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铭记·夫妻相·异族通婚 -- 唵啊吽

共:💬4 🌺2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铭记·夫妻相·异族通婚

“铭记(imprinting)”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在动物发育的早期,铭记起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其一生的情感和行为。

最早发现铭记心理现象的是英国动物学家斯帕丁Douglas Alexander Spalding (1841–1877)。而习性学(ethology)鼻祖、澳大利亚动物学家洛伦兹Konrad Zacharias Lorenz则对铭记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动物学家发现,鸡和鸭等在孵出来以后有一个短暂的铭记时期,他们把第一眼看到的物体认作“父母”,例如它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对它们进行行为本能和习得实验的动物学家,它们就会把第一眼看到的科学家认为是“父母”,这个”父母“走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这叫做”行为铭记“。

铭记心理现象影响动物一生行为,甚至影响其性行为。60年代后期,中国还被孤立,海外熊猫眼看要绝种,伦敦动物园就让他们的母熊猫琦琦和莫斯科动物园的公熊猫安安交配,结果琦琦拒绝与安安性接触,相反,琦琦对莫斯科动物园的熊猫饲养员进行性勾引。这就是琦琦被人抚养产生的铭记性行为。结果不难预料,琦琦和安安的配种失败。实际上,海外熊猫交配每每失败,铭记效应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为华国锋熊猫外交留了一条路。

铭记心理现象可以解释许多行为现象。如早期学计算机的科学家偏爱UNIX系统,而如今青少年偏爱微软视窗。这在计算机市场中称为铭记症状。不要看微软天天数落中国盗版,实际上,”被盗版“是微软重要的市场营销策略,微软通过”开发专业人士版“的可以方便安装的版本,使得”盗版“非常容易,使得初学计算机的学生第一个使用的就是微软视窗,微软利用这种铭记心理效应占据了计算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说的”夫妻相“现象。夫妻吵架是常事,因为结婚男女爱慕受到”铭记效应“的影响至深,往往以貌取人,造成”夫妻相“现象,而实际上相貌接近,是婴儿对父母的”铭记“导致的效果,并非实际上气味相投的婚姻。

如今网上往往流行一种误解,说中国人更加歧视黑人,很难接受与黑人通婚,而白人更加容易接受与黑人通婚。实际上,这是美国奴隶制的铭记效应。美国南部实行了百年奴隶制,家中婴儿都是黑人奴仆照看大的,所以,白人更容易接受与黑人通婚。

美国历史上是北方没有奴隶制,南方有奴隶制,美国南部政客至今反对异族通婚。如此说来应该是北方更加不歧视黑人,而南方更加歧视黑人,但实际上南方白人与黑人通婚的比率比北方高,因为南方更多地使用黑人保姆乳娘,有更多的铭记效应。美国南方最著名通婚(或通奸)案例就是美国国父杰斐逊与其女黑奴Sally Hemings交媾生儿育女的历史事件。

异族通婚,往往是统治种族男性与被奴役种族女性通婚比率高,而统治种族女性就很难接受与被奴役种族男性通婚,原因是做保姆做乳娘的是女性而非男性。如白人男性与华裔女性结婚的比率就比白人女性与华裔男性结婚的比率高,原因当然是华裔女性有做babysitter的机会,能有机会使得铭记效应起作用。

今天世界进步了,异族通婚为许多人理性接受,但感情上依然受铭记心理现象所左右。

家园 也就是第一印象吧

就如在空白的纸上写东西,很清晰,但之后反复书写,反复涂抹,就越来越模糊了。

家园 新中国第一印象:毛主席,共产党; X:红二代"官办经济

陈经"官办经济"=J二代"官办经济"=> 红二代"官办经济"?

1.

小梓晓晨微博达人://@财经女记者部落:啥也不说了,明天买保险股!//@曹山石: 补充说明:同一日,陈毅之子陈小鲁被保监会核准为安邦保险董事。其股东包括上汽集团、中石化等央企及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标基投资董事长为陈小鲁。旗下子公司安邦财险董事包括首创董事长刘晓光、上汽董事长胡茂元,2012年净利润仅13亿。

2.

"我在一个月前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评论中说过:中国今后10年的政策基调已定,那就是一切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改革的总目标”,一方面强化中央集权,一方面扩大经济自由。在这个框架下,凡是有利于高效创造社会财富和刺激经济繁荣的领域,将会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凡是有可能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领域,就更大可能会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乃至“国进民退”。

---------from internet-----------

房地产业或成为新一轮国进民退的热点

正文 评论(3) 更多吴向宏专栏的文章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优士网 投稿 打印 转发 0英文字体吴向宏

我在一个月前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评论中说过:中国今后10年的政策基调已定,那就是一切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改革的总目标”,一方面强化中央集权,一方面扩大经济自由。在这个框架下,凡是有利于高效创造社会财富和刺激经济繁荣的领域,将会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凡是有可能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领域,就更大可能会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乃至“国进民退”。

根据这个框架,我推测房地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国进民退的热点行业。这是由于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有特殊支柱属性,对地方财政和社会稳定也可能有非一般的影响。

关于房地产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这个不用太多解释了。早在当年政府决定住房产业化改革时,这就是正面理由之一。年轻人一旦成为背负房贷的有产一族,自然对政治兴趣下降,更希望政局稳定,房价保持上涨。然而,用住房来束缚人心,也是一柄双刃剑。假若房价持续稳步缓慢地上涨,是最有利社会稳定的。但假若暴涨之后暴跌,许多“房奴”就有可能从心甘情愿的维稳同盟变成社会动荡的不安定因素了。所以中国政府高层的政治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这还真不是嘴上说说的一句官话套话。危险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尤其在京沪等大城市,房价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中央政府控不住房价,除了有市场需求旺盛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大家也都清楚,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利益不一致。许多人甚至认为这才是中国房地产的症结所在。我不止一次遇到一些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客和我争辩,说“房价怎么可能跌呢?政府要靠卖地收入,不可能让房价跌的!”这些人太小看中国政府了。中国的统治框架,目前还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连你多生个孩子,政府都可以收钱。所以政府若真想开辟新的收入来源,那是有大把办法的,并不需要把自己栓死在土地财政上。

真正让政府投鼠忌器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乃是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支柱属性。我这里说的不是房地产业本身能创造多少产值,或者其能对上下游有多大带动作用。我想说的是:房地产在中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的前提下,充当了非常重要的“信用创造”的角色。

在发达国家,企业或企业家需要大量融资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无形信用物作为抵押,比如无形资产、未来现金流、未来项目资产,甚至可以创造出十分复杂的债务结构来放大融资规模。发达国家之所以能这样做,归根到底一条原因,就是法治完备。只有在完备的法治下,各种无形的 信用物才能被认可,诸如一纸合同、一张授权书才能被作为融资的背书。

但是在中国,有过实际从事商业经验的人都知道,无论你知识产权也好,合同也好,资产评估报告也好,这些纸面上的东西经常都是靠不住的。这就导致中国的金融活动中,可用来抵押的信用物十分匮乏。民间金融常常是非常原始的方式,拿个人乃至全家的声誉作为信用抵押。而稍微大一些规模的项目,土地便成了唯一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抵押物。换句话说,中国金融体系的症结在于,从根子上说,中国缺乏法治,司法体系无法让人信赖。这种情势下,若没有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土地作为信用抵押物,大规模资金的活动就变得相当不安全,相当没有保障。企业要扩大再生产,上大项目,最好的办法就是圈地!和地方政府谈一个引资条件,让政府配你一块土地,拿到地一评估,几十亿的贷款就可以顺利到手了。若不如此,融资就极其困难。

由此可见,土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扮演着核心的 “信用创造”的角色。反过来说,如果土地市场萎缩呢?很可能,中国就会发生大规模的信用供给不足,银行有钱贷不出去,各种金融活动急剧下降,投资萎缩,通货紧缩,经济恐怕要陷入衰退了。

根据以上推测,我认为,未来近期在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两方面的迫切需要,都将促使中央政府考虑对土地市场施加更严苛的控制。如果土地市场失控,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就完全是空话。

而要施加更彻底的控制,在我看来,中央政府很可能会考虑改变房地产业目前由民营企业主导的现状,至少在核心城市,可能会逐步地国进民退。一方面,核心城市的房价如果被国有企业主导,中央政府将能够更好地控制,更容易实现“稳定缓慢上涨”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如果被引导到二线以下城市,他们的活力就可以被利用来继续不断盘活当地土地市场,从而继续刺激当地投资活动的旺盛。

作者吴向宏现为某跨境投资顾问公司创始合伙人。曾任颐和资产管理集团CEO、思科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等职务。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吳向宏:政左經右路線下民企命運\\n2013-11-08 09:08:31|來源:財經綜合報道|我要分享

字體

0

李克強總理強調對民營企業家,政府不僅信任,還要依靠。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李克強總理邀請一批民營企業家去中南海座談,強調"對民營企業家,政府不僅信任,還要依靠"。結合李總理最近推動的一係列改革措施,有些朋友認為,新一輪改革浪潮在即,民營企業的機會又來了。

  我絲毫不懷疑李總理保障民營經濟的誠意,正如我絲毫不曾懷疑前任總理控制房價的決心。當然,一項政策宣示,要放在國家發展方向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領會。中國目前的大政走向,越來越像所謂"政左經右"路線:即一方面強化黨的領導,嚴厲控制輿論和限制政治民權,另一方面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民間的經濟權利。

  我對政治早已興趣索然,也沒有選擇立場的衝動。純從可行性的意義上,我想討論的是:從世界範圍看,有沒有長期堅持政左經右路線、而在經濟上取得成功的國家?如果有,這種經濟形態下,民營企業家會面臨怎樣的形勢?

  先看第一問。答案是"有!",雖然的確寥寥無幾。拉美的若幹國家在轉型期間,有過"強人政權+市場經濟"的嚐試,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智利的皮諾切特,這位獨裁者推翻了前總統阿連德的社會主義路線,鐵腕推行了市場經濟。當然,皮諾切特最終下場不佳,那是後話。而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可算政左經右的成功案例,比如說曾長期處於殖民獨裁統治下的香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可能是新加坡,它也被不少中國人視為樣板。

  政左經右路線取得成功的國家和地區,在我看來,有一些很明顯的特征。比如說,它們幾乎都是在殖民地或某種程度的附庸國狀態下,取得經濟成就的。而它們的宗主國或控制國,都是老牌的、高度民主化的市場經濟國家。比如智利的皮諾切特,背後是美國扶持;韓國軍事政權期間有美國長期駐軍;而香港則被英國統治百年之久。這些地方本土政權雖然專制,其幕後操控者仍是一個市場傳統深厚的民主政體。相反,那些走了所謂獨立自主路線的強權政治國家,比如同為拉美國家的古巴和今日的委內瑞拉,其市場化水平就很低,經濟發展也嚴重受挫。

  新加坡可能是這類國家中,唯一一個同時保持了政權高度獨立的。雖然新加坡獨立前也有被英國長期殖民的曆史,甚至英語都是其官方語言之一,上世紀90年代以後還允許美軍使用其基地,但60-80年代新加坡經濟起步騰飛時,卻是在李光耀先生治下,既做到了對內嚴厲的一黨長期執政,又對外堅持了新加坡的自主利益。或許因此,李光耀先生在中國有不少崇拜者,他們希望中國也能走新加坡的道路。

  那麼新加坡模式又有什麼特點呢?其一就是經濟的高度外向性。新加坡經濟起飛,得益於其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依此發展成一個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因此新加坡或許政治上不是誰的附庸,經濟上至少在當初起步階段,卻是高度依賴外資和外商的。新加坡建立的一套符合國際規範的法治體係,最初動機恐怕也是為了滿足外資和外商的需要。

  在起飛階段之後,新加坡的本土經濟實力有了很大增強。但這種增強並不均衡,國有企業以及國有關聯企業有壓倒性的優勢。IMF研究人員曾統計過新加坡的本土上市企業,按平均規模來說,國有企業是民營企業的10倍。國有資產管理集團淡馬錫控制的企業,一度占了新交所指數成分股總市值的一半左右。在利潤率、股價表現上,國有和國有關聯企業都全面壓倒了私人企業(民營企業)。可以說,新加坡私人企業的表現,和新加坡的經濟發達程度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在世界上的排名是完全不相稱的。事實上,新加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私人企業可能是中國大陸人去新加坡創辦的一家地產集團,而其業務主體還是在中國大陸的。

  這樣總結一下就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實行政左經右路線的國家和地區,若想取得成功,要麼自甘為西方老牌市場國家的附庸或殖民地,要麼嚴重依賴國有企業和外資而給本土民營企業留下較少的發展空間。也就是說,這三個目標──政左經右,獨立自主,以及發展本土民營經濟──是無法同時實現的。這裏有沒有什麼深刻的原因或規律?我不是政治學者,不敢妄下結論。僅僅是為大家指出這個現象而已吧。

  (作者吳向宏現為某跨境投資顧問公司創始合夥人。曾任頤和資產管理集團CEO、思科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等職務。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

1968年4月14日的晚上,周总理把他叫到西花厅,对他说:“这样对你和你父亲都有好处。希望你表现好一些,干好了,可以入伍。否则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总理告诉他:不要把自己的去向告诉任何人,到了部队也不要写信。这是一条纪律。

第二天一早,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来接他走。母亲又掉泪了。父亲对他说:“我在文化革命中犯了错误,可我不反党,不反毛主席。我的问题就看中央了。不论打倒不打倒,你都要准备永远不能再回这个家,永远见不到我们。”身处于政治的旋涡之中,大家都无法预知彼此的命运,虽是生离,犹如诀别。

两年花了16元

部队生活,对在城市长大、从校园里走出的陈小鲁,真正是个锻炼。这个部队农场是个水稻生产基地,方圆30里内没有人烟。这里的水,因为含有过多的碱,味道是苦涩的。平时连队最好的菜就是海蛎子炒鸡蛋。陈小鲁和战士吃一样的饭菜,一样出操、训练、下田、做班务,干得比一些老战士还努力。他常常累得晚上上床后,翻身都困难。

转眼陈小鲁来到部队已近两年。两年间他都被评为五好战士。可他仍然不在编制。部队既没有他的津贴费,也没有他的口粮。刚到时发的一套军装,早就穿破了。离家时他带了100元钱,两年来用了16元,花在买牙膏肥皂上。连里把这种情况向团里做了反映,团政治部主任找陈小鲁专门谈了一次话:“这是我们工作做得不细,我们没想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决定从团里补助你200块钱。”还给陈小鲁发了一套新军装。1970年3月8日,陈小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被正式批准入伍。

和父母重逢

对父母的牵挂,对家的思念,时时搅痛着陈小鲁的心。两年多来,他只能从报纸上得到父亲的零星消息。“九大”之后,父亲的名字再没有见报。

而在北京,父母也在想念儿子。1970年末,陈毅被查出患了直肠癌,做了手术,对儿子的思念就更强烈了。1971年春天,陈伯达倒台后,在一次批陈整风会上,带病出席的陈毅遇到了陈锡联。他对陈锡联说:“陈司令员,我的三儿子在你那个地方呢……”陈锡联立刻明白了老帅的心思,满面笑容地说:“是啊是啊,他表现很好,已经提干当指导员了。我马上让他回来!”

一个多月后,陈小鲁获准回京探亲,到中南海门口,他首先问警卫的,是自己的家还在不在中南海。他走进中南海里那个熟悉的庭院。父母相互搀扶着走出屋门迎接他。手术后的父亲苍老了,瘦削了,却和久别的儿子开起了玩笑:“哎,指导员来喽!”陈小鲁一头雾水:“什么指导员?”“陈锡联司令员说你提指导员了。”“没有,我没提干。”他说着让父母看他穿的军装:“还是两个兜!”

大家都笑起来。笑着笑着,母亲搂着儿子大哭起来。历尽沧桑的元帅父亲,也是老泪纵横。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把陈小鲁请到了自己家里。周总理对他说:“你很守纪律,很讲信用,三年没给家里写信,不容易啊。部队的同志对你反映很好,特别打了个报告给我,请示能否让你正式入伍、入党和提干。你为什么不能入党?为什么不能提干?我告诉他们,不论是谁,只要够标准,就可以。这样的事情还需要请示吗?!”一股暖流涌上陈小鲁的心。

1972年元月4日,陈小鲁再一次从部队回到北京,已是父亲弥留的时刻。张茜俯身在丈夫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昏迷中的元帅终于看见了自己最小的儿子了,他的眼睛闪现出一丝奇异的光彩,嘴唇动了动,但到底没有说出话来。

1972年元月6日,陈毅元帅与世长辞。11日,毛泽东主席出席了他的追悼会。

家园 光電蛋白控制神經元活動:編碼成計算機能識別的記憶代碼

1.

"MIT的另一撥人馬,Ed Boyden帶領的合成神經學團隊則在研究能夠探索大腦的新工具。

在近年中,他們發現了一種藻類蛋白能將光轉化為電能。如果將這種蛋白植入到神經元中,那麼後者就可以通過光來觸發它的活動。由此神經元的活動就能以電脈衝的形式表現出來爾後編碼成計算機能識別的記憶代碼。"

"把记忆植入某人大脑的概念是2010年影片《盗梦空间》的情节。迪卡普里奥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科布。  一开始,研究人员把老鼠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它们感到安全。然后,他们对准储存老鼠身在何处的记忆的大脑细胞,在光中设计这些细胞,使它们打开记忆。第二天,他们把这只老鼠放在第二个盒子中,用光脉冲恢复第一天的记忆。记忆重放时,他们适度电击老鼠,希望改变它们的记忆。结果,他们做到了。把老鼠放回第一个盒子时,它们吓得不敢动弹,因为它们的记忆被改变。"

2.

http://www.ccthere.com/alist/3830274

【原创】量子生物学II [ witten1 ]

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相干能量输运(上)

"光合作用给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提供了能量。这种光子形式的能量通过光捕获“天线”中的电子激发被吸收。这些从各个“天线”被激发起来的电子紧接着就被输运到一个反应中心,在这反应中心里,电荷分离产生了更加稳定的化学能。在从各个“天线”到反应中心的过程中,精巧的生物结构和色素组成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而这些精巧的构件在不同的生物内又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举个例子,既有像紫藻这样的使用高度对称的类环结构用于光捕获;也有像绿色植物和蓝藻所拥有带有叶绿素(能吸收光子的色素分子)的那样的看上去似乎是被随机安排的光合系统。大多数的光合有机体使用蛋白质这样的复杂的叶绿素分子,而蓝藻和红藻则是使用了独一无二的被称作藻胆素的发色体。光学捕获形态的多样性表明了自然界之中各种带有光合作用的有机体为适应不同的生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做出的必要的调整和改变。绿硫菌的光捕获装置就是其中最简单且被最广泛研究的一种(见图)。"

--from internet------

http://tech.fanpiece.com/diginews/%E9%80%A3%E6%8E%A5%E6%9C%AA%E4%BE%86%E7%9A%84%E7%A7%91%E6%8A%80-%E4%BA%BA%E9%A1%9E%E8%A8%98%E6%86%B6%E5%B0%87%E5%AF%A6%E7%8F%BE%E4%B8%8A%E5%82%B3%E5%92%8C%E4%B8%8B%E8%BC%89-c1088168.html

---------

連接未來的科技 - 人類記憶將實現上傳和下載文字

由 數碼情報站 於 16/06/2013 發表

http://files.leiphone.com/uploads/08-0/-4/08-09-41-38.jpg

人類的記憶可以向PC中的數據一樣上傳並存儲嗎?科學家們說可以,但不是現在。在未來的數十年裡,神經科學、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共同發展將不斷減小人類大腦和計算機技術之間的隔閡。未來,我們的記憶將通過特定的方式得以存儲和提取。

當前,奧巴馬宣布的撥款10億美金資助“大腦地圖”繪製以及歐盟13億投入在矽基質中打造人類大腦的計劃也無疑會幫助加速這一過程。但是,在我們真正實現大腦數據的上傳之前,神經學家們表示他們需要首先定位記憶存儲的位置和方式。

Ted Berger,一位USC(南加大)的神經學家表示:“我們已經開始了在復制大腦特性上的探索,同時我們也開始著手如何復制大腦特定區域的問題。”Berger正和他的team正一起實驗如何向小白鼠的大腦中插入記憶片段,他們通過用電信號刺激白鼠海馬體的方式來做到這點。

“我們發現(白鼠的大腦)針對特定的物體在時間和空間上會有對應的活動模式,”Berger表示,“比如當動物需要記憶蘋果而不是香蕉時,兩者的大腦活動會有差異。”

同時Berger表示,他們已經能夠停止海馬體的活動來屏蔽記憶,爾後通過電刺激的方式來產生“新”的記憶。這樣的方式已經在白鼠和猴子身上奏效,並且他們相信在人體上也會試驗成功。

MIT的另一撥人馬,Ed Boyden帶領的合成神經學團隊則在研究能夠探索大腦的新工具。

在近年中,他們發現了一種藻類蛋白能將光轉化為電能。如果將這種蛋白植入到神經元中,那麼後者就可以通過光來觸發它的活動。由此神經元的活動就能以電脈衝的形式表現出來爾後編碼成計算機能識別的記憶代碼。

同時,通過光電蛋白來控制神經元的活動,Boyden希望能很快研發能夠控制腦細胞活動的開關來幫助腦紊亂患者。

USC的Berger表示當前複製和上傳記憶最大的障礙在於:當記憶不被調用時它們看起來就像消失了一樣。

“這跟數據芯片的工作方式非常不同,芯片中的數據隨時都在那裡。”他說,“但是人類或者說動物大腦並不是這樣。我們的記憶只有在調用時才能察覺得到;而當我們不調用它們時,我們暫時還無法感知它們的活動。”

美国科学家成功将虚假记忆植入老鼠大脑(组图)

2013年09月23日 11:45 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纠错]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在把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实验中,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成功把假记忆植入老鼠大脑。通过设计控制回忆的大脑细胞,这些研究人员成功改变老鼠记忆。  

在把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实验中,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成功把假记忆植入老鼠大脑。通过设计控制回忆的大脑细胞,这些研究人员成功改变老鼠记忆。  把记忆植入某人大脑的概念是2010年影片《盗梦空间》的情节。迪卡普里奥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科布。

把记忆植入某人大脑的概念是2010年影片《盗梦空间》的情节。迪卡普里奥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科布。  一开始,研究人员把老鼠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它们感到安全。然后,他们对准储存老鼠身在何处的记忆的大脑细胞,在光中设计这些细胞,使它们打开记忆。第二天,他们把这只老鼠放在第二个盒子中,用光脉冲恢复第一天的记忆。记忆重放时,他们适度电击老鼠,希望改变它们的记忆。结果,他们做到了。把老鼠放回第一个盒子时,它们吓得不敢动弹,因为它们的记忆被改变。  

一开始,研究人员把老鼠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它们感到安全。然后,他们对准储存老鼠身在何处的记忆的大脑细胞,在光中设计这些细胞,使它们打开记忆。第二天,他们把这只老鼠放在第二个盒子中,用光脉冲恢复第一天的记忆。记忆重放时,他们适度电击老鼠,希望改变它们的记忆。结果,他们做到了。把老鼠放回第一个盒子时,它们吓得不敢动弹,因为它们的记忆被改变。 

 为植入假记忆,研究人员设计了老鼠大脑中控制回忆的细胞。

为植入假记忆,研究人员设计了老鼠大脑中控制回忆的细胞。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把思想植入某人大脑是好莱坞恐怖片的情节。而研究人员在把科幻情节变成现实的实验中,已经成功地植入假记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已证实,可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这一点,至少在老鼠身体上是这样。

  这项研究和2010年影片《盗梦空间》的情节相似。在这部影片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神经间谍”受雇把思想植入某人大脑。事实上,制造假记忆的过程被称为“盗梦空间”。

  一开始,研究人员把老鼠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它们感到安全。然后,他们对准储存老鼠身在何处的记忆的大脑细胞,在光中设计这些细胞,使它们“打开记忆”。第二天,他们把这只老鼠放在第二个盒子中,用光脉冲恢复第一天的记忆。记忆重放时,他们适度电击老鼠,希望改变它们的记忆。结果,他们做到了。把老鼠放回第一个盒子时,它们吓得不敢动弹。

  这些科学家说,这意味着它们在第一个盒子的记忆成功改变,使它和电击痛苦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假记忆植入大脑。他们表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相信我们第一次成功把假记忆植入老鼠大脑。”他们的实验还显示,虚假和真实记忆触发许多相同的大脑区域,使它们难以区分。

  研究人员刘旭(Xu Liu音译)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动物而言,假记忆好像就是真实的记忆。”《科学》杂志报道了他们的研究。这些科学家希望这项研究有助于他们了解人脑形成假记忆的原因。另外,这还可能用在法庭上。在法庭上,证人的误导性记忆可能导致误判。

这些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因为人类是想象力高度发达的物种,记忆重放时可轻易把错误细节插入记忆中。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史蒂夫-拉米勒斯表示:“记忆不是一个副本,而是我们经历的重现。我们希望,通过为假记忆形成的原因提供一个神经解释,我们完全可用这类知识告知法庭目击者证词等不可靠资料的可信度。”

  这项实验提高故意篡改某人记忆的可能性。但这些科学家的目标更适度。他们想要研究是否能给老鼠快乐的记忆。他们说:“曾经看似科幻片的问题如今已验室中通过实验得到解决。”论理学家说,老鼠和人存在巨大差别,这意味着这项技术不可能用在人身上,使他们相信自己是其他人或把他们的痛苦记忆清除掉。但进行更微妙的操作还是有可能的。

  曼彻斯特大学生物论理学家伊恩-布拉辛顿表示:“设想一下有人想戒烟,但这真的很难。我们可以找到他碰到讨厌或可怕遭遇时启动的大脑区域,然后在他拿到一根香烟时激活它们。通过这种方法,可能欺骗他的大脑,把香烟和不愉快的事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他可能记住吸烟总使他感到恐惧或不舒服。这使他以后更有可能抵抗诱惑了。”

---------

【原创】量子生物学II [ witten1 ]

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相干能量输运(上)

光合作用给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提供了能量。这种光子形式的能量通过光捕获“天线”中的电子激发被吸收。这些从各个“天线”被激发起来的电子紧接着就被输运到一个反应中心,在这反应中心里,电荷分离产生了更加稳定的化学能。在从各个“天线”到反应中心的过程中,精巧的生物结构和色素组成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而这些精巧的构件在不同的生物内又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举个例子,既有像紫藻这样的使用高度对称的类环结构用于光捕获;也有像绿色植物和蓝藻所拥有带有叶绿素(能吸收光子的色素分子)的那样的看上去似乎是被随机安排的光合系统。大多数的光合有机体使用蛋白质这样的复杂的叶绿素分子,而蓝藻和红藻则是使用了独一无二的被称作藻胆素的发色体。光学捕获形态的多样性表明了自然界之中各种带有光合作用的有机体为适应不同的生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做出的必要的调整和改变。绿硫菌的光捕获装置就是其中最简单且被最广泛研究的一种(见图)。它们拥有非常大的染色体“天线”使得它们能在低光环境下也能生存下来。体内染色体所收集的能量通过一个被称作Fenna-Matthews-Olson(FMO)复合体的特殊结构被转移到反应中心。由于其相对较小尺寸及好的溶水性,FMO复合体的特性已被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了。在这种及其他的光合单元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良好的光转换效率----几乎所有的光子都能被成功的转移到反应中心,即便电子激发态的存在时间只有短暂的一纳秒(1ns=10^(-9)s)。在2007年,Fleming及其合作者证实了在FMO复合体中的量子相干能量传输。从那时开始,FMO蛋白成为了量子生物学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FMO复合体通常是以三聚体形式存在,每一个三聚体又包含了三个子复合体,其中,每一个子复合体包含了八个 细菌叶绿素-a(BChl-a)分子。这些分子被束缚在一蛋白质“脚手架”上,这“脚手架”即是退相干和噪声源同时可能又保护了在复合体中的相干激发并且在提升能量传输效率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然界真是天才,一个看上去明显有损效率的东西,可是同时却又在提升效率,这有点像bootstrap)。该复合体通过一个叫“基板”的东西和染色体“天线”联系起来。被激发起来的电子通过这个基板进入这个复合体,将BChl-a分子激发到其第一激发态(该激发态是一单重态)(这是非常精密的过程,考虑到分子的激发能级间距比原子小多了)。这些分子非常紧密的互相挨着(平均间距大概是1.5纳米),使得激发能在BChl-a分子之间顺利转移并最终到达反应中心。

点看全图

图1:一个高效的光能捕获量子量子机器。被广泛研究的绿硫菌体内的光捕获装置中的FMO复合体展现量子相干能量传输特点。大量的实验及理论工作仔细彻底的考察在FMO蛋白中的能量转换的量子性质及其精确机制。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可能揭示了在生物中用于提升能量捕获的新的量子力学机制(原文用principle,我觉得不恰当,因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就那几条,这里的过程并没有超越那几条基本原理,所以我翻译成机制)。a,该部分图显示了绿硫菌内的光全装置,包括了“天线”,能量传导基板,FMO复合体,及反应中心。染色体天线(绿圆)有大概200,000个BChl-c分子组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分子结构于用于在该细菌存在的低光环境下尽可能多的捕获光子。阳光让“天线”产生激发,紧接着通过其中一个FMO复合体被转移到反应中心(红色箭头)。b,该部分图是关于由X射线衍射所显示的在FMO色素蛋白复合体内的BChl-a分子的排列形态。FMO复合体包含了八个(尽管这里只显示了七个)BChl-a分子,这些BChl-a分子被一蛋白质分子所包围(这里没有显示该蛋白质)。来自染色体天线激发态到达几个分子中一个,通常是通过圉中标记为1的那个分子。紧接着这激发能从一个BCHl分子到达另一个,直至传到标记为3的分子,在这里该激发能将不可逆的进入反应中心开始电荷分离过程。

关键词(Tags): 量子生物学, 通宝推:花大熊,陈王奋起挥黄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