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叼羊 -- 大西洋14

共:💬3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叼羊

还是在路上,突然发现三三两两的骑马人朝着相同的方向前行。停车询问,骑马人兴奋的说,到前面去叼羊。听了之后大喜,叼羊比赛只是在电视上才见过,能够亲眼目睹,可说是三生有幸,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马上驱车前行,路上领队解释说,电视上都说叼羊比赛,实际上在哈萨克人眼里,叼羊只是一种游戏,这几天正是古尔邦节,可以说是他们的娱乐活动吧。谁能最终抢到羊谁就是强者,羊头送给他,羊肉大家一起吃。

到了一个百米长的河滩和一个土坡平台,见到十几个骑马人和几个骑摩托车的人聚集在一起,想就是此地了,停车等待。不久,已经有三四十人了,除了骑马骑摩托的,也有一些步行者。

趁着游戏还未开始,仔细观察着这些骑马的汉子们。发现有两个少年,一个着蓝色羽绒背心,一个穿上红下灰的运动服。看上去,二人也就十五、六岁,在一群壮汉中很是引人注目。

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琢磨着这两个少年如何在一群壮汉中如何展示身手,就见骑马的不骑马的都围到了一起,仔细观察,原来是正在杀羊。心中又是一惊,这只羊少说也有三四十斤,没把子力气是不可能抢到的。

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一个骑摩托车的汉子带着这个羊头跟着参加叼羊游戏的骑马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急驰而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看清羊被杀之后参与者是如何抢夺的,一干人马已是顺着河滩急驰而去。

5.转战山坡平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迎面而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山坡平台上纠缠十几分钟后(老眼昏花,没看清羊在哪里),骑手们又从山坡上下来,在河滩上迎面而来,可以看见羊在一位身穿灰白色上衣的汉子手中。

6.你争我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7.几易其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的羊在一位黑衣白帽汉子手中

8.横空出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瞬间,穿蓝色羽绒背心的少年斜刺里窜出,回首盯住壮汉手中羊。

9.挑战。少年看准时机,伸手抢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较量。真乃有志不在年高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组照片自然不是有意为之,说明当然也是现在写出来的了,当时十几匹马呼啸而过,从山坡上转到河滩,到从我面前急驰而过,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根本看不清谁是谁,只是一阵乱拍。整理照片时才发现无意中拍到了这个少年从壮年汉子手中抢羊的镜头,窃喜。

11.羊归谁手不得而知,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回来之后,补了一下课:

叼羊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新疆民族所喜爱的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更喜欢游戏一说),多在节日或婚礼等喜庆集会时(不是固定在哪个节日),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此项运动对抗性强,争夺激烈,表现了骑手的勇敢和娴熟的马术。

叼羊一般分三种比赛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分组叼,被叼的羊要预先割掉头,扒掉内脏,放在场地中间。参赛者10人左右为一组。主持者一声令下,两队骑手急驰而去,马快且马上功夫好者把羊抄起提着夹在蹬带下或驮着,不择路地奔跑,其他人催骑追赶抢夺。经过反复的互相争夺,当某队最后把羊放到指定地点时,就算获胜。第二种方式是两人单叼,由两个代表不同单位的单骑者将羊抄起开始叼夺,或者由另一个人拿起羊,让两个单骑去抓,发出号令后开始叼夺。经过两人奋力在马上拉扯争抢,谁最后夺到羊,谁就为胜。第三种方式是群叼,骑手不分队,多人策马争夺,以最后夺得羊并放到指定地点者为胜(个人觉得我们看到的应该是第三种方式,也应该是最传统的)。

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当地有句谚语:“摔跤见力气,叼羊见勇气”。剽悍的哈萨克族牧民最爱叼羊活动。他们常年放牧在大草原上,尤其是转场的时候,为了保护畜群,经常要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顽强搏斗。叼羊则是最好的锻炼,它既是力量的较量,又是智慧的竞赛,既比勇敢,又赛骑术。叼羊的优胜者多是放牧的能手,在暴风雪中寻找失散的牲畜,他们能把百十斤重的羊只,俯身提上马来,驮回畜群。优秀的叼羊手是受尊敬的,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

通宝推:西伊,
家园 有志气的少年!
家园 代表中国参加中亚叼羊比赛的好像都是哈萨克族

成绩好像是垫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