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第6章 戍卒叫 函谷举 7 -- 潇水

共:💬3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第6章 戍卒叫 函谷举 7

陈城,现在没有什么人知道它,但从前它就像武汉、济南这样的大城市一样有名,它曾是陈国的都城,地处现在的河南省东南部的淮阳地区。

周武王的时候,出于关照老贵族的考虑,就把大舜的后裔封在了陈城,是为陈国。陈国是个有文化的地方,比如陈灵公就曾和大臣仪行父、孔宁穿着美女夏姬的性感内衣,在朝堂上蹦迪斯科,不学好。结果楚庄王跑来,灭掉了陈国。楚庄王听从谏议,看在大舜的面子上,给陈国复了国。从此陈国一直乖乖给楚国当附庸,不料又被楚灵王灭掉了。后来陈国遗民支持楚平王夺老哥楚灵王的权,于是楚平王再次允许陈国复国。这回陈国变得非常有出息,终于不久又被楚惠王灭掉了。从此,陈成了楚国一个大县,再没复国的记录了。陈人都入了楚国国籍。陈人经过这些反反复复的磨难,总在幽幽暗暗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从此从踏踏实实地拥护楚王族,从容容地被楚人同化了。楚被白起打得丢了老窝以后,楚贵族们一度跑到陈来偏安。后来秦始皇打来了,并且攻占了陈城。但是陈人历史上一贯跟老楚亲,于是宣布造老秦的反。

秦国大将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前来平叛(黑夫和惊参加的正是这次平叛战役,他们那封著名的木板儿家信中说“攻反城久”,意思是攻打陈这个反城,战斗拖延很久――看来陈人的造反决心还很强。王翦很久不能打下陈城,而陈胜一鼓而下之,可以见出陈人民心之向背――亲楚憎秦)。但陈人终于不善于打架,被秦王翦击破。王翦接下来东南而下,在蕲县擒杀项燕,消灭楚军主力,继而一举破楚。

就此我们得到这么一个鲜明的事实:陈作为楚的跟屁虫和一个县乃至临时楚都,一贯是亲楚的,跟老秦誓不两立,一度宣布造老秦的反但被王翦镇压。虽然被镇压了,但这边的反秦传统和反秦份子仍然很多,反秦意识弥漫在陈城,这也是陈胜急于落脚于此并能迅速攻陷陈城的原因。他从此把大本营也设在陈城。

陈胜是楚人,他的起义地点(安徽北部宿州蕲县大泽乡)也是楚的北部边缘地区。随着陈胜奋臂为天下首唱,史书上说,楚国之地方二千里,人们莫不响应。零散于楚地的反秦队伍,数千人、数千人地聚集着,不可胜数。

楚人,是掀起反秦大风暴的主力军。他们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楚人“三户亡秦”的豪言壮语。

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民族英雄”这样的说法,如果有,那,陈胜首唱反秦,大约可被视为楚人的“民族英雄”了。这位“民族英雄”被迎接进陈城以后,一贯拥楚反秦的陈人很快聚拢在他的周围。不等几天,陈胜就召令陈城的“地下党”――三老、豪杰前来开会议事。大家一致通过,把 “张楚”――从新张大楚国

的意思,标识为国号!因为他们都是楚文化圈的人嘛。

所谓三老,就是陈城里的基层干部。而豪杰,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武林大侠,而是家里有财有势,养着众多子弟宾客的人,但未必会拳脚(类似水泊梁山里的大财主柴进),至于有钱又会拳脚的,类似卢俊义员外、史文恭庄主之徒,或许也有,那就算更正点的豪杰了。总之,“三老豪杰”分别代表了白道黑道上的厉害角色。当然还有一些有头面的民众代表――“父老”,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大家取得共识,一致认为:“陈胜将军身披坚执锐(犀牛皮甲和两只大戟),率士卒以诛暴秦,恢复楚国社稷,可谓‘存亡继绝’(把死机了的楚国从新热启动),大功大德应该为王!”

张耳、陈余却从众人中挺身而起,一揖而反对道:“我们爷俩(干的)不以为如此!”

众人都以讨厌的目光看着这两个没有团队精神的人。

张耳、陈余都是闻名遐尔的大豪杰,但和一般“土豪杰”(简称土豪)不同的是,他俩没有看得见的有形资产(家产子弟宾客),他俩甚至还在小区门口给人打工呢。但他俩有傲视群豪的无形资产――俩人从前都是战国时代翩翩浊世之佳公子“魏无忌”的门客。这就不同了。

有的人死了以后,名气往往会被放大。魏无忌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从前窃符救赵、联军攻秦,美名远扬,却不得志泡妞而死,迤逦到了秦汉之际,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走红。刘邦贵为天子以后,每次出差路过大梁,都要亲自跑到魏无忌的坟前献上自己的牛肉干和古代花圈,他还派了五家端铁饭碗的人住在他的坟边给他扫地。这五家比较好,从此不用找工作,世世代代一年四季祭祀魏公子无忌,给他的在天之灵弄好吃的――费用从哪里来呢?也许靠收门票吧。

魏无忌的名气如此之大,就连他的两个门客――张耳、陈余,也都攀龙附骥,成了蜚声国内的人物。他俩初次来见陈胜的时候,陈胜及其左右将官,生平数次听说二人的贤名,久为仰慕,不能相见,如今一见立即大喜。

不料,这两个人却在群英会上唱出反调,说:“陈将军策目张胆,万死不顾一生,为天下除去残害人民的无道之秦,可是现在刚刚打到陈城,就急着自立陈王,好像告诉天下人,您是为了个人称王的私利而不是为了天下之公益而战斗。岂不惹天下人离你而去?”

“那以二位的意见呢?”陈胜说。

“您不如派人搜求六国诸侯之后人,立他们为

王。这些人绝而复立,势必对您感恩戴德,同

时他们利用自身的名望,一呼一喊,必然天下

百应,六国旧地则不待野外交兵、攻城苦战,

纷纷自动杀掉秦朝守令而反正,则反秦大势形

成矣。于是您兵不血刃,直据咸阳,号令这六

国诸侯,您的帝王之业可成!而今你只是急着

自立为王,人们皆以为您在谋私,恐怕失去天

下人心之助(‘今独王陈,恐天下解

也’)。”

张耳、陈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说,战国六雄

时代的诸侯王族们,并不是因为有“桀纣之

行”而亡国。六国贵族的暴虐程度不及纣王,

秦国是靠打胜仗才兼并了他们的土地,并非他

们的人民要掉转枪头归服秦国,后面的种种事

实标明,六国遗民对他们的诸侯王和诸侯国怀

有意犹未尽的留恋。特别是秦王朝轻用民力,

把大家弄得又穷又累,人们就更加忍不住怀念

起从前(十六七年前)的诸侯王国时代。而且

这些诸侯王族都是有着两三百甚至六七百年历

史的高贵家族。就像现在的人迷信上帝和如

来,当时人迷信祖先高贵者,迷信他们身上流

传的“种”。

总之,在亡国之余,这些原本没有多少罪过的

贵族成为人们精神上簇拥的对象,他们比陈胜

这样的“匹夫”更有号召力,更有称王的合情

合理合逻辑之处。这就像西晋、北宋和明朝灭

亡之后,群众纷纷拥戴散落江湖的皇子们,跑

到南方继续当皇帝,而没听说人们要拥戴王

敦、岳飞、吴三桂这样的匹夫豪杰――即便他

们有功。这又好比西班牙人占领了南美州的印

加,印加人就跟着印加贵族继续打游击,而未

见去跟着哪个匹夫跑。

曹操一直不敢称帝,就是因为他身上没有

“种”,曹操是个匹夫出身,称帝人们不服。

刘备虽然能力不如曹操,但一直被民间同情,

就是因为他多少有点“种”,是所谓“汉室宗

亲”。这都可以看出民心对“种”的迷信一直

到了东汉末年都是如此。一个匹夫要想作大

事,确实难啊。非要事先积几代德,作几代

官,积成一个贵族,才好办些。

总之,六国贵族之后是有很大号召力的,他的

“种”注定他有无数的fans。所以张耳、陈余

提醒陈胜顺应形势,如果陈胜自己不称王,而

甘愿奉这些六国之后为王,那就可以把六国反

秦运动推动得更汹涌。

而陈胜没有贵族“种”,先天不足,势单力

孤。

张耳陈余的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也是更深一

层的意思,不仅仅关于DNA的:当时人怀念故

国,所以追随六国贵族,为六国复国而卖命,

这多少也算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公益(复国是

天下人的大致共识,对天下人有利),所以值

得去干。而陈胜自立为王,不肯立六国之后,

标明了他不是为六国复国的“公益”而行动,

而是“谋私”(即张耳说的“示天下私”――

向天下表白他是为自己私利而战),天下就会

“解”(解散离开陈胜)。是啊,为陈胜卖

命,只是帮助陈胜实现其私利,而无关六国复

国的“公益”,谁会跑来为陈胜称王称帝(实

现所谓“鸿鹄之志”的“苟富贵”)的事去撇

妻离子地卖命、凑份子、当炮灰呢?于是纷纷

“解”去了。陈胜终于被陷于孤单,等着被秦

王朝收尸。

曹操不肯当天子,一方面是自己“种”不够,

二是当了天子,就显得私了,跟自己身为汉

相,一贯说的扶汉室相矛盾了。

张耳陈余发言完毕,陈胜陷入了一种矛盾。

他在想什么,我们没有知道。也许他会作如下权衡:张耳陈余建议的封六国诸侯之后的事,固然好,有利于反秦大势的形成,但从自己的私利角度考虑,封六国贵族,相当于把股权都转给了六国贵族,自己只成了众多董事中的一个而已。而董事多了不好,自己最后被六国贵族打出董事会也未可知。而自己单独注册公司呢,当“独一董事”,那固然好,但陈胜没有贵族身份,号召力小,不容易办成。他的公司还会跟六国贵族的公司形成竞争关系,把本可仰仗的盟友推向了对立面。

陈胜思前想后,不知道怎么办好。

其实,把公司股权转让给六国贵族之后而自己

甘当经理人的例子,是有的:不久,当江苏北

部也闹起来的时候,有一个匹夫叫陈婴,本来

手下已经圈了两万多人,但他妈妈告诉他:

“咱家祖上的DNA里没有显贵的双螺旋片断;

“种”里边,也没有王的家谱。所以你不要称

王,称王也不会有fans。”于是陈婴听老妈的

话,把“公司”(两万人)全转手给了贵族项

梁叔侄,自己甘当经理人。陈婴妈妈的话,和

张耳、陈余的谏言,都属于识实务。这些话客

观地反应了当时的人民确实只迷信“种”,只认“大品牌”的客观现实,匹夫硬要称王不符合当时的民情心理所向。非要逆此现实而动,以匹夫自称王,那就属于不识实务,一是没有多大号召力,二是显得图私而不为公(恢复六

国的公益),最终就会落到张耳陈余所说:

“今独王陈,恐天下解(离开)也”的失众寡

助的局面。

所以,后代的起义者或者作大事者,即便是谋

私利,也多数要奉一个“大品牌”的贵“种”

作老大,原因就在这里:一是能够号召力大,

二是显得冠冕堂皇,谋公而不谋私。所以曹操

总要“挟天子”,没有天子的就奉个虚的天

子,如刘备打“恢复汉室”、“奉遗诏”的

牌。而未来的项羽,原本背景不错,已经是略

高于匹夫的“中大品牌”了,还要不得不奉一

个“更大品牌”的楚怀王的孙子作“义帝”,

原因也在于此。不如此,则不足以获得普遍认

可和支持;而如此,则标明了项羽家族不是为

私利,而是为了楚国社稷的公益,同时“义

帝”也带来了比项氏更大的号召力。

这种事情哪怕到了近代也是如此,武昌起义者

要奉“黎元洪”当老大,蒋介石还要奉一个国

父“孙中山”,虽然这两人不是传统标准的贵

族,但都是大品牌,奉他们第一能号召力大,

第二则公而不私。

其实,奉个“大品牌”的贵“种”作老大,

“公而不私:,比如陈胜可以奉六国之后为

王,看似自己放弃了领袖权,为人作嫁,实际

也未必。因为随着革命形势的进展,陈胜可以

不断累积自己的功劳和威信,最后平稳过渡,

逐渐取代有贵“种”的老大。这就像曹操不敢

当天子,因为他是个匹夫,“种”不够贵,当

天子人们不拥护,而不得不奉有贵种的汉献帝

当老大,但当曹家实力威信和贵重值积累久

了,儿子曹丕还是可以顺理成章地取代“汉老

大”称帝的。项氏家族奉“大品牌”的贵

“种”“义帝”当老大,慢慢也是可以取代他

的(只是项羽似乎性急了一些)。

张耳、陈余的话的末尾,也是含含糊糊地这样

暗示陈胜了:虽然你先是奉六国贵族当老大,

而不自己急着称王,但凭着你的功德,最后好

好弄一弄,最终也是可以成帝王之业的!总

之,你不要上来就吃独食,撇开所有贵族老大

的“势”不去借,而以匹夫的身份单独冒然为

王就对了。

总之,张耳、陈余的话前前后后,都是高屋建

瓴、字字珠玑之语,不但有道理,而且现实可

行,不愧是当时知名的大贤!还是应该听的!

(司马迁的字里行间也体现着这种赞同!)

但陈胜最终还是选择了吃独食,自己办公司!

而且,董事会只许他一人,不许贵“种”老大

们进来!

陈胜真有勇气啊!

以匹夫身份当“独一董事长”,独自办公司,

这也注定了他的公司只存活了六个月就被纳斯

达克摘牌儿了!

陈胜的速亡,并非单单源自于军事指挥能力有

限(如传统学者所说的),更根本的原因在于

上述分析的:

1、 先天缺陷:没有“种”,身份背景不足

以号召当时的人,又不能“借种”以为号召。

2、后天态度失策:不立六国之后而急着自立陈

王,这一行为私而不公,所以拥护者不够多,

既有的拥护者(部将)也轻易地叛离他。

如果你生在当时,或者哪怕是在现代,给你一

个选择,A:去追随支持六国复国的贵族。B:

去给陈胜打工让他称王。六国贵族比陈胜

“种”贵,而且六国贵族复国,属于当时天下

人心所向的“公益”。而支持陈胜称王,则是

陈某人的“私利”。你是帮一个匹夫实现他的

私利,还是帮一批贵族实现当时天下人所理解

的“公益”呢?恐怕答案不言而喻。陈胜硬这

么干下去,就是张耳陈余预言的“天下解

也!”人们纷纷不选B。

即便那些选了B的人――陈胜既有的诸将,也都

若即若离,不够铁杆,终于叛去。诸将是这么

想的:既然你作为一个匹夫能够追求个人利益

称王,那我为什么不能称王呢?于是颇有叛离

而去者,自立为赵王、燕王,又有韩王。这就

是没有一个好听的“公”的说法作为章程(比

如恢复六国、推翻秦朝),只想谋自己私人的

称王事业,是获得不了你的追随者的。你光有

“公”的说法(恢复六国、推翻秦朝),但你

不行动上表现出来(立六国之后为王,如项氏

那样立楚怀王心为“义帝”),人们也不信。

陈胜没有资这种行动,事实上他反倒杀六国之

后能威胁到他的王位者(后详),他的“公”

心已经无法让人信服了。人们遂纷纷解去。

等到陈胜遭受章邯攻击时,叛离的将领和各路

诸侯都袖手旁观,直到他被打死,也不去救

他。正印证了张耳陈余的:“今独王陈,恐天

下解也。” 天下终于“解”了!(离去了)

一些学者分析陈胜失败的原因,只说他受章邯

攻击时,各路诸侯都不来支持他,于是救简单

地把责任推到各路诸侯身上,说他们没良心、

自私自利、天生喜欢割据。其实,当后来赵王

武臣受到章邯攻击的时候,“义帝”遣宋义项

羽前去解救,可见诸侯之间并不是坐视不管

的。整个“义帝”时期,各路诸侯都非常团结

协作,包括刘邦、项羽军也遥相呼应,终于合

力推翻了秦王朝。陈胜时候,不管怎么努力,

却注定迅速失败了,而义帝时候,却胜利了。诸侯前后还是那些诸侯。这不得不从陈胜自身

找毛病。陈胜只不过作不到想义帝这样笼住各

路诸侯罢了――因为他陈胜不肯封别人为王,

只肯自己吃独食(自己当王),不肯give,哪

里来的take,谁末了肯来帮他。他显不出公益来,只像图私,为什么诸侯要帮他!而且他又

是个没有贵“种”的匹夫,天生没有“义帝”(楚怀王孙)的贵族光环和特殊DNA双螺旋结构。这两条原因,是陈胜最大的败笔。

陈胜之惨,失败;项氏之荣,成功,并不是阶

级属性、秦人凶残等等因素注定导致的。若轮

阶级属性,陈胜似乎到应该胜。陈胜之败,主

要是他不知道造反干大事的两条原则:

1、领袖本人的DNA要“贵”,有号召力。如果

不贵的话,就找贵的借用(如项氏找义帝),

或者不断制造神话,以天命来补充(如刘邦那

样)。不如此则不会有追随你的fans。

2、 示天下人“公心”,而不是“私心”。

你的造反是为“公义”或者“公益”,不如

此,光凭你的DNA“贵”,fans们是可以追你,

但追的不会死心塌地、舍生忘死――因为,人

们都是为了一点儿精神和有意义的东西而活着

的。必须把你做的事,让他们相信是为了“公

益”(“公义”),才可以。

对于第一点,陈胜一开始是有想到的,所以曾

提出拿扶苏、项燕这些贵人的DNA来补充自己,

但是后来他没有进一步落实。至于第二点,陈

胜未能作不到这一点,这跟他的个人性格,以

及从年少就表现出来的绝对利己主义价值观有

关。

不管怎么样,不管犯了多少错误,留下多少遗憾,公元前209年的夏天,陈胜刚刚把他的“独

一董事”的匹夫公司注册好,“陈王”牌子在

陈城挂起来,打定主意只是自己当王,准备大

干一场。这时候,大泽乡起义中的重要领袖葛

婴却跑来气他了。

葛婴是宿州地区符离人(就是淮海战役国共两

军的坦克车和炸药包汇聚轰鸣的地方――符离

集),他是九百戍卒之一,奉命带着一部分军

队向东发展,开辟安徽以东楚地的根据地。葛

婴打到了安徽定远,遇上了楚王族的后裔“襄

疆”(具体是什么亲戚不知道)。葛婴为了便

于开展工作,就把襄疆立为楚王,以号召楚地

群众反秦(他跟陈婴或张耳、陈余一样,属于

识实务!)。但当他听说陈胜打算独资办公

司,不许六国贵族进来当董事时,于是狠狠

心,又把襄疆杀了――可怜襄疆就像一个剧

务,送来一个人头道具就下去了。

葛婴还是很忠于陈王啊!

葛婴虽然修正了自己的“错误”,杀了“董

事”襄疆。不料,当他拎着襄疆热乎乎的人头

跑到陈城来汇报工作时,陈胜却不肯谅解。陈

胜气坏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不是说好

了我是独一董事吗,你居然想拉别人进来当董

事,而且还是拉六国贵族之后进来当董事!你

这么不是要了我这个独一平民董事的命吗!你

这么不懂事的脑袋,真是没有必要再留在人间

懂事了!”

于是他不由分说,把不懂事的葛婴杀了。这个

颇有微功而且忠于陈胜的东方面军领导人葛

婴,因为不“懂事”,糊里糊涂被杀了。诸将

从此怕透了陈胜,战战兢兢只敢侧目而视。

(且不说葛婴立六国之后,对于扩大陈胜集团

的号召力是积极的作为,符合张耳陈余的正确

建议,单说陈胜驾驭下属的手段――不由分说

就杀了葛婴,也实在有点流于简单粗暴啊。葛

婴没有恶意,也没有带来恶的后果,罪不致

死。)

为了避免再有人出去拉董事进来,“独一董

事”陈胜索性派了一批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到诸

将的军中当“监军”――相当于政委,专门过

去捣乱、掣肘的,同时也防着他们出去自己办

公司。这些信得过的监军有些是陈胜的故人―

―比如邵骚就是陈胜在陈城里的故人,监了北

上赵地的军。有的则是陈胜的老战友,比如吴

广,当了西方面军的监军。为了避免大家嫌吴

广缺心眼儿而不听他的话,陈胜特意加封吴广

为“假王”(也就是虚拟董事长)。陈胜说:

“‘假王’吴广在军中,就跟我真王陈胜在军

中一样。”可是“假王”吴广还是没吓唬住他

所监的诸将,反倒被他所监的诸将把他给杀

了――这是后话不提。

陈胜的这一套监军制度还算比较有效,至此以

后,再没有敢拉外人进来当董事长的了。但这

些诸将,还是不能彻底雌伏于陈胜这个DNA上光

秃秃的没有王的“种”的“领袖”下面,觉得

你这个匹夫能当王,我们也能当。终于跑掉了

几个去另起山头了,这是后话不提。

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戍卒叫 函谷举 8 (本章完)

虽然不能容六国之后来当董事,但因此说陈胜小器,不能容大,也太绝对了。他还是颇能吸引一些豪杰入伙的。

当时陈城中有个大贤人,名叫周文,从前曾经给楚国的专权专业户“春申君”黄歇当差,后来进入项燕军中搞神秘主义工作――视日。

“视日”就是看天时。打仗讲究看天时。但具体怎么看,史书上没有交待。我们可以参考同期罗马人的占卜技术:在打仗之前,先用一根棍棒把天空分成四个部分,然后进行观测,以四个象限中出现的鸟的种类和飞行轨迹作为征兆,据此决定战役是吉是凶。周文大约也是这样:他戴上墨镜,朝着四方天上乱看。项燕问他看出了什么,他支吾了一会儿,说他发现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

当时项燕带领着楚国之倾国主力军,正和王翦大军在蕲县对峙,不知什么原因,项燕突然掉头向东移动。王翦抓住了楚军胡乱移动、行伍易于遭受攻击的难得机会,发出精锐主力把楚军歼灭。项燕到底为什么要突然向东移动,导致自己的灭顶之灾,史书上没有给出原因,或许是类似周文这样的视日,告诉他的吧――东边吉利!项燕就这么被周文“害”死了。

如果项燕得知,周文得出东边吉利的结论的依据,也许就是因为太阳在东边,所以东边吉利,那真要活活把项燕气死了。

鉴于周文有这么不平凡的经历,陈胜当即就拜他为将军,派他率领西A方面军,向西直逼函谷关。而吴广监领的西B方面军,也顺着豫西走廊往函谷关方向冲击。两伙人马似乎要比赛争功似的。但是吴广是个死心眼儿,不太懂军事,非西进的路上,要在停在荥阳城这样的百年老墙下面督军攻坚,一连拖了几个月都毫无进展,把他属下的将官们气得半死。

但是,吴广在荥阳等坚城下消耗,客观上为周文创造了机遇,可以避免荥阳等重要据点的秦军跑出来牵制周文军的西行。

周文遂摆脱了秦主力的干扰,一路避实就虚,批隙导刚,于空隙无遏处用刀,不但没有太大消耗,反倒队伍越滚越大,抵达陕西东大门函谷关的时候,麾下竟已有士卒数十万,战车一千乘!经过一番史实失录的残酷战斗,周文竟一举攻克函谷关,长驱直蹈,直趋咸阳,一直打到了距离咸阳城仅仅几十公里的骊山脚下。周文带着墨镜,铺展在他身后,数十万大军和迤逦上千辆战车,猎猎的旌旗遮住了陕西一半天的阳光。数百年未见的巨大恐慌,笼罩着秦二世的朝廷!

家园 老砖新拍:

又读了一遍青铜时代,面对如此好书,吹毛求疵如下:

1. 蕨类P252,褒姒是“ 老美女”,有何出处?

2.

恐龙P2,郑桓公遇难时,是在京城里当卿,不是大老远跑来的。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

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二岁,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当时的天子和诸侯,总以自己血缘最亲的兄弟叔伯作为自己的辅佐;下一代的领导,又另以其兄弟叔伯为辅佐,所以三桓和鲁定公,哀公出了五服,还在当权,在孔子看来是非礼的。

3. 恐龙P5,郑段叔之死?(好象说“ 段叔出奔共”?)

4. 恐龙P152,河北大名府是石秀劫法场的地方,李逵是在江州成名。

5. 恐龙P199,又是个水浒的问题,时迁之死:时迁又感搅肠痧而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