杀敌,下马可训教士卒,才是更高层次的军旅人生。可是无论如何,他们自我肯定的自信心,他们自我欣赏的本钱,全都来自前辈在军功方面的杰出业绩。仅在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的三十多年间,这座小城就出了43名提督、总兵级将军,31名副将级将军,31名参将级将军,73名三品以上的将军。民国时期,又出了7名中将,30名少将。竿军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护国护法、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中都有激动人心的表演。是大大小小的战争在凤凰这座小山城里,制造了许多的军人世家,制造了凤凰人特殊的地方荣誉感。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传统呢?这个看起来荣耀无比的传统捆住了凤凰人的手脚,而带来的远不是只有福音,只有荣誉。纵使是在公元1937年11月发生在抗日战争松沪前线的嘉善阻击战,这场凤凰军人出演的竿军历史上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直到今天都不能也不可能被忘却的壮剧中,他们的命运仍然是悲壮与惨烈的。

那年秋天,以凤凰籍官兵为主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128师,由师长顾家齐率领奔赴浙江嘉善狙击侵华日军第六、第八两个军团。该师驻防湘西多年,既非蒋介石嫡系部队,又不属于湖南军阀何健的湘军序列,装备的武器除了汉阳造步枪,其余都是本地小型兵工厂所产凤凰造轻重机枪,一经与日军交火,立刻显出装备的劣势,进入阵地的第二天,守卫枫泾的一个连的官兵就已经全部壮烈牺牲。喋血苦战的七昼夜,他们前赴后继与敌人在阵地上拉锯,白天日寇凭恃强大炮火控制的阵地,一到夜晚又被我军靠肉搏白刃战夺了回来。敢死队每人一把马刀,在深秋的寒夜中以赤膊为记号,摸到穿衣服的,一律挥刀而斩。128师因超限完成了任务,受到国民党最高统帅部的明令嘉奖并颁发奖金四万银元,嘉善一带被誉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然而这一战,使全师官兵伤亡二千八百余人,达四分之三,全师连以上军官亦伤亡过半。

在以后的南昌保卫、宜昌反攻、荆沙争夺、长沙会战以及洞庭湖南岸的据点争夺等一系列抗日战役中,每一硬仗苦战都有竿军加入,而每当性命攸关的时刻,师长顾家齐鼓舞他的部下冲锋陷阵直到献出生命的口号都简单得让人吃惊:“兄弟们,顶上去!不要丢凤凰人的丑!”,“这是和日本打仗,不管如何得打下去!”

不要丢凤凰人的丑!这位凤凰籍的指挥官太懂得自己的兵了。历史在凤凰人心中沉淀了一分近乎夜郎自大的自豪自信,也孕育了他们对家乡荣誉特别爱惜的感情,维护家乡荣誉被视为大义,顽敌当前就成了行为一致性和强烈内聚力的保证。古兵法曰:“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为战。”凭着这么一声吆喝,官兵就飞蛾扑火一般冲上了敌人用机枪和重炮踞守的区域,用血肉之躯铺就了一条进攻的通道。

不管如何得打下去!凤凰人就是这么天真和忠诚。他们从来不曾想自己的部队因为不是国民党的嫡系,在会战最吃紧的阶段也得不到增援,更不曾想到蒋委员长用的是一箭双雕之计,既派他们抗击日军,又借得日军之手排除异己。

汗马功劳并没有改变这支英雄部队的厄运,第二年夏天沽塘一仗,128师因减员严重而失利,师长顾家齐被押送武汉军事法庭受审,虽审判最终的判词是“128师据守沽塘,官兵奋战不遗余力,然因死伤过半,装备大部被毁,无力阻止敌寇凳陆,师长顾家齐被判无罪”,但部队番号永远被撤销,部队编成三个团,分别编入三个不同的师,校官以上军官一律遣散。顾师长被释放后顶了七十军一个空头副军长的衔,郁闷万分地寓居长沙,一直不肯回凤凰,觉得无颜见家乡父老。

1939年,以竿军为主的湘西部队被编为国民军暂五师和暂六师,其中包括128师所遗嘉善、沽塘两战幸存的士兵。他们跟国民党嫡系部队一同作战和流血,军饷却被扣去一半,还动不动被人称作“土蛮悍苗”,甚至“湘西土匪兵”。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尊严而战,可他们家乡的尊严和自己的尊严却遭到粗暴地践踏。然而被救国意识和家乡荣誉双重的勇气支持着,他们继续浴血奋战,并一次次向家乡伸出求援之手。部队伤亡惨重的时候,明知道家乡已经担负不了减员的重大,仍然不断回乡补充兵源。每一批新应征的子弟离开家乡去为国家征战的时候,家乡父老总要在城门口打出“竿军出征,中国不亡”一类鼓舞士气的横幅为他们送行。尽管那些在风中翻飞的旌旗下边,一张张皱纹满布的脸上充满了绝望的悲戚之色,而戴了孝的少妇和孩子红肿的眼睛中泪水还未消止,他们仍在义无反顾地送别亲人。

有一首署名滕兴杰的《满江红》,出自抗日时期的凤凰将士之手,作者的身份和下落已经无从查找,但每一个字都明明白白体现着竿军的气质,讲述着竿军的遭遇,读了让人敬佩同时也心酸:韶光飞逝,最可怕白发盈头。叹身世,单枪匹马,壮志未酬。天涯飘零三千里,寥落戎行忽四秋。人世间,辛酸残酷味,遍尝足。

小楼梦,不堪留,山河陷,望谁收,孤臣热泪,浩气贯牛斗。复光祖国男儿愿,民国方殷杰士忧,统貔貅,驱倭榆关外,柱中流。抗战前夕的凤凰县城,大约不到一万户人家,却拥有三千左右连排下级军官,以及五个师的兵力储备。经过八年殊死征战,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1945年,凤凰城二十五岁以下的男丁死伤数目惊人,至少有三千位少妇守了寡,上万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无所依。战争胜利使得全国经济趋于复苏,各大小城镇重新开始繁荣起来的时候,凤凰仍旧是座鳏寡孤独之城,一片凋零萧条的气象。可是凤凰人似乎对这样的不幸习以为常,上百年间不断的兵役与战事让他们习惯了默默然近乎麻木地承受这一切。拿起你的枪,快快儿赴前方!和这恶虎狼拼命的战一场。告诉你母亲,莫悲伤莫悲伤!等到我们打胜了,洋洋得意回故乡。炮弹儿飞来,莫回避!我们肝脑涂地也愿意!只要报国仇,出了这口气,冲过去,冲过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