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公主要为慈禧、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说几句公道话 -- 渔儿漂漂

共:💬83 🌺503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印象中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上没有说过曾国藩是卖国贼吧...

教科书上批评曾国藩的帽子不是卖国贼,而是代表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

家园 这位渔先生最近可是高产,呵呵

咱不敢说他(或她、它)说的是谬论,再者说是歪理邪说,但替XX人或势力张目是明显的,对这号的,只能是“呸”!

家园 没准李自成就能翻了呢,别小看了他

据顾诚考证他还是有库页岛的雄心的

家园 对你就两个字,扯蛋!

说多了浪费!

家园 一针见血,我也是这样的感觉
家园 洋洋洒洒公道话,泪流满面有坟丘

家园 感谢慈禧

败家的老娘们——的确如此。

但满清这个家,该不该败呢?必须要败!满清不亡,国难未已!

因为,满清的根本国策,就是联夷治汉,满清贵族对汉人的恐惧,远甚于洋人,满汉一起搞现代政治,只能是与虎谋皮,为啥?人口比重差距太大,汉人只能做满清的奴才和家臣,即使再忠诚,但在满清贵族心中,也如家贼。

因此,什么变法立宪,洋务运动,都是糊弄汉人,竟然一大群汉人跟着瞎起劲,曾国藩如果择机联合长毛,或剿灭长毛后,反抗满清,即使败亡,那么也绝对是一个民族英雄。

中兴四名臣,呵呵,满清的中兴,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如果满清持续到22年,32年,那么中国是个什么景象?

保存领土,尽快败亡,就是满清的历史使命,慈禧加速了这个历史进程,是不是要感谢慈禧呢?况且,慈禧还帮着收回了新疆,还留下了颐和园,比起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等糊涂蛋,慈禧真是中华民族的有功之士。

泱泱中华,竟然没几个明白人,出了个败家的老娘们,客观上,胜过一大群汉人糊涂蛋。

到了武昌起义,立宪派们才发现,人家满清贵族根本就是逗你玩,这才有了辛亥革命,后来,还有人要复辟,中国官僚精英阶层的愚蠢和奴性,真是,真是——无话可说。

套用主席的话,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满清后期,大多汉人精英阶层的路线都错了,而且,一直错到了今天,很可能还会继续错下去。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正面扭转乾坤,是毛泽东,反面推动进程,就应该算是慈禧了,破旧才能立新,大破才能大立,现在的中国人,真应该感谢慈禧。

家园 统治阶级的责任就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咸丰丢下的烂摊子,没有慈禧和老六奕收拾的话,大清王朝早撑不下去了。同光年间,慈禧能掌权本身就说明满蒙八旗贵族对慈禧作为大清王朝的幕后掌舵人是认可的,汉族士绅阶级实力派如曾左李等人同样也认可慈禧垂帘听政,这才有所谓的满清王朝所谓的“同治中兴”。以封建王朝的标准来看,慈禧垂帘听政这几十年在政治上完全是合格的,也是完全符合满蒙八旗的利益的,比光绪靠谱多了。

慈禧的问题和李鸿章袁世凯一样,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封建王朝的兴亡更迭,而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慈禧掌权的几十年时间里,在维护满清统治阶级即八旗贵族的利益上是不亏余力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在维护汉族士绅阶级利益上一样是不亏余力的。而大清王朝,作为满蒙八旗贵族和汉族士绅地主联合执政的末代封建王朝,面对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冲击和碰撞,大清王朝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统治者,他们以什么角色什么方式离开历史舞台。

历史证明面对西方的冲击和新生的革命力量,无论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八旗贵族还是作为依附阶级的汉族士绅地主阶级,在维护他们的统治上都是不亏余力的。曾国藩、李鸿章作为汉族士绅阶级的代表,甘为满蒙八旗贵族做马前卒,自己筹兵筹饷,竭尽所能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明末汉族士绅地主阶级联合八旗贵族镇压农民军的事在清末又重新上演了一遍,只是这一次是八旗贵族指望汉族地主阶级了替他们剿灭农民军而已。而之后的洋务运动,是典型的统治阶级自救运动,只是甲午一战,捅破了所谓的“同治中兴”,仅仅是个肥皂泡,只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的苟延残喘而做出的最后努力罢了。到了庚子年,所谓的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那只是为了最后一博而已。甲午过后,谁看不出满清王朝已是大厦将倾?东南互保,汉族地主阶级已经离心离德,慈禧连农民的力量义和团都用上了,无非只是替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做垂死挣扎,也是替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王朝做最后一博。

所以,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无论慈禧、曾国藩、李鸿章也好,还是袁世凯和北洋军阀也好,他们有身为封建统治阶级的觉悟,也尽到了身为封建统治阶级的责任,那就是尽一切力量竭尽所能地苟延残喘,哪怕贴上彻底的反动阶级标签也在所不惜。比起放弃自己身为皇帝责任的崇祯,他们是负责任的统治阶级,因为他们够反动够苟延残喘。他们的苟延残喘给了新生力量足够的成长时间,他们的反动,给了革命力量足够的锤炼。他们越是反动,就越尽到旧势力统治阶级的责任。旧势力不反动,如何显示新生力量的革命和进步呢?旧势力不反动,如何显示中国革命之艰难与伟大呢?作为中国近代史舞台上的反面角色,慈禧、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等,都做了很好的演出,历史会记住他们,更会记住伟大的中国革命。

家园 好像西方的女皇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维多利亚,叶卡捷琳娜,都是把帝国推向了巅峰。

家园 也许他们的女统治者社会也接受

合法获得权利,有精力干正事。不象中国古代的女统治者是"非法"上台的,需要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保住自己权位。

家园 事实恰恰相反。干正事,底下的人才会支持她们的权力。

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是因为彼得三世想把小三扶正,废了她这个皇后。所以她就联合进步派和年轻军官政变,把老公踢下台,自己干。这个搞法,法理上来讲比武则天和慈禧那种等老公死了、作为皇太后听政再上位的搞法,更不合法理。她当年面对的政治压力比起武则天和慈禧那大了去了。

真正唯一的区别,在于人家干的好!人家叶大娘思想进步,看清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所以联合进步派,在沙俄帝国搞维新,所以一下子把俄罗斯帝国从落后推向了巅峰。事实面前大家都无话可说,因此人家俄国人才追封她“大帝”的称号。Catherine the Great,凯瑟琳大帝,也就成为了除彼得大帝之外沙俄帝国唯一的另外一位大帝。

慈禧干的那些事儿,跟叶大娘比起来,能叫什么事儿?

是骡子是马,拿出来一溜,大家自然就可以看出高下了。人家没像武则天那样天天折腾着把凤雕在龙上面这种东西,也没有像慈禧那样把军费钱拿去建园子。这些烂事儿和权力合法性完全没有关系。要是慈禧当年把她宣战的11国都打败了,她就算称帝了,谁会还能对她的合法地位多说什么?

家园 没否认慈禧在同治年间的表现

你说了一堆同治年的事,问题是到了光绪年,她就是个彻彻底底的败家老娘们。。。

家园 不对吧

西方皇家很难离婚废掉皇后的(参见亨利8世),彼得3是普鲁士崇拜者,出于这种盲目崇拜的政治行动有伤俄国利益才让ye有政变基础。彼得一死后他老婆,女儿都当过女皇,可见女皇上位合法。中国皇后当政是不和法理的,垂帘听政在小皇帝成年后也是要撤销的。叶当然是宣称彼得3因病去世,没有公开宣布政变。她的成就是当女王后才干的。一生也没有政治上被统治圈的人公开要求下台,只有普加乔夫的农民起义伪称彼得3世

家园 这就成了历史虚无和逻辑虚无主义了。

这种观点是中国人讨论问题非常容易进入的一个死胡同。

这种虚无思维的症状就是可以无限缩小某些论据,又可以无限放大另外一些论据;把事情的因果完全虚无化,因可以是果,果也可以是因;盲目乱用所谓的“辩证法”,上可以是下,大的可以是小的,好的可以是坏的,而且这些状态都可以同时正确。总之一旦进入这种状态,那么任何话题和结论都可以是正确的同时也是错误的,完全没有意义了,剩下的只有耍嘴皮子。我看到很多国人讨论问题,最后双方都会进入这种癫狂模糊的状态。

我觉得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现代教育缺乏逻辑和论述的基本教育。举个例子,换成受过西方基本文科教育的人,如果和你持同样的观点,想证明“慈禧是因为客观环境与凯瑟琳大帝不同才会如此不堪,如果客观环境相同则不会比凯瑟琳大帝差多少数量级”,那么这个人会想方设法找出所有慈禧和凯瑟琳大帝所处环境类似的情况,然后举出每当在这个状态下慈禧确实干的事和叶大娘一样上道,这就可以证明确实是客观环境导致慈禧的无能,而不是人本质的区别。如果不能找出明确的证据,由于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就不会提出武断的结论。事实推出结论,而不是结论寻找事实。

目前的事实,就是慈禧当政是以太后听政为名,本来历史上就有先例、法统压力就小,而且之后几十年独掌大权。而在她拥有如此庞大权力的时期,出现过拿海军军费建石舫这种破事儿,就已经将上面一段中论述的逻辑戳破了。其实这也是一个自证的论据。如果她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怎么可能把海军军费说抢就抢了,还是为了自己的生日庆寿?

总之,现在中国流行的“翻案”潮流,很多就是源自于广大人民的基本逻辑和论述教育缺失,所导致的,所以才会各种正反理论满天飞。

通宝推:驿寄梅花,
家园 成王败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