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联时期远东资料,到现在也适用 -- 南山贼

共:💬48 🌺1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苏联时期远东资料,到现在也适用

资料来源于苏联的远东地区,该书资料收集到1971年,虽然时间比较久了但是一些情况还在。我不知道能敲多久不烦,所以写多少是多少。另外有些图很好,有机会我会扫描贴上的,不过扫描仪在外面的办公室,所以得等我哪天加班才能顺手扫了。

为了能有普遍意义,我会选择一些比较不容易受到人口因素影响的方面来讲。

一、农业

远东的农业发展极为薄弱,耕地面积大概占面积的3%,远东的农业劳动力比例为15%,但是产量很可怜,完全不能实现自给,1966年的数据如下:马铃薯90%,谷物40-50%,肉类32%,牛奶30%,蛋类19%。是的,他们连养殖类的都不能自给。因为什么?因为当地的牧场和饲料地实际上很差。南部和东部所有的低地都很潮湿,所以牧草产量极低,而这些地区实际上是他们最暖和的地方。在阿穆尔州干草产量为每公顷700-800公斤。关于远东的农业,所有数字单位都是公顷,用亩看着太凄惨了。在滨海州这个最暖和的地方时1000公斤,而且所有这些牧场出产的牧草质量都很差,而且不稳定,这些地方容易遭水涝,不遭水涝的地方就是山区了。矮小的灌木遍布草地,它们倒是能提供很多浆果,远东的浆果产量很大。170万公顷牧场中即使在好年成,可以使用的也不过100万公顷。

远东的土地情况大概如下,农业用地16000万公顷,这个数字很吓人,08年中国做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中国耕地面积12177.6万公顷。远东这巨大的数字如果除去面积广大的养鹿场之后,就剩下700万公顷,其中240万公顷耕地,110万集体农庄饲料地+140万非集体干草地,80万集体农庄牧场+80万多非集体牧场。有人觉得可能是苏联人口少开发不力,可能是吧,在阿穆尔可耕地已经开发了55%,在滨海区是40%,萨哈林是7%,堪察加是0.5%,嗯,我觉得这个没开发的可耕地可能确实不太好开发,需要点科技。苏联人自己在60年代做过核算,实际可以扩展的农用面积是220万公顷,其中210万公顷耕地,8千公顷菜地,10万公顷草地,要开发这些土地,要利用407900公顷休耕地,也就说近五分之一的是把休耕地变成常耕地,还要清理利用110万公顷的山地和潮湿草地,开发20万公顷林地,清除30万公顷灌木,排干20万公顷沼泽,后面部分大概跟中国开发北大荒差不多。毛子是真心无力了。

苏联人开发集中在结雅-布列亚和兴凯湖,上述两个地区平原面积900万公顷,前者占五分之三,后者五分之二,后者对岸就是北大荒啦。这两个地区耕地面积150万公顷,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的低洼地区还有25万公顷,阿穆尔河上游结雅河中游和乌苏里江支流占了其他的100万,其他广袤地区的耕地可以忽略,即使是可以扩展的农用地也是集中在以上地区。

不仅耕地如此,即使是饲料田干草地和牧场也是集中在南部,220万公顷干草地在南部,140万公顷牧场也在南部,结雅-布列亚就有60万公顷干草地,40万公顷牧场,在堪察加和萨哈林有60万公顷饲料田和牧场。而在共青城以北的广阔地区,只有60万公顷饲料地和45万公顷牧场。

那个巨大数字的养鹿场,基本分布在楚科奇、科里亚、马加丹和堪察加,大多数也放牧过度了。由于当地可怜的苔原植被,他们大概养了90万头驯鹿,15000万公顷苔原草甸就顶不住了。

远东地区农业最大的特产是大豆,占苏联大豆产量的90%,播种面积在1965年是84万公顷,75%在阿穆尔州,集中在结雅-布列亚,70万公顷,其他的在兴凯湖。产量么600-700公斤每公顷,这个产量到不算太低,在80年代我家所在的吉林农场种大豆也比这高不了太多,每亩七八十公斤吧,也就比他们高不到一倍吧。

远东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兴凯湖地区曾经试种过冬小麦,53年就放弃了,春小麦的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在结雅-布里亚和兴凯湖,64%耕地种春小麦,17%种燕麦,12%大麦,5%荞麦。稻谷有5000公顷,占苏联稻田面积5%。1966年土地调查可种水稻面积为18万公顷,集中在兴凯湖平原和道比河乌拉河河谷。产量嘛,小麦750公斤每公顷,其他谷物800公斤,这个数字嘛,嗯,大概跟大锅饭时代的吉林农场的40-50%差不多。他们的甜菜产量都只有1200公斤每公顷,你们能想象么?我估计他们是从草地里寻找甜菜的。这个跟黑龙江比大概是公顷产量能达到亩产的一半吧。

马铃薯和蔬菜面积占7%,但是集中度极高,除了滨海州、哈巴罗夫斯克州和阿穆尔州,其他地区大量依赖输入。

要改变这种局面,苏联人也研究过,他们认为需要:履带车辆、磷酸盐肥料和优良品种。如果这些能保证,大豆可以提高到1400公斤每公顷,1967年开垦的兴凯湖沼泽地每公顷小麦收到1600-1700公斤,稻谷收到1000-1200公斤,不过我怀疑这是个苏联式的大跃进,1969年苏维埃俄罗斯报报道了这个数字,这是苏联处女地运动的一部分。同时海参崴的科学院声称他们开发了新品种稻谷,每公顷产量达到4500-5000公斤。他们说1968年农场种这种新品种每公顷平均3000公斤,1969年天气比较寒冷,平均产量只有2340公斤。一个奇怪的现象是1968年他们没能完成国家计划,1969年倒是完成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远东的水果,仅仅一个乌苏里上游林区就能产2600吨葡萄,3600吨野生浆果,不过由于运输条件限制,基本大家是自产自销。

远东基本没法开展养羊业,因为缺乏干燥牧场,牛和猪的产出量是每百公顷2.1吨肉类,比俄罗斯联邦还要高点。

毛皮兽集中在滨海州,因为滨海州才有捕鱼业,能够养殖水貂,其他地区这个都干不了,捕猎是不现实的,因为基本处于灭绝边缘。

二、远东的运输

远东的一切都和温度实际上是冰冻相关,运输是其中关系最密切的。

贝加尔湖从12月到5月封冻,阿穆尔河五个月封冻,萨哈林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也会封冻。整个北冰洋也只有2个月通航时间。封冻直接导致的就是水上运输只能利用短暂的通航期,结果就是导致水运压力很大。同时河流在流量最大的春季反而因为流冰而不能通航。阿穆尔河河口存在很多沙洲,因此江海联运受到影响,计划开凿一条运河,通过基期湖到塔博湾,可以缩短500公里航程,同时延长六周不冻期,不过毛子到现在也没搞成。内河航运只占远东货运的2.3%,占全部船舶运输的3.1%。6000公里内河航线的95%集中在阿穆尔河流域,因为速度和时间问题,内河运输运费比铁路还要高4%。

远东的货运量是很大的,尤其是考虑到漫长的运输路程。1964年苏联平均货运是每人9100吨/公里,这个数字很大,2011年中国人均货运量也就是这个水平,2011年中国货物周转量126529.4亿吨公里。远东比这个数字还要大50%,达到13500吨/公里。苏联的平均货运路程是1500公里,远东地区超过6000公里。超长的距离导致超高的运费,从鄂木斯克到远东的柴油运费达到柴油价格的一倍,从欧洲部分购买的钢材运费是价格的40%,从哈萨克运来的谷物运费是谷价的50%。途中往往需要转运三到四次,装卸费经常占到13%,装卸损耗甚大。

超长的距离和狭窄的运输路径,导致欧洲部分的货物运到远东时间更长,货运列车从乌拉尔到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往往需要20天,再运往马加丹和堪察加以及萨哈林还需要再转运五到六次。

远东输入的物资主要是大容积货物,石油60%需要输入,谷物60%,黑色金属80%,盐100%(不要奇怪,太北的海岸不能晒盐,那边是能产生泰加森林的沿海气候)。其他输入的货物为机器、五金、化肥和食糖。

输出品包括:森林产品22%,木材是最大宗出口物资,主要是对日本,今天是对中国。鱼类10%,水泥6%,煤2%赖契欣斯克。木材出口当年主要是木板和胶合板,今天主要是原木,产地是阿穆尔河口和锡霍特山,主要依赖河流春季流放木材,现在机械化程度高开发的更深入些,但是仍然集中在冬季,其他季节不要说运输,就是作业车辆也不敢深入锡霍特山。

运输集中在南部地区,占区内货运量的75%和区际货运量的90%,因为该区域拥有铁路和能常年通行的公路,虽然那公路在春季可能吞噬汽车,但是好歹是能跑的,在更北部的雅库特,即使在冬季末期都会非常凶险,其他季节只能依靠水运和航空,苏联曾经修过一条铁路通往雅库特,现在这铁路的遗迹还在,跟今天的万里长城差不多。堪察加内陆几乎无法通行,那个半岛完全依靠海运沟通他的几个城市。

以总运输量100计算,铁路23,海洋4,内河2,管道1,汽车70.因为铁路只有单线,运输能力很低,平均每公里1370万吨,远远低于4000-5000万吨的设计值。运费比鄂木斯克线高4倍。

海运主要集中在从大陆区萨哈林、堪察加和马加丹。马加丹虽然在内陆,但是从陆路去实在是很艰苦,那条公路在真实的地面上是否存在是个疑问,至少夏天你找不到它,而且它是神奇的来自雅库茨克。沿海货运占79%,出口19%,北冰洋航线2%。沿海航线21%从大陆到萨哈林,14%大陆到堪察加,13%从大陆区马加丹,16%是萨哈林去堪察加和马加丹的煤。

汽车很重要,他们占70%,但是运输距离很短,在阿穆尔货运汽车平均行程20公里,咋滨海和哈巴罗夫斯克是10公里,马加丹因为那条只能冬季通行的通往科雷马金矿的公路,平均行程40公里。这一切说明一个现象,就是远东的公路是一个个孤岛。1966年远东公路33100公里,12500公里为国家级,其他是乡村公路。绝大多数只有冬季和夏季干旱时间通行。柏油路面只有1200公里,即使今天这公路也够呛,在远东南部还挺漂亮的,过了赤塔,哪怕是那条号称高速公路的经过伊尔库兹克直接到莫斯科,也看不到一点柏油存在的痕迹。

唯一全季节的运输就是航空,感谢安东诺夫,远东大点的居民点都能有航线,即使跑道上是厚厚的积雪。

关键词(Tags): #滨海边疆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远东通宝推:遥仰凤华,西电鲁丁,hanjy,常识主义者,然后203,
家园 粗粗地看了一下

口水哗哗的。俄罗斯如果愿意当地主,收一半租,估计很多中国农民都愿去。

家园 对于沥青道路和水泥道路来说

高寒地带实在是太不划算了。人那么少,如果远东公路普及率太高的话,估计俄国政府会因为修路破产。在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飞机是最好的出行工具。

家园 口水归口水

如果没基础设施啥也白搭。有地怎么样?农产品没路就运不出来。有矿怎么样?没电就挖不出来。有地有矿,没有配套生活设施(医疗教育等等),去100个人能跑回来101个,多出来那个是当地出生的。

家园 说起那条路,我以前弄过一批图

M56公路的,连接的是西伯利亚铁路阿穆尔州的斯科沃罗季诺和雅库茨克,还有个名字叫做勒拿公路。

这河里怎么贴图我忘记了。

这是我在新科的帖子链接http://bbs.cctvdream.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1686

家园 西伯利亚水资源的价值在未来会凸显出,中国一定要拿下来。

青藏高原是中国主要的水库,但是近年来萎缩很厉害,南水北调也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权宜之计,不是治本之策。未来城市化率的提高会进一步放大中国对水资源的渴求,中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水源。

从楼主的资料可以看出,西伯利亚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水。如果中国可以取得部分西伯利亚地区,然后建设北水南调工程,那么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的涝灾,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困境。

中国西部冰川50年萎缩18% 干旱威胁将困扰西部2014-12-16 09:16:00

环球网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平均每年面积缩小近244平方千米。

一项综合调查显示,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50多年来,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大约缩小了18%。一些专家警告称,这可能对中国西部地区的水供应造成“连锁反应”。该调查没有说明冰川为什么在萎缩,但中国气象局前局长秦大河教授表示,全球气候的变暖导致世界各地的冰川纷纷表现出退缩状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数据显示,50多年来,中国阿尔泰山和冈底斯山的冰川退缩最显著,冰川面积分别缩小了37.2%和32.7%。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羌塘高原和昆仑山所受的影响小点,同一时期缩小8.4%到11.3%。

2006年中国科技部设立了《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在其资助下,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利用2006年至2010年间的遥感影像,对中国西部冰川分布现状进行一次系统更新。数据表明,中国西部目前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51840平方公里。 

谈到冰川萎缩的危害,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负责人刘时银称,短期内增加水量、形成冰碛湖,类似于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因有随时溃决的可能而对下游形成威胁。另从长期来看,随着冰川的持续萎缩,冰川融水将逐渐减少,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水源的地区将受到干旱威胁。

调查过青藏高原上主要冰川的独立地质学者杨勇表示,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在快速的溶解,这将给当地的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不断上升的气温和正在溶解的冰川已经在改变气候模式,羌塘高原的有些地区每年都有沙尘暴,渐渐地由草地变成了沙漠。

家园 这个构想宏大到不知道怎么实现了

你拿到是什么意思啊?拿领土?合作开发?还是什么别的?

家园 关于道路的称呼

Амуро-Якутская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дорога翻译过来应该是“阿穆尔-雅库斯克公路”。

家园 北大荒也就是这么开发出来的

也没啥基础设施啊。楼主说的:

苏联人开发集中在结雅-布列亚和兴凯湖,上述两个地区平原面积900万公顷,前者占五分之三,后者五分之二,后者对岸就是北大荒啦。这两个地区耕地面积150万公顷

楼主说的北大荒,就是三江平原,就在毛子的兴凯湖平原对面,地理条件类似。三江平原总面积1089万公顷,耕地面积550万公顷,这么一比,毛子开发的太少了。

估计一个原因是远东缺乏工业,楼主说了,各种工业品都要千里迢迢从欧洲运过来,成本很高,要是到中国手里,背靠东北工业基地,开发起来容易得很

家园 在飞机上似乎看到过这条路

乘飞机从日本飞德国要经过西伯利亚上空。无聊的时候会往外面看。有时候是连绵不绝的大片湖泊,沼泽,河流,山地和海湾。有时候就是茫茫无际的雪原。有一次看到一条极宽,极长而且笔直的大道。从万米高空看下去仍然清清楚楚可以辨识,而且两边都看不到头。从飞机上看不到路上有没有车。开始我怀疑是西伯利亚铁路,不过颜色上分别不出铁轨,而且看到过一个分出去的岔道,按照角度看不像是铁路能够拐得出去的弯。又怀疑是应急跑道,不过考虑到长度起码有上百公里,应该不可能。也许是荒原里的秘密军事基地用道路?不过那样的话,民用飞机就不可能飞过去了。

想来想去,只能说在这样万里无人的大雪原里面修这么一条超级雪地公路,除了毛子谁也不会这么干。

家园 已经开始实施了

黑龙江省鸡西市已经开始兴凯湖取水工程,是在未征求俄罗斯意见的情况下实施的。貌似相应的污水处理工程八字还没一撇呢。

家园 跟毛子谈谈远东能不能卖吧

沿尼布楚条约规定的走向向东划条线直到海边,以南归中国,以北继续归毛子,开价一万亿美元,看毛子接不接。直接把北方四岛由俄日问题改成中日问题。

家园 毛子肯定不答应。

海军军港,工业城市,更重要的是人口,如果退回到西伯利亚,可真成了冰箱里面的北极熊了。

家园 还以为真是沥青或者水泥公路呢。

一看链接以后算是明白了。俄国人能把欧洲部分公路修得像天朝一样就不错了。远东这边还是城里里面修修,城市外面就天然道路凑合吧。

家园 没有基建什么也谈不上。

而且气候寒冷也只能做到一年一熟。如果我们把基建也投资了,成本收回来估计得50年靠上。问题是毛子会让我们留上那么多时间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