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陕北边区特货贸易的历史原因以及特货的来源 -- 驿寄梅花

共:💬288 🌺1126 🌵7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0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41年就有特货贸易了42年干脆开种了

我的回复请您认真看下好吗……难道每句话都要重复三编吗……

30万亩不多,但是没了他,80万石的贸易亏空就填不上,您看不懂吗?……我真的受不了了。

关于30万亩“药材”的出处,在晋边财经中药材(药品)指的是什么,当时人尽皆知。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xm5G0/medish.jpg

《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 金融贸易编》OK?这不是绝密材料可以网络下载的好吗。你要是不信可以学我买上一套自己翻看好吗?

不是我解释不了而是您问的太离奇了。

家园 你根本没有正面回答

1、41年特货贸易的特货来自哪里?那就37年到41年不需要特货贸易也能够过活咯?

2、我强调的是特货在根据地的作用就是补充作用,就是用于“穿”,而最重要的“吃”和“用”,就是粮食和武器弹药根本就不是那点特货能够解决的,80万石的贸易亏空也是亏空在“穿”上,这根本影响不了战争大局。

3、晋边财经中药材(药品)指的是什么,当时人尽皆知。

-----------又成了人尽皆知了,蒋介石知道吗?冈村宁次知道吗?阎锡山知道吗?

财政支出服装比军费高,你怎么解释?

家园 继续刷故事吧,关于陕边“不种”

【现在要讨论特货的来源,基本上陕甘宁边区不会种植罂粟,政府更不会组织种植。特货的基本来源是山西各地,一大部分是抠门的阎老西囤积的鸦片存货。】——您看,您既然这么说,说明您肯定不了解西北根据地财经史啊,这就拿起来当真事儿说,未免有些不负责任。

我先给您看个《陈伯钧将军日记.文选》

6月份在特产收割季节前,陈将军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了。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oXp8/medish.jpg

去收烟地点的路上碰到王部长也收烟,大家一起聊聊呗。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oYqr/medish.jpg

到靖边收个洋烟,顺便看到延安也来人到此收特产。陈将军检讨了一下收成不好自己也要负责。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oNNS/medish.jpg

特产还要多征收才是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p98Q/medish.jpg

10月开始研究统销问题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osbK/medish.jpg

王胡子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其实对特货比较精通。

要说他的部队在陕边算是两头冒尖的部队,一方面战斗力比较强,另一方面做起“生意”来有恃无恐,堪称陕北版李云龙。关于他其实还有很多段子可说……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pxE5/medish.jpg

猜猜这位老总又是谁,可惜后来革命胜利了,老总却倒了霉,算是比较惨的了。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pP5z/medish.jpg

部队机关参与特货投资其实是挺常见的,因为吃到了甜头,后期闹了不少乱子,直到大概1948年才差不多结束。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q6p2/medish.jpg

有投资自然有分红,在未来特货分红归入“生产自给”的情况,会更加普遍,这属于边区密帐中的密帐,说实话我也搞不清楚,就是当年的各位旅长恐怕都搞不清楚。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qBnu/medish.jpg

这回知道老总是谁了?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sqHwS/medish.jpg

陈伯钧是谁还用我说吗?他可是嫡系中的嫡系啊。后来迟**、李慎明、罗援、徐焰都出席了这本《日记.文选》的座谈会了好吗……这套书120块就可以买到好吗?

咱们再来看两份状子:

《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对郭洪绪等十五人向边府呈状的批复》

〔战字第872号〕(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

袁专员、杨副专员并转米脂马县长。

顷按米脂桃镇区人民郭洪绪、任俊文等十五人为绥德保安分处收没烟土不予发价事呈来本府一状,内称:

“去年阴历五月下旬,被绥德保安外派来刘志勤、申平周二人,在米脂东区一带,利用起周富贞、艾克洪,该二人又利用起周纯喜、周佩青,他们几人来在米脂桃镇二乡蔺家寺任俊文家中和桃镇一乡白家沟杨会堂家中,申称他们是公家商人买大烟土,当时包袱内假包表纸,说是他们的货币。民等因公家商人从前在各处有收买烟土先例事实,遽信为真,并且相信人民给私人卖烟,不保犯法充公,给公家卖烟正是很妥当的事。因此,就在蔺家寺村称了任怀善、任怀文、任怀中的十八两,张光禄二十五两二钱,任礼义六两五钱,刘中好七两三钱,郭洪绪十八两一钱,郭子勒、郭怀亮十一两二钱八分,任礼光三两二钱,杨会堂在井家河称了艾绳裕、艾绳华,艾克芳二十二两五钱,吴玉祖六两,桃镇民生栈六十七两。以上除民生栈外,共计烟土一百一十八两零八分。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三十一年上自种割的,并不是贩卖的人。再者,这些东西是在我们家中称去的。当时将烟土集中,随即拿出手枪说:同志们,对不起,都要没收。我们自己在三十一年种割的,除交公家而外,每家都长余下几两,叫他们全部拿去。当时称去这东西,如保安处所利用的周纯喜,丁了膏子十六两,给保安处赔了边币四十八万元,周佩青丁了膏子五两,给保安处赔了十五万元,周富贞丁了膏子四两,给保安处赔了十万元,申平周丁了膏子九两五钱,绘保安处赔了二十九万元,刘志勤丁了膏子九两五钱,原洽保安处赔了九两五钱,艾克洪丁了膏子三两,不清楚怎样结束。

民生栈是米脂县政府的营业机关,他们的六十七两,由保安处全数退回,光老百姓的尽数没收了。我们都是受苦的老百姓,我们不懂得人情交际,因此上了这些人的拐套。三十一年上种洋烟,公家是为了解决人民困苦的,我们出了许多烟款,结果闹得几两,还教公家没收了,这真使人哭笑不得!公家是处处为老百姓的,是想办法的,私人的没收,公家的退回,我们相信政府的法令决不是这样的,恐其中一定有些误会。尤其我们这些穷老百姓,每天起来就在土疙瘩里流血流汗,不是没吃就是没烧,政府虽则困难,不在此区区之小资。故呈明原委,恳请恩准发价,以解民困”等情。研究此案真实情形如何,希即切实查明,一并提出处理意见,呈报本府。特此令仰遨照办理。

此令!

主席: 林伯渠 副主席:李鼎铭

《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P248

从边区这份1945年的状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基本事实:

1、“公家”之前曾在绥德各地收买烟土

2、1942年(即民国三十一年)“公家”曾允许老百姓种植洋烟,然后进行了征收(但是案子中这几户人家留下了一部分)

3、1945年米脂政府的营业机关仍然拥有特产,老百姓销售特产会被罚,县政府的营业机关则没人动。

这桩钓鱼执法引发的案件无意中透露了边区早期获取特产的另一种方式,允许老百姓种植,然后进行收购。

此文件并非孤例,还有一份材料也可提供证明:

《子洲县政府为转知七一五团华兴商店赔偿款烟的呈文》

林主席、李副主席:

据本县周复区这次召开民主大会,有商号万盛厚同德兴商民师维新等提出: 三十二年政府法令烟土系禁物,民等即将积存烟上(三十一年收获的)寄放本镇七一五团华兴商店,今该带走烟土五十两,另该团运输队买二十两,每两八百二十五元法币,分文未付。……上述各等情,本府既不知其底蕴,自然不能冒然主持解决,兹将原呈沙上,清转知该团,或赔偿或有理答复

此致敬礼

县长谢怀德十二月十三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9》P109

你觉得你说的【现在要讨论特货的来源,基本上陕甘宁边区不会种植罂粟,政府更不会组织种植。特货的基本来源是山西各地,一大部分是抠门的阎老西囤积的鸦片存货。】说的还有道理吗?

还是我说的1942年之前没种植,42年种植,42年后由禁种,1943年改为晋绥种植(之前晋绥少量种)更对呢?!

关于晋绥的问题前面已经贴了财政比例及金额,现在再说说这特产(药品)是怎么来的。

先搞明白药材、药品是什么。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xlEK2/medish.jpg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xlEK2/medish.jpg

由于种了特产及生产才有解决办法

《晋绥过去九年财政工作概要检查报告》(草稿)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xm1IF/medish.jpg

作为权宜之计“发动群众”种植药材,征收烟税,可惜这一“权宜”就“权宜”到了1949年。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xmnNP/medish.jpg

P543这里则是说靠推销特产解决40%的收入问题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xmqpr/medish.jpg

靠四三年开始的种植药材过上了好日子……这药材哟……

我的材料都来自《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 金融贸易编》不是机密材料网上可以下载,信不过电子版就像我从孔夫子上买旧书好不好啊…………

晋绥为什么敢在1943年“发动群众”种药材?我说是因为伟大领袖写了亲笔信指示晋绥大搞特货生意的你信不信啊…………要不要又让我给出处啊。我贴图也是很累的好不好…………麻烦各位自己看原书成吗?

不信的话去《吕梁党史第八辑》自己去下载电子说或者“深圳文献港”在线阅览成吗?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MLprn/medish.jpg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MiwMy/medish.jpg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ML90G/medish.jpg

你要说牛行长、牛总经理(晋绥边区银行行长、晋绥贸易局局长)是因为解放后受迫害怀恨在心胡编乱造故意抹黑我也没办法……

关于特货重要性的另一个说法:

http://photo.yupoo.com/sinaweibo3259041692/EiNMrmJn/medish.jpg

你觉得是不是肆意污蔑,造谣啊?

《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总论编)》P805

这都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找的其中一小一部分材料而已。麻烦各位三观很正的人自己也动动手脚,亲自找找材料搞清楚一些基础问题再发言,不要光靠“我觉得”“想必……一定”说历史问题好吗?

这些都不算绝密信息,虽然几经删改,但是只要有心,愿意下功夫研究都能发现的好吗!

我打字也是要花时间的,各位不服的话好歹先看看我说的是什么再反驳好吗?别光是自说自话成,自己设个靶子打好吗?!

还有很多图片、照片我就不一一贴了,各位能明白大概的意思就成。你还不明白那也不是我的问题了,诸君为了证明陕边和晋边的清白,花几千块按我的书单去买书,看完了,明白了来龙去脉再批驳我造谣不成吗?

关键词(Tags): #P通宝推:foureyes,
家园 一直在看

你提供了大量链接,要逐个看,很有收获,但也很费时间。

无论观点如何,都应该忠于事实。

家园 您好歹看看我的文字再回复成嘛

谁告诉你到1942年都没有特货贸易了?1942年都开种了好吗?1941年下半年就开始染指特货贸易了成嘛?你知道为什么【37年到42年没有特货贸易,边区一样过得很好。】(其实只是到1940年,1941年就已经不行了)

打一堆问号谁都会,求求您念点书,掌握一些常识。哪怕看看本楼楼主驿寄梅花写的内容呢。你让我重复贴常识贴真的好吗?????

那我就给您看个简略版的回应成吗?

【二、特产问题的缘起

皖南事变前边区禁烟颇严,这一点可以从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中看出。亦可从后文的《南泥湾调查》中

“老百姓存的多是一九三五年以前的种子。”

看出。红军早期人数有限,负担不重。37年抗战后至皖南事变前边区主要依靠外援维持,外援包括国民政府拨发的军费及“海外华侨和后方进步人士的捐款”,合计占边区财政收入约 50%到 85 %

1937年 至 1940外援金额及占当年财政收入比率为:

1937年 ,45.6万元 ,占年 财政 收入86.71%

1938年 ,46.8万余元 ,占年财政收入 51.69%

1939年 ,566.4万余元 ,占年财 政收入 85.55%

1940年 ,755万 余元 ,占年财政 收入 77.43%

西北财经办事 处《抗 战以来陕 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 2月18日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六篇 财政》P427

其中国民政府拨发的经费(法币) 国内外进步人士捐款(法币)

1937年7-12月为192.8万 1937年7-12月为3.6万

1938年 448万 1938年 197.4万

1939年 500万 1940年550.6万

1940年499.7万 1941年77.9万

(注:原文如此,前面的收入和后面的捐赠总额对不上。我认为是因为“国民政府拨款”及“捐款”并非全部拨给边区财政,部分收入还要拿出来分配给其他部队。如1939年吕梁山脉及晋西北所控制部队每月获边区拨款15万)

总的来说在国民政府提供拨款的背景下,虽然边区财政谈不上富裕,但也能略有结余。如 1938年余 10.3万元,1939年余 8.4万元。在此背景下边区执行了休养生息,减轻民众负担的仁政方针:

一九三七年征收公粮一万四千石(一石为三百斤),占边区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一点二八,每人平均负担仅一升,是很轻的。以后逐年增加,一九三八年一万五千石,一九三九年六万石,一九四O年十万石。《李维汉回忆与研究》P500-501

但在1941年 ,边区财政突然出现 了严峻的形势,这一年边区财政亏空 567.2万余元。起因是“皖南事变”爆发了。

1940年10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为敦促延安方面尽早执行撤离计划,国民政府于11月暂停发放对延安的拨款。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国共关系极具恶化。国民政府也就再也不给延安拨款了。这样一来延安每年收入骤减500万元,经济一下捉襟见肘,陷入困境。

于是公粮的征收在 一九四一年激增至二十万石。《李维汉回忆与研究》P501

这才有了“打雷咋不劈死毛泽东”的段子

同时随着抗战的发展以及出于增加边区兵力防止国民政府进攻的考虑,边区的党政军、学校、机关人口不断膨胀:

一九三七年陕甘宁边区成立时,党政军脱产人员仅一万四千人,一九三八年亦仅一万六千人。一九三九年后,主要是一九四O年和一九四一年,国民党发动两次反共磨擦,用重兵包围边区,并伺机大举进攻。我们被迫从前线陆续调回军队,保卫边区。边区脱产人员(主要是军队)即从一九三九年起直线上升,计:一九三九年四万九千人,一九四O年六万一千人,一九四一年七万三千人。《李维汉回忆与研究》P500-501

由于国民政府停发军费转而封锁,兼之边区吃财政饭的人口激增 ,从1941年起边区财政陷入巨大困境,从1940年12月到1941年2月短短三个月内,延安物价指数从716.7飞涨至1373。最高领导干脆提出了饿死、解散与生产自给三条道路。边区开始考虑要采用何种方法来解决金融危机。

一开始边区考虑的还是“开源节流”这类正常的解决方案:

1)机关部队自主经营解决经费困难(这是“部队经商“的鼻祖,后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2)大量出口边盐,计划41年出口60万驮以解决财政问题(一开始甚至计划每年出口200万驮边盐,但直到抗战结束,边区外销边盐最多的一年也才出口33万驮)

3)加强税收

4)发行公债680万

5)征收公粮20万石

6)停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这是为了启动印钞机做准备)

即便如此,想尽一切办法到年底财政还差568万元的亏空(占岁入22%)填补不上,边区只好印钞,这就导致了进一步的通胀……

以上内容参看《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六篇 财政》P16

边区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一切正常手段都难以填补亏空,边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禁忌之物——特产。】【晋绥边区位于陕甘宁边区东侧,与陕甘宁边区隔黄河相望。早期有军政人员8万左右,后期低谷时期军政人员也基本维持在5万以上。而晋绥边区开始特产贸易的时间其实比陕甘宁边区还早。

受“晋西事变”(这事的爆发原因得问薄一波)和日伪扫荡加蚕食的影响(晋绥在一九四零年遭到了春、夏、秋、冬四次“扫荡”),1940年1-8月,晋绥边区经济形势一片混乱。财政收入要通过四项动员(献金、献粮、扩兵、军鞋)筹措。但因为执行的方式过“左”,导致富户逃亡、怠工,反而进一步影响了晋绥边区的生产发展,以致晋绥边区在1940年经济萧条,财政也日趋困窘。

当时晋绥困难到什么程度呢?

几年来是晋绥艰难的一段,最严重的是四0年食粮不够吃,又以干部对粮食工作无经验,没有组织必要的调剂运输,各种粮折合上也有毛病,沿黄河的部队、机关普遍不少的吃黑豆,粮食特困难时,还要喝黑豆面糊糊,还不敢干吃,就这样也是一顿搞不上一顿。扫荡到河西去,每人每日规定黑豆十四两……部队又连续作战,有好些战士发生夜盲眼疾,同时因拣野菜吃,中毒死者也有。

在这一混乱时期“烟捐”即已出现,不过所占财收份额相当小

晋绥边区1940年1-8月财收情况

1940年9月晋绥开始认识到这方面的错误,试图改正,结果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了。

1940年9月至1941年2月财收情况

可以看出这几个月中晋绥收入几乎全靠银行借款解决(即开动印钞机)。结果引发物价暴涨,短短三个月内西北农币(晋绥边区发行的货币)和白洋的比价就从6:1跌到32:1,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的兴县因为部队机关集中,持有的农币颇多,导致其通胀比其他地区还要严重的多。这一时期烟苗罚款所占财收的比例依然很低,仅有1.07%,从绝对值上看甚至有所下降。但从1941年3月-8月起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晋西北在第一次高干会议后制订了新的财政方针,主要内容是

“开源节流自力更生,力求收支平衡,纠正以发钞票解决问题的错误办法……在开源方面计划了并实行了烟苗罚款、公粮变价、整理税收、自力更生诸项办法……烟苗罚款占收入29.4%,列第一位;公粮变价为24.94%,占第二位;银行借款列第三位;税收17.14%列第四位。”

从这时开始烟苗罚款的财政占比急剧上升,晋绥边区也由此开始参与指特产贸易。按晋绥对内宣传的说法是:

敌占区群众在敌人威逼利诱之下,种植烟苗,所以采取彻底毁苗的办法会引起群众的反感,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决定除我政府占优势地区,绝对禁止种植烟苗外,在敌占区及敌我争夺区不采取割苗办法,一方面在政冶上宣传,种植烟苗为敌人毒化政策之具体实施,一方面则以罚款名义进行征收烟苗捐,至于征收原则,是根据产量之多少,确定征收数目,但此项捐款不能过多,致使种植者恐慌逃跑。

这个说法看起来比较光明正大,毕竟是敌人让种的烟苗,我们只是去罚款罢了。不过纠其本质,和民国时期的“寓禁于征”已无区别。最后一句“此项捐款不能过多,致使种植者恐慌逃跑”,更是露了底,这哪里是“寓禁于征”呢,完全就是准备长期割羊毛嘛。同时晋绥边区根据文水的经验(文水所在的八分区于1940年就曾征收烟罚),制定了收取烟罚的程序:

(1)调查;

(2)毁一部分烟苗——是“先打后拉”“寓罚于毁”“的办法

(3)说明可以不毁烟改收手罚金,并说明这是“寓禁于罚”的办法

(4)定出表格,进行烟苗登记

(5)抽出一些地,当面测量,重新登记;

(6)分三期收款,并组织短枪队武装催收。

在八区由二纵队,工卫旅征收,得到了很大成绩,共收到1204123.56元。四区没能坚决进行征收工作,所以成绩不大。

可见,晋绥边区为了收到烟捐,还是动了不少心思。和陕甘宁边区一样,晋绥边区的这种做法也在内部引起了争议。例如四区之所以征收不力,就是对征收烟罚持有异议,四区同志如此顽固,简直要把边区领导气哭。就差直接挑明——边区经济形势这么差不征也得征啊!

四区同志对烟苗罚款表示异议,认为罚款的结果:(1)使群众敢于大量种植。(2〕使一部分同志有“种得多,收款也多”的错误想法,企图从这里来解决财政问题,是自杀的办法。(3)政治影响上要受到损失,特别由于不少同志的解释教育工作不够,形成要钱主义,使群众模糊了对敌我之分。同时认为去年毁烟苗的办法,由于群众知道种大烟是犯法的,并不引起对我之仇恨,敌占区烟苗被毁后,其他农作物增加,可以增加田赋、公粮,以补偿罚款的减少。所以,四区今年即昭告敌占区群众,卅一年还要种植烟苗,政府要绝对予以制裁。

上述四区同志的意见,是不承认在敌占区里面敌人占优势,要把很据地的禁烟政策,全盘不动地搬到敌占区硬要推行的结果。

但总的来说在1941年:自力更生却占着最重要的地位,是解决预算不敷的主要办法,烟苗罚款次之,公粮变价又次之。

《经济建没材料汇集》之六《财政》 中共晋西区党委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财政篇》P2-P17

此外41年晋绥还有部分特产来自大青山。

四一年度……当时适逢敌人强迫群众在敌占区种烟,同时由于敌人的封锁与分割,敌占区附近之公粮,难于运回,乃想出敌区烟苗罚款及公粮变价的办法,解决财政开支,但仍赶不上最低需要,部队到大青山收药材84,653两,并自己生产解决一些问题。

《晋绥边区七年来的财政情况》一九四八年三月P460

《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财政篇》

至于收取烟罚的方式则是不拘一格,据后来的包头市市委书记成枫涛回忆:

陶林县陶凉去东复胜乡,派粮不送,派烟苗罚款不交,派布不交。一九四一年我和陶林县政府到该区检查工作,协同区长高鸿森立即将该乡长连壁扣捕,结果送了粮草,交了大烟六千余两,洋布二百余匹,讨保释放。

《包头文史资料选编第七辑》P26

因为1941年烟苗罚款征收比较成功,在1942年度的晋绥的财政预算中烟苗收入继续被列为第一大财政来源,预计征收烟罚为银元39万5500元占收入比例的21%。田赋和公粮变价则分别占预算的19.7%和14.1%,同时要求部队机关的自力更生主要要向农工业发展,绝对禁止金融投机,停止政府机关部队经营商业。

最终结果却并不理想,烟苗罚款仅完成42%,征收到16万8000元(白洋);田赋仅征收到65%;公粮变价仅收到77%。其他财收中大青山收入、银行借款也都少于预期。

尽管烟苗罚款大大不如预期,但也达到了极限。根据文水县方园村的调查:

我们(注:晋绥边区)的烟苗罚款先后五次,每亩共负担伪钞118.13元,对敌伪的负担,每亩伪钞48元,每亩共支出166.13元,亏损26.13元。

晋绥边区一季之中抓了5次,征收的税款是敌伪的一倍有余,搞的烟农受不了。文水烟苗罚款报告中说:

“如果敌人不加强他的军事统治力量,可以相信明年除敌据点以外,冒险再种烟苗的恐怕不不多了,明年再搞这件事就须要①必须党政军民确实配合,停止各抓一把的作法,②主要的是设法搞据点以内的罚款,这就需要军队的威胁。”

在敌人再三强化治安的八区,用军队要是到敌据点去搞烟苗罚款是冒险的事情,所以,明年不可能象今年一样顺利进行,收款数目一定要大大减少。

《经济建没材料汇集》之六《财政》 中共晋西区党委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财政篇》P19-P27

因为当年晋绥边区收入大大减少,开支也只得压缩,应急的法子是:津贴不发、伙食(油盐炭菜)减半,春衣减半,经费削减1/4。但依然入不敷出,亏空95万4359.59元(银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年晋绥边区开始试种“药材”】

1941年除夕的时候(确切的说是1942年了)边区干部还在老乡家征粮草,你觉得这算“过得很好”?????

我真的没有这么多闲工夫回复您的一堆问号啊……啊……啊……

家园 我就纳了闷了谁告诉你别人不知道的

按小沈阳的话说:“我要是能贴出来100页国民政府关于此事的揭发检举报告、电报、新闻你可咋整啊?”

要不你每页付我5块钱,我就给你贴全了成吗?贴不出来我倒陪你500!啊……啊……啊……麻烦你搞清楚前因后果自己有点基本知识再提问成嘛……不要想一出是一出,根本不看我的回复就浪费我的时间啊……啊……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是目前我手上材料的九牛一毛而已

都贴完我就啥也不干光在这里刷屏了……

除了浪费生命,啥意思也没有。因为这些我都知道了……

我目前发的内容不是没有一点漏洞,有一些话题其实需要展开一点点解释才比较合适,是有讨论和存疑的余地的。

所以我说整个事件写清楚要20万字,就是这个原因。

像现在这样哐哐哐,一个劲儿的贴材料看不出啥水平,也显得很low。不过要想讨论这个问题,补贴一些基础的史料是根本没法对话的,你光说边区种了卖了还不成,还得贴一堆原始文档。

要不就还人坚信延安特货来自是“缴获自阎锡山”这种说法……

家园 唉,我觉得史实争议不大了

有没有基本算不上有争议,来源如何,也没有太有说服力的争辩。

历史上的错误不少,这种选择甚至也不能说是错误,只能说是现实状况下的选择。

非要硬拗纯洁无瑕也太无趣了。

北风杨雪所提供的资料说服力极大啊。。。。

关于如何评价,这又不是个史实问题,纯靠立场争辩也没多大意思。

家园 说材料总比骂立场有趣

后者毫无技术含量

别走。

家园 这么详实的考证,大家都装作看不见
家园 收集整理资料本身就很有意义

如果真的为了寻求真相,那么查阅资料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辩论时故意忽略这一步,为了辩而辩的,甚至不谈事实专门给别人扣帽子的,都是耍流氓。

家园 看了点资料,接着提几个问题

因为在网上查到了一个帖子外链出处内容与你的内容很多相同,不知道是否是同一个,就当是相同的观点了。在这个问题上,因为前面提到的有些疑问,你的回答比较简约,所以还是想接着请教。

1 在你的文中,反复强调的是贸易,但对这个货物来源并没有展开论述,在给我的回复中提到在绥德的北部有种植,并且边区农民自己可以掌握相关的种植收获技术。而在读绥德县志中提到,绥德在抗战期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土改,实行的是民主政府的三三制原则,而且,绥德的北部为国民党邓宝珊部所控制。这里的的问题是,这种贸易特货的来源是不是共产党鼓励,组织,甚至是强迫生产的还是仅仅由当初的禁止改为不禁止

2 当初在边区禁止鸦片种植后,民间是否仍然有种植还是完全禁绝了?

3 在上述连接中,曾提到过359旅在南泥湾曾经试种鸦片,但没有成功(42年),后来好像陕北的根据地就没有再种了,还是又接着试种了?同时,上述帖子中还说从此之后,相当于晋绥根据地提供特产(特货?),陕甘边区进行销售的模式,那么销售的目的地是哪里呢?关中,宁夏,陇东?

4 鸦片的禁绝要种,收,运,售,吸多管齐下,走私是否在陕甘边区和晋绥边区始终存在?量有多少?

5 如果说特货主要来自于晋绥边区,晋绥边区是否是产地?是晋绥边区政府组织生产的吗?出产地在哪里?

6 在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周围,包括宁夏,绥远,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鸦片产区,其中从宁夏到绥远还有武装私贩。绥远,察哈尔,晋北,热河,包括山西,在被国民党丢掉之后,日本都开始了大规模的鸦片种植,这里的出产是否会走私入陕甘边区和晋绥边区?

我不否认特产和特货对边区政权的特殊困难时期的巨大帮助,但我想搞清楚的是这些特货的来源是否是全部是中共在控制地区组织生产的?还是不得已从敌占区进行的转口贸易?各自所占比例能有多少?

家园 恕我眼拙

我真没有在你的帖子找到

1、关于陕边没有种植时(41年?)贸易的特货来源。

2、特货贸易收入对粮食和武器弹药问题的作用。

烦请标识明显?

另外,41年开始贸易特货还是42年开始贸易特货并无影响我的观点:

1、在统一战线时期,延安不得已进行特货贸易的责任在国军的背信弃义和封锁。你贴了这么多,所表现的还是这一点。

2、延安特货种植属于极小规模,无论是相对于延安自己的耕地面积,还是相对于国统区鸦片种植面积。

3、特货收入对于根据地来说,解决的主要还是服装和药品问题,属于补充性质。真正的大问题,吃和武器,靠的还是大生产等运动。

当年那些几乎是道德洁癖的理想主义热血青年,对特货事情也表示了特殊时期特殊政策的理解,反而是现在的有些人不惜花费极大的功夫收集整理证据,兴高采烈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证明tg是不纯洁的,是有问题的,直教人可叹。

家园 回应如下

因为在网上查到了一个帖子链接出处内容与你的内容很多相同,不知道是否是同一个,就当是相同的观点了。在这个问题上,因为前面提到的有些疑问,你的回答比较简约,所以还是想接着请教。

————————————————————————————————————————————

北风扬雪白云浮,就是用小号也要能让人看出来才成。我那个只贴了一部分,就意兴阑珊不贴了。

1 在你的文中,反复强调的是贸易,但对这个货物来源并没有展开论述,在给我的回复中提到在绥德的北部有种植,并且边区农民自己可以掌握相关的种植收获技术。而在读绥德县志中提到,绥德在抗战期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土改,实行的是民主政府的三三制原则,而且,绥德的北部为国民党邓宝珊部所控制。这里的的问题是,这种贸易特货的来源是不是共产党鼓励,组织,甚至是强迫生产的?还是仅仅由当初的禁止改为不禁止?

————————————————————————————————————————

组织是肯定的,我这里还有个“西北局已布置15万亩的种植计划”的材料呢。收割时部队去警戒又怎么算?至于算不算鼓励我前面也说了,边区收的烟税比较低25%上下这种程度吧,你可以说是体恤民力不给群众过高负担,也可以说是通过给农户高利润刺激农户种植,想怎么说都成,我就负责说事儿。

要知道在军阀时代鸦片虽然也很赚钱但是烟税也高的离谱。在伺弄的很好的贺家川几个村,33年前特货亩产可以达到6、70两,每两一个银元。但是赋税也达到60元,导致种烟搞不好会赔钱。最终让【开始是有利可图的种烟,成了农民最大的负担】

烟农被逼的投河上吊,倒是自己要求禁烟了。

见于《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的调查》(贺家川考察报告)——《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P7-270

因为税不高,赚头大所以谈不到强迫。“强迫”这观点是日方和国民政府的说辞,为了在道德上再次找一找边区的麻烦而已。其实如果烟税收的“合理”老百姓还是挺跃跃欲试的。

【第一今年政府没有禁令。老自姓认为,既然不禁,大概是可以种。第二老百姓看河东及二段县一带大量种,因此他们也种。第三,老百姓认为政府让他们发财,那么种洋烟是最发财的,所以政府可能不加干涉。”另此地群众亦在酝酿种洋烟。查禁种鸦片,早为边区既定政策。今年更应严加禁止。】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严禁种鸦片给米脂乔县长的函》(1948年3月2 7 日)《陕甘边区禁毒史料》P107

你猜老百姓为啥看到“河东及二段县一带大量种”就猜测陕边也会放开种了?老百姓也不傻,也会通过别的地方的政策猜陕边的政策。

另外说一句,老百姓乐意种不代表当时社会认为种烟无所谓,不害人,很正常。老百姓乐意种是因为能赚大钱划得来(40年代国统区特货缩减,价格高涨),就比如现在国家说卖海洛因不犯法了,只要交税就成。那绝对有数百万人去云南提货——不是他们不知道海洛因能害死人,只是他们更想赚钱,官家现在允许买卖凭啥不去干?

2 当初在边区禁止鸦片种植后,民间是否仍然有种植还是完全禁绝了?

——————————————————————————————————————

你要说特别小规模的,那保不齐还有一点。就是后来边区再次禁种之后也还有零星种植的。

但是基本上还是禁绝了。

《鄜县关于铲除烟苗的报告》

1948年6月12日

冬烟古历五月中旬即可收,春烟在六月间收。冬烟现已开花。春烟长一二寸高。种烟者多系来自其他地区的群众和复员退伍军人,以及逃跑之敌伪人员,另据有些群众反应,这些种烟之退伍军人与敌伪人员有少数尚持有枪支和手榴弹等武器,故铲除烟苗须以武装配合非能完成任务。

苏旭亮P184

《鄜县禁除罂禾工作初步情形报告》

(1949年6月20日)

食种大烟的有五种

1、个别思想落后的村会长干部

2、是好吃懒做的二流子

3、有些不愿工作逃避兵役的仆子或逃兵怕归队服役潜伏后山无事,以种大烟维持现状

4、退伍军人其中违法专种大烟的仆子亦是不少

5、外县不良仆子窃机潜伏我县偷种,企图谋得发大财。P185

——《陕甘边区禁毒史料》

以上文的贺家川为例,革命之后执行禁烟,改用耕地种粮食蔬菜,虽然收入减少了填饱肚子却是没有问题。种鸦片的都是好地,如果不是为了赚钱消费,光用它种粮食吃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3 在上述连接中,曾提到过359旅在南泥湾曾经试种鸦片,但没有成功(42年),后来好像陕北的根据地就没有再种了,还是又接着试种了?同时,上述帖子中还说从此之后,相当于晋绥根据地提供特产(特货?),陕甘边区进行销售的模式,那么销售的目的地是哪里呢?关中,宁夏,陇东?

————————————————————————————————————————

要说绝对没种也不对,后来从晋西北返回延安的张宗逊358旅就种了。359旅以及其他部队、机关后来又试没试过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这都是各旅自己的秘帐,哪怕对陕边政府都是秘而不宣的。这也是我说“生产自给收入”是最大的烂账的原因之一。

从陕边政府的层面是没再布置种过了,为啥?因为陕边得了晋边的济啊!

而且从政府角度是打击部队私自种植的,一来部队自产(或通过自己去晋绥边区走私搞到)特货后价格无法控制,往往会和边区贸易局互相竞争打价格战,打乱政府的统一调度扰乱市场。比如贸易局定2500法币一两特货,边区部队为了赚块钱,卖2000。那贸易局的货就滞销了!二来在群众中影响也很差,比如就说刚才那个358旅,他们自己种贩引发的结果就是【当地老百姓说,政权说了根据地不卖大烟,为什么队伍还有人卖呢?当时我知道是卖,出门不敢承认我们卖。也告知老百姓不要说在我们这买的。我来之前仍偷偷地卖着呢。】《杨伯浪关于种大烟给西北局负责同志的报告》P221-223《陕甘边区禁毒史料》

在陕边这个首善之区政府还是要讲些面子的。销售的方式和地点我之前有贴报告原文(肥皂、药品的出口地点与销售方式),这里就不细重复了。简而言之就是从陇东关中和三边的口岸销往国统区。日占区不禁烟特货价格便宜,国统区禁烟,但是还能有销售渠道,因此价格高昂。傻瓜都知道最好往国统区销售啊。

4 鸦片的禁绝要种,收,运,售,吸多管齐下,走私是否在陕甘边区和晋绥边区始终存在?量有多少?

——————————————————————————————————————

禁就是全禁1、全区不许种2、私人、部队、机关不许买卖,一切生意交给贸易局由西北财办负责联络沟通,协调晋边和陕边的贸易问题。

你晓得为啥要老总坐阵财办,做主任,陈云、贾拓夫给老总打下手吗?因为老总在晋西北吃得开啊。白如冰、陈希云、牛荫冠买的都是老总的面子,至于陈云、贾拓夫这二位,呵呵呵。

走私常在,还是部队武装走私呢,为了走私和缉私,人命都出过。最好玩的是当时部队、机关玩双面把戏,一方面争取由自己搞缉私可以捞外快,另一方面其实是方便自己搞走私。啥叫监守自盗啊?

边区政府要求自己系统内的缉私干部“生产自给”时禁止参与“商业”就是这个缘故,太容易产生流弊了。至于军队的“缉私”从边区政府方面来说是影响力有限的。发现部队走私特货之后怎么办?呵呵,有本事闹到联司去 ,看看各位旅长买不买账。什么还敢扣人,政府不想开门了?至于压下的货怎么处理就看各位领导的面子够不够大,风声够不够紧了。老总的面子多少还是要买的,至于陈副主任,呵呵呵。

当然走私的也不只是特货。黄金也走私从南面运到北面,因为黄金北贵南贱。烟草也走私,因为边区烟草价格高,国统区价格低,从国统区往边区运烟草(为了防止外汇流失边区法律严禁进口外烟)。这些事各旅为了赚钱都做。你真以为大家那么乐意汗珠子摔八瓣,自己去种地啊。地包给老百姓让他们去种,队伍上提供农具和牲畜不就成了,收的粮分成之后上报边区,纳入“生产自给”的成绩,假装是队伍上自己种的,不也成吗?那时候的人平均智商也是100和现在的人没有区别,也不是死脑筋。

这些都是密帐,我说过各旅旅长自己都不清楚,详细账本都在旅部生产部门手里,边区政府都不掌握的。你让神仙拿也拿不到啊。我也只能根据一些事后的调查报告、上报材料略知一二而已。边区政府一直在要求部队、机关多种地少做买卖,部队、机关一直在尽可能多做买卖少种地。

禁止吸烟改造二流子是边区一以贯之的政策,能为边区提供劳动力,大义上也站得住脚。不过因为边区内部有以上这种地下特货渠道的存在,跑冒滴漏在所难免,像当今社会这样强有力的控制是做不到的。

5 如果说特货主要来自于晋绥边区,晋绥边区是否是产地?是晋绥边区政府组织生产的吗?出产地在哪里?

————————————————————————————————————

当然是晋边组织的了,多个专区都有种。4、7、8啥的。

6 在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周围,包括宁夏,绥远,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鸦片产区,其中从宁夏到绥远还有武装私贩。绥远,察哈尔,晋北,热河,包括山西,在被国民党丢掉之后,日本都开始了大规模的鸦片种植,这里的出产是否会走私入陕甘边区和晋绥边区?

————————————————————————————————————

很有可能,比如1941年下半年边区没有特货种植,其销售的特货来自“转卖商人的货,因此盈利不多”

这个商人是什么商人?原文没说。倒是南汉宸因此挨了边区大佬如高岗他们一顿批,告诫他“陕北原来搞革命时这么穷也没做过这种生意”。好悬就把特货事件终结了,万幸后来南汉宸得到了伟大领袖的支持摆平了反对者。叶季壮也在1943年提出“现在边区特产存量不多,以后要从晋西北甚至日占区购买。”至于是不是真的买了,买了多少,不得而知。

我不否认特产和特货对边区政权的特殊困难时期的巨大帮助,但我想搞清楚的是这些特货的来源是否是全部是中共在控制地区组织生产的?还是不得已从敌占区进行的转口贸易?各自所占比例能有多少?

—————————————————————————————————————

目前正在一年一年,一个分区一个分区的拢细账,尽可能还原一个最准确的贸易数量。大头来自自己种植这一点还是很清楚。因为晋边的报告中反复说的就是这一点嘛。陕边转的是晋边的口,不是日本人的口。你不觉得如果是转日本人的口这事情更可怕吗?

————————————————————————

现在的有些同志啊热衷给历史搞PS,把眼睛P大,胸部P高,皮肤P白,再改成锥子脸打上高光。自己看着挺美,拿出去谁都知道不对劲,为啥——看起来像个充气娃娃。

为啥抗日神剧不好看,就是因为谁都知道当时国共都没那么神勇,思想觉悟也不可能都那么高。出来的都是身高丈二满面红光的英雄人物,骗谁啊?(现在有点矫枉过正净出来一些二流子,小流氓,这也不对,人物没逻辑,讲不出来人性的细节)美国片为什么好看,他会写点人性的小虚弱,小动摇还掺点私心在里面这就看起来“真实”了很多。就像画个淡妆,找个衣服搭配一样,虽然也是整,但好歹像是活人了。

西西河三观颇正的诸君请注意:思想植入得这样植入才成,你们骂宣传部是阎王殿的时候有没有反省过自己是啥水平?

简单粗暴的说我们就是好就是好,花浓妆搞PS,那是70年代的宣传手段,当今除了北朝鲜大概没人还会使。你再使不但没有感染力,反而会产生喜剧效果。

而只要人家一发笑,你的“宣传效果”就打了水漂。

家园 要说萧军问题就要谈当时“进步青年”的思想状态

再往下我就没好话了。他们为什么眼睁睁看着周围人被打成特务、上吊、投井都不眨眼,没为这些事四散奔逃?

鉴于西西河有人整我的黑材料,我就不多说了,这一部分我就是写书时也不会说。

有时候人们即便吃着盐水白菜也觉得很幸福,很有未来。

有时候人们即便看到罪恶或者自己做坏事也能安之若素,继续“斗志昂扬”。

有的时候你限于种种原因真的没法抽身而出。

有的时候很多人真的能说服自己认为自己的行为很高尚不是在害人而是在救人。

而当你真正到了高层,看到一切的时候你已经乐不思蜀了。

——这种事情现在还在我国反复发生着,只是这种行为不叫“革命”了。

进步青年不坏,也不傻,但是他们也是人,70年前的人和现在的人在大脑结构上没有区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0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