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古老原创〗【佑派的敬礼】 之 [请让我来关心你] -- 小人书

共:💬16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古老原创〗【佑派的敬礼】 之 [请让我来关心你]

(看见齐版主在钓鱼,过来给各位大人请安。这个东西也是以前写的,这个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我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激动得差点儿流了眼泪,你说这够多动人!)

[按] 70年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10册是动物分册。

[请让我来关心你]

小时候,我们家人给我买的最多的印刷品是----不对,不是小人书,是北京地图。因为那时候北京地图的背面有小小的一块是北京动物园的园图。天天翻,天天描,天天趴在地图上从街道“走进”动物园,再一个馆一个馆地挨着“转”,没两天地图就撕烂了。北京动物园,就是我成长的地方(注意不是生长的地方)。

北京动物园,清朝叫“万牲园”。据《十万个为什么》介绍,解放前啊,万牲园里惨不忍睹,动物都被剥削压迫得没了活路,真正迎来解放的并不很多。到现在,万牲园只剩下了一个大门,就是北京动物园的入口。站在动物园门口,等着家长挤到右手边的售票处去买票(1毛1张,小孩儿也不免票----那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把小孩儿当人的地方了),我就开始欣赏了。不是欣赏万牲园遗址,而是看两边房顶上的广告画儿。可能今天动物园大门口广告展览的唯一动物就是俊男靓女了,不过那时候画上倒全是老虎猴子什么的。

进了动物园,一定是先往右走,第一个要看的是“小动物园”。所谓小动物园,就是笼子挨笼子的那种,有点儿珍珠鸡什么的,还有猫头鹰和狐狸。我最爱看的是水獭,因为多,而且个儿比较大。有一阵儿还有企鹅。《十万个为什么》说过,一般国内的动物园是看不到企鹅的,因为它们太怕热了(那时候可能连毛主席都还没用上空调呢)。我看到的企鹅也不像《十万个为什么》说的会走过来跟人握手,全躲在搁满冰块的小屋子里。还有孔雀。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一回孔雀开屏,可是总是看到它们拖着长尾巴跟鸡似的瞎溜达,就是不开屏。《十万个为什么》说(哎我这是怎么了给它作广告呐?)想让孔雀开屏就要拿鲜艳的东西挑逗它,我可以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因为我曾经拿一把气球挑逗过,结果吓得孔雀满世界乱跑,反倒把饲养员招来了。倒是有一次在老莫的台阶上等开门,透过老莫和动物园的铁栅栏看到了孔雀开屏。印象很深,一方面因为那是唯一一次看到孔雀开屏,一方面因为当时我的脑袋痛苦地卡在栅栏里进退两难。

过了小动物园,就到了猴山。猴山有两座,不过猴子们都爱蹲在北边的一座上捣毛晒太阳。猴子打架是很好看的,可最令我惊讶的是有回看见猴山上蹲了一只猫,还不停地哇哇大叫着,它可能都搞不清自己算猴王还是猫王了。过了猴山,就是象房了。那时候啊,北京的小朋友都知道两个外国名字,一个是西哈努克亲王,一个就是小象米杜拉。忘了小象米杜拉是东南亚哪个友好邻邦送的了,好像是斯里兰卡吧,反正是友谊的象征。有本小人书叫《捕象记》,里边是残忍杀害大象的故事。但我那时候还意识不到,只认为最后那个被麻醉枪捕获的小象就是可爱的米杜拉。大象是我一生最最喜欢的动物,特别和蔼可亲的面庞,但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有回带了几个苹果喂给大象,大象和我都很高兴。苹果吃完了,大象伸着鼻子还要,我跟它说我真的没有了,于是大象生气了,就把它鼻腔里的液体跟喷淋浴似的给我和周围看热闹的群众来了个披头盖脸的热水澡。

过了象房就是著名的熊山了,也就是后来那个著名大学的著名同学作著名化学实验的地方。不多说了,其实我是真想去向这个同学转个圈,作个揖,再道一声:您以身作则地驳倒了一切不相信人是由畜生进化来的人!

过了熊山是什么?是豹子吧。有云豹有金钱豹,好像很晚才有的黑豹。到这里,就到了动物园的北头,要开始往西走了。这是比较无聊的一段路,只有骆驼和狼可看。接着是鹰和秃鹫的巨大笼子。再往下又好了,到了河马馆和犀牛馆。说来奇怪,我小时候好像分不太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感觉都是皮糙肉厚大猪似的,而且进入这两个馆的气味一样,冬天更加浓烈。99年我去那里看到还养了马来貘。噢,那一次我是真的目瞪口呆了。因为,哎哟,我头一眼看见的那个正在跟女邻居眉来眼去的马来貘居然有五条腿!当时我非常奇怪为什么北京动物园要展览一个残疾动物。后来看见其中的一条“腿”慢慢儿缩回去了,恢复了常态。这个震惊我相信是看任何黄色小说或变态电影都无法达到的!嗯,算了咱们还是走吧,赶紧去看那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

长颈鹿馆就在犀牛馆旁边。大家注意过没有,长颈鹿的花纹有两种,一种是比较鲜艳的黄加宽的白色条纹,还有一种是比较暗黄加细的黑色条纹。我至今不知道这两种长颈鹿到底是不是一类。优雅的步伐,忽闪的大眼睛,完全是梦中情人的样子吧?可是得讲个悲惨的故事。有一天全北京人都在说:一只长颈鹿死了,因为它不小心吃了根灯绳儿。我是每个礼拜都去动物园的,就急着问:“死的到底是哪个啊?哪个啊?!”这是我人生接触的第一次死亡,第一次有了个再也见不到的朋友。那个礼拜天再去动物园,我就拒绝去长颈鹿馆,因为它给了我一个死亡的恐怖印象。

哎不对吧,我们走错路了还得回去----狮虎山上哪儿去啦?狮虎山应该在老鹰笼子前面。对于我们家人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因为每次他们在这里都可以残忍地欣赏我的个人表演。每次走到狮虎山的洞口,他们都会故意说:“咱们不进去了吧。”“不,要进去看老虎!”我每次也都坚决地上当。于是就往里走。闻到了老虎的气味,看到了一进门的那幅巨大的老虎喝水的画,我的腿就已经哆嗦得不成样子了。巧的是每次在这时候里边都会有某个家伙大吼一声,于是我不顾一切地转身撒腿就往外跑,我们家人就和周围的群众一起哈哈大笑。所以,我去动物园的次数不少,但是真正看到老虎的机会却实在不多。为了弥补小时候的损失,我上中学时候有一阵子去动物园只看老虎。

好,继续从长颈鹿馆走,就到了,呵呵,豳风堂。这是动物园里的一家餐厅。名字起得真高雅,可能是跟“万牲园”一起留下的。里边就是米饭炒菜,我好像吃过一次两次的。倒是谈恋爱的时候,每次走到这儿我都得买瓶啤酒,和女朋友(就是现任老婆)面对面地坐一会儿,给刚看了满眼野兽的她一个对比的机会。之后就到了鸵鸟和鹿苑。鸵鸟还可以,我很不爱看鹿,因为那么一大片地方,可鹿长得全一样。那时候有个纪录片叫“梅花鹿”,讲的是梅花鹿的饲养场,每次看“闪闪的红星”之前都会放(或者是放“熊猫”和“蛇岛”,那时候好像就这么三个纪录片跟西哈努克无关)。可我还是不爱看。爱上看鹿也是在谈恋爱的时候,为了表现我的爱心,还事先在家削好几个梨和苹果什么的,等老婆看鹿的时候赶紧递过去让她喂。

过了鹿苑,就到了鸟的世界:鸣禽馆。其实在这之前还要经过蛇馆,后来盖了新的两栖动物馆,旧蛇馆就拆了。我想大家对蛇的兴趣都不是很大吧,就不提了。鸣禽馆最有意思了,一屋子一屋子的鸟。我这辈子总在养鸟(现在还养着仨),就恨没生在个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能让我天天提笼架鸟养花种草。大家都喜欢看八哥说话,尽管翻来覆去老是那句“八哥八哥几点啦?”“八点啦!”我还亲眼看见过一个游客当场教会了一只八哥说“毛主席万岁”。但是动物园的八哥学得最像的还是猫叫,估计每天晚上周围地区的野猫都会跑到鸣禽馆来义务任教。90年代末,动物园新盖了鸣禽馆,鸟儿们都跟拿了美国护照似的,突然就搬进了有真正的泥土草地并且还种有各种植物的大房子。那两天我真为它们高兴啊。可过了两个礼拜再去,却发现鸟儿都不见了。我就抓住一个饲养员问:“怎么鸟都没了呢?”“鸟啊,都让地里钻上来的耗子给吃啦。”

今天的北京动物园还有一大景观,就是海洋馆,我花50块钱参观过一次。不记得看见什么了,只记得非常干净漂亮,不过对于在外国参观过海洋世界的人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吧。现在大象们也搬进了宽敞无比的新居,就在海洋馆旁边。不知道北京动物园的迁移计划怎么样了?去年不是传说要移到昌平还是哪儿么?

走得太累了,最后,终于见到了熊猫馆。可爱的熊猫都是电影上的,动物园里的熊猫天天睡觉,都跟死的差不多。游人们唯一能欣赏的就是摆在门口的熊猫饭碗,里边有苹果香蕉和牛奶,完全是西餐标准。熊猫之后,就可以出门,到马路对面的北京天文馆去了。动物园就这么逛完了,可是,唉,动物园的有趣故事太多了,每只动物都可以讲上一天啊。真想单开个系列,就叫“笼子前的敬礼”。

佑派的第二个敬礼,献给北京动物园,和我亲爱的动物们!

[MP=320,240]http://218.93.16.95/liu65vb/cn/dl2/c/clin/03/006.wma[/MP]

关键词(Tags): #北京动物园(当生)元宝推荐:神仙驴,
家园 俺最爱去的是熊山

头回去把俺爹给俺买的面包(午饭)都喂了熊了。直到现在,熊依然是俺的最爱----之一啊

家园 对啊,因为熊是最没文化的动物了

不知怎么的,一看见三丰子朋友,我就想起熊来了!

家园 提醒了俺

俺还没想过把熊拉入“没协”呢。也不知它同意不?

三mm咋象熊了?

家园 佩服加羡慕。你对动物园情有独钟,就差没有“生长”在那里了

不然我们也可以去看看您

去动物园,我比较喜欢去看熊。很笨的一个坐在那里,两眼就盯着游客看有没有东西丢下来。偶尔丢颗糖下去,连起来都不带的,伸出个长舌头,一添就到嘴里。

猴子打架是比较有趣。尤其是叽哩哇啦乱叫一起,让人觉得声势很大的样子,也不过就是追来逃去。

家园 俺也喜欢

看熊

家园 我喜欢看豹子,狼也行
家园 向书兄问好

突然想起小时候去北京动物园的经历了。记得是说大象馆里有大象表演,虽然需要再花笔钱还是挤了太多人,于是父亲举我到肩膀,人缝中终于看到,铁栏杆后面那个无比硕大的――屁股。

驯象员指挥着大象吹口琴,还得转过身来啊。可是这位同学就是不听话,大家笑骂的时候,忽然见那臀部耸动着――它、它、它竟然冲着我们卸货了。。。

人群后面的父亲是没见到这个场面的。后来妈妈问,那货是不是象堆个小山似的啊?我记得自己很委屈的说,它拉的是西的。。。。

不说了不说了,幸好是在龙门。这就是大象给我的第一印象。

家园 我只记得,

里面人的表演要比动物好看多了,说你呢,还在抱着啃

家园 我从小就不喜欢去这样的动物园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的时候,对动物园的印象不好,觉得那些动物给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不光不能出来玩,还脏兮兮的。好象总没人给它们洗澡。。。还老有人往笼子里瞎扔东西去打它们。。。

后来再不肯去。。。

长大后,但凡被召集去动物园,就被我拒绝。直到有了深圳野生动物园和番禺野生动物园,我才高高兴兴去玩了,大家很诧异,问我怎么就肯去了呐,我兴高采烈的说因为人在车里看动物啊。。。。

我不喜欢看笼子里的动物。。

家园 小时候的事,这么久了,还记得这么清,小人书真是不简单

看着“小人书”这么激动,就差泪眼横流了,让我也不禁开始忆苦思甜,怀念从前了。

记得那是在幼儿园的一天下午,老师给围坐在桌边的小朋友们发小人书。小人书通常是64开大小,发到手中的,却是薄薄的一本,大概有32开,方方正正的,跟小画报似的,书角卷卷着,破旧的书皮,泄里光铛地挂着,也不知道是哪辈子的了。书皮上绘着几个动物,又连蒙带唬地认出了皮上的几个字--《北京动物园》。

那时候不喜欢花花草草的,对小动物也没有太多的感情,随便翻了几下就合上了,抬起头来四下学么,看看别人发的都是什么。左边的小洁看到了,用手指捅了我一下,示意我跟她合看一本。探过身去,扫了一眼,觉着不感兴趣,就摇了摇头。小洁哼了一声,双手将小人书猛地向怀里一收,低下头又接着看了。扭过头来,看到小强的手里,是一本打仗的,嘿,正是我想要的,赶忙拽了拽他的袖子,想要跟他换。小强刚开了兴头,哪肯呀,胳膊肘支着,两手护在书前。当时只觉得自己的两只眼睛,不由自主微微地睁大了一下,就见那小强,马上将小人书捧到我面前,嘴里还小声咕哝着:“这书特没劲,我早就看过了,给你看吧。”

不知怎么,惊动了老师,她走到桌旁,看了我一眼,也没说话,拿起我那本,翻了几下,收起书来,转身走到前边,招呼着小朋友们,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对啦,就是小象“米杜拉”的故事。只记得那小象,特招小朋友喜欢,每天吃早点,都要喝两桶牛奶稀饭,很爱干净,能自己洗澡,还会吹口琴,简直神了。当时就想,要是我是那个米杜拉,那该多好呀,早晨就能喝上牛奶稀饭,这午饭和晚饭,还指不定有什么更好吃的呢。恍惚间,有个小朋友举手提问:“米杜拉还活着吗?我们去动物园,还能看见它吗?”一个老师说能,另一个说已经不在了,登时从一片扬起的小脸中,二十几双大眼睛和小眼睛,齐刷刷地照了过来。两个老师脑袋凑到一起,低声商量了好一会儿,其中一个才转过身来,满脸的郑重其事,上身前倾着,声音响亮地说道:“米杜拉还活着,它正在动物园里,十分的幸福快乐”。这下,所有的小朋友,都放心了。

其实倒不是欺负小强,那只是我应当受到的尊重。那时不知道怎么着,混成了班里的大王,也算是一个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人了,好些事情都得管着。比如说操场上放风的时候,是要玩“过假家”还是“冲锋打仗”,由谁扮演爸爸、妈妈和好人、坏人,得到的东西该归谁等等。我这个人,对权利并不感冒,对于日复一日地进行日常工作的安排,也失去了兴趣,于是便学会了抓大放小。由我推举,经小朋友们评议,又选出了二王和三王,从此以后放风的时候,我就只管决定玩什么,具体的人事和物品的分配,就交给二王、三王了。这下倒是省心了,也形成了具有我们班特色的人事组织结构,别人班的大王都配着好几个娘娘,我们班倒好,全归了二王、三王,大王成了光杆司令啦。

我倒是没眼红,当初也有自荐娘娘的,我不是也没收吗,只是和别的班的王们待在一起的时候,就多少显得有些没面子了。不是打肿脸硬充,真是没说瞎话,比如那时就有些小丫头,不远千米地寻上门来,我也就是打个招呼,然后就安排让爸妈接待了,自己却匆匆的跑出门去,心里还惦记着,那根藏在小强家煤池子里的乳胶软管还在不在。有一次,斜对门的张叔叔问我,大哥哥的裤子咧了,胳膊上还有几条血檩子,是不是又出去打架了,我死活没说,一口咬定是出去玩的时候摔的。后来大哥哥就给了我那根软管,用处可大了。对着水龙头,灌出个亮晶晶的大肚子来,就可以提着,满处地跑着打水仗了。即使壁上破了一个小口,也可以把那段截下来切碎,放入小罐里,混入松香和煤油,放在炉边温化,再盖紧罐口藏起来。闷上几天,取出打开一看,已经结成亮晶晶的软膏,那是比树胶还要好的“粘(nian2)子”,知了和蜻蜓粘住了就跑不掉,我还用他粘住过鸟呢。

一说起娘娘,就有些收不住了,还是扯回话头,说说大王是怎么当的吧。自从权利下放以后,日子倒是轻松了不少,但是有的职责还是躲不过。那两位是只负责分配,要是出了得失对错的纷争,就得我去评判、调解了。哪个女孩子要是哭了,还得在老师发现以前,赶紧给哄好喽。就是那两个不争气的招的几个娘娘,争执起来谁该管着谁,我都得过去给划定出谁大谁小来。您瞧瞧,我多累呀,都快赶上居委会的了。这些也不算完,还有其他的考验等着呢,偶尔会有些男孩子跳将出来,向权威发起挑战,也想混个师长旅长的干干,那两位要是压不住,我就得亲自出马了,虽然那些人受到处罚后,狼狈相十足,我在心里,还是高看他们一眼的。有时有些女孩子,也会过来撩一下抓一把的,然后就咯咯笑着,撒着欢地跑了开去,我倒是没什么,但对于大王来说,这些就是不能容许的了。

“你克我服”的帖子,说的还挺是那么一回事,那个岁数的孩子,男孩还真就不一定跑得过女孩。也不管是不是赶得上,我是抬脚就追,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就是跑上大半天,到了天边上,也要把你抓回来。次数多了以后,不知道是笑得太欢喘不上气来,还是心中的惊惶将腿压软,平时比赛的时候还真不一定都跑得过她们,这当口却每每过不了20步,便让我薅着脖领子手到擒来,即使碰上些蓄谋已久且处变不惊的,也会被我的韧劲打败,于是大王那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就又高大了一截。这番经历,使我小小年纪,就懂得一个道理:对付女孩子,就要坚韧不拔。毛主席教导我们:最后的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他老人家说得多好呀。

抓住以后,那女孩子就会奋力挣脱出来,回身对着你是连踢带打,又掐又咬,这时候绝不回手,也不躲避,而是两脚岔开丁字步,伟岸如山般地立着,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直到她累了腻了为止。您也许心里会笑话了,就是不敢还手呗,还说得那么好听。其实不是。虽远必诛是大王形象的要求,也让人觉着痛快淋漓,隐忍容让虽显得窝囊,却也是大王形象的要求,两者都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后来看了电影《庐山恋》,里边就是女的在前面跑呀跑,男的在后面追呀追,而且成了经典桥段,以后其它电影,只要有谈恋爱的场景,就会弄出这么一段来。看着周围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直勾勾地盯着银幕,两眼放光,我却在一旁老神在在,不以为然。追上了又能怎样,还不是要挨一顿打,身上多几块青紫而已。

这种你追我赶的,逐渐发展,就演变成为一种游戏形式:女孩先撩一把,撒腿就跑,我是转过身行,抬脚就追,追上以后,女孩就问,让打几下,那就要看我的心情了,要是当时觉着顺眼,就多说几下,要不然,就少说几下。但实际情况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您看过衙门里的棍棒伺候吧,就是几下,也擎不住真打,照样能让你皮开肉绽。要是手下留情,就算一百杀威棒,打到后来,您都能烦得睡着喽。所以那段日子,有时候就会觉着自己很受伤。有些时候,不管你说几下,她也不数着,一通胡乱打下。提起勇气张开嘴问,回答却说是以前欠下没打的,当我困惑着在脑中一篇一篇地向前翻日历的时候,她早就一溜烟跑得没人影了。不知哪天开始,这种游戏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在其他的小朋友们中间,频繁地上演着。要是有的女孩,大厅广众之下,上来就是两下,转身就走,还不许你追,你的脸可就算是丢到家了,有的气性大的,能郁闷出病来。

非正式组织虽会被给与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有时还是会碍了正式组织的眼,这时老师就会将我和大家分隔开来。这样一来,三大法宝,立码就被老师缴去一样。对于这点,我是到大学里学了革命史以后,才摆脱了当睁眼瞎的命运。分隔的办法,有一样就是,别的小朋友都睡双层小床,却让我睡单人大床。我那时候,白天精神着呢,哪睡得着啊,旁边又没有小朋友可以说话,简直别扭极了。有个新来的老师,对我却很好。只记得,她个子高高的,梳着两条过腰的大辫子,长得好像巩俐那种,挺朴实的,却也不失美丽。她总是会侧着躺在身后,双手举着本书环到我眼前,我便嗑嗑巴巴地念着。念不下去了,老师就会接上,我碰到认识的了,再抢过来念,一个个中午就这样度过了。老师的怀里香香的,软软的,暖暖的,经常是读着读着,就攥着老师的辫梢,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有一天午睡醒来,我忽然发现,幼儿园的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家园 小时候的事,这么久了,还记得这么清,插一嘴真是不简单

哇,从小就欺负女生的!

家园 不是好小孩~
家园 那是个纯真年代,我也一样的纯真
家园 哪呀,光捱打挨掐了,那印子好悬就变成胎记了,真够狠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