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书,卡尔?萨根,和依萨卡】 -- 小人书

共:💬34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旧书,卡尔?萨根,和依萨卡】

(对不起这个是“一稿三投”了,没办法,从小就走到谁家吃谁家,出名心切见钱眼开惯了,而且--------经验值!)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藏书的多少和学问的大小真的是毫无联系。我一直喜欢藏书,可是从中学毕业以后学问就再没见长。我只是像个喜鹊一样,见书就想往家里搬,搬到家里以后就觉得天下从此太平了。有时候望着家里上上下下的书我也想,哎哟,不知道死之前能不能把这些纸都摸一遍啊。噢,这里要说明一下,我很少买新书。藏书的乐趣在于搜集旧书。也不要珍本善本,就要追求那个捡便宜的兴奋与刺激。重在拥有,数量第一。

每年5月春暖花开,各个图书馆和教堂都会在这时候举办旧书义卖,是捡便宜的大好时机。比如今天,我就又去了一家教堂,捡了个便宜。

说是今天,其实一个礼拜前我就看好了广告,旧书义卖是从礼拜四到礼拜天,硬皮书两块五一本,软皮书1块钱1本,而礼拜天是1小时的“Bag Sale”,就是一大纸口袋5块钱。我昨天就去了,可一本没买,只是看好我想要的书的地理位置,就等着今天去--------抢!

义卖是12点开始,我和萨琪玛11点就去了。人家教堂的礼拜还没做完呢,正在里边唱“哈里路亚”。我们俩就和另外几个异教白毛老头儿蹲在门口等着,各怀鬼胎互相虎视眈眈。我对萨琪玛悄悄说:“冲进去以后,我先拿昨天看好的几本书,你就去拿那些美术画册。”

眼看到了钟点,门刚一打开,哈里路亚们正微笑着想往外走,就看见几个白毛和黑毛“嗖”的一下冲了进去。哈里路亚们被撞得前仰后合,微笑凝固在僵硬的脸上,一定是以为撒旦又叛变了。

教堂大厅里摆了几十张桌子,按类放着各种不同的书。我直奔昨天就看好的科学类书桌,发现昨天看好的一本书还在,兴奋地一把抓起,一抬头,突然看见白毛老头儿们果然神勇,正站在美术类图书桌前,眼都不眨地玩儿命往怀里划拉,眼看着面前堆的大画册就有一人多高。萨琪玛傻呆呆地站在他们对面,早就被吓得手足无措了。我冲萨琪玛怒吼一声:“你倒是赶快啊!!”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神圣的大厅里简直是一派群魔乱舞的丰收景象,每个人都抱着几大摞书在各个角落里乱蹿。互相也看不见个脸,就像显微镜里的花粉一样相互进行着无序碰撞,什么美国啊文明啊,都没那么回事儿了。一个老太太颤颤巍巍举着几本书,走到哪儿就把一桌子书碰翻一地,她连头都不带回的。一个妇女站在过道里,挥着手里的纸袋冲她同样被吓傻了的丈夫高喊:“Go!Go!Go!”

我扫荡得差不多了,把书都堆放在一个角落里,开始喘气。这时候轮到萨琪玛显本事了。她打量了一下书和口袋,就开始像收拾旅行箱似的把书往袋子里放。这个学问确实很大,我都搞不清她是怎么把在我看来足够装一后备箱的书塞进一个纸口袋里的。就这样,我们还是用了三个口袋。望着塞得满满的三个口袋,萨琪玛突然说:“你再去捡几本吧。”

今天收获极丰,只花了15块钱。现在,我正坐在这堆书里打字。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处理这堆书,只好跟萨琪玛商量:“要不,咱们换个大点儿的房子住吧,每月就多付100多块钱的房租。。。。。。”

说了半天,到底抢到了什么啊?

可能是84年的一期《天文爱好者》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一次科学与伪科学的较量。50年代,一个叫维利可夫斯基的人写了一本轰动世界的书,《碰撞的世界》(Worlds in Collision) ,发表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论调:金星和火星是由于太阳系内慧星与行星碰撞产生的。凭借这个论断,维利可夫斯基取得了和写《众神之车:上帝是个宇航员吗?》的作者丰丹尼肯一样的地位--------伪科学的旗手。今天,我就抢到了这本1951年出版的《碰撞的世界》。70年代初,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 领着帮人开了个研讨会,深揭狠批了《碰撞的世界》,并出版了一个小册子,叫“科学家与维利可夫斯基对质”。我并没有看到这个小册子,但抢到了卡尔?萨根的《布鲁卡的脑》(Broca’s Brain)。在这本书里,卡尔?萨根提到了那次对质。我同时还抢到他的另外几本书,包括著名的《伊甸园的飞龙》(The Dragons of Eden)和《宇宙》(Cosmos)。

卡尔?萨根是个天文学家,可是得到过普利策奖,就是那本《伊甸园的飞龙:对人类智能进化的考察》。这本书得到了阿西莫夫等科普界人士的盛赞,同时也使他在宗教人士眼里成了个十恶不赦的魔鬼。记得我第一次看这书是从一个图书馆借的,看的时候又正好被一个朋友拉到教堂去受教育。听完长长的布道,我很不小心地掏出这本书说我想问几个问题,牧师先生当场就沉了脸,把教堂里的孩子们都轰了出去,之后很不客气地说:“噢,我知道这个书,哼,这个书!”

《宇宙》是卡尔?萨根一个宏伟电视片的底本。在那个13集的电视片里,卡尔?萨根带领观众从宇宙的起源一直走进人类文明的开始。卡尔?萨根还有一个知名著作,《接触》(Contact)。这本来是他在80年代写失败了的一个科幻小说,到了90年代末,却因为朱迪?福斯特主演的电影而起死回生名声鹊起,终于使卡尔?萨根得以面带微笑与世长辞。今天抢到的书里,还有卡尔?萨根的《十亿与十亿:在千禧年的边缘对生与死的思考》(Billions and Billions) 、《宇宙的连接:外星生命透视》(The Cosmic Connection)等等。

说到卡尔?萨根,索性再提一下他的夫人。80年代初,先锋10号飞船第一个肩负着人类冲出太阳系的重任登上了征程。在先锋10号上,有一块金属牌子和一张金属唱片作为给外星人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萨根夫人主持设计的。金属牌子上刻着些人类认为的基本科学信息,比如水的分子式,还有一男一女两个裸体画像,男的左手举起,像是在打招呼。这个画像本意是介绍人类,却引来了很多笑话。比如,有人说外星人会就此得出结论:地球人还没有进化到穿衣服。更可怕的是,有人说那个男的像在行纳粹礼。外星人接收过地球的电视转播,知道纳粹是坏东西;他们看到这个纳粹礼,会以为纳粹已经取得了胜利,从而产生消灭地球的念头。

金属唱片上,录制了人类的一百多种语言,向外星人致敬,其中包括汉语普通话、客家话,好像还有广东话。据说,萨根夫人最喜欢的是一句汉语普通话的问候:“嗨,你们好吗?有空来玩儿啊!”现在,这句亲切的问候正随着先锋10号穿越过太阳系的最外边界,向繁星似尘的银河深处飘去。

卡尔?萨根生前是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所主任。康奈尔大学?阿辉仔的。。。。。。对,就是那儿,坐落在纽约州的一个小镇,依萨卡(Ithaca)。依萨卡是在纽约州著名的五指湖(Finger Lake)风景区,紧临克尤加湖(Cayuga Lake)。那个风景真是没得说了。特别是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面对波光鳞鳞的湖面,令人,呃,这个,对不起我不是诗人。冰心是诗人,她在《寄小读者》里描写过依萨卡的美景。她还给依萨卡翻译了一个很诗意的名字:绮色佳。

我曾经参观过几次依萨卡和康奈尔大学,甚至还在那儿甩过几钓鱼杆。不过,一直没有找到行星研究所。我只是走在依萨卡小镇的街道上,呼吸着康奈尔大学的空气,看着街边的小咖啡店,想:在某个云淡风轻的午后,卡尔?萨根教授也曾经来这里小坐片刻,喝上一杯咖啡,同时像我一样,神游天外吗?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宁子,
家园 你来了?欢迎欢迎!

喜欢你那个“佑派的敬礼”系列。

家园 好文啊

没想到教堂里还能抢来这么许多科普读物!

《魔鬼出没的世界》,我也很喜欢。

家园 文化版的好文章来了

上周末我也去买旧书来着,惭愧的是,抱了一堆中文书回来。不过,也兴奋了老半天。

家园 小人书同学,非常高兴在这里看到你

我挣经验值来了

家园 哦?

请问您是哪位啊?这儿怎么这么多熟张儿?

家园 哦您喜欢吗?那我接着写!

也请您上我那儿写科幻去啊!

家园 我也想抱中文书

可惜没有!就抱了本巨大的《中国艺术史》,还是英文的。您都抱着什么了?

哦?
家园 她就是间谍啊,换件马甲你就不认识了?

这里很多人都从文学城来,当然认识你。

家园 啊?可是我看见“间谍”了啊。被抢注啦?

那您呢?您是哪位啊?(我是不是跟一包打听万事通的老妈子似的?)

家园 没有,那也是她本人。

我不在别的地方玩儿,就在这里。所以你不认识我。不过我也是佑派,向你致敬~

家园 在这里“扒分”呐?辛苦,辛苦,慰问一下!
家园 我们这怎么没这好事?欢迎小儿书!
家园 间谍是个女的?

那有没有男间谍?

家园 男间谍都是坏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