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南亚一瞥:印度斯里兰卡游记 (1/4) -- 顾剑

共:💬519 🌺7091 🌵3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家园 北京的这个还包括学车的钱吧。?
家园 我刚查了一下印度火车票价

最便宜的火车从德里到孟买大概414卢比,折合人民币月50,估计比绝对值应该是印度便宜了。不过呢,这种车放国内肯定是没人会座的了。

家园 包括。但是起码到目前为止学车考照是捆绑在一起的

你自己开的再好,也得交钱学车。

家园 旧闻>乘京津城际 刷二代身份证进站(现所有高铁车站均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昨天是京津城际试行网络购票的第一天。在前一晚率先成功购票(网购流程见6月12日本报A5版)后,昨天上午,在没使用传统纸票的情况下,记者在自助检票机上轻刷二代身份证,成功完成了检票进站乘车的全过程。铁路部门提醒,目前,北京南站的所有售票窗口都可以办理网上购票后的换取纸票工作,同时京津城际车票改签后仍可退票。

  ■不用纸票 “刷证”进站

  昨天上午8点55分,去往天津的C2207次列车开始在18号和19号检票口检票。记者发现,在所有自动检票机磁卡票的插票口下方,都有一个蓝色的圆形标识,上面写着“请刷二代身份证”。记者拿出前晚购买车票时所输入身份证号码的二代身份证原件,在蓝色标识上一刷,记者前方的茶色玻璃门一下子就打开了,记者顺利进入站台。在下火车后的出站环节,记者同样需要在出站口的蓝色标识上刷一下二代身份证,才能够顺利出站。

  ■只能用一次 再刷无法开门

  身份证是不是只能用一次,昨天,记者在完成“刷证”进站后,再次回到了18号检票口,当记者再次在机器上刷身份证时,机器上显示了一个大大的红“×”,茶色玻璃门不能打开。使用过的二代身份证是否能够再次在售票窗口或是自动售票机上取票?昨天记者也做了一个试验,结果是都无法实现取票。

  ■所有窗口 均可实现取票

  昨天,记者从北京南站了解到,京津城际实现网络购票后,从昨天起所有售票窗口都可以实现为旅客换取纸质车票的功能。为了方便旅客,他们还在3号售票区的35号和36号窗口开辟了“电子票业务办理窗口”。

  昨天一早,旅客苗先生在家通过网络订购了两张京津城际的往返车票,由于其使用的还是一代身份证,所以在开车前他来到北京南站的售票窗口进行换取纸票的工作。只见,售票人员将其购票日期和订票人所收到的订单号输入系统,系统中立刻显示出了苗先生网购车票的信息,在核对无误后,苗先生顺利拿到了车票。

  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京津城际车票只能改签一次,已经改签的车票不能再次改签,但可在改签后车票载明的列车开车前退票。

  (来源:文/北京青年报 配图/北青网)

家园 补充一个

江苏,常州到徐州,经常坐的这条线,高铁210元,2小时;动车150元,3小时;K字头车70元,6小时;大巴……150元,7小时。每逢节假日动车都买不到,只好买高铁或者K车,实在没车坐才会去坐大巴。

听父辈讲过文革批斗老师的,想想自己的中学老师,也有一些贩私货的,这帮人要是被批斗了,还真是自己教出来的。

家园 我老婆驾照花了3500欧元

据我所知周围没有哪个低于2000的。德国。

家园 我也认为中国的铁路比印度好无数倍

但是顾剑的游记写了他自己的看法,关于火车的一段,

印度的火车,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糟糕。大家在电视上看见的,那种拥挤到坐在车顶上的情形,其实是大城市的市郊火车,比如孟买。长途火车从来没有人坐车顶上。不对号的硬座,在印度确实非常拥挤,因为印度铁路的理念是,至少要为穷人出行,提供一种负担得起的方式。如果你买带空调的卧铺,分三等,AC3的车厢布局和中国的硬卧一样,相对的上下三层。顺着过道还有上下两层一溜铺位。AC2是相对的上下两层四个铺。AC1相当于我们的软卧,每个隔间两层四张床。AC是Air Conditioned空调的意思,123代表等级。我这次从AC1到3都坐过,大家对号入座,有定员,没有乱窜到卧铺车厢的闲杂人等,其实没有什么拥挤脏乱的。甚至,二等和三等卧铺还有床帘子,比中国列车的普通硬卧,还多一点私密性呢。

印度火车可以从网上预订车票,这点比国内方便很多(国内才刚刚开始试点),即便是一等空调车也不贵。查火车时刻表和价格,可以用印度国家铁路的官方网站,www.indianrail.gov.in ,网上订票的话,我自己用的这个网站 www.cleartrip.com,完全是电子票,自己打印出来,就可以上车。据说还可以用印度铁路的官网 www.irctc.co.in 。

虽然说,印度的火车没有咱们国家高铁和动车那么迅捷舒适,引领世界潮流,但是,个人觉得,第一可以网上电子票,第二为穷人提供超低价的坐票,这两点上,印度铁路比天朝的铁老大,更亲民得多。

至于网上经常抱怨的印度铁路标示不清,晚点严重,我这次在印度坐了1次短途,4次过夜车,只有一趟晚点1个小时,还不算离谱。如果你英语没有问题的话,印度几个大城市的火车站,车次站台其实标得挺清楚的。如果有疑问,总是可以找到站台官员去问,他们挺帮忙的。----如果你英语不灵光,那----我说什么呢?What do you expect? 毕竟印度不是德国,那么一切井井有条是不是?

就算对这一段你们最看不惯的解读,也只不过是认为印度火车比中国好,这完全是他个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可以?不同意,任何人可以反驳,说实话,我也不同意,所以像忘情那样反驳,虽然情绪激动了点,但还是有理有据,讲事实摆道理。你不同意,完全可以写出自己的经历,或者拿出数据来,读者自然会有评判。可是像这位这样,不从事实角度反驳,上来就扣帽子,用极其严重的话语骂人,这算什么?

这些靠此为生,靠骂祖宗,扁低国人,献媚外人过曰子的,我们 [ purplue ]

这些靠此为生,靠骂祖宗,扁低国人,献媚外人过曰子的,我们 花14

也表示谅解吧,他其实知晓印度普通百姓,比如司机是拿着约1000元左右人民币每月的工资是要养活六七口人的,其实司机一般中午是不吃午饭的种种,如果真用数据去比较了,谁还赏他银子啊?

通宝推:黄土布衣,赵沐浴,
呵呵
家园 有谁说不能反驳吗?

反驳就拿出干货,摆事实,顾剑讲自己的经历,你也可以讲自己的经历嘛,谁的经历更真实更客观,读者自己有评判。不讲事实,像被purplue那样张口骂人,这也好意思叫反驳?

家园 学车和考驾照是绑定的?

德国当地人也要这么贵?

前两天还有个帖子说欧洲普通人账户里的存款很多不到2000欧的。

另外为了不歪楼,有意者可专门开个各国物价比较帖

家园 很奇怪吗?每十个学时交一次钱。前后搞了差不多大半年。
家园 查了孟买到新德里,可比较上海到北京,差不多

首先声明,顾剑教授的游记我是很喜欢看的,虽然某些观点我不赞同,那只占他内容的千分之一,这并不妨碍他写的是好游记。谁和谁100%相同呢?我查印度的资料纯属于好奇+警惕(太多帖子说印度不堪了)。

我查了孟买到新德里,车次12951,网站http://www.indianrail.gov.in

发车16:22, 到达: 次日08:30,里程1380公里,运行约15小时52分钟,总共停靠5站,应该算特快列车.这个车有三档席位,可参看 http://www.seat61.com/India.htm#classes 都是空调卧铺。一等AC(相当于软卧)4025卢比,二等AC (空间好于我国的硬卧,每个隔间四个铺位)2360卢比,三等AC (空间要差,每个隔间6个铺位,然后在另一头,我们放折叠座位的地方,还有横着的上下两个铺位)1700卢比。卢比对人民币 1对0.1144,所以二等AC对应的人民币为270元。这个票价含税(约3.7%),但不含加急费(tatkal charge,好像是当天紧急订票,那么二等票就是2670卢比,约305元人民币;三等是2015卢比,也就是20%-30%的基本价)。另外订票费也是有的 (约1.5-6元人民币)。

下面是中国北京到上海的特快,运行距离长80公里,时间短1个半小时,停靠10个车站。说明我们的车比印度快不少。硬卧票价比印度的二等贵10-20%而已,如果当天紧急出发,算上印度的tatkal charge,那么基本相等。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终于在人均上比某些国家高了!),实际平均工资水平,肯定低于中国吧。但是,印度居然有这么好的火车,有网上订票系统,这样的阿三不是好阿三,警惕指数上调50%。

T109 北京-上海 (空调特快)

全程 1463公里 全程运行 14小时22分

始发站 北京 终点站 上海

始发时刻 19:33 终到时刻 09:55

类型 空调特快 更新时间 2013-4-1

全程硬座179元

全程硬卧306/317/327元

全程软卧478/499元

通宝推:洗心,神仙驴,渡泸,游牧天下,海底鼠拨土,strain2,jent,光明守护者,删ID走人,实事求是,匿名:1
家园 在北京无论你是否会开车

都要在驾校学车。德国也是这种办法?我是问,德国本国人,非移民也需要这么多钱?

家园 小时价没区别。本地人学车年轻点,可能学得快点。

驾校最少要教12个小时才有资格考试。这12个小时价钱高点,叫特殊驾驶小时,其他的课时大概每小时便宜五欧元。但是要考过光靠这12小时,除非学过,否则基本不可能达到要求。

家园 我11年5月的北京车本

海淀驾校. 手动档爱丽舍,3800元(原价4000,找师傅直接报名,给了200元优惠).

然后办理驾照的时候手续费200元.

其它就没有收费的时候了.

家园 如果包括的话,这就谈不上最贵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