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手枪绰号杂谈 -- 蛇公子

共:💬31 🌺8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手枪绰号杂谈

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手枪,中国的兵工厂又进行了仿制改造,导致型号众多,样式各异,另外Colt、Mauser、Browning这些洋字码中国人也不习惯,于是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绰号――“驳壳枪”“撸子”等等,一叫绰号,这些冷冰冰的杀人利器,仿佛也有了人性,活了起来。

驳壳枪

驳壳枪在中国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恐怕没有别的武器比得上。如果有人说不知道“驳壳枪”是啥,那建议先把他交给电子赵括修理修理再说。

德国毛瑟兵工厂从18世纪末开始,在近40年中先后生产了约100万支各种型号的驳壳枪,旧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接纳了其中70%以上的数量。驳壳枪的传奇开始于毛瑟 C96,独特的弹仓前置设计,使其质心基本处在扳机护圈前缘附近,可以稳定射击。使用7.63×25mm毛瑟手枪弹,初速高,枪口动能大,杀伤威力和侵彻力都非一般军用手枪可比,有效射程可达150米。开始只有半自动型号,弹仓也是固定的,子弹从抛壳口压入,木制的枪套还可装在握把上作为枪托抵肩射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海公安博物馆收藏的西班牙阿斯屈拉(ASTRA)驳壳枪

后来西班牙在仿制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大容量的全自动手枪,弹夹可以更换,结果非常受欢迎。为了争夺市场,德国人在1932年推出了全自动型号M1932。

驳壳枪之所以能在中国大行其道,是因为旧中国军队普遍火力不足,在欧洲颇受诟病的散布大的缺点在中国倒成了优点,特别是在近距离,可以形成一定的压制火力,部分的代替冲锋枪的功能,因此也被称为冲锋手枪“自来得”手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自动的驳壳枪火力较强,再加上盒形的弹仓,因而被称为“盒子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以选择全自动和半自动射击方式的驳壳枪也被叫做“快慢机”,当快慢机柄指向"N"时,为单发发射;当快慢机柄指向"R"时,为连发发射。在并列于击锤左侧的保险机柄上,刻有"F"及"S"字母,分别表示"发射"和"保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右手握枪时,右手拇指可以方便地按压快慢机柄,在射击过程中迅速地选择连发或单发发射方式,以及扳动击锤、操作保险机柄来实现保险、射击以及装退弹保险的转换。这种保险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必要时提前推弹上膛,并把击锤放回前方位置,一旦遇敌,用一只手就可以拔枪、开保险、张开机头、射击。有的人拔出枪,在大腿上一擦就可完成所有动作,举枪射击。并且还总结出“斜着出枪,横着扫”的射击经验,可以有效的控制散布。中国人真正把驳壳枪用神了。

汉阳兵工厂从1921年开始仿制毛瑟 C96,随后,河南巩县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大沽海军枪炮制造所等也都仿制过驳壳枪,几十年间,产量惊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汉阳兵工厂制造的驳壳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一个特例要提到,这就是山西 “晋厂”制造的“第七式”11.43mm(0.45in)半自动驳壳枪。阎锡山连铁路也造得不一样宽,手枪当然也是有个性的。这支枪身上一旁有“民国十八年晋造”篆字,另一旁是“弟(第)七式”。

这些仿制的驳壳枪,制造工艺落后,大多外观粗糙,手工修锉痕迹比比皆是,而且常常是逐枪装配,零件几乎没有互换性可言。跟德国原厂产的根本没法比,德国毛瑟的表面,远看是深黑色的,但当把枪拿在手里端详的时候,由于光线的变化,全枪的色泽呈现晶莹剔透、黑里透蓝景象,于是被叫做“镜面匣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些德国原装的精品在缴获以后,往往被逐级上送,供首长或其警卫人员使用的,其中也不乏送到总部和中央军委。基层指挥员大部分都是使用仿造的驳壳枪。有一个解放战争时期的连长回忆,刚刚在战斗中缴获了一支德国驳壳枪,还没在手里捂热,就看见师长的警卫员朝他跑过来,无奈之下,把枪举出战壕,向天搂了一梭子过瘾,手还没缩回来,就让警卫员拿走了。

另外,还有按照容弹量的叫法――"十响驳壳枪"、"二十响驳壳枪"

按照口径、枪管长以及体积、质量的不同又有好几种叫法:9mm口径,使用巴拉贝鲁姆9×19mm手枪弹,长枪管、大握把(其上刻有一个很大的红色"9"字)的,在中国当时被称为"头号" "一把"驳壳;7.63mm口径,使用7.63×25mm手枪弹,长枪管、大握把的被称为"二号""二把"驳壳;还有7.63mm口径,使用7.63×25mm手枪弹,短枪管、小握把的被称为"三号""三把"驳壳。

驳壳枪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战争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量的文学、戏剧、电影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不过近年来的影视中对驳壳枪的刻画不能让人满意,有些“英雄人物”好像根本不懂如何持枪、如何射击;还有时空错乱,在20年代就用上了M1932的……须知“小处不可随便”,这些细节还是非常重要的。

(改天聊聊“撸子”如何?)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ding

虽然有点老,还是要顶..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家园 花献好文!我也曾拥有过一支

当然是假的,是话剧团的道具,小时候仗着这玩意可是威风了一阵。

等着看您的下文呢!

家园 问点问题

老兄能不能介绍一下这几种枪,最好有图片

汤姆生冲锋枪,捷克轻机枪,日本的轻机枪。

单打一、30步枪。

写我父亲的陆军经历时,对这几种枪是一头雾水啊。

家园 建议一直在看玩一个叫做<荣誉勋章>的二战游戏

汤姆生,捷克式,日本南部,德国撸子,还有老毛子的PPS,MG42,那里头啥都有哇.

效果也特逼真.

ding
家园 怎么改版后加精,一加就是两个?

铁手编程有一套啊

把一切责任都往程序上推是一个好主意

家园 是不是和齐 MM 一样的毛病?

手指胖, 点错了...

家园 【原创】手枪绰号杂谈――“撸子”

“撸子”

“撸子”是什么枪呢?有人说“撸子”是德国造鲁格(Luger)P08,取其音译。但是鲁格手枪结构复杂、制作精良、价格昂贵,流入中国的数量很少,不可能在国内广泛普及而获得“撸子”的绰号,以至于咱们的小嘎子也想搞一支神气神气;并且“撸子”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衍生绰号,也证明这决非特指某一特定型号的手枪。因此,“撸子”并非来自鲁格P0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实际上,“撸子”应该是一类手枪的统称,也就是除“盒子炮”和“左轮儿”以外的那些(半)自动手枪。“撸”是北方话,形容一个迅速的手部动作,比如“袖子一撸”“一撸到底”。在这里就是形容这些自动手枪出枪迅速,上膛便捷,只要一“撸”就处于待发状态。相比之下,“盒子炮”太大,“左轮儿”容易勾绊,击发前还需要扳开机头,使用就不那么方便。

但是这些手枪国别、外形、口径、自动原理各有不同,只称“撸子”还是会造成混淆,于是人们就在“撸子”前面加上各种限定词进一步区分。比如前面提到的鲁格P08就被称为“罗锅撸子”,因为在开锁时肘节向上拱起,像个驼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了便于记忆,这些绰号还给编成了顺口溜:“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还记不记得嘎子站在磨盘上跟大家“报告”的情节?

一枪二马三花口

一枪就是“枪牌撸子”,指的是勃朗宁M1900手枪。该枪在握把护板上方和套筒座左侧都有一个手枪图案,因而得名。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半自动手枪之一,国内多有仿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马是“马牌撸子”,指美国柯尔特(Colt)M1903手枪。

“Colt”意思是小马,于是小马先生创立的公司就以一匹前蹄跃起的马作为商标,在其生产的手枪握把和套筒等位置上都有马的图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花口指的是勃朗宁M1910手枪。

这种枪的枪口帽前端有一圈滚花,用来防止在取下枪口帽时打滑,所以被称为“菊花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三种手枪全部出自枪械设计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之手,其中“马牌撸子”是柯尔特跟勃朗宁购买了专利生产的,在上个世纪前期相当流行。

四蛇五狗张嘴蹬

“蛇牌撸子”是指德国Sauer袖珍手枪,其握把护板上的商标图案是一个花体的“S”字母,看起来像条蛇,因而得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狗牌撸子”来自西班牙,口径6.35mm,在握把护板上有一条奔跑的狗(走狗),不过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制作精良,有的做工粗糙,被称为“三块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谓“张嘴蹬(瞪)”,是毛瑟M1910或M1934手枪。其套筒只包络住后面的枪机,前半截枪管露在外面,“张着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毛瑟M1910(口径6.35 m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毛瑟M1934(口径7.65m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邓小平使用过的“张嘴蹬”

元宝推荐:萨苏,
家园 向伟大的古狗神参拜吧~~

汤姆没什么可说的。捷克式轻机枪可以搜索“ZB26”“ZB30”“布伦”“勃然”等,都是ZB26的派生,中国都统一叫捷克式轻机枪。日本的轻机枪中国见的比较多的应该是11年式,然后是96式。单打一实际上就是土造的单发手枪,发射79步枪弹。地道战中,高全宝从炉灶里穿出来后,左右开弓击毙鬼子用的就是单打一。30步枪是知美国的M1903步枪,因为用。30-06步枪弹闻名。中国的30步枪大半是国民党美械师的遗物。不过中国的30步枪有两种口径,一种是。30-06;另一种是7。92。后者是国民党改造后的标准口径。

家园 印象中嘎子的撸子枪管比较短

鲁格是大系.亚型繁多。实在是记不住。不过楼主贴的鲁格的枪管比普通的要长些吧?

家园 嘎子的那支多半是王八匣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部十四,跟鲁格有点象

家园 不会吧?王八匣子比撸子难看多了~我记得是鲁格
家园 嘎子的应该是支勃朗宁,“枪牌”还是“花口”记不清了,老罗叔给嘎子削的

那支木头枪应该是按照“张嘴蹬”的样子做的

鲁格有短枪管型(100mm),长枪管型(140mm和200mm)

家园 驳壳枪在中国大行其道还有个原因――当时西方对华武器禁运

因为二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年代,没有一个真正权威的中央政府,严重影响了西方各国一战结束后在华经济利益,美国挑头发起了对华武器禁运,毕竟门户开放就是美国人提出的嘛,你们家里打的一塌糊涂,让我怎么下手做生意,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小日本趁火打劫把中国市场都给占了吧。欧美国家一致赞成,日本迫于无奈也只好同意。

所以,当时大件武器是无法公开输往中国的,而手枪不在限制之列,且中国各方军队都严重缺乏自动武器,所以可以连发的驳壳枪成为当时中国各地军队的一时首选,充当主要压制火器,主要兵工厂也努力盗版仿制。

遂,中国成为世界驳壳枪第一大国。

家园 可惜毛瑟的原始生产记录都没了,不然统计一下一定很有趣

下一个公子蛇想写什么手枪,写写单打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