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善恶的起源 -- 今昔

共:💬14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浅谈善恶的起源

善恶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关于善恶本身的影响,并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这里,希望简单的探讨一下善恶的起源问题。

本人认为,善恶起源于人类的双重属性。

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以个体和社会双重方式存在的。远古的时候,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得以维持生命,并且繁衍后代,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而站在个体的角度来看,最佳的选择莫过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其中比较极端的一种,也许就是不劳而获了。而如今我们称之为恶的种种行为,站在人类社会的角度来寻找其根源,都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产生的。

可是人类又是以群体方式存在的一种生物,如果大家都不劳而获了,作为一个种群,必将被自然所淘汰。所以在漫长的演化历史过程中,又同时形成了种种有利于人类群体存在以及发展的规则,抽象出来,就是所谓的善。善之概念,实际上是起源于整个人类群体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前人在这些规则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氏族,国家,法律,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社会基本结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类群体的整体发展。

这里谈到的,只是一个起源问题,并不是对善恶本身的定义或者推导。举例来讲,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而采取的种种行为,并不能一概称之为恶行,因为某些情况下,这些行为是有利于人类整体发展的。

以上,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上,简单的探讨了善恶的起源。但是,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善恶的定义,又往往是随着空间和时间不同而改变的。

从空间方面来看,人类分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站在某个民族的角度来看,有害于这个民族发展的的行为,就是恶行,而有利于该民族发展的行为,则是善行。不过很多的时候,对于某个民族有利的行为,却是其他民族或者站在整个人类角度的恶。但是不同民族,周边的环境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而这些现有的特性,都是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原因的。纵观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民族,都是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的幸存者,不适应的,要么融合到其他民族的之中,要么,就从此消失了。

从时间方面来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利益。有些,是和后人的利益相同的,有些,则是违背了子孙后代的利益的。拿环境问题来讲,就是一个最好的利益。美日至今不肯签署温室气体排放协议,其实,就是站在自己国家和当代人的立场上的一个决定。

所以,善恶本身的问题相对于其起源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下文中,作者将尝试着运用上面的看法,对最近看到的一些观点做一些分析。

附:这个帖子因为下面文章的原因,所以暂时发在争议,希望争论平息之后,版主能移到其他版面去。谢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对于最近看到的一些观点的简单分析

本来是不想写汉奸这个话题的,因为觉得这个问题最近很多朋友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这里谨谈一些和上文看法有观的部分。

关于汉奸的定义问题,温相兄和不爱吱声兄给出的定义都是很明确的。这里再重复一下不爱兄的定义:“通款敌国,谋叛本国,为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的利益服务,并谋取一己的私利,这样的人物在世界各国的对外战争中均为常见,中国亦不例外,汉奸就是国人对他们的鄙称。”

定义有了,那么为什么要鄙视和批判甚至处决汉奸,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就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问题。由上文的的观点,道德是由善这个基本观念而派生出来的一个社会产物,而其在某些情况下是具有国家和民族属性的。其产生的目的,就是是为了某些特定团体(这里是国家)的发展进步需要的。一个国家,如果一旦遇到外敌入侵,她的人民不但不奋起抵抗,反而通款敌国,谋叛本国,为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的利益服务,并谋取一己的私利。具有这样的民族性格的国家,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很多具有这样特性的国家和民族,也已经在多次历史浪潮的席卷下消失了。

在中国历史上,外敌入侵的记录不记其数,正是因为在人民的心目中,有着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有着一种为国捐躯,不惜马革裹尸的信念 ,才得使数千年文化与国家一脉相传。而在这里,这种道德取向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支柱。所以,无论某些汉奸投敌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也不管其产生结果如何,都不能作为替汉奸有罪这个道德观念翻案的理由。因为替汉奸翻案的同时,也就是抽掉了中华民族的一条脊梁 !

不能替汉奸翻案,指的只是汉奸这个道德概念。但是是否就是说汉奸问题就不可以讨论了呢?不是,但是讨论的范围,应该限定在汉奸的个体之上,再具体一点,也就是某人是不是汉奸这个问题上。

有人举出了袁督师的例子来,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袁督师之所以在京师遭到民众种种非人的待遇,其原因就是在人民的心目中,汉奸这种人是应该食之而后快的,而当时的朝廷,正是以民众的这种道德取向,采用了我们今天称为贴标签的这种手法。把袁督师等同于汉奸,搞到身败名裂。而此种手法,在文革之中也是率见不鲜。利用民众正确的道德取向,比如对叛徒,地主,资产阶级等道德概念的鄙视,然后用贴标签的方式转移到某些个人的头上,以达到打倒的目的。

其实这是一种很卑鄙的手法。而产生的后果,也是极其恶劣的。往往可以带来当事者以及参与者道德上的迷茫,以及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整个社会道德的重建,却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完成的。

附:刚才又看到了煮酒兄关于汪精卫的问题的看法,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关于汪是不是汉奸的问题,而和汉奸是否有罪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联系。

家园 这个要支持.
家园 赞同
家园 不建议做这样的讨论

二分法实在不能说是令人信服的分类方式,其中漏洞多多,随便可以举出大量的反例。所谓起源,要追溯到什么时期?以什么时期界定为人?以什么时期界定为具有什么样社会形态特征的群落?这些都是过于巨大而非一般人能掌握的命题,更不用说在讨论起源之后的演变,以及在演变背后所带有的生物驱动和经济驱动,其繁复更不是我们可以备述的。

因此,在论坛这样的地方,用这么大的标题,不仅不能起到我们期望的发人以深聩的劝诫作用,反而会被人抓住其中引用学术语言上的不严谨,纠缠其中,从而削弱整体立论的基础。

还是那句话,有事说事,就事论事。谁把自己的树根刨得越深,倒的就越快。

家园 同意!
家园 我的一点看法

您说的有您的理由,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第一篇文章并非为了劝戒而写,实际上是近来自己的一些思考结果,本就是希望发到论坛上来和一些朋友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其核心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深奥的,不过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运用于人类社会的一些分析罢了。

诚如您所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至于标题,我已经尽量限制了论题的范围,但是对于善恶以及其一系列衍生现象从起源方面做一个探讨,我觉得对于分析很多社会现象是有帮助的。由于这个问题并非自己的专业,因此在用词方面可能存在不严谨的问题,这里感谢您的指出。这里我个人认为,我所希望解释的思想,应该是表达的很明确了。

至于您文首提到的那些问题,都是可以进行探讨的。也欢迎您写出来为大家做些指点。

但是对于您所提到的

这些都是过于巨大而非一般人能掌握的命题。。。。。。其繁复更不是我们可以备述的。
本人有些不太明白您的意思,不知道是否是可以理解为:非专业人士,或者一般普通民众,由于其知识上的不完备,因此应该原离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 这个疑问,请您明示。

至于就事论事这个问题,在很多时候争论到最后,问题还是归结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很多人在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动辄就搬出一些“民主”“自由”“人权”等基本概念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在西西河一年多来,看了不少这样的争论,感觉实在是有必要对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做一些分析。把根扎的更深一些,这样,也许能获得更多的养分。至少看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深刻一些。

以前听过一个小故事,不知道您听过没有,这里做个简单的描述:以前一个修道院,每到做弥撒的时候,就有一只猫到处乱跑。不得以,僧侣们在做弥撒的时候就用一根绳子把猫栓在弥撒台的旁边。很多年过去了,老的猫死了,僧侣们就找新的猫来代替。一转眼几个世纪过去了,做弥撒的时候,在台子边拴一只猫已经成了这个修道院的一个传统,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了?

上文中提到的大家拿来作为争论的基础的概念,其实很多时候,就象这只猫。

家园 我倒觉得可以深思

人偶尔会想反思一些原本根深蒂固的观念, 藉以厘清一些问题的根本, 探求一些未知的命题. 不论思考的结果如何, 这个思考的行为本身是正面的. 既然心理想了, 自己闷着来也不是办法, 放在论坛上与人讨论, 或有幸能得先闻道或有专攻的人一些指引提携, 总胜过一个人独自歪头沉吟.

二分法诸不可取, 一般是在政治斗争上, 将对方归类于负面群体再加以痛批. 这与思考的本质与方向是相违背的.

即使命题太大难以完满, 申论中给人抓了漏洞把柄, 正面来看也是得了他人之助点出了自己的思考所缺, 闻过则喜, 不是坏事.

家园 您说的恰好就是我的意思:避免哲学层面上的争论。

您讲到的这种善恶之分,说深了是哲学和伦理学的根基问题,说浅了就只能作为道德说教,很难说服人。

所谓辩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某些基本概念的辨析上,但凡是有点聪明的人都不会同意在一个地基上吵架,因为那地基是谁打的,谁的优势就太明显了,这方法我相信您也能理解。

对于这种善恶讨论,我个人是不太感冒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环境因素的变化从逻辑上很容易出现自相矛盾的时候,尤其是以历史的观点来看。还有就是环境因素是不可比较和不可预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原始社会的血婚,在现代社会看来乱伦是相当违背伦理的,但是在人群居住得非常遥远,彼此不能联系的情况下这恰恰又是维持种群繁衍的必要手段,虽然牺牲很大,但是给予了当时的人延续后代的机会,是当时道德里最大的善。就是这样一个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评价血婚这种行为的道德水准,是不是就会陷入善恶概念的繁琐演变的烟海之中?这只是一个粗浅的例子,相应的变化还有很多,尤其在这样的辩论中会大量引用史例,引用例子而不能给出相应的环境对比和期间的逻辑关系将会很显著的削弱自己论断的可信度。

我相信在发每一个断言之前都问一个为什么,当确信自己能够解答的时候才讲出来会是一个更加严肃的态度。

也许我说得太一本正经,对您在论坛发文章的态度有所苛求,这点上实在抱歉。其实谈谈风月也满好。

家园 呵呵,您这是进步的态度,值得欣赏。

不过界限很难把握好,过了一厘米可能就是地覆天翻,人格分裂的滋味不好受阿,呵呵。

家园 大部分赞同您的观点,一点不同:哲学不应该成为形而上学

哲学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存在的意义也应该直接或者间接的有助于学习者,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把哲学抽象为一门形而上学的态度,是我十分反对的。我认为哲学是一门,也是唯一一门可以帮助学习者不需要经历种种现实生活中的磨砺和挫折,而得以迅速成长的学科。

我上文中的观点,都是在旁观西西河历史上的争论中产生的。在这些争论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就是这些争论最后都会回归到哲学的层次上去,再具体一点,也就是回归到大家对一些哲学问题的不同认识上。比如,某些争论的双方往往会给争议的对象贴上一个好,或者是坏的标签。但是对于好坏,或者我上文中提到的善 恶的本身却不加讨论。在这个问题上,您说的: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环境因素的变化从逻辑上很容易出现自相矛盾的时候,尤其是以历史的观点来看。还有就是环境因素是不可比较和不可预知的。尤其在这样的辩论中会大量引用史例,引用例子而不能给出相应的环境对比和期间的逻辑关系将会很显著的削弱自己论断的可信度。
也正是我希望讲的。

抛开当时的环境和条件看结果,得到的只会是无益的争吵,如何在西西河的争论中让大家都能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我觉得是每个人都可以考虑的一件事情。

其实如果您注意看了我上面的文字,就会发现我已经尽量的避免了陷入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因为在分析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要去写出大量的环境和历史背景,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讲,时间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没有仔细的去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去分析身边的问题。而正是在经过大量的分析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这个观点在帮助自己辨证的看待一些事物的时候,包括您上文中提到的血婚等等,有很大的帮助。这才是让我决定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让大家评价的最主要的原因。而文章中,还有许多深入的东西,是我限于时间而没有来的及完成的,相信在合适的机会下还会继续的拿出来和大家讨论。

也许每个人的能力和天赋不同,但是我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做一些事情。人只有在相互有益的交流之中才能得到成长,我不确定我所说的东西都是正确的,但是我可以确定在发每一个断言之前都已经问了自己一个为什么,同时也确信自己所讲的,已经是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好的解答。

家园 哎,一人一朵花,都说的很好呐

虽然都让我看的一愣一愣的:))

其实我觉得归根结底是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因为人想的太多,分析的太多,最后就变得复杂,于是又要把那些复杂的旁枝去掉,回归到本质上去。

唉,你说这些人累不累呀。。。

家园 随便聊聊

善和恶都是人的行为,或许人就是双重性的,如果有爱恶人也会有善的时候,人在有爱时可以是一个建设者,反之也可以是一个破坏者

至于说到利益驱使,我以为,追求个人的利益没错,只要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家园 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