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豁然开朗 -- 大西洋14

共:💬14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一词语出晋代名士陶渊明《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原意为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又引申为由百思不得其解一下子明白了其中道理。我这里用的是原意,眼前由暗淡无光,突然变得色彩斑斓。之所以这样,自然是因为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确感斯言可信。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眼疾(现在是不是有越来越年青化的争趋势不得而知,希望不要像有些老年慢性病那样在年青人中蔓延),引发白内障的原因很多,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强光刺激(还会导致散光)、用眼过度、辐射(电脑),甚至糖尿病,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眼球内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视觉下降,所见之物皆模糊不清。

据医生讲,人进入老年后都会得白内障,区别在于有的人发展很慢,甚至终其一生都不用做手术,但有的人发展就很快。不幸(抑或有幸,为什么说有幸后面会提到),我属于后者。

前年闲下来之后,例行体检,医生讲我已经得了白内障,但很轻微,用不着做手术。去年再查,医生很吃惊的说,没想到发展这么快,已经到了做手术的标准了。进入今年,我自己也感觉到眼前的东西是越来越看不清了,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遂决定做手术,只是何时做尚未决定。这是今年春节前后的事,三月下旬,偶遇一先我退休七八年的老同事,恰恰刚刚做了白内障手术,说是效果非常好,现在已经可以不用戴眼镜了。此一偶遇,促使我下了马上做手术的决心。

眼睛上动刀是大事,事先自然做了些功课,知道白内障手术是有一定风险(毕竟是在眼睛上动刀),但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相当成熟的手术,甚至门诊都可以做。所以并不紧张,甚至有些期待。

4月7号只身赴医院挂号,医生检查,确认可以做手术,建议住院。医生的建议自然有其经济上的利益,个人考虑家住西四环外,医院在近东三环,两只眼睛都要做,仅相隔一天,每天都要点眼药、测眼压,为方便起见,也没什么意见。再说,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住院总是好些,遂同意住院。因病人多,何时有床位还需等院方通知。原以为要等几天,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医院电话,说是有空床位,当天即可进住。欣喜之余,简单准备了点儿换洗衣服(实际上也没用)和洗漱用具就住了院了。实话实说,这是我在国内第一次住医院,合同医院连我的病历档案都没有。

8号进住医院,先是例行检查,询问病史,血压、眼压、糖尿病,有无药物过敏等。确认无疑后,做术前准备,除每半小时点一次眼药水(可能是为了消毒清洁,我也没问)外,最有意思的是还要剪掉眼睫毛。说它最有意思,是因为没想到要剪睫毛,可惜没留下照片,不知道没了眼睫毛是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手术的具体过程、住院的无聊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谨遵医嘱就是了。两眼都得了白内障,两眼都要做,只是不能同一天做,要先后相隔一天,这是为了手术恢复期间,保证有一只眼睛可以用,不至双眼都用眼罩蒙上,两眼一摸黑。

按照先差后好的原则,我是先右后左。这里要说明一下何谓先差后好。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出了问题,总会有些差异,一只眼视力好些,另一只差些。先差后好的原则是指先做视力差的那只眼,后做好的那只。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成功了,自然会提高患者的信心;万一失败,还有一只较好的眼睛。如果先做相对好些的一只眼而结果是失败,那就全瞎了。

我先做右眼是因为我的右眼先天性弱视,说实话,这一生这只右眼就没用得上过,视力表上前三排的缺口冲哪儿都看的不清不楚的。这就要说到为什么说是“有幸”了。术后第二天摘掉眼罩时,感觉眼前一亮,真正的豁然开朗。原来世界是这么的色彩斑斓,看墙上的字画比我的左眼还要清晰,真的令人兴奋。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的右眼现在起作用了(术后一周复查,右眼视力居然达到了0.6)能不说是“三生有幸”吗!

有了右眼的成功,对左眼的手术自然是信心百倍,觉得会更容易一些。实际情况却不尽然,右眼手术用时20分钟,左眼用时却整整多了一倍,躺在那里四十分钟手术才完成。据医生讲,是因为晶体核太硬,剥离起来难度大于右眼,切口也比右眼大。

难度大、手术切口大,恢复起来自然需要时间。第二天摘掉眼罩时,感觉效果没有右眼好,眼前总有一个网状物和几个黑点。询问医生,解释说是手术切口大,影响到视网膜有些皱褶尚未完全平整,恢复时间要长些,最终结果肯定比右眼好。现在已近一个月,感觉医生说的有道理,正在逐渐好转,视力达到了1.0,已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视力了。我想,感觉没有右眼效果好也是期望值太高的缘故,希望加以时日能完全恢复。另外还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以为白内障与视力有关。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白内障手术解决的清晰度,并不是提高视力。当然术后视力后有所提高,那也是因为清晰度提高的结果。

做了这次手术,对白内障及保护视力有了些新的认识,也可以说是经验吧,拿出来共享。

首先,一直以来,都认为白内障是眼球上长了有层白膜,只要剥开就可以了,实际不然。白内障是眼球内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而引起视觉能力下降,需要将已经混浊的晶体挤出植入人工晶体。随着医学界不断的科学探讨,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现在的人工晶体已是多焦点人工晶体,传统的是单焦点人工晶体。所谓多焦点,是指可以根据所视物体的远近自动调焦,几乎与人眼相同。单焦点分远近两种,远焦点聚焦在远处,平时走路可以不用戴眼镜,但看书则需要配合适的眼镜。近焦点则相反,走路看远要戴眼镜,看书则可以使用裸眼(以上是我理解后使用的自己的语言,不是专业用语)。按道理,多焦点当然最好,可惜我的散光度太高,360度,无福享用,别无选择,只能是单焦点。我选择的是远焦点,自六岁戴眼镜,已经戴了一辈子了,到了老年,可以摆脱,也是一件快事。

其次,虽说人到了老年都会得白内障,但如果保护的好,也可以推迟或减缓白内障的产生。据教科书上说,按受阳光紫外线照射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老年人患白内障的机会也就越高。长期生活在赤道地区和高原上的六十岁发上老年人群,白内障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全球同龄老年人平均发生率的近二倍。所以,外出时戴上一副墨镜,可大大减少紫外光对眼睛晶体的照射量,阻止晶状体变混浊。我认识的一位眼科医学博士一年四季随身携带墨镜,只要阳光一现,即刻戴上。她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眼睛上的损伤都是不可逆转的。

再有,按传统说法,白内障初起时可不做手术,可以等到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做手术。个人觉得不妥,得了白内障还是早做为佳。早做一来相对容易,我的左眼手术难度大就是因为混浊进度快,晶体蛋白形成的“核”已经太硬,很难剥离;二来白内障加深会影响视力下降,就算做了手术,视力也不会再有所提高了;三,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白内障还有可能引起青光眼,青、白两手术连做的难度就更大了。

好了,这几点是我此次白内障手术前后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说到经验,再多说两句。所谓经验(这是褒义词,还有一个贬义词是教训)是人们经历过一件事情之后,经过思考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指引今后生活道理少犯错误。

我想,经、验两个字一个字是经历的意思,一个是验证的意思。组成一个词“经验”,确实非常有逻辑,有哲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验证,进而指引今后的生活。

毋庸置疑,人们的很多经验都有些功效,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不断的进步,人类社会也才能不断的发展。

细想起来,也有些经验并无此功效。人的一生有些经历是仅仅一次的,想重复是不可能的,否则也不会有“悔之晚矣”一说了。白内障即是一例,人工晶体不会混浊,做过白内障手术后,终其一生,视物的清晰度是有保证的,但并不保证视力不变,用眼过度,眼镜片也还是会越来越厚的。

虽说这些经验于我已是几无用处,还是拿出来,供患有白内障或可能会患上白内障的老年朋友们参考。

打住了,这是白内障手术后第一篇长文,费时几近一天,当然中间会有休息,眼睛未有不适之感,甚慰。

通宝推:常识主义者,打发时间,滴滴涕,桥上,
家园 送花祝贺!
家园 谢花
家园 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家园 祝您早日康复!

如果方便请教您的年纪?我叫家里老人也注意些

家园 花甲已过二。
家园 我还以为您很年轻呐
家园 过奖,现在人们都年青了。
家园 西洋叔早日康复
家园 谢谢,那首风之歌的歌词还没找到吧?

巴斯克语国内可能真没人会。

家园 没……

决定不再纠结……听歌就好……

家园 嗯,说的对。
家园 祝lz早日康复

虽然说不上是重见光明,也算是极大提高生活质量了,每天起床都要摸索半天近视眼镜的人对此深有感触. :)

想起我的姥姥了,生命中最后几年严重的白内障基本上让她什么都看不见,再加上心脏不好,不能动不能平躺也不能看的生活让我看着觉得非常难受.曾经联系过大医院,也请过外边的专家,说只要能躺15分钟就能把手术做完,可惜内科会诊之后说心脏受不了,只得作罢.......

家园 谢祝福,

当年概念有误,白内障越早做越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