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当下纷繁乱世的思考框架 -- 烤糊的卷子

共:💬527 🌺6257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家园 客观上分工协作有个主从关系,不是所有劳动者都同样重要

1.阐明态度

和楼主同好,也是历史爱好者。但与关注爱恨情仇阴谋算计的人不同,个人倾向于将人类历史解释为客观的经济史,核心是生产效率史。

历史上人类生产力发展有过多次波折,战争、疾病都使生产效率增长出现反复。但如果以生产效率为纵轴,时间为横轴画一幅走势图,有个现象就是不管波动多厉害,出现多少次“深V”,人类生产效率总体是倾斜向上的。

楼主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以前某些事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我就觉得以后很可能也会发生;如果某些事在历史上从没发生过,我就觉得以后也不太可能”,所以我也不相信历史发展趋势会出现从未有过的逆转。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而社会科学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学科。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实实在太复杂,不得不去繁存简以留下“自己需要的‘主干’”。

所以虽然力求客观认知世界,但我对将来世界发展方向是有主观认定的,一切认知不能偏离这个主观认定:即不管未来怎么变动,不管过程有多么离奇,存活到最后的人类永远会组成一个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社会。

2. 回到标题上来。

现实中我遇见的商业项目都有个特点,无论哪种类型的项目,看起来是一帮朝气蓬勃的人在做,但实际每个项目组都有核心与外围之分,组员的重要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核心组员要么掌握了关键技术,要么掌握了关系和信息来源。很多项目发起人由于能力不够,在执行过程中被踢出团队也屡见不鲜。

就拿你们土建来说,确实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者经过长期实践后能具有较高劳动效率。但有个问题,就在于如果没有施工项目本身,这些低文化劳动者只能失业。

工作机会往往是智力劳动的结果,先有顶层决策后有项目最后执行,基层执行者总体处于被动等待状态。虽然政治不正确,但高知分子和普通劳动者确实是大脑与四肢的关系,唯一不同在于人的四肢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普通劳动者之间由于数量庞大而具有广泛的替代关系。

非洲工人经过锻炼可以与中国工人干得一样好,但为什么他们只能等待外国投资来提供实践机会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国内智力资源缺乏,没有像样的项目发起者来提供工作机会。

3.日本真的衰落了?

中国在发展方式上选择了与日本战后复兴同样的道路,贸易立国。其本质就是参与国际分工以获取技能和资本。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实质是成为世界核心市场即欧美市场经济循环的一部分。

2013年中国GDP占世界12%,先不论GDP里外资占据的份额,中国市场进步虽大但还远称不上成为世界核心市场。中国产业总体仍然在世界产业链分配中处于中低端,而大家眼中日薄西山的日本倒是牢牢把握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的绝对制高点。红旗9射得再高,用的仍然是日本元器件。

更不提集人类工业之大成,涉及产业链最深广之一的汽车业,从基础元件到成车都是日本一家独大的事实,甚至在可预见未来都看不到中国企业超越的可能性。

说白了中国粮食产量增加带来再高的GDP,但化肥制造技术还在发达国家手中捏着呢。这个差距说到底,就是知识与高技能人才的差距。

4.盲目乐观要不得

近几年中国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河里总体弥漫一股盲目乐观情绪。基于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认知我对中国的前景也很看好,但情绪替代不了差距,不然与义和团有什么区别。

通宝推:范进中举,
家园 关于第一条,是典型的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如果新疆真的独立,单单从获取新疆资源的成本来说,绝对是大大降低的。就像外蒙一样,不用养群大爷,而且还哭着求着卖资源给你。

实例很多,只要比较中国和外蒙、中亚的历年经济联系就知道

家园 切记一点就够了:

红旗9射得再高,用的仍然是日本元器件。

如果中国真造不出来的东西,日本是绝对不会卖的。日本卖了,就证明我们能造出来,至于咱们为什么买,其实无非就是省钱不省钱的问题。

还有一点:

2013年中国GDP占世界12%,先不论GDP里外资占据的份额,中国市场进步虽大但还远称不上成为世界核心市场。中国产业总体仍然在世界产业链分配中处于中低端,而大家眼中日薄西山的日本倒是牢牢把握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的绝对制高点。

到了1945年,德国的顶尖技术还是比苏联强,但是怎么还是被苏联的坦克海给推了。河里很多人都是原教旨技术创新主义者,但是历史也证明,原教旨技术创新主义者的下场都不怎么好,都是为后来者做嫁衣。

通宝推:被明月兮佩宝璐,
家园 你写那么多我都懒得看了

按照你的逻辑,中国的问题是英美会汉语的太少而中国会英语的太多?!

家园 赞同这一句

我不把知识人口单独看成是决定性的力量

家园 低估汉人的语言学习能力了

这么多年的经验早已证明,如果有必要,愿意学一门新语言的汉人比比皆是,不成问题。现在汉人普遍对学习维语热情不高才真的会是个问题。

家园 最后一段说得很对
家园 两个方向都应该进行,双语双教普及

汉人学维语,入绿教,与维族学汉语同时开展,最大限度的推广混血混居同工同筹,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向新疆注入汉族人口,带入经济活力,目标是抹去一切民族不同的混迹。长期下去,利用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强大影响力冲淡传统文化与宗教影响,维族就是一个历史名词。

两少一宽等所谓民族政策,属于强调民族不同的做法,应该去除。不但汉族赞同,维族也赞同。

许多人把维族与藏独比较,实际上维族对汉族的向心力远远强于藏区,对所谓疆独的支持也不广泛。因为新疆地区与藏区不同,历史上新疆的文化人种与周边的斯坦们等突厥种族,本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自古就是在不断震荡冲击中,与外来文化民族的不断混合中形成的。

这些地区的人种非常复杂,如果不是绿教恐怕永远也不可能有一个在广泛意义上的联盟,传统上只有周边的如成吉思汗那样的强权部落才可能完成所谓泛突厥斯坦这样的政治联盟,因此从政治意义上看完全不需要把疆独这种嘴炮当成有分量的敌对势力。

tg对新疆的路线问题,从深层次看仍然存在着历史上汉政权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影响,不能真正的去接纳,当然地理距离也存在障碍,不如南北少民那么近距离接触。现在开发大西部的策略,离开对新疆的整治与同化,就是一句空话。从河里的思路看,那些几十万干部下乡,搞紧逼盯人战术的思路仍然是冷战思维的政治手段,你从共产国际那里学的那一套组织动员手段搞的过人家绿教执行了上千年的动员能力,从经济上开发的着眼太少了,汉人也要有点把希望放在第三代第四代的眼光。

现在这个局面已经比较被动了,一手好牌快打成北爱尔兰的地步了。

家园 应该补贴维族把韩剧大批翻译成维语

另外私下里再把日本AV都加上维语字幕就好了。

一方面为女人提供一个做梦的机会,另一方面,给小男生一个发泄的渠道……

家园 说产业链不如说科技链

这几年印象深刻的就是韩棒的崛起,欧美与日本甚至四小龙等的发展轨迹都比较家喻户晓,这些国家生产的东西在市场上的定位中国人都比较接受,慢慢爬科技树产业链就是了,一个一个的去追总会追上的。

可是凭空出来个吃泡菜的,居然几年光景就与苹果丰田索尼平分世界了,这辈子做梦也没有想到家里电器现在竟然全换成韩国造的了,一个在别人大炮射程之内的弹丸小国,哪里来的什么“战略机遇”可以这么猖狂的大搞“和平崛起”,细想之下,肯定背后有美国日本人的黑手,那么无非就是科技成果上供给与市场上的支持,否则无法解释泡菜里面爬出科技树来。

痛定思痛,发现这个产业链的本质不过是科技链,虽然韩国是因为地缘政治屁股的原因大爬科技树,但是根子在这个科技链控制在谁的手上,不是石油,不是美元,是科技链。

家园 这是英美地缘一直以来的大忌

二战最后发展成德苏PK,与英法美的政策有很大关系。或者说纳粹发家就是在英美资本在背后支持以东向抗击苏联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我的奋斗》其实就是投名状。不过德国始终存在着兼并东欧苏联的帝国情节,英美顺势而为,然后反过来支持德国的对手,达到遏制欧亚大陆上出现一个大帝国的目的。

虽然二战结果后来做大了苏联,不过俄国人不是德国人,这个潜力比德国人就差远了。俄国人与法国人有类似的问题,懒散。俄语与西班牙语很接近,怀疑这个拉丁语系的民族是不是都很生性懒散。智力都是一流的,但执行力总是不给力。苏联也就是在共产那一套下还焕发了最大的组织潜力,离开就不成了。

德国在可以看到的未来,这个一统欧亚大陆的战略理想,在英美的虎视眈眈之下,大概仍然难以成全。因此,德语国家都知道他们的最大敌人是英美,这是长期性的。

家园 这句话说中了越南的问题

越南根本就没把中国的改开放在眼里。带路党的出现就是想全面加快转向,直接加入日韩阵营,就是因为看到韩国的快速起飞,没有屁股的换位是不可能的。

中国是不可能帮越南成为南韩的,只有在地缘上加入美国阵营,才能直接得到产业到科技上的来自美日的支持。越南这个国家与南亚其他国家不同,在文化人种上与东亚民族基本是一致的,只要有适当的机遇,超越中国不是难题,何况韩国的示范作用摆在那里呢, 这是越南没把中国放在眼里的本质。

政治是经济的延伸,但是在关键阶段,经济需要政治的辅助,中国自己的经历就是证明。

家园 结果天堂七十二处女都长的日本人模样

你这个办法在绿教那里不顶用。这套办法不是没人想在中东推广,结果都看到了,照样到处当掷弹兵。

绿教把女人全身都裹起来,现在发现的确深思熟虑,男人看不到就不知道自己浑身莫名其妙的火气从何而来。因此,AV在绿教那里是与吃猪肉差不多的事。

关键还是要开放经济,人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家家都上网,绿教的精神防火墙就不起作用了,到时不用推广,男人自己就会到网上找,女人全身裹不裹起来就没什么意义了。比如沙特男人那样的,大腹便便,资助别人仍炸弹还成,自己只能当猥琐大叔了。

家园 克林顿没有错,美国的目的就是不能让欧洲做大

不一定是欧洲盟友的愿望,把俄国放入北约,欧洲成为一个与美国竞争的整体,那是美国的噩梦。欧洲上百年的动乱都有美国人背后的影子,克林顿怎么可能有不同的想法。

中俄联手,这是没有历史上的深厚传统的,因此政治姿态经济互助大于战略利益上的意义,看tg自己几十年的历史就知道,地缘利益的需要可能导致中俄随时分手。

是否中俄能在长期形成联盟,这个没有人有把握,美国也不可能过早针对性的改变其执行的长期国策。

家园 针对的是中学生,叛逆的年纪

不是我们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你越不让他看,他越要看的。

你不像我,天天面对这些穆斯林,绿教,呵呵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