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抗日、南明的一点想法 -- 范进中举

共:💬132 🌺1015 🌵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东北人不少那时候主要是张作霖功劳

东北的移民是一百年前波澜壮阔的移民史,闯关东是一个小小影子。没有这些关内的移民,东北不在我们手里,没有东北,没有49年后的大好形势,没有东北没有共和国的前40年!

东北是共和国的根基,可惜90年代的被抛弃,东北的魂和根丢了。

现在东北积重难返,黑白通吃的才搞的来,简单的说就是缺少强大的秩序,

政治的衰朽就是东北现在状态

家园 东北抗日武装最后无法立住脚的原因其实主席早就说清了

主席的《论持久战》实际解释了这个问题,抗日武装能够在敌后站住脚,一个重要条件是敌人随着占领区域扩大而力量分散,这样一来力量薄弱的抗日武装就能与敌人对抗,逐步建立敌后根据地了。

9.18事变后,日本的军事力量集中于东北,完全有能力控制东北,敌我力量悬殊,抗日武装自然无法立足。直到七七事变后,日本扩大侵华规模,力量被稀释之后,在敌后建立根据地才成为可能。但此时一方面东北的抗日武装在过去6年里损失巨大,无法短时间恢复元气,另一方面日本为防备苏联,始终在东北驻扎重兵,东北自然无法像华北一样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家园 【原创】关于抗日、南明的一点想法-二

关于投降的人的作用,我们看看清朝手上的比较著名的,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还有孔有德。吴三桂本身就是明末汉人第一武装的关宁铁骑的最后领军者,关宁铁骑还有一部分是祖大寿家族,这个家族在李自成进京前就投降了清,投降之后对清忠心耿耿。这样辽东地区与八旗精锐对抗几十年的关宁铁骑全部以汉军旗身份进入清的武装序列。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号称辽东三矿徒,都是皮岛毛文龙麾下的骁将。毛文龙被袁督师斩之后,尚可喜还坚持在皮岛抗战,耿精忠、尚可喜逃到登州,成为明末最现代化的火器部队的领导人,由孙元化请葡萄牙人一手调教出来的部队,红衣大炮和火枪都是精通,结果这支部队被这两个人带到辽东投降了皇太极,这只明末最强的火器部队进入后金武装之后,让后金一下子掌握了红衣大炮,从此,后金面对坚城不再头痛了。尚可喜作为久在敌后坚持的老革命手上都是毛留下的精锐,后来由于内部倾轧以及满洲压力太大,尚可喜也降了皇太极,皇太极亲自出城30里迎接他,可见多么重视他的力量。这只是辽东汉人的一部分而已。辽东汉人很多早在努尔哈赤建国时期就参与了。

上面是关外的,关内的不多说,洪承畴!他的假死的消息到北京,崇祯皇帝都要天下祭奠,呵呵和蒋介石吊张灵甫差不多。洪承畴文武全才,自己带的洪兵就是明末五大主力之一,文的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正经的进士,和范文程这样的秀才不一个档次。这样的文武全才成为多尔衮平定中原和江南的最有力的助手。

至于明朝降清的高级文官就数不过来了。

再看看蒙古,不多说别的,成吉思汗西征带走蒙古主力,留给木华黎仅仅2万多蒙古军而且不是精锐,另外的十万汉军和契丹军。木华黎文武两手,愿意投降的就直接让你做地方土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辖区里面任何生物都有你掌握而且这个权利世袭,不投降直接剿灭。于是,很多的汉人大家族本来结寨自保的,就投降了并且借机扩张力量。别的不多说,著名的史天泽家族、张弘范家族都是这样的军阀。他们这些汉人家族都是一等一的悍将,一个家族就贡献几个将领,和明末祖大寿家族一样的,正是这样的能打的北方汉人集团帮助才灭金亡宋的。

对比日本,汪精卫是国民党二号人物,不过他的政府可有如洪承畴一样的,或者说能打的,独立作战的像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这样的人?能有方面大将如张弘范一样的?汪精卫的南京政府还不如南宋时代的伪齐,就是一个维持会,主动的攻击基本没有。日本和蒙古、满洲的区别在哪里?在人才,北中国的人才不为其所用。

从南明和南宋的历史就看出来这么一个模型。华北大地是大平原物富人丰,在北中国的政治秩序瓦解之后,乱世之中广大的乡村以宗族村落为核心的结寨自保是很自然的选择,这样的武装力量,古书上一般叫 “豪杰并起”,刘备桃园三结义、曹操起兵之类都很形象。这样的状态下面,就决定了谁能很快给乡村以政治秩序,谁就能成为力量核心,古书叫“天命”谁的力量就迅速增长。随后如果政治措施以安定秩序为主,各地人才会纷纷聚集过来。中国老百姓很简单,千百年来无非求个安稳日子,地方上的豪强们求的也不过家族的壮大,所以清进入中原之后,很快就以为崇祯复仇为号召,确立政治秩序,华北山东很快就平定了。蒙古稍微复杂一点,蒙古灭金之后,北方也很快就平定了。

所以,八路在华北的作用就很关键了,38年前后北中国是历史上一再重复的那种兵荒马乱的状态,这种时候共党那种坚强的组织力量动员力量一下子成为敌后的抵抗核心,给了敌后的人民抵抗下去的精神的支柱,给予了敌后政治秩序,和日本、远在重庆的国民党争夺民心。这样日本就无法消化华北,不像东北那样成为日本的资源基地。试想,日本获得华北、江南资源之后,如果和清、蒙古那样确立了政治秩序,那么日本用动员起来的庞大的人力物力扫平重庆将是时间问题。一旦日本消化了中国大陆,那么印度还能在英国手里吗?没有了印度,大英帝国就不是帝国了。

这个问题,罗斯福看的透透的,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不堪用,但是还是支援中国让中国挺住不倒,让中国成为吸血日本的黑洞。

打个不恰当比方,日本就像滚雪球一样,从朝鲜滚到东北再滚到华北,一路下去就不得了,大东亚共荣圈了。在中国这里,雪球没滚下去,并且化了,这里面八路在华北的努力很重要,国军在西南的努力也很重要。

通宝推:鹦鹉螺,三笑,diamond,青颍路,海底鼠拨土,老调重弹,梦秋,
家园 如果八路九一八时就在东北跟前
家园 九一八后的关东军最早只有一万来人

数量同样是逐步增加的,到37年也才增加到7个师团,而且还要分出部分驻守大城市,分摊的机动兵力很稀疏。抗联不是没有机会,主要问题是东北的tg领导人很多是城市工作出身,没有创建根据地的经验,抗联的活动方式和捻军一样,主要是精兵游动作战,打完拿完物资就走,没有生根建立民兵和地方政权。结果鬼子在七七事变后增兵后采用了类似曾李的封锁加隔离居民的办法让尚未建立稳固根据地的抗联无法获取物资和人员补充,抗联就只能越打越弱,得不到休整的时间,虽然他们的武器比关内的不少正规部队还要优良,但没有自身的扩大造血机制,不但无法有效削弱敌人,也很难让那些被暂时改编的同盟军甚至土匪武装不发生动摇。

通宝推:庄汀,
家园 以前在龙眼的帖子里,我也引申了一下

没有共产党带领华北敌后军民的坚持,国军是顶不住的,无他,以战养战,日军扫荡国军,日本警察统治朝鲜和台湾,朝鲜军警管制东北,东北伪军控制华北,华北伪军跟在日军后面镇压新占领区的反抗……没有TG深入地发动民众,敌后少数精英分子的抵抗持续不了多久,普通民众对平时征税抓夫,开战后望风而逃的原统治者能有多少忠诚度?那些伪军在本乡本土可能还有点良心,到异地征伐就容易暴露心理惡的一面,利诱运用得法,一样会给日军卖命,以那时国军的战斗力,国民政府只能流亡印度了

家园 推一下,这话说得透彻。
家园 他们缺一个团的八路还有毛主席
家园 日本、德国都是心高命薄的国家

历史上能成为真正帝国的国家,都必须拥有别国没有的优势。中国、美国、俄国有地理优势,英国、法国为世界贡献了近代文明,这是五国能在不同时期称霸的基础。相比之下,德国就很悲催,既不是现代文明的首创国,也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德国在历史上虽然数次想称霸,但是结果都很悲剧。日本也一样,日本对现代文明的原创性贡献还不如德国,日本地势比德国稍好一些,但也仅仅自保有余。倘若日本能真正引领一次人类文明的发展,或者日本岛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日本都极可能在人类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可惜,上帝没有给他们这些条件,日本注定只能是心高命薄的国家。

家园 恐怕没那么简单

东北抗联另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国际的遥控,太祖在东北的话要想独立自主不容易,看看他在江西被架空后国际派另起炉灶搞的有多烂啊,那么大的本钱都差点被败光,这还是通过中间的博古李德中转的,在东北电台可以直接连通国际,这种干扰会更加厉害。毕竟太祖的那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在奉行城市中心论的国际看来就是离经叛道,有了成果都仍是将信将疑,并没有推广到其它支部。

家园 好多原因吧

1 气候太不好。军队对于服装和食品的补充要求就高。

2 人口少。鬼子容易控制,比如集中起来。在华北就做不到。抗联要找到了有一定规模的村子补充给养都不容易。而这样的村子在华北比比皆是。

3 抗联的领导方式。不像八路军和新四军那样有中共中央统一领导。和关内抗日武装联络都不容易。

家园 贪心不足蛇吞象

日本这个小长虫想吃掉中国这个大象,无论是一大口吃下去还是一小口一小口吃下去,最后的结果都是全都得吐出来,搞不好还得把自己也搭上。

满清都统治中国二百年了,还有康雍乾这样的盛世,结果赶上动荡的年代一样被驱除鞑虏了,连老家东北都当嫁妆送了,连带着两千年的帝制都没了。山东,河北,山西那可是纯纯的中国的啊。它敢跟美国较劲,美国必然拉拢中国,那中国立马就自古以来啊。。。三代人以后说不定和族就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了,大不了就是中国的民族服装不是马褂旗袍,改和服了。

就算它只占东北,等欧洲仗打完了,毛子还得把它撵出去,就当是日俄战争的续集了。就算它只占朝鲜半岛,,美苏日三国演义,一个闪失照样还是滚回大海。

日本这体格,吞个琉球,台湾到头了,上岸就是个妄想,英国牛不牛,现在不还在海里漂着呢么。

家园 有道理,不过和我说的力量悬殊也不矛盾

TG当时派到东北的干部总量上就很少,特别是地方干部更少,建立根据地是细致活,没有大批干部是完不成的。建立华北根据地是把八路军化整为零了,大批军人变成了武工队。45、46年,大批地方干部从延安和其他老根据地进入东北,也是后来胜利的重要因素。我看80年代党史部门编的辽西军分区(现在的辽、吉、内蒙交界一带)斗争情况回忆录,即使46年5月四平保卫战失利TG最艰难的阶段,广大农村地区地区的党组织也没有被彻底拔除,只不过暂避风头随大部队撤退了一段时间,几个月后就又回来组织农民秋收了。好像还有数据说整个解放战争阶段东北地区牺牲地方干部3万多人,可见斗争的残酷和干部资源的重要性。

家园 不错,有道理
家园 大批的本土干部是培养出来的

本土干部对于坚守老家打鬼子的信念是非常强烈的,能吃苦有干劲了解本地风土人情,只是缺少经验。只要有合适的种子就能生根发芽,华北根据地的大批干部就是在抗战后才加入tg行列,边打边学磨练出来,像吕正操的冀中根据地就得益于贺龙120师的言传身教,东北抗联缺的就是外来的少许种子,但本土的人员并不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