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如果老蒋抗战对日媾和,中国的结局会如何 -- 无斋主人

共:💬34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如果老蒋抗战对日媾和,中国的结局会如何

把同wolfstein兄的讨论提上了。

我的观点,中国会更糟,wolfstein兄觉得不一定。

---------------- cut here --------------

2005-05-10 07:35:28 [无斋主人][发短信]3层 46楼 花 2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的确如此

要国际社会帮你,也要建立在自己能打的基础上,自己都不能打,国际社会如何帮你?比方说,伊拉克这么面,就算人家想帮你也帮不了。

再说,就算中国降了,结果就一定好吗?德日意再加上个中国,对付英美苏。盟军固然要困难些,战争要延长一段时间,但最终盟军获胜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美国抢先造出了原子弹。这时候中国作为一个战败国的尾巴国,恐怕真是万劫不复了,被分成N个都有可能。

2005-05-10 09:29:42 [wolfstein][发短信]4层 47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中国要是降了,结果也不至于那么坏

蒋介石要投降了,可能会成为日本的尾巴国,失败后要被瓜分倒不至于。就像德国的小喽喽罗马尼亚,一开始不是跟着纳粹打苏联,可是看到德国不行了,马上反水,不也成了战胜国。罗马尼亚会做的,老蒋难道就不会做,再说罗马尼亚是自愿做德国的小弟,而老蒋是在武力逼迫下才屈服的,要看到小日本快完蛋了,岂能不大反,特反。

呵呵!要是能预测到战争结果的话,这样做可使中华大地少遭些涂炭,只是民众感情方面不好交代。

2005-05-10 09:40:38 [无斋主人][发短信]5层 48楼 花 3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非也

这样至少东北,台湾,肯定不是中国的了。既然投降了,满洲国肯定要承认的,台湾更已经是日本的领土了。

此外,内蒙,新疆也危险,苏联不可能不做动作。蒙古独立应该会包括内蒙,新疆恐怕会有一个亲苏联的东土耳其斯坦。西藏恐怕也不会在版图内,亲英的藏政府应该会独立。

这样,即使到最后老蒋反戈,充其量不过保有疆域到长城一线的传统汉族地区。

正好符合岩里桑的七块论。

另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就想也不要想了。

2005-05-10 11:30:59 [wolfstein][发短信]6层 49楼 花 1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不好意思,再驳一下。

其实说让老蒋投降是不准确的,日本一看不好吃掉整个中国,要和蒋介石和谈,要求蒋介石承认日本占领区的现状,好抽出手来做别的。如老蒋屈辱的接受和平条件,国民政府就不会倒,等看到小日本末日快来的时候反水,那些条约就成废纸了。条约成废纸的例子多呢,比如尼不楚条约签了后来不照样丢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马关条约割给日本的台湾不也要回来了吗?香港岛在南京条约中永久划给英国,在咱邓爷爷手上不也讨回来了吗?到时只需一句话,不平等条约我们是不承认滴!

要按照您的分法,中国还是战胜国吗?满洲国是小日本扶植的,在国际社会上是不被承认的,小日本倒了,他岂能有继续存在的道理!即使老毛子可能会横插一腿,国民政府可以据理力争,必要时要请美国出头,再说老毛子也不能不讲道理了,霸住东北不走了。外蒙独立应该是避免不了的了,老毛子在那里经营多年,是死也不会放的。那时候的内蒙还不存在,地方分别归宁夏,甘肃,绥远,察哈尔,热合,吉林,黑龙江等,这些地方早就是汉人的势力范围,即使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蒙族人口也不足20%。

新疆的盛世才倒是个麻烦脚色,国民政府一直控制不到,这家伙一惯和苏联眉来眼去的,有脱中入苏的想法,幸亏后来与中共,苏联翻脸了,要不然极有可能的会成为第二个蒙古。西藏分裂则不太可能,一是因为它太弱了,二是英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印度的甘地,缅甸的昂山闹独立闹得如火如荼,他实在没工夫管闲事,再说实力大不如前的日不落帝国也未必敢招惹民国政府。至于联合国安理会是进定了,连法国这种全境被占领的流亡政府都能进,凭什么不让中国进,国民政府毕竟对抵抗日本做过重大牺牲,再说如不让中国进,实在是凑不齐五个,找巴西,找韩国?他们要贡献美贡献,要实力没实力,更不能让日本,德国进了。

如语气有不当之处,请见谅!

F

2005-05-10 12:14:36 [毛锥子][发短信]7层 50楼 花 1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老兄,你太高看老毛子了

“即使老毛子可能会横插一腿,国民政府可以据理力争,必要时要请美国出头,再说老毛子也不能不讲道理了”这句话是万万不能讲的。看看老毛子解放的东欧吧,它从中占了多少小便宜呢?比如波兰,趁火打劫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就没有吐出来,虽然它又让波兰把边境向西推进了了200公里,算下来波兰还是比战前损失了20% 的领土。还有你说的那个战胜国罗马尼亚,被迫同意那丢掉的摩尔多瓦并入苏联。所以说,所谓反水不是那么好做的。东北的海港,矿产,良田,哪一样不是老毛子垂涎三尺的?汉人不想被我苏维埃专政吗?滚回关内好了。就算给老毛子一万个好心,它也可以在东北扶植个伪政府,过几年以加盟共和国的名义吞并。

2005-05-10 13:25:40 [wolfstein][发短信]8层 51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波兰损失国土是有原因的

苏联解放波兰后,把与波兰国境线西移了不少,也把波兰与德国国境线西移了不少,总的按面积来说还是波兰损失。这是因为,波兰趁十月革命混乱的时候,进攻苏联,揩了不少油,可惜到最后也没有保住!

2005-05-10 12:18:06 [looklook][发短信]8层 52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即使我们是战胜国,苏联还赖着不想离开东北呢

即使走了,还想通过高岗把东北变成他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呢。

2005-05-10 11:52:19 [无斋主人][发短信]7层 53楼 花 2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这样更糟

汉人的地盘上还会分裂成两个中国,北方苏联羽翼下的共产党中国,和南方亲英美的老蒋国民政府。

此外,满洲国、台湾您太乐观了。简言之只要中国这个条约一签,就基本上等同于满洲国一个级别的尾巴国了。战后满洲国不是成为苏联一个傀儡国,就是美国的傀儡国,肯定不会还给中国。不要忘了二战后,是民族独立的大风潮,这时候,蒙古、新疆、西藏肯定独立了,当时无论国民政府还是共产党政府都无力镇压。

此外,中国都投降了,抗战有何贡献?倒是肯定会有负贡献,日本人又不是傻子,城下之盟,还不要你为轴心国交几个投名状,会不把中国帮着战车上一起干?这如何还能称得上战胜国?能摆脱盟军惩罚就算不错了。德日意的尾巴国这么多,最后倒戈的不少,连意大利都倒戈了,又怎样?充其量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个西班牙的结局。哪有可能轮到老蒋这个中国进联合国。罗斯福把中国弄为联合国五强,一是因为中国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二是为了扶植中国将来制衡日本。若中国投降过,而且又四分五裂,毫无实力,哪有可能?

要照您老的说法,一战后,中国也是战胜国,就不会有巴黎和会和以后的五四运动。

2005-05-10 12:06:39改

2005-05-10 13:13:28 [wolfstein][发短信]8层 54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不能这样想吧

老蒋要订的只是和日本停战的条约,加入轴心国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民国被迫加入轴心国,那也应该被同盟国所谅解,中国一再呼吁叫他们主持公道,他们去不管,让日本那样在中国撒野,再说在武力逼迫下做的事情是不算数的,比如有人拿枪顶着您的脑门叫您签合同,签了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象罗马尼亚一开始心甘情愿当德国的马仔,后来不也混了个战胜国吗?

2005-05-10 13:38:33 [无斋主人][发短信]9层 55楼 花 1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您老把整个国际社会包括日本在内都考虑得太善良了吧

日本都已经打倒门口了,这时候媾和,会是什么条件?相互承认对方的占领区恐怕已经是日方的最大善意了。

这样,老蒋能保有的不过是川云贵两广加上湖南江西一部。这样的实力还指望着战后当战胜国?保有现在中国大部分领土?仁兄真是在梦中啊!

何况,就算不加入轴心国,既然媾和,老蒋恐怕不能再打日本了吧,两边应该会停战,敌后国民党的游击队应该会撤走。要是老蒋再按您老的说法剿共内战,日本则可以轻松的掠夺沦陷区的战略物资,并从中国战场抽掉大量的军队去支援轴心国其他战场。这必然会延缓盟军的胜利,给盟军造成巨大的伤亡。这种情况下,您老还指望战后盟国嘉奖老蒋,这论调也太奇妙了。

一个比南宋还不如的小朝廷,还指望着蒙古灭金后,分给他大片领土和人民,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2005-05-10 12:41:56 [wolfstein][发短信]8层 56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怎么能更糟呢!

怎么能出现南北中国呢,要是蒋介石能接受屈辱的条件,能和谈成功,肯定不会闲着,他还有一大死敌共产党在陕北呢。本来蒋介石的计划好好的,攘外必先安内,结果西安事变被张杨二人坏了大事,老蒋肯定会放手围剿老毛,我估计老蒋要是派上中央军精锐的话,老毛应该是抵不住的,即使剿灭不了老毛,也能把老毛逼到蒙古。

真正担心的是老毛子扫荡万关东军后霸在东北部走了,再把老毛从蒙古接过去,成立东北苏维埃。但还有美国呢,美国不愿意看到共产势力的膨胀,必会向苏联施加压力的。台湾是绝对可以拿回来的,小日本都投降了,美国人在做小日本的主,割日本人的土地出去美国又不心疼,再说哪有抢了人家东西不还的道理,中国再怎么也是战胜国。

新疆到了45年的时候已经处于中央政府管辖了,盛世才被逼着调离了新疆,以老蒋的脾气,东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了。西藏更软,没有别人支持的话,独立想也不敢想。

你说一战中国虽然也是战胜国,可还要吃亏,是因为身边有日本这条恶狼,你当北洋政府是愿意让日本占便宜吗?到了二战,国际形势变了,日本倒了,国民政府也比北洋政府强硬了,自然要争取自己应当的利益。

2005-05-10 13:25:28 [无斋主人][发短信]9层 57楼 花 1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老蒋都对日媾和了

还能有号召力打共产党?手下有民族气节的黄埔将领,桂系恐怕就不服气!老蒋能在地盘上苟延残喘就不错了。别的不说,如果当时媾和,老蒋的地盘不过川云贵三省,湖南江西一部,两广未必听他的(老蒋是靠抗战来凝聚各路军阀的),其地盘绝不会大过汪记政府,富裕程度也远远不如。这种情况还要谈剿共,真是滑稽了。简而言之,老蒋不抗日,立刻失去大义名分,能在自己的统治区维持统治就已经不错了。

退一万步讲,对日本都扛不下去,你还能指望他战后强硬?到时候,苏美一施压早就垮了。

另外,凭啥,台湾就一定要还给中国,不能让他独立吗?(台湾地位未定论就是老美搞出来的,老蒋力争才归了中华民国)若老蒋媾和过,老蒋还能要得回来?能恢复汪记政府的故地就不错了。新疆,要是老蒋不是维持着大义名分,如何能在1945年控制它,并保证它不成为苏联下面的另一个傀儡国。

您老的结论要成立,则必须是战后列强包括美英苏都特善良,特为中国着想才行。

2005-05-10 13:47:43改2005-05-10 13:40:19改

2005-05-10 14:18:26 [wolfstein][发短信]10层 58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你错喽

台湾和澎湖归还中华民国,早在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中就定下来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是在老蒋撤到台湾之后才搞出来的。

我想大多数人都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台湾怎么可能会在二战之后刚刚结束后独立呢。

2005-05-10 14:49:15 [无斋主人][发短信]10层 59楼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如果老蒋媾和了

哪还会有波茨坦公告还台湾?

我的意思是,即使中国出了这么大的力,美国尚且还要留一手不准备还台湾给中国。要是中国同日媾和,盟国又如何能如此大方?

2005-05-10 14:56:11改

2005-05-10 14:57:55 [wolfstein][发短信]10层 60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二战结束时美国不准备把台湾还给民国,你从哪里听来的,给我看看出处

2005-05-10 15:03:03 [无斋主人][发短信]10层 61楼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美国搞台湾地位未定论,

希望托管台湾。

随便用google search 一下,有一大堆。随便找一篇,

http://news.sina.com.cn/c/2005-04-25/20176489125.shtml

-------------- cut here ------------

资料:蒋介石五次抵制美国分离台湾的图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20:17 华夏经纬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美、英、中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10月从日本手中接收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该地区一切事务均归于中国主权之下。这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但是不久,随着国民党政府对台湾统治的危机、中国国内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及新中国的建立,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势力,为了保持其在台湾及整个亚洲的利益,适应冷战

的需要,即阴谋策划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的整整十年里,美国炮制出一个又一个分离台湾的论调。国民党蒋介石虽然依靠美国打内战,并依赖美国的庇护偏安台湾,但是却坚守一个中国的立场和原则,对美国分离台湾的言行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先后五次反对、抵制并粉碎了美国企图分裂中国的图谋。

  一、反对“联合国托管论”

  国民党政府接收台湾不久,由于1947年爆发“二?二八”事件,美国感到台湾局势不稳,为防止中国共产党控制台湾,美国有关官员遂提出台湾由“联合国托管”的言论。虽然这一问题在当时并未成为美国政府的最高决策,但这却是战后美国分离台湾的开始。

  1947年3月,美国驻台北总领事馆的官员就向华盛顿建议,称目前台湾在“法律上” 还是日本的一部分,用联合国名义进行直接干涉,待有了一个“负责的中国政府”后再归还中国。这一建议不顾中国已根据有关文件正式接收了台湾的事实,而要联合国再行干涉,是为“联合国托管论”的先声。5月,刚卸任的美驻台副领事乔治?克尔向美国务院递交备忘录,明确提出为阻止台湾可能为共产党控制的情况发生,台湾必须置于联合国的监督之下。与此同时,美国一些人士还极力支持“台独”分子廖文毅抛出主张“台湾由联合国托管,争取公民投票自决”的所谓“台湾问题处理意见书”。同年8月,魏德迈使华时就此问题到台湾进行调查后称,现在“有迹象表明台湾人对美国监护或联合国托管是会接受的”一时间,“托管”论调四起。当时参与策划和鼓噪“托管运动”的美国驻华机构有美国驻台领事馆、台北美国新闻处、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以及美联社、合众社等等。其中主要人物除柯乔治外,还有美国驻台副领事卡尔、情报组长摩根和台北美国新闻处处长卡度等人。

  台湾刚刚归还中国,美国就企图进行分离,此举引起国民党蒋介石的高度警觉。当时,上海《新民晚报》刊载文章,抨击“托管”论调,指出,美国“野心分子”正利用目前中国的危机,积极争取台湾上层人士,推动台湾“托管”。文章首次披露了魏德迈访台情况及美国人办的报纸鼓吹“台湾托管”的言论,揭露了美国在台湾建立空军基地的情况以及美国某些人士有关“托管”的言行。1947年12月,台湾省主席魏道明根据蒋介石的旨意发表长篇讲话,以强烈的措词严厉驳斥 “托管”谬论。他说,谣传台湾人民希望脱离祖国而愿受外国的统治,这一说法不仅是对台湾人民的侮辱,也是对全体中国人的侮辱。他以事实说明了台湾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以及归还中国的经过后指出,战后可能远东有一些遗留的问题有待对日和会解决,但是,台湾问题早已决定,《开罗宣言》已明确指出台湾应归还中国。最后他表示,坚决反对在对日和会上讨论台湾问题,如果发生这种情况,600万台湾人民和4 亿5千万大陆的中国人民将不惜为之流血斗争。表明了国民党当局的严正立场。

  1948年3月,国民党南京当局为了弄清“托管运动”的来龙去脉,特派“行政院长” 孙科到台湾进行实地调查。孙科一到台湾就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点名谴责美国领事馆及美国新闻处。美国当局不得不将卡尔、卡度等人撤换。美国某些人策划的 “托管运动”暂告失败。但是,美国企图分离台湾的步伐并未停止。

  二、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

  “台湾地位未定”是继“托管论”破产后,美国制造的分离台湾的又一论调。从1948 年底开始,美国一些重要人物就或明或暗地向台湾有关官员散布“台湾在‘法律上’还不是中国领土”言论。1949年3月,由美国务院提出经总统批准的对台基本政策目标是“不让台、澎落入共产党手中”,“为达此目标,最切实际的手段就是把这些岛屿同中国大陆分离开”。当时,美国务院新闻发布人发表谈话称:“台湾地位在战时与库页岛完全一样,其最后地位将由一项和约决定”。公开了其官方观点。

  国民党了解到美国这一意图后,立即作出反应,由刚去职的“前外交部长”王世杰在台湾发表公开讲话,严厉批驳这一论点。他说:台湾是“收复失地”,不是 “军事占领区”,中国对该岛的内政外交有绝对主权;自1941年中国对日正式宣战以来,《马关条约》已经失效,自那时起,台湾在法律上就已归还中国,到战争结束时再从日军手中实际收回。他要求大家对“帝国主义实现直接或间接控制台湾的企图” 提高警惕。这个讲话,表明了国民党在这一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专题,图库)战争爆发,为美国正式提出“台湾地位未定” 及付诸行动提供了时机。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与此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一方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另一方面也不支持国民党“反攻大陆”。美国还向台湾当局转交备忘录,要求蒋介石配合美国的行动,不出动海空军进攻大陆。随后恢复了对台湾军事及经济等方面的全面援助。至此,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固定下来,并付诸以行动。

  国民党蒋介石对朝鲜战争的爆发及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自然十分欢迎,这样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从而得到喘息之机。但是与美国想法不同的是,蒋介石不仅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而且想利用朝鲜战争爆发之机实现其 “反攻大陆”的梦想。在这一点上,蒋介石与美国可说是同床异梦。因此,就在美国政府向蒋介石转交备忘录的次日,台“外交部长”叶公超发表声明,表示接受美国的要求,已命令海空军停止对大陆的攻击;同时又声称,“这只是应变措施,对于中国政府统治台湾之地位及维持中国领土之完整均不产生影响”。明确表示了国民党对“台湾地位未定论”及“中立”台湾的方案是持异议的。美国则一再告诫蒋介石不得轻举妄动;而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也一天没有停止。在这一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十分尖锐。

  在“台湾地位未定”的前提下,美国又一手导演了“对日和约”问题,提出重新讨论台湾未来地位,并毫无理由地将新中国和台湾当局全部排斥在和约之外。在这一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冲突再起。

  所谓对日和约,即战后由参战国与日本签订一项条约,以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深感台湾、日本作为其远东战略基地的重要性,因此,既要分离台湾,又急需改变日本的地位,解除其被占领状况,因此加紧了对日和约的步伐。因为中国是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者和重要的抗日力量,理应是参加对日媾和会议必不可少的国家。然而,由于新中国和台湾当局在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主权问题上立场都是坚定不移的,无论哪一方的中国人参加会议,美国制造“台湾地位未定”的目的都不可能达到。因此在会议准备过程中,对日和约顾问杜勒斯借口美国同中共在朝鲜处于交战状态,反对新中国出席。但英国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台北出席代表。就这样,新中国和台湾当局均被排斥在旧金山会议之外。1951年6月,美英两国起草的关于对日和约联合声明草案,提议:“日本放弃其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主权”,而“该条约的本身将不决定这些岛屿的未来归属”。同时,两国又商定,中国将不被列入对日和约的签字国,而由日本和台湾当局单独签定一个双边“和约”,其有关台湾归属问题的条款要与旧金山对日和约一致。

  美、英两国的这一行径激起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一致谴责。1951年6月14日,台“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参加对日和约的地位与盟国平等,不接受含歧视性条款。6月18日,蒋介石发表声明,称台湾当局参加对日和约的权利不容置疑,不接受任何含歧视性条款。7月11日美英公布对日和约第二次方案,中国仍未被列入签字国,台湾当局即向美国提出严重抗议。9月3日,即旧金山对日和会开幕的前一天,叶公超再次发表声明,称旧金山对日和会所签定的条约对台湾当局没有约束力。9月8日,美英等49国在排除中国参加的情况下,通过了对日和约。该条约没有明确台湾的归属问题。

  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蒋介石反对“台湾地位未定”的态度是坚定的。即使迫于美国的压力,台湾当局虽然接受了同日本“单独媾和”的方案,但蒋介石却始终没有放弃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三、反对“外岛停火论”

  所谓“外岛”即美国对国民党占领的相对于台、澎以外的大陆沿海岛屿的总称。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基础上,又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而在1954年发生的第一次“台海危机”中,美国极力鼓噪“外岛停火论”,即意欲先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再行分离台湾之实。在这一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进行了极力地抗争。

  1954年9月3日,为了打击美国侵略政策和阻止国民党军队对东南沿海的侵袭以及反对美蒋酝酿签定《共同防御条约》,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闽部队向金门发动了猛烈的炮击。国民党军队立即发炮还击,并出动飞机、舰只相配合,同时台湾当局提出 “充实战力,加强动员,准备转防守为反攻,今后施政悉以适应作战为中心”。一时间,金厦海峡硝烟弥漫,双方炮击达到白热化。

  “台海危机”发生后,立即引起美国的高度关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急忙召开会议,讨论沿海岛屿局势及对策。此时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国民党无力守住这些沿海岛屿;如果美国帮助国民党防守外岛,则将卷入与中国的战争,必然遭到世界及国内舆论的谴责。这就是说,为了这几个小岛,美国要冒同中国交火的危险。美国既要支持国民党政权,保住在台湾的利益,又不想卷入中国的内战。这就是美国面对“台海危机”而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当时,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中国大陆虽有足够的兵力攻克沿海岛屿,但要付出巨大代价。它推测,此举可能是中国对美国的试探性行为。因此,美国政府及军方高层均主张“不必介入外岛纠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策划的“外岛停火论”便出笼了。此即将中国大陆沿海岛屿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并争取达成停火决议。这样,既不使美国卷入沿海岛屿的争端,又能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实为解决这场危机的两全之策。在取得英国的支持后,美国将“停火议案”交由新西兰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

  美国此举遭到国民党蒋介石的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强烈反对将沿海岛屿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以及“停火”的建议。在国民党看来,沿海岛屿争夺纯属中国内战,如交安理会讨论,可能会在联合国内出现“两个中国”的前景而危及其“法统”地位;而所谓的“外岛停火论”,等于要国民党放弃“反攻大陆”,为“两个中国”的合法化铺设道路。这些都是台湾当局无法接受的。

  实际上,蒋介石的警觉不是没有根据的。在“台海危机”爆发前后,美国国内某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就暗中策划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美国务卿杜勒斯在同台湾“外交部长”叶公超和“驻美大使”顾维钧会谈时,坚持说存在着两个中国,正如同时存在两个德国、两个朝鲜和两个越南一样。他还面告蒋介石,美国把台湾同中国大陆之间的冲突看成是国际战争而不是内战。面对这一系列“两个中国”的论调,联系此次安理会讨论所谓“外岛停火”问题,不能不引起蒋介石的高度警觉。

  1954年10月中旬,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罗伯逊访台,就新西兰提案等问题与蒋介石进行了三次会谈,蒋介石坚决反对在联大讨论台海停火问题。12 月20日,叶公超拜会艾森豪威尔,向他转达了蒋介石的三点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是希望美国防止“两个中国”的理论和国际上的这一倾向。蒋介石还电示台驻美 “大使”顾维钧:“对新西兰在安理会的行动应予以极大的保留,它将引起巨大的疑惑、忧虑和误解,并鼓励和支持那些正在以‘两个中国’为目标的人。”

  1955年1月28日,新西兰驻联合国代表在美英的支持下向安理会提出了关于台湾海峡“停火”提案。台湾当局代表蒋廷黻当即反对,此后又在联大发表演讲,反对讨论“停火”问题,并痛斥“两个中国”的言论。2月28日,蒋介石在台北举行的 “国父纪念日”大会上就国际形势发表长篇讲话,强烈谴责在外岛“停火”和“两个中国”的设想是“荒谬绝伦”,称“大陆台澎均我土地,中华民国领土不容任何人割裂”,斥责提出此主张的“民主国家”是“不守正义”、“不讲公理”、“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自私自利者”。其后蒋介石在多次接见西方记者时,继续严词谴责“停火”及“两个中国”的主张。

  在安理会,由于苏联代表反对新西兰提案,并提出关于制止美国侵略中国的提案,又遭到美英拒绝。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下,2月15日,安理会决定无限期搁置讨论。这样,美国企图通过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外岛停火”的主张遭到挫败。

  四、反对“金马撤军论”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当“停火”提案被搁置后,美国又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迫其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军,以彻底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联,从根本上消除“台海危机”,亦从根本上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此即“金马撤军论”。在这一关系到国民党“法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再次进行了极力地抗争。

  其实,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美国和国民党有着根本不同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存在分歧。在美国看来,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与台湾、澎湖列岛的“国际地位”是不同的,这些岛屿从未割让给日本,美国可以制造“台湾地位未定”,却无法否认沿海岛屿是中国领土;从军事上看,这些岛屿没有什么军事价值,对台湾本身的防卫可有可无;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又是分离台湾搞“两个中国”的一块绊脚石。如果美国卷入这场因争夺沿海岛屿而发生的冲突之中,肯定会被世界谴责为干涉中国内政。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美国都视沿海岛屿为一沉重的包袱,早就有意让蒋介石退出。美曾一再向蒋表明,美台协防台澎不应包括外岛,美将不参与台湾对金门、马祖、大陈等沿海岛屿的防务活动。而国民党蒋介石则将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视为其“法统”的象征,“反攻大陆”的生命线,防御台湾的前沿。蒋介石认为,有金马就有台湾海峡,无金马即无台湾。因此,在这一问题上,蒋介石极力想把美国拖进来,一再要求美国,协防台澎应包括沿海岛屿;而美国则多次拒绝,极力避免染指,双方矛盾十分尖锐。

  1955年1月,台海战事向浙江方向转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月18日一举攻克了一江山岛,威逼大陈岛。蒋介石认为,大陈岛丢失将危及台澎,要求美国第七舰队介入大陈地区的战斗。美国认为大陈岛不具备任何战略重要性,极力要国民党放弃大陈岛,将兵力收缩到台、澎、金门一线。蒋介石则趁机提出以美国公开声明把其防卫扩大到金马作为大陈岛撤军的先决条件。为了使国民党迅速从大陈岛撤退,艾森豪威尔作了私下承诺。这样,在美国的协助下,国民党军于2月12日撤退完毕。在国民党军队撤退大陈岛期间,蒋介石多次发表广播演说和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声称大陈岛撤军是为了增强金、马防务,痛斥“停火”建议和“两个中国”的谬论。多次强调:大陆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中华民国”不容割裂;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大陆必须光复,曲解台湾的地位是别有用心的;声称只有一个“中华民国”,国民党绝不放弃返回大陆的权利等等。与此同时,台湾军政要员也纷纷发表谈话,表明坚守金马的决心。

  国民党撤退大陈岛后,金门、马祖问题突出出来,“金马撤军论”甚嚣尘上。对此,蒋介石在1955年二三月间多次会见英美记者,表明台湾当局的立场。3 月18日,蒋在回答英“泰晤士报”记者提问时指出:大陆系属“中华民国”之领土,大陆沿海岛屿金门马祖更为“中华民国”政府控制下领土之一部分,此等岛屿对于控制台湾海峡保卫台澎具有重要性,“中华民国政府”决心予以保卫。23日,蒋在接见美报人塞尔兹伯格时,对“盟国”建议他撤出金马表示愤慨,他说: “试图强迫我们不经一战而放弃沿海岛屿是不公正的”,“我们的军队在任何情势下都将不从外岛撤退,我们将不对任何的压力屈服。我们决心打到最后一个人”。两天后,他在接见美报人霍华德时再次强调:“不论是否获得美国的援助,中华民国都将全力防卫金门马祖,一切在所不顾。”为了表示其决心,蒋介石甚至偕夫人宋美龄(专题,图库)亲自前往金门视察。

  虽然蒋介石一再表明坚守金马的立场,然而美国却一意孤行,坚持要蒋介石从金马撤军。 1955年4月1日,艾森豪威尔召开白宫会议,提出让台湾当局自愿撤出金马,美国则可采取措施巩固台湾,并决定派特使去台湾做说服工作。4月22日,美远东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前往台湾游说。罗、雷到台湾后与蒋介石、叶公超等举行了两天会谈,表明美国的立场仍然是只保卫台澎不保卫沿海岛屿,要求蒋同意撤出金门、马祖。蒋介石坚决拒绝了美国的建议,不同意从金马撤退,并明确表示,不管有没有美国的帮助,他都要防守金马。蒋介石还回顾说,他曾指出,撤出大陈岛最终将导致有人提议从金门马祖撤退;如果现在再从金门马祖撤退,那么就连小孩子也不相信在防守台湾时他能得到美国的支持;如果他放弃金门马祖,只能导致产生进一步的压力,走向台湾被托管。会谈结束时蒋表示:他的答复是最后正式答复。蒋介石在金马撤军问题上毫不妥协的态度,使得美国无可奈何。

  国民党不仅拒绝从金马撤军,反而趁“台海危机”缓和之机增派兵力。1955年6月 27日,蒋介石召见美军援顾问团团长蔡斯,提出台拟向金门增援一师兵力。此举再次引起美国高度重视。因为自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侵占台湾海峡后,为使台湾地区“中立化”,美国就规定台湾对大陆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前须征得美国有关方面同意。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订后,双方又以换文形式达成一项谅解,即美台双方无对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在台海地区擅自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因此,当得知蒋要向金门增兵一事后,美国家安全委员会立即向蒋重申:根据双方换文,美国有权阻止台湾向金门增兵。但是,蒋介石仍坚持增兵金门。9月17日,蒋介石不顾美国的抗议,冒着违背美台换文精神的风险,下令增兵金马。 1956年6月,台湾当局确定金门、马祖为战地政务区。到1958年夏,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前夕,有三分之一的国民党陆军被布署在这两个群岛上,表现了蒋介石防守沿海岛屿的决心。

  五、再反“金马撤军论”

  1958年8月23日,以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为焦点的国共炮战再度爆发。双方以炮战为主,以海战、空战相交错的规模空前的战争在金厦海峡延续40余天,国内外为之瞩目。此即第二次“台海危机”。

  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伊始,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之势的炮击,美国态度比较强硬。它声称美对台有条约义务,并调兵遗将,在台湾海峡集结军事力量,摆出一幅介入“台海危机”的架势。到9月初,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实际行动只是为国民党向金门运送补给的船队“护航”。但为避免卷入中国内战,其护航仅到金门3海里以外,美国空军并不介入。然而,解放军猛烈的炮火使补给舰队屡遭重创,由美国“护航”的行动连遭失败。在进退维谷之中,美国故技重演,先呼吁停火,然后逼迫蒋介石撤退金马。于是“金马撤军论”又起。

  9月17日,美国务卿杜勒斯就台海紧张局势提出:双方停火,找出和平解决的办法。 30日,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美国以前就认为把为数众多的部队部署在金门、马祖是相当愚蠢的,“如果有了停火,我们的判断,甚至是军事上的判断,就是,使这些部队继续驻扎在那里不是明智的,也不是谨慎的”,公开声称国民党当局应该从金马撤军。

  然而,国民党的神经最敏感之处也正是这一点。就在杜勒斯记者招待会讲话的第二天,蒋介石在高雄对美联社记者发表了针锋相对的谈话,表示坚决反对减少外岛驻军,反对使沿海岛屿的地位有任何改变的做法,声称台湾没有接受停火的义务。他还强调说:“就假定杜勒斯先生说过据说是他说的话,这也只是单方面的声明,因此我的政府没有任何义务来遵守它。”不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蒋介石是不会指名道姓地将分歧公之于世的。10月2日,美驻台“大使”拜会蒋介石,解释美国的对台政策。次日,台湾当局“外交部”声明,表示坚守金门、马祖,不减少外岛驻军。这一天,蒋经国代表蒋介石赴金门慰问军队,表明国民党坚守金马的决心。可见,在撤退金马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已达白热化。

  在美蒋矛盾冲突中,中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美国逼蒋放弃金马的意图,重新考虑了立即解决金马问题的各种利弊。为反对美国分离台湾的阴谋,将金、马留在台湾当局手中,更符合双方“一个中国”的共同利益,于是作出了暂不收复金马的新决策。10 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布告台澎金马同胞书,向台湾当局表达了这一新的政策立场,并决定,从即日起停止炮击一周,以使台湾方面充分自由地向金马运输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10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对金门停止炮击两周,以使金门军民得到充分补给,以利他们固守。

  美国认为,目前停火提供了一个机会,一再敦促蒋介石撤军。杜勒斯与艾森豪威尔分别发表谈话,表示台湾当局在沿海岛屿驻军太多。10月15日,杜勒斯会见叶公超,向台当局转达了从沿海岛屿撤退的意见。但是蒋介石对此态度十分强硬,他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对外岛撤兵问题,是“不撤退,不姑息,准备随时以更坚强的反击对付武力的攻击”。这期间,美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访台,与台湾当局商讨重新部署兵力问题,也无果而归。显然,我解放军暂停炮击,既为蒋介石坚守金马提供了条件,又加深了美蒋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杜勒斯不得不亲自到台湾做说服工作。杜与蒋介石进行多次会谈,再三要求国民党停火,减少驻金马的兵力,并要蒋承诺不以武力打回大陆, “反攻大陆”基于民心而非武力,不使外岛成为进攻大陆的踏板等等。蒋介石既不同意保证不以武力“光复大陆”,也不同意在停火前从金、马撤军。最后经过妥协,美国同意“在当前情况下,金门、马祖与台湾、澎湖在防卫上有密切的关连”;台湾当局则被迫承诺恢复对大陆的手段“主要不凭借武力”。双方会谈公报于 1958年10月23日发表。其后,美台军方又达成协议,在金门增加装备,减少驻军。显然,美国既不能说服蒋介石立刻从金马全部撤军,只好后退一步,以逐渐减少兵力的缓和方式达到目的。而台湾当局则尽量淡化“不凭借武力”这一点。台驻美“大使”叶公超在27日解释说,“联合公报的意义是强调‘政治基础’在反攻大陆中的重要性,而非强调‘不使用武力’”。其后叶在美又发表谈话,表示使用武力的权力显然并不因此项公报而受限制。而蒋介石在事后则感到公报文本的措词与他在会谈中讲话的原意有出入。显然,这是台湾当局在美方的压力下作出的权宜之计。

  蒋介石与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冲突及妥协,中国政府明察秋毫。为了支持蒋介石不撤退金马,在一个中国立场上与美国作斗争,中共又作出重要决策,即延续对金门的炮击,但是,炮击的方式是逢单日打炮,双日停止。10月2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中国的事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从长计”,“美国的目的第一步是孤立台湾,第二步就是托管台湾”; “我们两党间的事情很好办,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上的军队,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应……以利你们长期固守”。告同胞书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美国人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全中国人民,包括你们和海外侨胞在内是绝对不允许实现的”。他呼吁海峡两岸“化敌为友”,“一致对外”,并告诫国民党,不要屈服美国人的压力而随人仰俯,丧失主权。自此,中国共产党对沿海岛屿新的决策目标是,将金、马留在国民党手里,作为台湾与大陆连接的纽带,待将来时机成熟,将台澎金马一揽子解决。

  蒋介石对此予以积极回应。自此以后,金厦海峡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炮战:每逢单日,双方开炮,但均不打对方的阵地和居民点,只打到海滩上。逢双日,停止炮击。逢年过节,停炮三天,以让双方军民平安休假。这种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马拉松式的炮战方式,实际上只是一种象征,即象征两岸并未停火,中国内战还在继续。国民党军队能借此长期占踞金、马,以此作为对抗美国长期以来迫其撤军的理由。这种炮战方式,也是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共同抵制和反对美国封锁海峡,分离台湾的联合行动。

  进入60年代初期,虽然美国不断加紧分离台湾,推行和制造“两个中国”,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比任何时候都响亮,而海峡两岸的“炮战”也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美国分离台湾的图谋始终未能得逞。

2005-05-10 13:55:09 [wolfstein][发短信]10层 62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不一定哦!

你要清楚,一直是日本人主动媾和,日本人实在不想跟国民党耗下去了,日本人要做得事多呢,国民党内部及各派军阀除了张学良,杨虎城这种愣头青之外,一般人都对共产党的威胁有清醒地认识,红军时期,蒋介石嫡系和各派军阀曾有多对红军的围追堵截的合作,与日本的媾和后,要做的自然是消灭共产党力量。加上日本人也对共产党深恶痛绝,估计也会配合这种围剿行动。

西北二马的骑兵由西向东攻,杜聿铭或胡宗南的中央军由南向北攻,小日本再出动一两个师团由东向西挺进,老毛的日子好过不了。

2005-05-10 13:59:26 [无斋主人][发短信]10层 63楼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当时的民族矛盾已经是首要矛盾了

失去大义名分的老蒋无法号召军阀。即使在内战期间,军阀部队对剿共阳奉阴违,遑论民族矛盾最尖锐的时候。

2005-05-10 14:36:29 [wolfstein][发短信]10层 64楼 [回复此段] [工具] 回目录

O即使军阀不配合,也不要紧

国民党虽然丢了不少国土,可军队主力却撤退到后方了,实力还是很雄厚的,即使南方的军阀不积极,只要与共产党有仇的,凶悍的西北二马配合,再加上鬼子的几个师团,剿共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2005-05-10 14:54:21 [无斋主人][发短信]10层 65楼 [回复此段] [修改] [工具] 回目录

O嘿嘿,

西北二马不一定配合,二马凭啥不保存实力而和红军拼,何况红军又没惹他们?

老蒋不抗日,反而联合日军打抗日的共军,这不是汉奸是什么?还是那句老话,手下有民族主义的黄浦将领未必能服,恐怕老蒋中央军一出,各派倒蒋势力都会出手。

再说日军就一定这么配合老蒋?而不让老蒋同中共打个你死我活,再坐收渔利?

家园 提上来

wolfstein兄:

共产党在日占区,组织游击队,建立根据地,日本人早就恨得牙痒痒

一听说老蒋要围剿中共的老巢,岂能不配合。

二马以前被红军无缘无故的上门欺负,岂能不怀恨在心。

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日本不会等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而要为老蒋火中取栗。

以及老蒋如何解决同日军媾和并联合日军剿灭抗日军队,所引起的巨大政治风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看你们码字那么辛苦,献朵花

历史没有假设,因为变数实在太多,偶然因素更加无法预计。所以真确的答案是:不知道,也不必追究,反正历史没有假设。

家园 很简单

剿灭了中共中央,不就等于切除了敌后抗日武装的大脑,对抗日武装的士气也是极大的打击。

陕北和山西日战区只隔一条黄河,老蒋可以对日军的越境睁一只眼闭一支眼,这政治风险到不需用规避,各打各的,互不干扰,谁让共产党既是国民党的敌人,又是日本人的敌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支持无斋兄

靠立场变来变去,什么时候什么立场有利于我,我就以什么立场出现。鬼子势大的时候,我就从了鬼子;美国势大,我就从了美国。这个做起来太有困难了,身段需要超柔软。很多小国,我想,就以这种手段谋生。如果中国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国,这个应该不行。

家园 转了半天原来是亲日反共论。

一日军进攻过延安,但被打回去了,中共为此建力了缓冲区,日军后劲不足,只好作罢。

二蒋当时是在日军攻其根据地,也就是江淅沪地区时,才全力抗战的,如当时蒋不打,把根据地让给日,那他就没地盘了。

三蒋丢了核心根据地和主力部队后,是靠抗战的旗,才得以对内让各路军阀听命,并入川立足,对外争取外援重建军队,一旦其对日和了,各路军阀不再听命,外援也无,而以抗日名义新建的军队人士上也必动摇,人心散了,武器的也断了(当时中央军的装备和后勤严重依外援),到时就算不死,也会疲于奔命。

四共产党在敌后,原就没拿多少中央的后援,蒋一投日,共党会与各路军阀联系,同时向国统区渗透,并直接与国际联系要求外援。蒋投日对整个抗战来说,会加大难度,但以蒋共来说,蒋会完,共会更壮大。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按传统推崇的好行事不一定就真能成,但要是以为只要怎么混怎么来就一定有好处,那也是不行的,否则这天下也不会有笨贼这个词了。

家园 泰国就是这样子的
家园 结局 被迫上轴心国的战车 更多的中国人当炮灰

轴心国胜了, 则中国被日寇占有,资源被掠夺,中华文化被消灭.轴心国败了,中国要负战争赔偿,承担战败后果.一句话,怎么都得不到好.

家园 蒋投日对整个抗战来说,会加大难度,但以蒋共来说,蒋会完,共会更壮大。

完全正确

家园 日军从来没认真考虑过进攻延安

要是日本认认真真来一个延安作战,就凭共产党那点人马能打得退吗? 还有国军主力一直都好好的,从来没被日军歼灭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都是国民党军队在不利情况下撤出战斗的。怎么能说老蒋丢了主力部队呢,至于武器弹药吗,就靠那滇缅公路能拉多少,还不是主要靠撤退到后方的军工厂供给。至于共产党和军阀联系,更是笑话,军阀尤其西南军阀在红军长征时候与共产党结下不小的梁子,他们应该能对共产党的威胁有清醒的认识,张杨之流毕竟不多,再说他们也会理解老蒋媾和的目的,是为了静观国际形势。

家园 那第一个带着一二十万人,被中共一两万人带着,在山里转,

转的晕头转向,一无所获的,就不是胡长官了。

西南军阀真那么用心,共军就走不下来了,西南军阀与共军打的大仗,全是不得以才打的,这点好好看一下长征的历史就知道了,各派打来打去,那个没仇,谁没仇啊?都不是小孩子,真计较当年就不会跟着蒋抗战了,在抗战中,全中国的军阀从没那么听话过(老蒋可是精英尽折后从根据地给打出来的,出来抗着抗日大旗,连最封闭的川军,不但出兵,连老窝都让出来了。)。

家园 无斋主人恐怕你不知道,盛世才曾提议新疆加盟苏联,但斯大林没有收

盛世才后来和共产党翻脸,连老毛的弟弟都死在他手里。老蒋一看盛世才这么独大,就派陶峙岳兵团去新疆,把他给逼回来。加盟苏联,盛世才都这么亲口说出来了,斯大林都没敢收,主要是照顾国际舆论,看来老毛子并不是咱们想象的那么不讲理,新疆应该能肯定丢不了。

台湾,美国绝没有不还的道理,一是由于台湾和美国没干系,二是台湾的历史问题,以前是中国领土,三是美国有故意削弱日本的心思。至于美国让台湾独立只是您的猜测,开罗宣言早就说的好好的!其实中国这种情况和芬兰有相似之处,当初苏联欺负芬兰,芬兰在尽力抵抗之后,割地赔款,实在够屈辱的。假如是苏联发动二战,被资本主义世界联手制服后,盟国能追究芬兰的媾和责任吗,能不把抢芬兰的土地还给芬兰吗?中国也一样,穷一国之力浴血抗战,老蒋夫妇齐上阵对美国喊了半天要求干预,要求给中国以支援,美国愣是没动,签订屈辱的和平条约。到后来还是把美国佬卷进来了,他们见了中国能不脸红吗?哪会好意思再策划什么台湾独立,依我看,美国应该像苏联通过补偿波兰领土削弱德国一样削弱日本,把日本的九州岛割给中国,以补偿日寇对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叫他们知道恶有恶报。

东北确实是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老蒋派军队去受关东军的降,拒绝苏联出兵。

家园 如果蒋投降日本,我认为战后中国会被分为

中国、满洲民主主义人民民主共和国、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西藏、台湾等国家,广东广西估计会变成越南的一部分。

老毛子不会直接吞并东北和新疆,但是他们绝对不会介意多搞几个北朝鲜。太祖这样不怎么听话的脚色很难生存下去。

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使蒋投降日本,而轴心国胜利,中国比战败国人民的地位也就是从元帝国时的“南人”和“汉人”的差别,稍跳一级而已。

实在看不出这种设想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家园 wolfstein兄的观点都是寄托在别人身上

靠不住。

家园 如果中国分成几块了,他就不会不收了

打个比方,即使阿拉斯加要求加入苏联,苏联也不敢收。但如果美国的50个州都独立了,他还不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