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生就是一首歌 -- 唵啊吽

共:💬11 🌺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生就是一首歌

北京人能耍嘴皮子,那张嘴厉害,说出来京腔京调,有板有眼。所谓说的比唱的好听(没有贬义,实实在在),说的人就是要表现出这么一口劲,铁齿铜牙,说出话能蹿上房梁。苏州话呢喃软语,说话就和唱出来一样,温柔缠绵。其实,各地方言都一样,上海话,广州话,四川话,湖南话等等等等。所以,中国人听到乡音必然动情,那是我们生活的歌。凡是中国话,都有调,这是西方语音没有的。所以,说中国话必需左右两半脑都用上,右脑是音乐声调用的,左脑是语音逻辑。但是,中国话有调,语音表意,语调也表意,不分辨语调就无法理解语义,中国人说话听话都得先激活右半脑,再沟通左半脑,两个半脑一起工作。西语语音表表义,语调不表义,所以,说英语的人只用左半脑就行了,把右半脑闲置。右半脑是歌唱家的大脑,中国人说话就和唱歌一样,中国人的人生就是一首歌。

记得在工厂的时候,投票选举选车间干部,开始数票的时候,主持就说:“现在开始唱票”。不是说“数票”,而说“唱票”。开票的人把选票上勾出的候选人名字唱出来,计票的口唱被选人名字,同时在黑板候选人名字下添一笔,五笔写出个“正”字,候选人每得五票其名字下就多一个“正”字。开票的人和计票的人吆喝得票的候选人的名字时拖一尾音,余音绕梁,娓娓动听,就和唱歌一样,所以叫“唱票”。

工厂抡大锤,扛重物,必然要唱号子。汉语说“力气”,出力必须出气,不出气就使不上劲,所以要唱号子。劳动唱号子,艰苦的劳动也是一首歌,著名的有纤夫的号子,《黄河大合唱》主旋律就是劳动号子。

记得童年的时候,总看得一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如收破烂的,卖菜的,卖酱油的,爆米花的,补鞋的,补锅的,等等,他们一边走一边吆喝,家里的人听到吆喝知道有生意小贩来了,就出来做买卖。这些吆喝得有技巧,第一、天天走街串巷的吆喝,必须会用嗓子,否则没有十分钟嗓子就喊哑了,所以,这些小贩的吆喝都是民歌调,抑扬顿挫,圆融无碍,有自己的歌曲商标,同样是补鞋,顾客不用看,一听就知道是那位补鞋匠。第二要大声,否则听见的人少,东西卖不出不去。第三要好听,自己生活是一首歌,招揽生意表达善意也是一首歌。这就是记忆中童年的生活,我们生活就是一首歌,因为汉语是有语调的,吆喝出来就是一首歌。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音,说出来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她训练我们左右脑协调合作,增加我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认真复杂现象的能力,使得我们的人生就是一首歌。

关键词(Tags): #汉语通宝推:老阿,
家园 启功:人生就是自己找乐子

前天刚看到,启功先生生前将所有财产200多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了北师大,死后在他家里发现了一大堆的玩具,启功先生说:人生其实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自己找乐子啊。

家园 戗剪子唻,磨菜刀

北方的朋友自己试试,看是喊出来的还是唱出来的。

家园 现在这样的吆喝和劳动号子,比较少了。

很多都是过去的风景了,,

家园 磨剪子唻,戗菜刀
家园 还有“修理钢精锅”...

这个叫卖的腔调到现在我都记得

家园 对,您唱的对
家园 所以有句话叫做“赔钱赚吆喝”
家园 现在都是小喇叭:两元一件,件件两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家园 重体力活都逐渐被机械代替了。如码头叉车代替搬运工扛了
家园 而且还配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