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daharry挖河记(一) -- daharry

共:💬101 🌺966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想我说得明白,我不满的“名实相悖”。

明明是国家自己不肯掏钱,又要漂亮数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性,然后就说一堆华丽丽的大道理,实际动作无非就是自降标准硬凑数,自己请客别人掏钱。上面有阿四说,国家的钱就是百姓自己的钱。但国家剪刀差收农民钱粮时,农民说你的钱就是俺的钱,就放我这儿吧,不交了,这能行吗?掏钱的时候,国家说你掏吧,都一样,这就顺利成章了?百姓向国家交钱,就是为了国家为百姓提供相应的服务的,俺按契约交了税,你却说你可自掏钱再买服务,然后再说这是你的伟大创举,这也太荒唐了。

还有,到底12年学制还是9年学制更合理,更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自我完善,这可以全民讨论,并可以各自实验。领袖一句话,然后全民只能啧啧称是,这不可能是真的全民民主,而是彻底的精英统治。

家园 老兄满嘴的契约大道理我不懂

你对历史不太了解。第一,后发展国家普遍在发展基础教育是缺钱;第二,前三十年国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即使在农村也没有放弃,国家的教育投入一直在增长。但仍然不够。第三,要求社办学校下放这是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民的自主创新。建议你了解一下“侯王建议”前因后果。

家园 你祖父应该是当过村文书

这个村文书以前叫大队会计,当然各地叫法可能不一样。

村一级不算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也有大量的行政事务,税费改革前更是如此。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俗称村长)主要需要领导才能,就是说话得有人听,只要能管住人即使是文盲也没关系。但行政事务必须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来承担,这就需要村文书了。

村文书的基本职责就是记账、填写各类统计报表,起草报告、总结等各类文书,基本上凡是行政工作都需要村文书承担。从业务角度往上对应的话,村文书的工作可以对应上中办、国办、中组部、中宣部、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土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等等部委,税费改革前还能对应上国家税务总局。干得好的村文书还能帮着村支书出谋划策,帮着村民排忧解难。这样的角色被广大村民认为是文化人,再正常不过了。

我父亲当初高中辍学回乡,也差一点当了生产队会计。据我母亲说,当时父亲年龄不大却经常代表组织(村党支部和生产队)出席村里各种重大场合并作重要讲话,比如有人结婚我父亲就代表组织去讲话,先引用宣读毛主席语录,然后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最后勉励新人抓革命、促生产什么的。本来按照这个趋势,我父亲很可能成为大队会计,进而和习总一样弄个村支书干干,但机缘巧合,正赶上大办教育,就当老师去了。

通宝推:板砖黄,
家园 红色应用,您也太书生气了吧

“名实相悖”的事情多了,App里那么多游戏更新,说是“改善了用户体验”,其实是偷偷把爆率调低了,越玩越难受,“名符其实”不是关键,最终的目的才是。

您说TG的目的是为了“面子好看”,也把TG瞧的忒小了吧,你看看刚死没几天的曼德拉,人家不过是在非洲一个国家遵从西方价值观念玩了把黑人和白人的和解,就被主流媒体捧上了天,要是主席想要个面子,搞个东西方和解,pussy价值,那现在每年9月9,全球政客们还不得集体跪舔啊,想万人敬仰用得着这么折腾吗。

另外关于国家收钱的问题,剪刀差收走的钱是用来搞工业化的,你留给农民,农民能用来在乡镇搞工业化吗?这和乡镇建学校根本两码事,中小学这种规模的东西,乡镇自己搞得了,把钱交上去,在让上面发下来反而是浪费。

家园 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

1966 40.53 亿元

1967 36.92

1968 27.50

1969 27.04

1970 27.56

1971 33.69

1972 39.38

1973 43.45

第一,就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即使是一个时期),人们认为教育投入太富余了,资源本来就是稀缺的。

第二,当时“自主创新”多了,知青下乡也是“自主创新”,甚至下乡的知青还都是自己报名的,其实无非就是国家甩包袱而已,社办学校同样如此。

家园 吐个槽,我现在再看当年我自己的高中卷子,也有一大堆做不出

这个倒是不怨老爷子。高中就是学怎么考试,不用了还给老师很正常

家园 核心仍旧是目的和结果

国家虽然没投什么钱,学校却是实实在在的建起来了,虽然质量不咋样,广度确实有了,看看同时期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方面貌似还真没有比TG干的更好的。

知青下乡确实有城市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的因素,但是如果不这样做,您能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给这些知青们希望的“体面的,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呢?照世界上其他后进国家的发展来看,到时候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城市周围建贫民窟。您这套理论其实就是想说,“我是有文化,有思想的精英,所以不能把我撵到乡下去,乡下人来城里,住贫民窟才是理所当然的,谁让他们没文化”,可问题是秉承这条思路的发展中国家如今似乎没那个混的比TG好,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您是决策者,穿越回去的话会如何选择呢?

家园 你们市那时的高考录取率多少?

还有去上中专,技校的算不算?

家园 您说的是

其实我要是现在去高中试卷估计也够呛。也得说还给老师了。

老爷子主要是羡慕我这一代可以专心念书。

家园 感觉现在和以前的教育有点像跷跷板,两个极端

当年强调实践,结果变成书上东西没教好,就去学工学农。现在只读书,等工作了发现工作技能又要重新学。学校里只教书本知识,和工作有关的技能都得自己摸索。看看《改造我们的学习》,感叹要真正学习点东西真要下功夫。

家园 在社区快捷——各类申请里申请

申请完后发个帖子拉票,一般能过。

家园 谢谢了

暂停此项功能。将使用新的认证方式。

是不是认证会员,也没关系,主要就是回复几个帖子。

家园 看着前辈们争论,我一个没经历过的小字辈根本插不上嘴

但是中国40年的变化也太大太大了:

大哈瑞那个年代,地主家庭出身是要隐瞒的,是见不得人的,地主阶级是社会的最下层,找媳妇找工作肯定会很困难;

现在,都要跟土豪做朋友,还有希望把自己女儿给土豪做小三的奇芭.

希望不要再翻天,否则难免出现这些荒谬的事情.

家园 删除了

原来daharry发现在河里根本不用摆什么姿势游泳,只需采取坐沙发的姿势一动不动就自然会浮在水面上,肩膀都露在水上。

家园 我应该是最后一拨九年制的

中学时学校曾经研究过一次,我们这届要不要改成中学六年,最后决定不改。很庆幸这样的决定,我们读了四年中学就参加高考了,下一届就改成了六年,一个小玩伴就因为小我几个月,小学入学晚了一年,结果考大学晚了3年。

其实严格地说,我上了九年半学,小学五年半,中学四年。小学入学时还是春季入学,到了小学毕业时改成秋季入学,本来主席逝世的那个秋天应该是我小学最后一个学期,结果77年上半年又在小学多呆了一个学期。

我一直很庆幸自己的学制是最好的,小学五年半,除了学文化课,还有学农学工学军学雷锋,学校有小农场,自己种红薯玉米自己收,有时还到周边的农村去收收稻子,帮农民积肥,上山采茶,那时最遗憾的是学校没有校办工厂,放学就是漫山遍野地疯玩。77年上中学,刚好高考恢复,在学校农场收完最后一次棉花后,就开始好好学习,学四年,考上大学,多好。

主席说的学制要缩短,其实我是很赞成的。我们之前的中学,当然不行,文化课学得太浅太容易了,但我儿子现在学的十二年制,我觉得又太狠了,没有必要。我这样的看法是源自我的观察,当年在大学,看我们78级的那些大哥们,虽然用我们当时的观点看高考难度很低,但他们在学校表现出来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一点也不比我们这些经过更难高考进入大学的本科生小孩差,而现在的孩子,虽然他们的十二年学的远比我们那时多、难,但现在的研究生、博士生也看不出比我们那时更强。说穿了,只要机会差别不大,各个时代的Top1%,Top5%,Top10%其实水平差别不大。

现在知识爆炸,想做点技术、研究工作,得读到硕士、博士才行,这样十九岁进入大学,二十三岁本科毕业,二十六岁硕士,28-30岁博士,林彪23岁就当军团长了,这里读完硕士进入社会都26岁了。关键是在中小学耽误了太多时间,其实10年制是比较合适的,再多的时间其实已经不是在受教育,而是在练考试术变成考试机器了,就像练竞技体操,已经不是锻炼身体,而是竞争排名练比赛能力摧残身体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